有人说中国思维缺乏逻辑,是什么原因?

风卷大地


谢谢头条号【开心妈妈835】的邀请,认知框架挑战一下这个问题。

这里所指的思维缺乏逻辑,个人理解为思维里边缺乏有意识的去使用逻辑学的一些知识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问题呢,个人认为【逻辑学】作为一个学科并没有被普极,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逻辑学,没有系统的学习逻辑学,因此大脑里边必然缺乏对逻辑学的认知。


学习只是建立一种主观认知来解读知识。学习逻辑学也一样,要建立起对逻辑学的主观认知。所建立的主观认知,有时候会有些问题,我们并不能总是正确的去解读知识,我们并不能总是正确的去解读逻辑学的知识。

我们的思考就是要基于我们所建立的主观认知,而逻辑思考就是要基于我们大脑里所建构的逻辑思维。如果这种主观认知不切合实际,思考就会有很多问题,而很多问题,就会促进我们去反思自己大脑里的构建的逻辑思维,去反思自己大脑里对逻辑学形成的主观认知。经过一番折腾,我们可能对逻辑学就会有更深入的解读,大脑里的逻辑思维也会更加正确。

学习逻辑学,把它学通,就可以具备最基础的逻辑思维。如果不学习逻辑学,或者说学得一丝半解,大脑里的思考就会缺乏经由后天学习所掌握的逻辑思维。

在这里有一点要区分,学不学逻辑学,人都具有先天的逻辑思维,是人先具有逻辑思维,才有后边的逻辑学的。


但先天的逻辑思维,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经由后天学习逻辑学所掌握的逻辑思维,这种逻辑思维是基于知识体系的,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更加主动的,有意识的去驾驭逻辑思维。


认知框架


中国人思维缺乏逻辑,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人是一个实用到骨子里的民族,凡事先问有没有用,没有用的东西容易丢,连秦始皇焚书都是这样,有用的书不烧,比如医书,农书,种树的书,所以中国人的逻辑思维没有发展起来。


中国在春秋和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其中是有一派是研究逻辑学的,就是名家,代表的人物是公孙龙和惠施。


中国大概读过说的人,都知道一个白马非马的故事,这个白马非马就是个逻辑训练,它就是公孙龙提出来的。

公孙龙的观点是,马这个名字,表明的是一种形状。白呢?表明的是一种颜色。表明一种颜色的并不表明一种形象,因此白马非马。

这个要用西方的逻辑怎么表达呢?

西方人会认为公孙龙所要强调的是“马”“白”“白马”这三个词的内涵不同

“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

“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

“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且还具备一种颜色

这三个词的内涵不同。所以白马不等于马,白马非马。

而惠施就更有名了,他和庄子辩论过“子非鱼”的问题。

惠施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这个话,按西方逻辑来说,就是分析命题

觉得自己有逻辑思维的不妨把这个问题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给出个证明,然后再说自己有没有逻辑思维。


中国人没有在这条路下走下去,有一部分责任要怪儒家,因为儒家提倡身体力行,经世致用,孔子连性与命都不愿意分析清楚,又怎么会关心逻辑分析,按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就算你搞明白了,管啥用,当饭吃吗?


虽然逻辑思维没有发展起来,但是以逻辑思维为出发的“诡辩”思维却增加在中国某一个时期大行其道,而且后世也有流传,原因也简单:有实际的用处而已。


吴公子燎


一、什么叫逻辑思维?

关于「逻辑思维」的解释很多,有些甚至繁杂到「你不说我还知道,你一说我反倒糊涂了」的程度。在《麦肯锡工作法》中的解释,我以为对于初学者最为简明。

逻辑思维可以解释为“逻辑性的思考方法”,本意是,明辨原因与结果,找到合乎道理的思考方法或判断方法。它可以将含混不清的问题理顺。

通过逻辑思维推导出的结论与解决方案,必须使任何人从任何角度出发都能感受到严谨的逻辑。

二、我们为什么会缺乏逻辑?

在《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中,对常见的四种思维方式及其特点作了概括,见下图。



逻辑思维理性、严谨、注重客观、讲究因果,一切都以事实说话,所以显得冰冷、不近人情,而我们中国人更多地依感情说话,凭感觉行事,有温度但感性、主观,与实际情况每有不少出入。可能这就是与中国这个传统的人情文化有抵触的原因吧。

三、我们怎样更有逻辑?

在《逻辑思维只有五步》中,作者介绍得简洁明了,我不再赘述。

1.逻辑思维的用武之地

2.逻辑思维的两大工具



3.五步锻造逻辑思维

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剑客谈教育


对这种说法,不敢苟同,说这种话的人,估计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句话本身就不符合逻辑,更不符合中國人的逻辑,多少有点洋人的“强盗逻辑”味。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国人放个屁,他就要拉一裤子,因为持这种崇洋媚外观点者,总认为洋人“强”于国人。

何为逻辑,尽管这是个外来语,但早以溶于汉语,文雅点说法叫“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早在“逻辑”这个词出现前,我们的古人就有了“心之官则思”,因此所谓“逻辑”,说白了就是你经得起推敲的想法,请问古人说言行“三思”是什么意思,那点又违犯了“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因此说中国思维缺乏逻辑,纯瞎说,胡吹。

当然逻辑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形式逻辑,辩证逻辑之别。形式逻辑又包含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辩证逻辑包含矛盾逻辑和对称逻辑,等等。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通过言语就可证明,思维的清晰,就说明了问题,难道说中国人思维缺乏逻辑?


老兵4200


说中国人的思维缺乏逻辑人,实际上就是在睁眼说瞎话,自己孤陋寡闻,缺乏基本都知识,却把中国人都当作无知识的人,是自己在作践自己的同时却还在作践别人!或者说是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奴性思维在作怪!

那么究竟是谁在逻辑思维能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呢?

大家都知道河图洛书与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实质上它就是这个人类最早的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于一体的结晶!只不过它是一种文化形式的表现,没有大张旗鼓的点明罢了!

比如河图洛书以点粒子有规律的分布方式把宇宙能量辐射的先后天结构象表现了出来,而不是密密麻麻,杂乱无章,这种有规律的宇宙能量分布结构,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逻辑体系体现,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四方能量性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再比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易经,把时空运动的纷纭万象归纳演绎为8象64卦爻图方阵形式呈现出来,最早为人类认识和掌握宇宙运动规律提供了最科学的方法,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祖先逻辑思维能力在大显身手,光芒四射吗?

因此我们中国人不仅有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逻辑思维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起点高,基础扎实,时间最早!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为一体的模本,只不过是在微观科学的领域里表现的不那么张扬罢了!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必须要具备一个正确的民族自尊心,潜心研究祖国的传统文化,不能盲目的崇拜别人,作践自己!应该为自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擅长逻辑思维的中华民族子孙而感到骄傲!


易境2


中国人把大道思维研究不透,结果就整成大圆思维了。把一切事物不求甚解,也不求深解,唯中庸为上。

干每件工作或事物,先设定一个失败的借口和高大上的说辞。左说也正确,右说也不错,上说有上理,下说有下理,最后大而化之,同而和之。

所以如此思维贯穿了人的一生和教育的主体功能,对任何人和事物,不做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只从表象和感观去判断事物。在生活和学习工作中,以形式为主,以现象为重。根本没有现象与本质的研究,没有形式与内容的研究,没有因果关系观察和研究,没有辩证论证思维等,严重缺乏这些逻辑学的主要构件思维方式和能力。

所以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和人类一切初级科技知识,如古天文天象学,古建造设计学,古农业手工业学,古练金术,古炼丹术,古医术,古冶炼术,古制造业等。

所以,在科学上,中国人只有古算术,古化学,古物理,古天文学等。而且这些数理只贯穿在以上那些术里,并没有研究总结成高级数学,高级物理,高级化学,这三门现代科技最基础的系统学说理论。

但中国人的基本数理学、术学、哲学等古代基础科技知识和学问,从各种途径传到了中世纪的欧洲野蛮游牧民族手中,其中的精英们就用哲学指导和对古数理和术学进行了逻辑性的推究和盘根问底的研究。升华了中国古数学,古物理,古化学,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试验证明研究和总结,产生了三大科技理论基础体系,即高级数学,高级物理,高级化学。

以后北欧的精英们进行了更多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如钢铁的精炼,金属机械制造,汽压动力学研究等。后来这些技术传到的当时的大国和强国英国。

后来就产生了蒸气机,蒸气机最初用于纺织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几十倍的提高,极大的推动了英国纺织工业的发展。

之后蒸气机用于交通运输工具和工业制造和加工设备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了,大商业资本家和大工业资本家产生了。后来英国向荷兰学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最大资本主义国家。

这就是欧洲人用了逻辑思维和逻辑学的结果。


新人类医学创新者李杰


“中国思维缺乏逻辑”这种表述方法本身就缺乏逻辑,中国十几亿人口,即便是一个几万人口的小城市,或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不同人的思维结构和方式差别也很大。

我明白“中国人思维缺乏逻辑”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来,缺乏逻辑的思维包括但不限于:大而化之——又叫带盖摇、高度概括、口号化标语话、不就事论事而搞人身攻击、以情绪和感情代替事实、喜欢象征和隐喻、不相干事件之间的类比等,这些思维方式和说话方式,在不需要严密逻辑和缺少必要逻辑训练的群体常见。

由于祖上创造了太多的名言、谚语、常言道和俗话说,为我们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封装的模块化工具,为不擅长用脑的后人进行“符号化思维”开辟了道路。名言谚语句式整齐、朗朗上口,以一种武断的语气捍卫着不可质疑,似乎带有天然的带有公设的正确性。可是很少人统计过,下面的一些封装的“符号化思维”冤枉了多少人、损害了多少人、误导了多少人。

苍蝇不叮无逢蛋;一个巴掌拍不响。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打是亲骂是爱。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三个臭皮将,顶个诸葛亮。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穷不和命争,富不和官斗。

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

沿着这条简便、轻的符号化思维一路下滑,在更不需要逻辑的酒桌就创造出了字句整齐、毫无意义,但行之有效的行酒令。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一分酒,一分活。

无论酒桌上,还是生活中,凡是不就事论事,拿口号谚语当大棒挥来挥去的,本质上都是酒蒙子,谈不上逻辑思维。


欧比旺罗克


先得搞清什么是逻辑,这是个太大的问题,大到什么程度呢?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不讲逻辑就是我们说的不讲理,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朴素垃圾、数理逻辑等等 等等,核心还是中间那个理,恰恰就是这个理,现在还有很多没搞明白,有些搞明白了但不是公众知识,即使知道人家也不接受这个理,一个事物涉及好几个理,当发生冲突时选择性无视一些理,例如公司里存在利益帮派,当表决一项议案时,首先讲的是帮派利益的理,但这往往与事物应遵循的理背道而驰,人家说你不讲逻辑,你就诡辩扒拉个理。物理学家只和物理学家争辩,生物学家只和生物学家争辩,争辩可能会有结果,政治家争辩很难争出个结果,议会上演全武行也并不鲜见。鸡对鸭讲,各说各话,到底哪个更缺乏逻辑呢?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道统文化,是以九族类型的生存方式立足社会的,嘴上说帮理不帮亲,可实际上必须事事维护其生存基础,不然就变成了大义灭亲,哪有几个好下场?从这个意义上讲,肯定是讲逻辑的,跳出圈外,又往往是不讲逻辑的。长期的熏陶也就从内心里真的不咋讲逻辑了。

回顾逻辑史,会发现捣鼓逻辑的人是想偷懒,想通过逻辑得出正确结论,啥是正确结论?就是真理!直到培根说出:一切科学的基础是实验,这是颠覆逻辑的逻辑。啥意思呢?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偏离这一原则,全世界所有人,不管哪国的都是缺乏逻辑。

让人觉得挺有逻辑感的还是形式逻辑和语言逻辑,西语是拼音文字,这种语言必须遵从较严格的语法来表述,格式、形式化已浸入他们的语言、思维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形式逻辑和语言逻辑的习惯,相对而言更注重逻辑,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有条理的、按错误逻辑做傻事、说错话也没啥可优越、可炫耀的。依照天主教的逻辑烧死哥白尼,依照天主教的逻辑宣示自由平等。简爱说:经过了坟墓 站在上帝面前 人人是平等的。可她说这话的时候好像还没有经过坟墓,对吧?哈 哪里好像不对?是吧?


pjy


我认为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的原因如下:1中庸之道在起作用!由于几千年封建王朝循环,老百姓都形成了共同的理念:追求真理是没有用的!实力,埋头苦干,以人为善才是最重要的!人的命运是天注定的!于是大家都不追求真理,知识的积累根本就没有!甚至只有一些假的东西,比如中医!孔子的片面学说!民间的六合彩等等!于是乎假的东西越来越多!于是乎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了!这就是谎言的代价!第二,中国人的事情太多了、人口密度太大了!没准哪天就有一个人和你过不去了!想不通啊!于是又被这个人耗上了!那里有时间和精力去讲什么逻辑,说什么真理!第三,中国人的性格非常的温和有趣,就像朱大可神话了的黑白无常!非常的搞笑!不像西方的死神非常严肃的戴着骷髅头、披着黑色的斗篷、拿着割喉的镰刀!西方人是认真的!他们或者她们打算介入任何领域!追求这个世界甚至宇宙任何与人有关的本源!我想这些是中国缺乏逻辑的原因!


炼丹炉2


咱们没有逻辑学,逻辑是音译的外来词。为何中国做为一个文明古国,却没有产生逻辑学这一并不难的学问呢?

两千五百年前中国思想家们思考很深,研究了“易”“道”“仁”“兵”“纵横”,那些学问太庞大太深奥,有所成果怎么表达呢?只能含糊一点玄乎一点神秘一点,故而不敢启用逻辑,散文体飘出。这些人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啊,他们起头就不得已。那后世的文化人呢?遗憾的是,秦国统一六国施行中央集权,真的达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境界,皇帝没有任期,皇帝就是最大的法,皇帝不是人是真龙,皇帝生杀予夺;皇帝以下人人自危,包括皇太子公主等皇亲国戚;谁愿意把话说得那么逻辑清楚没有余地呢?再说皇帝也得故弄玄虚啊。

根据马斯洛五层需求理论,在皇帝体制下,人人自危,无所遵循(即便忠字当头,也有忠臣蒙冤),没有安全感,使得那个时代只达到第一层需求(生理需求,可能也不充分),第二层安全需求普遍没有保障,更别提第三层社会交往(结社)第四层尊重(朝廷命官当众被打屁股,老百姓见官要立即下跪),第五层自我实现就更不可能,绝对禁止(怎么能让人梦想成为皇帝呢?)。所以,两千多年大一统就是大横盘震荡毫无建树,包括不难的逻辑学。

当今中国教育,逻辑学教育做得依然不好。怎么能怪中国人没有逻辑思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