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了,還是無法治癒癌症?人類什麼時候才能戰勝癌症呢?

黎瓏


癌症治療一直是一座珠穆朗瑪峰,路遠道阻,但重大科學發現幾乎都與此領域相關。去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兩位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今年的三位科學家,發現了一些因子與氧氣,和癌症之間的關係。專家們表示:“理解細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氣的基本原理,對深入理解腫瘤或是癌症的發生十分重要。”


在我們的體內,正常細胞和癌細胞都在進行著生存鬥爭。因為養分資源都是固定有限的,哪些細胞能夠得到足夠的養分就能夠繼續生存,而那些缺少氧氣等營養物質就會凋亡。於是,破解因子、氧氣、癌症之間的機制和密碼,科學家們等於掌握了“憋死”癌細胞的途徑和方法。


美中嘉和-小和


癌症跟天花不一樣,跟結核有點類似。我們不能完全消滅,讓癌症像天花一樣消失;但可以像控制結核病一樣,大大減少死亡人群。

我們可以治癒癌症,只是不能治癒所有的癌症。

大部分的晚期癌症,就像扁鵲所說,病入骨髓,司命之所屬,神仙難救了。

但很多癌症可以治癒!我們舉例說明:

大部分早期癌症和一部分對治療敏感的中晚期癌症,可以治癒!

像這位20多歲的小夥子,意外發現右肺腫塊,邊緣有毛刺和胸膜牽拉,病理確診為浸潤性肺腺癌。

這種情況如果沒有遠處轉移,手術後配合化療,5年生存率是很高的!

而如果更早一點發現,在原位腺癌或微浸潤腺癌時期就確診,治癒率接近100%。


所以理智地發問,人類什麼時候能夠戰勝癌症?

人均壽命的延長,導致了癌症不可避免!

根據最新的國家癌症報告,癌症的高峰年齡在60歲以上。

我們防控癌症的方略,大致需要分兩步走:

1.儘可能早期發現癌症!

重視和推廣早期癌症篩查,尤其是無症狀高危人群;推廣醫學科普,讓更多的人重視癌症的早期不典型症狀,及時檢查。

像這位老人,4年前做過膀胱癌手術,醫生推薦每年體檢一次。

老人有點倔強,第4年才被孩子追著過來檢查一次,結果查出左上肺癌,沒有轉移,還沒有出現肺部症狀。

手術切除左肺上葉,一年後複查恢復很好:

箭頭所指,是高密度的縫合鈦釘影。

癌症篩查,每年都能挽救很多早期癌症病人!

包括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介入治療、器官移植、中醫中藥等等都需要不斷進步,不斷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期!

等到未來某一天,晚期癌症能夠實現數十年的長期帶癌生存,癌症就不那麼可怕了!

4月15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宣佈,他們已經成功在3D打印技術的幫助下,使用人體生物組織,打印出全球首顆完整心臟。(本消息來自今日頭條觀察者網報道2019.4.16)

試想在未來某一天,我們研發出成熟的3D打印人體器官,很多晚期的肝癌、肺癌、腎癌患者,也許就多了器官移植這個新的選擇!

科技改變生活!未來充滿希望!

任何人都不要失去希望!

這裡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醫院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大家關注我!


影像科豪大夫


現在科技確實比以前先進,所以檢測癌症的幾率也較以前增加,而且治療癌症方面也有很大的進展,但是在治癒所有癌症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有部分癌症是可以治癒的,比如乳腺癌,通過乳腺癌手術,治癒率高達70%;前列腺癌的初期患者治癒率接近100%,雖然現在治癒的癌症寥寥無幾,但很多癌症正確治療下是可以穩定控制的。

1、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被稱作惰性癌,甲狀腺癌的五年生存率是眾多癌症中最高的,高達90%—95%,它的十年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雖然甲狀腺生存率高,但若不加以控制,平時可因飲食、情緒、內分泌情況導致疾病惡化,所以,雖然甲狀腺癌很溫柔,但越早治療越好。

2、前列腺癌

以前的醫學水平不發達,初期的前列腺癌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然後慢慢惡化。而現在,前列腺癌的治療水平與以前想比,可以說是質的飛躍。早期前列腺癌可以達到穩定控制或治癒的效果,局部進展期或轉移的前列腺癌通過放化療亦可以提升患者生存期限及生活質量。

3、惡性黑色素瘤

現代醫學通過藥物干預,以及手術綜合治療,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率,而且越早發現的患者,正確的治療下甚至可以控制病情如常人。

4、乳腺癌

乳腺癌是一種發生率高及治癒率高的為數不多的癌症,早期乳腺癌正規治療後,5年的生存率及治癒率均在90%以上。但對於炎性乳癌或中晚期的乳腺癌,預後相對較差。

另外,肺癌、胃癌、肝癌等初期均可藥物穩定控制一段時間,但若伴有轉移,合併其它臟器功能損害,治癒之路就望塵莫及了。經過現代研究這些癌症也有了一定的進展,不過要想治癒這些癌症,困難重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癌症的發生和機體免疫力下降有很大關係,現代醫學干預的同時,不妨同時用中藥增強機體免疫力,以減少癌細胞的擴散。

總之,癌症早發現、早控制,預後就會越好。而且癌症的發病年齡也逐漸年輕化,所以,提倡年輕朋友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不求查出疾病,只求心安。對於確診患有癌症的朋友,一定要放平心態,積極面對生活,這樣對癌症的預後有很大幫助。


男科王傳航教授


為什麼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了,還是無法治癒癌症?


沒有說無法治癒癌症啊,只能說是無法治癒所有癌症。事實上,不少癌症是可以治癒的,得看具體病情,很多早期癌症是可以治癒的,也就是以後不再復發,一直活到他該活的年紀。有的人會說,早期也不是一定能治癒吧,我就看過早期癌症病人復發的,後來走了。是的,我沒有說早期癌症都能治癒啊,是說很多早期癌症可治癒,但不是所有,所以你不能說癌症都不能治癒。癌症是有可能治癒的,但要看具體病情,很多癌症早期,少數癌症晚期,有可能治癒。


但必須承認,部分癌症早期也仍可能復發而不能治癒,多數癌症晚期是無法治癒的。晚期癌症不能手術,以藥物治療為主,而藥物治療也只能有限地控制,而且最終會耐藥,現有的藥物還不夠多,當所有可用的藥物都用了,沒有新的有效藥物了,也就只能讓癌症生長髮展了。癌症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現在的治療只是針對其中的部分機制。


人類什麼時候才能戰勝癌症呢?


我想你這裡說的戰勝癌症是指徹底攻克癌症吧,也就是所有癌症,不管什麼癌症,不管什麼病情,不管哪個病人,都一定能治好。按這個標準,似乎不只是癌症,多數疾病是沒有攻克的,也攻克不了,你隨便舉個疾病的例子,都基本上會有人因為這個病而死亡,既然有人因為這個病而死亡,那麼就沒有達到你說的所謂戰勝攻克的標準,不管任何情況都能治好,都不會死於這個病。可見,所謂的徹底攻克癌症,其實是不太實際的,與其總是糾結這個,不如現實一點,把癌症真正轉變為慢性可控制性疾病,儘管不能治癒,但可以做到帶瘤長期生存,就像高血壓一樣。


腫瘤專科醫生


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症”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癌症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去控制、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徵,其發生是一個多因子、多步驟的複雜過程,分為致癌、促癌、演進三個過程,與吸菸、感染、職業暴露、環境汙染、不合理膳食、遺傳因素密切相關。是無法控制的,因此抗癌還需繼續努力


slp6711杏林


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了,能夠從基因、分子和遺傳水平,瞭解到一些生命的密碼,甚至窺探到一些癌症的發病機制,但就是拿癌症沒有辦法,這或許是很多人的無奈吧。

癌症無法治癒,每天都在吞噬人類的生命,是科學家亟待攻破的問題。但是,目標很宏偉,現實很殘酷。科學家在面對癌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幕景象:癌細胞散落在正常細胞中間,科學家手裡掌握著殺死癌細胞的武器,但是無從下手。

科學家手中的武器,包括抗腫瘤藥化療、放療和手術等等,這些都足以把癌細胞殺死。但在殺死癌細胞的過程中,難免傷及無辜,甚至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既往抗腫瘤治療中,經常會面臨的問題。

那種精確性不足的治療方法,並沒有給癌症的治療帶來希望,這是目前癌症無法治癒的根本原因之一。另外,癌細胞善於偽裝和潛伏,有時候一個地方的癌症組織切除了,仍然有一部分沉睡的癌細胞“躲”在某個地方,在某個時間導致癌症復發。

所以,為了提高手中抗癌抗癌手段的精確度,全世界的科學家聯合起來,從探究癌症分子、基因的發病機制,到有針對性的動物實驗,再到相關藥物等篩選和提煉,再到臨床實驗,最後以“私人定製”的方式,制定個性化的靶向抗癌治療方案,給癌症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但這還遠遠不夠。能夠準確找到靶向基因分子的癌症,畢竟是鳳毛麟角的。要想一種治療手段惠及絕大多數的癌症病人,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科學家之間的協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有越來越多的癌症密碼被破譯,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逆轉,人類與癌症這場鬥爭的被動局面。

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攻克癌症,現在預測還為時尚早。所以,與其嘆息不能攻克癌症,倒不如從根本上做起,做好癌症的預防和早期發現。採用防治結合這樣的策略,使我們在抗癌的這種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逐漸佔據上風。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為什麼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了,還是無法治癒癌症?關於這個問題的話,有點片面,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無法治癒的,相比幾十年前,目前臨床上有些癌症發現得早完全可以治癒,具有的還得看癌症的類型,今天來說一下為什麼癌症難治,包含下面幾點:

難治一:癌細胞的遺傳異質性有關

同一種癌症可能是由不同的突變造成的,近十億的癌細胞每個不可能都相同,因此,在治療的時候用藥物化療去攻擊的話,不可能將每個癌細胞都能消滅,總是有以下其他的倖存癌組織,這個組織經過不斷的發展,又會復發。

難治2:癌症轉移灶間的遺傳異質性

癌細胞有一大特點就是可以到處遷移,就是通常所說的癌症轉移,之前也有講到過,目前的醫療手段能檢測到的癌細胞大小在0.8-1釐米,但是癌細胞在0.1-0.2釐米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異常分化和增殖,一般而言,一個病人身上有很多轉移灶,而且每個轉移灶也不相同。

難治3 :癌細胞會發生增殖變異

癌細胞在人體內部是並非不變的,會不斷的增殖變異,產生新的突變,更能適合體內環境的生存,慢慢的出現抗藥性。

難治4:癌症患者的個體差異性

個體差異指的是同樣的患了相同癌症的兩個人,病情方面還是有所差別,主要表現在個人的體質、生活環境還有就是癌症的病種組成都是不一樣的。

這種差別最後可能導致同樣的治療方案,對於A患者有效,但是對於B患者沒效。這也是為什麼在治療癌症的時候許多腫瘤醫生都推崇癌症個體化診療的原因。

人類什麼時候才能戰勝癌症呢?

對於人類什麼時候才能戰勝癌症許多人都持有悲觀的態度,但是其實對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將癌症變成慢性病並不是一件遙遠的事情。相信隨著一代一代醫學工作者的努力,目前臨床上一時無法治癒的癌症總會有新的進展,特別是對於癌症可能出現轉移的情況,也一定會有辦法阻止或者延緩它的進程,最終戰勝我們現在出現的一些癌症。同時科學也是有兩面性的,如果有一個我們戰勝了癌症,那麼也會有新的醫學難題等著我們去克服。

癌症患者現在需要做的是,積極接受治療,定期隨訪和複查,保持愉悅心情,吃好睡好鍛鍊好。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等到查癌到醫院已經遲了,是做不到早發現!每個癌症患者都是一座小銀行!進入黑色產業鏈!早發現是浩大社會工程。人要生活在沒有太大壓力,食品安全,空氣清新,氺質良好的環境。這些難做到!癌患就高!我是癌症患者,去醫院查淋巴結,因小了點,幾個女護士,笑笑說!難穿刺,回去長大點,再來!上有老,下有小,忍下怒火!買幾中醫書,看看自己治吧!死了也熊,反正離死很近了!峰迴路轉,我反而一天好起來!中醫偉大,便於自學!


手機用戶55501682500


為什麼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了,還是無法治癒癌症?

癌症難治的很大一個原因是其遺傳異質性,在癌症中,它指的是:同一種癌症可能是由不同的基因突變造成的。

這樣說大家可能不是很明白。做個類比講解。我們可以把癌症看成一個非常大點的螞蟻窩,裡面住了數以億計的螞蟻,其中每個螞蟻都相當於一個癌細胞。那麼這個螞蟻窩有多大呢?

當醫生在片子裡能發現癌細胞時,癌細胞的數量已經達到數以千萬及以上,就相當於螞蟻窩裡的大部分螞蟻都出戰了,而且這些螞蟻還不是一模一樣的,有的負責尋找食物,有的負責搬運食物,有的負責駐守螞蟻窩。。。。

這就給我們治療癌症帶來了第一項障礙,用藥去攻擊癌症螞蟻的話,總有那麼幾個螞蟻我們捉不住,不在藥物的攻擊範圍內,這樣,一輪藥物下午,總會有寫倖存的癌症細胞。

然而,這些螞蟻的繁衍能力(癌症細胞的分裂能力)是很強的,在短時間內又可以形成強大的軍隊。

有人會說,我們直接把癌症組織切掉不行麼?

切掉相關癌症組織治標不治本。癌症細胞是會轉移的,就想螞蟻不會只在一個地方築巢一樣,也會選擇更合適的位置築巢。癌細胞還會朱阿姨到沒法動手術的位置,像心臟、大腦、肺、胃等部位,你會選擇一道切除這些器官麼?顯然是不會的。

因為癌症部隊的機動性很強,可以到處遷移。並且很多時候,癌症都是派出小股部隊進行轉移(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癌症轉移」),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偵測。

有人又會想問,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戰勝癌症呢?

螞蟻在這地球上生存了數以萬年,還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止,被我們人類消滅了麼?答案很明確,沒有。

那我們需要因此抑鬱不已,怨天尤人麼?不需要的。

若是能及早發現癌症,及早用藥治療,還是有希望被治癒的。

現在科技越來發達,對基因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年,我們可以通過基因重組來淘汰劣質細胞,僅保留優質細胞,但這會不符合“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你認為,會有人願意這樣做,改基因序列,來實現杜絕癌細胞侵襲麼?不會的。道德不允許,法律也不會允許。

能實現的,就是,通過藥物治療手段,緩解癌症入侵的步伐,延長人的壽命。


健康答任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採訪湯釗猷院士,湯院士表示癌症短期內不可能消滅,100年後還會有癌症。人類以後控制住癌症,但是不可能消滅癌症。比如傳染病現在還沒消滅吧,但是可控了。

於是,有的人說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怎麼還無法治癒癌症?其實,我們遠遠、遠遠沒到掌握生命那一層,我們知曉的東西只是冰山一角(這都是題外話了

)。

什麼時候可以戰勝癌症?

下面內容純屬天馬行空,沒有實際根據。如果說戰勝癌症就像當年發明青黴素戰勝感染一樣,那我覺得目前的科技狀態還沒看到燈塔在哪,還沒有能夠徹底根治腫瘤的方向。確實腫瘤治療發展很快,尤其靶向和免疫治療以來。但是目前這些手段沒法做到像青黴素戰勝感染一樣戰勝癌症。但是誰又知道呢,二十年前我們知道靶向藥物?我們能想到肺癌口服靶向藥物後病灶徹底消失、吸收的情況嗎?所以未來多少年後可能會有我們現在想不到的事情。

什麼時候可以控制住癌症?

當前條件下,做好癌症篩查,關口前移,有可能會短期內提高居民人均壽命,幫助控制癌症。最近是腫瘤防治宣傳週,可以多瞭解學習一下。每1到2年帶父母做一次體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