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9年高考选物理的总共就2万多,但各高校招生中有超过60%需选物理,该怎么办?

养心要寡欲


高考终极方案,以下各组合按规划比例分配人数划定分数线,对口专业优先录取:

组合1(专业类):语数理各150作主科+计算机/生化/政史哲地三选一,另可选配英语作有限加分项;

组合2(翻译类):语英作主科+数理/生化/政史哲地三选一;

组合3(艺术及体育类):音/体/美作主科+语,另可选配英语作有限加分项。

!英语仅限于加分。仅对成绩前10%的,给予最高20分的加分。

!除去翻译和艺术体育,现阶段计算机课程及考试方式尚不成熟,所以实际只剩两个组合,即物理必选加生化,和物理必选加政史哲地。

【录取方法】

大学理工类专业要求从物理+计算机和物理+生化中按比例录取。大学文科类专业要求从物理+政史哲地中录取。

比如,生化专业先录取物理+生化,同时计算机专业录取物理+计算机,文科类专业录取物理+政史哲地(报考文科专业的物理成绩普遍不好,但是大家都不好所以也就没什么了,科学素养高的自然有潜力优势)。之后,对计算机和生化成绩要求不高的其他理工类专业,按比例从物理+计算机中录取一部分,从物理+生化中录取一部分。

【原理说明】

从科目的角度看,我们需要的人才,就是接受过初高中全科教育,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语文)逻辑思维(数学)和科学素养(物理),又在专业领域和专业交叉领域(如计算机、生化、政史哲地)有较强技能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长为大师,才能担当重任。

这样通过初高中全科教育,和高考物理必考,就从根本上实现了文理不分科,这才是文理不分科的真正内涵!而不是任选科目!!!


火狐520


为什么不选物理,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真实经历,我女儿是2017年参加高考的,也是3+3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当时女儿的物理成绩是中等偏下,赋分成绩在70分左右,也是几门功课当中比较差的一门,我是一个八十年代的高考生,物理在自己的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份量,再加上各高校的很多专业需要物理,自己对女儿的期望想考个211之类的学校,当时开学的时候我问了我一个我上高中时的教我班的物理老师,他当时跟我分析,物理可以加把劲,多花点精力,考个85分左右的赋分还是可以的,所以就把物理选上了,当时女儿的班主任几次叫我把物理改选生物,生物、政治和历史是我女儿的强项。我没有听从班主任的建议,结果高二第一次考试想去碰运气,报了物理和政治,因物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政治上时间过少,结果考试成绩出来,物理70分、政治85分,两门都没到预期,物理还的花大量时间,第二次考物理,考了76分,虽然提高了一点,但跟投入的精力完全不成正比,第二次考政治,因班里出了一件大事,我女儿心情低落,结果政治考砸了,还是85分。结果最后高考一段线只高了20分,哎!要是当时听班主任的意见,弃物理选生物的话,高考成绩比一段线多个50分左右应该没问题,读过211的学校也是完全可以的。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今天把我家的高考选课一事和盘说出来,目的就是让后来的高考生作一个参考,选课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蝶依美


作为高考改革的“试验田”,浙江的高考改革已经被证明存在很多问题,希望有关部门不要总想着“补补丁”,要重新认真的思考方案,可以向其他后改革的省份学习,尽快弥补方案的不足,不要把一批批的学生当成“小白鼠”。

一、物理应该选:

在设计者的目标中,是突出了物理学科的地位的。因为选择物理就可以报考91.6%的专业,不选物理,不仅理科的很多专业不准选,甚至连文科的一些科目也不能选,比如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的外语专业等等。

二、物理不敢选:

然而在现实中,却很残酷,学生为了成绩,可以牺牲兴趣爱好和专业,甚至牺牲学科特长。在实际的选课中,浙江的物理选课数量最少,仅为27.5%,至于题主所说的2万人这个数据,我认为是不准的,但是选择物理的人数肯定是非常少。

学生弃选物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物理难,二是物理难!第一个难在难学,第二个难在难考难学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而难考则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赋分制度的存在,这看似是合理公平的制度,却忽略了学科难度,导致物理这种学科,学习差的不会选,学习中游的不敢选,学习好的也可能担心赋分低而放弃,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能不选,就不选!你考了一个80分,如果给你赋成40分,谁也不会乐意!

三、保底赋分能不能解决问题?

面对上述问题,浙江打出了第一个“补丁”——保底赋分:一旦物理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数量,就启动保障机制,以保障数量(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按规定比例等级赋分,最低赋分是70分。

这似乎有利于坚定中等学生选择物理的信念,提升选择物理的人数。但是,问题又来了,假如真的选择物理的有2万人,那么就会启动保障机制,这就意味着你选择物理,不管会不会,或者交白卷,或者随便写几个你想写的字,就是70分,是不是很荒唐?还有更刺激的拿,假如只有650人报考了物理,那么即便交白卷,你也是这前1%,赋分100分,是不是很刺激?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现象,不可能发生,但是你知道自己怎么选,别人怎么选,只有鬼知道。

很显然,这个补丁还是有问题的。不仅如此,浙江高考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英语加权赋分,导致厅长被免职;

英语一年两考,增加学生负担;

其他科一年两考,增加了考试不公平;

赋分制度不合理......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一起来探讨教育和教学问题。


赢在高三


我们高考时还是3+2,理科就是选物理、化学,这也是我当年的最爱,就算高考物理145+化学140,可惜英语考了个不到一半,总分也不理想。高中高一分班前,我们老师灌输的思想是:一定要学理科,就业门路广。但其实想来,最关键的还是选专业和学校,由于我们那时还没有接触互联网,对很多专业和学校就靠老师或者招生海报这个途径来了解。在好奇心和梦想远走高飞的驱使下,我填完所有志愿后提前批选了个航海,虽然现在已经做上了船长,完成了周游世界的梦想,但是如果有机会让我再次选择,我想首先排除的就是现在我从事的行业了。


开普藤


为什么不选物理?谈谈我的见解,我女儿参加2019高考,在浙江那些名校比如镇海、学军、杭二中这些学校的强科就是物理,而其他学校去报物理就是当炮灰,因为采用赋分制其他学校学生没几个能考出高分。所以大家都选这些名校的弱科来报,报的人也多基数就大相对也公平。另外现在社会上也有机构专门来校指导报哪些科目有优势,其实就是避开与名校的竞争。我女儿我让她选了政治、历史、技术,结果成绩都还可以,其实技术也是一门很好的科目,以后的工作生活我们大部人只会用到技术而不会用到物理,毕竟物理是基础理论,而技术是实际应用。所以我觉的选物理的能考上高分以后可以选择高精尖技术,同时那些名校只招含有物理这科就好,毕竟大部分人的社会分工都是普通人。


0576王


高考,对于更多人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考上”的问题!而不是“考哪”!

对于很多家庭(包括孩子本身)来说,考哪个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够考上大学!

所以,即便你喊破天说什么物理有多重要,选择物理可以报考的专业专业(学校)有多广,对国家未来的建设有多大的意义等等等,都没用!

因为更多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得能够考上大学!

浙江的3+3已经暴露出来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弃选物理引起的反响最大,尽管很多人都对此表示“很遗憾”、“担忧”,但是我相信,当我们也面对这个选择的时候,我们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推出了“赋分”政策:

可是我们知道物理作为除了语数英三科之外最难的一科,

这点相信几乎是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同的!那么问题来了,那些能选择物理的人是什么人呢?我们有理由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比较“学霸”一些的人。你跟一群学霸去争这1%、2%……你觉得靠谱吗?更为严重的是,因为选考物理的人数少,那么必然导致各个“等级”的人数更少!举例:物理20000人选,化学50000人选,那么同样是1%,物理只有200人可以100分,而化学却可以有500人争取100分的满分(其他等级同理)。这可是高考啊!“一分一操场”的高考!如果换做是你,你觉得你是跟一群学霸去拼物理的1%把握大一些,还是同样跟另一群学霸去pk化学难度大一些?毕竟化学名额多一些不是吗?

山东、广东(审议中)等地先后做出了调整

以山东为例,山东虽然也是采取了3+3的高考方案,但是在赋分方案做了一些调整,浙江为等级赋分方案,转换后的分数分布在21个等级点上,起点分数为40分。山东为等比例赋分方案,转换后的分数分布在8个分数区间,在每个分数分布区间对考生分数进行线性转换,起点分数为21分。

虽然不能彻底解决“弃选物理问题”但是也算是做出了改进不是吗?

而广东省目前正在“审议”中的新高考改革提出了“3+1+2”的方案。其中的“1”是在物理和历史中二选一,貌似也解决了物理弃选的问题,但是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退步——跟国家取消文理科的改革是完全违背的。

而且直接把“历史”和“物理”放到了对立面,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反正别人我不知不知道,如果是换成高中时期的我,我肯定会觉得很遗憾——因为我虽然是理科生,但是我的历史真的非常好,而且特别喜欢历史。所以如果是我的话,面对这种改革方案必然意味着对我个人来说是个遗憾。

最后我还是想提醒大家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我回答中反复再说的一个问题,对于多数人而言,能考上学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考虑学什么的问题。物理很重要是一个客观现实的问题,但是比起这个现实问题更加让人不得不去思考的是自己选什么才能够保证考取更好的分数不是吗?不过我前段时间看到过一些报道,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说为了解决弃选物理的问题,现在很多高校在很多的专业上明确规定了必须考物理才行!我想面对这个问题,应该会有很多人“屈服”吧?毕竟如果你不选,很可能你想去学的专业就没法报考了。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急于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女儿参加2020年的高考,是我们省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曾经为选科纠结,最近又为选科懊恼。

女儿学校选科的工作安排在高一下学期五门小科学平考试以后,经过一个学年的思考,大部分学生都有了明确的选择,第一选择,女儿选了物理、生物与地理,第二选择,选了物理、生物和政治,很不巧的是报这三科的孩子太少,组不起一个班级,只能再重新选择。考虑到学校的优势学科,又考虑到每种组合选择的生源,忐忑中选择了物理、化学和生物。



刚刚进行的期中考试,又让我感到了恐慌,更加明白了学科选择真的具有很多幸运的成分,这次期中考试,我们市区进行了联考,进行了赋分排名,根据孩子的名次,在家长群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女儿学校生源比较不错,选科后,上游的孩子基本选择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下游的孩子基本选了文科或者是文理间科,中游的孩子有的选择了纯理科,有的选择了文理间科,就是这一部分中游的孩子出现了太大的名次变化。中游水平选择纯理科的孩子,虽然物理原始分数不差,赋分后远远低于原始分数,而选择其它学科的学生,因为分母基数大,有许多艺考生做分母,赋分后,分数高高在上,选择纯理科的家长们,各种吐槽。



我们省份,选择物理学科的也是仅仅百分之三十几,远远不够高校的需求,功利性选科给高校选拔人才造成了困惑,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防患于未然,制定一定的措施,保证选择物理的人数足够高校的需求,以免出现家长不满,高校不满的尴尬局面。


三寸粉笔写人生


我是上海新高考的亲历者,我儿子2018年参加高考(录取在上海交通大学),同时我也是高考政策研究员、志愿填报咨询师,我很乐意跟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分享这方面的心得。

新高考选科时,学生和家长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知已:选科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相对优势,小三门是按考试成绩在全省所有选考学生中的排位来折算赋分,而不是卷面的原始考分。如果学生本人在物理科目不如其他科目有相对优势,那么这样的选择本身无可厚非。

但是,针对“物理遇冷”的情况,推了“

选考物理保障机制”,浙江从2020年高考开始,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数量确定为6.5万,当物理选考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6.5万时,以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学霸”选考物理,未必吃亏了

第二,知彼:选科要与目标大学的招生专业的要求相匹配。在选科之前,学生要有一个初步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大方向),这样才能确保高考时你有资格填报这些大学和专业。

针对2020年高考生,选考科目要求有变,部分专业将要求考生须同时符合2门或3门选考科目,更多院校和专业明确提出了对选考物理的要求。如果你不想选物理,在填报志愿时,你将没有资格填报那些“要求选考物理”的理工科院校和专业。

第三,匹配:选科要与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一致。学生可以用科学的测评工具来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职业倾向(例如优志愿的专业定位测评),初步确定自己适合的职业和专业大方向,并对目标大学和专业有初步的了解。这就是高中学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假如经过测评和分析,你的兴趣、志向和目标专业方向是理工类的,而理工类的大部分专业都要有比较强的物理基础,如果你高中不选物理,在大学就很吃力了。

而这几年上海的部分院校录取结果,也出现了“不选物理的院校专业组”比“选物理的院校专业组”录取分数线更高的情况。实际上“选考物理”反而成为了部分学生的竞争壁垒。

另外,家长要关注新的高考政策。现在是新高考改革试点时期,关于选科的要求,各省的规定都不一样;每年政策也有调整。因此,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本省教育管理部门的最新消息,以及目标院校的具体规定,确保你所选的科目符合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的最新要求。

例如,第三批新高考的八个省,规定按3+1+2选科,物理和历史成为首选科目(二选一)。


综上所述,从2020年高考生开始,不能盲目跟从上届考生而“弃物理”,你要按上面讲的几个方面,认真分析自己是否要选考物理。


李贤珑看高考


物理还是要选,要学的。我觉得可以从家长和老师两方面来改变。

第一,为什么需要学和选物理

1、科技兴国需要大家学物理。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年的中兴事件,没有自己的技术,只能被别人掐住命脉,一点主动权都没有,只能委屈求全。当初港珠澳大桥要修建时,我们的专家也是跑到国外各种求爷爷告奶奶,结果国外还是狮子大开口。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点技术都不懂。后来专家励精图治,多少个昼夜家也不回,多次试验,终于自己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车。而科学技术,物理是必须要学的学科,而且是最重要的学科。

2、我们的大学专业设置也是理工科居多,各高校超过60%需要选物理的数据,也是事实,如果选择物理,很大程度可以低分进名校: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今年浙江有30万考生,本科名额有10万,则给物理考生的名额就有6万,因为只有2万人选择了,本来只能上浙江工商的分数,很可能能去到浙江工业大学。即使低分的考生,学校也可以随便挑,不好的学校是招不到学生的。

第二,如果不选物理会怎样

不选物理,则会出现和上面完全不同的情况:

1、高分低就。因为剩下的招生名额只有4万,而至少有8万人争抢4万名额,原本能去浙江工业的,也许只能去浙江工商大学。

2、没学可上。本科的名额有限,即使你达到了本科线,你也只能去上专科;专科只能去复读,因为被前面的本科考生抢了名额。

第三,为什么会不选物理

1、普遍的认为物理有难度。我想说的是没有分科之前,选理工科的一个学校有80%都是学理科的,证明大部分人还是觉得理科比文科更适合自己。物理是有一定难度,考不出高分,考的好的也就80分,所以家长趋利避害,纷纷选择考90多分的历史和地理等。但是现在实行的是等级赋分制,不是原始分制啊。80分的物理核算成标准分可能是98,90多分的历史,核算成标准分可能88(因为高分太多了,你反而算低的)。

2、现在社会的影响。现在是快餐社会,尤其是孩子,很多不愿意选理工科,反而纷纷愿意选择经济等专业,想赚快钱多赚钱,家长也是这种心理,那些专业大部分院校都是不需要学习物理的。

第四,如何改变不选物理

1、从老师方面来着手。只依靠政策变来变去,这种调控改变不了不学物理的态势,大家还是觉得难。但是物理真的有那么难吗?我觉得没有,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好老师。我记得我上高中有过两个物理老师,同样一个内容,一个讲的通俗易懂,一个讲的如同天书。我们现在很多物理老师确实不合格,自己是明白的,但是只会照本宣科,不能贴近生活的实际,讲的让大家通俗易懂。国家需要培养优秀的物理老师,才能改变大家认知难的问题。物理的教学需要改变,而且大改。

2、从家长认知着手。有多少家长和学生是真的搞懂了这个政策,至少我身边的很多人,对这个政策都是一知半解,并不是那么懂得,甚至就稀里糊涂的选了分科。关于这方面的政策,需要给家长和学生讲解透彻,并且对学业和就业合理的规划好,不要太势力。


煮酒论高考


出现这样的状况,那最后只能是不少人没学上,同时有些人能低分进名校。要改变的是家长对政策的理解和有一个良好的择业观。

1、不选物理,低就或者没学上

因为很多人都涌去了剩余的不多的可以不选考物理的专业,那必然导致高分考生扎堆。一部分本来可以去好点学校的,会降到低一个档次的学校;而另一部分本来有学上的,会直接因为名额被抢走,而没学上。

举个例子,按照题目提供的数据,浙江19年20多万考生参加高考,假设在浙江投放10万本科名额,那只有4万给没有选考物理的,17万人抢4万的名额,竞争之大,就会出现我说的状况。所以你即使弃了物理,选了你所认为的优势学科,尤其是扎堆选的,反而是劣势了。

2、选择物理,低分进名校

因为需要选考物理的专业多,那选择了的考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甚至原先不可能够到的学校,因为竞争少,你前面的人去了更好的,那剩下次好的学校你就可以选择,不好的学校理工科根本招不到人。假设在浙江投放10万本科名额,那至少4.8万是给选考物理的,而只有2万多人报考,那选择物理的一定是占便宜的,学校你可以随便挑。

3、要想变,家长不要太势力

从以前文理分科也可以看出,还是理科生占多数的。我记得我们高中是10个理科班,每班80个人,文科班2个,每班50个人,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理科的执着。

为什么一到了选科就彻底放飞自我了呢?去选择所谓的认为能拿高分的学科,尤其是各个省份地理的大热,让我很费解。物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有一定难度,但也没有那么的难。理工兴国才是王道,只侃侃而谈有时反而误国。所以从长期的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我也支持选择物理。大家都去选简单的学科,反而更误入了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