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微談
如果只入手一隻大三元的話,建議24-70mm F2.8,也被成為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這隻鏡頭能夠涵蓋多個經典焦段,包括24mm、35mm、50mm等,能實現一鏡多能的效果。其中索尼的FE卡口是FE 24-70mm F2.8 GM“大師”鏡頭、尼康家有兩隻,分別是F口的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和最新的Z卡口尼克爾 Z 24-70mm f/2.8 S、佳能的EF卡口是EF 24-70mm f/2.8L II USM。
索尼作為新銳選手,利用微單成功切入到專業影像設備領域,其陸續推出的一系列大師鏡頭獲得了廣泛關注。雖然說未來是得傳感器者得天下。但是鏡頭的作用無可替代。可以說索尼在推出大師級鏡頭前,整體競爭力偏弱,即便有蔡司鏡頭助力,它也比佳能和尼康低一個等級。大師鏡頭尤其是大三元系列鏡頭推出後,補齊了索尼影像產品的短板。索尼更是宣稱FE 24-70mm F2.8能在標準焦距下實現定焦鏡頭級別的分辨率,可謂梳理了新的標準。此外其還內含一塊0.01微米級的XA(超級非球面)鏡片,它能讓鏡頭實現從中心到邊緣的極致分辨率和虛化效果。索尼家如果只買一隻鏡頭那就是FE 24-70mm F2.8 GM。
尼康的用戶如果是單反的話就是24-70mm f/2.8E,微單用戶可以選擇即將推出的24-70mm f/2.8 S。其中前者除了搭載有VR減震功能(實現4擋快門效果),還具備電磁光圈,而且還是首款應用非球面ED鏡片的尼康鏡頭。在DX相機上還能實現36-105mm焦距視角。雖然索尼微單的攻城拔寨,尼康也推出了微單產品,好馬配好鞍,24-70mm f/2.8 S鏡頭也應運而生。現在還未發售,值得期待。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則是EOS用戶的不二選擇,它配置了1片研磨非球面鏡和2片GMo非球面鏡。可以說以上幾支鏡頭都是是各家的看家法寶,各自性能也帶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大三元只買一隻鏡頭的話,24-70 F2.8是不二選擇。
航空之家
就在今天上午,我一同事來我辦公室問相機定時拍攝的問題,跟他聊起了你所問的這個問題(這個同事就是前段時間我在悟空問答裡,說的那位“收藏家”,在高價位上入手了D800,基本沒怎麼用,放閒魚也沒賣掉,這不又想玩玩了,哈)。
我們是先從他手上的24-70鏡頭聊起的。24-70這隻鏡頭,是大三元里“用途最廣”的鏡頭,往廣焦上可以拍拍風光、人文、紀實等,往長焦上可以拍拍人像、拍拍花草等,也就是說,如果只准備、包括以後,就想一隻鏡頭“走天下”了,那這隻鏡頭就必定首選了。但是如果準備要買兩隻鏡頭以上鏡頭時,最不應該入手的恰恰還是這隻鏡頭!
同事問:14-24這隻鏡頭真的有必要嗎?
我回答:如果喜歡拍風景題材的,這隻鏡頭是必定要買的,它是變焦鏡頭裡品質最好的,沒有之一;還有星空題材,如果想拍星空,手上那隻24-70肯定視角是不夠的!所有,如果最喜歡風光、星空等題材,以後還有入手其它鏡頭的打算,第一隻要入手的就是14-24.
D850+14-24 f/14 1/50 ISO80 0EV
同事問:那70-200那隻鏡頭呢?
我回答:70-200這隻鏡頭,是人像鏡頭,在變焦鏡頭裡,也是最好的人像鏡頭,也沒有之一。這隻鏡頭號稱變焦鏡頭裡的人像鏡皇,成像質量非同一般。這隻鏡頭由於焦距長,光圈夠大(f/2.8),空間壓縮感強,非常適合室外人像拍攝。如果更喜歡人像拍攝,且以後有入手其它鏡頭的打算,第一隻鏡頭可考慮入手這隻鏡頭!
同事問:那你怎麼沒有入手70-200?
我回答:我不怎麼拍人像,入手了也是浪費。我入手了80-400,是因為400端的長焦可以拍拍小鳥、拍月亮。
D850+80-400 f/5.6 1/250 ISO200 0EV
同事問:還有其它選項嗎?
我回答:都大三元了,再往上就是定焦了。喜歡風光,可以35定或者28定等;喜歡人像可以85定或者是105(1.4)定。變焦再好,也無法跟定焦比,攝影師最後的方向差不多都往定焦鏡頭奔了。
所以,在鏡頭的選擇上,一是考慮自己的題材,二是考慮以後的發展方向。如果以後是多隻鏡頭,有了風光鏡頭和人像鏡頭後,這隻24-70基本就是擺設或上閒魚了。
南方之南
錢少,就不應該是入手大三元鏡頭了。只能說現有資金,只能先入手一枚大三元鏡頭,該先入哪一枚比較好呢?
答案很簡單:看你現階段主要拍攝什麼,根據拍攝題材,確定先入手哪個焦段的大三元鏡頭。
大三元三枚鏡頭:16-35mm f 2.8,24-70mm f 2.8,70-200mm f 2.8。
16-35mm f 2.8,廣角鏡頭。主要適用拍攝題材,較大場景風景風光,人文紀實,環境人像。
24-70mm f 2.8,貼合標準焦段鏡頭。主要適用拍攝題材,普通風景風光,人文紀實,環境人像,平面人像等。
70-200mm f 2.8,中長焦鏡頭。主要適用拍攝題材,室外人像,平面人像,一般遠攝。
現在不難看出,24-70mm是覆蓋拍攝題材最多的鏡頭,也是重合35mm、50mm、85mm定焦焦段最多的鏡頭;16-35mm更擅長風景風光;而70-200mm更適合室外人像。所以,說現在根據你日常要拍攝的內容,來選擇先入手哪枚鏡頭,就不會再選擇困難了。
我入手“大三元”的順序是,24-70mm,70-200mm,最後是16-35mm。因為平時主要拍攝人像,所以,最後入的16-35mm,入手之後也是三枚鏡頭中使用率最低的。現在室內人像是24-70mm+35、50定,室外人像70-200mm+85定。
陌上小麋鹿
錢少,大三元又想買一枚,那麼我的推薦可能和多數人不同,我選的是16-35 2.8。下面一一道來!
何為大三元
大三元一般是指從廣角到標準到遠攝的三款變焦鏡頭,焦段覆蓋從16-200這一最常用的焦段。
拿佳能的大三元來說,分別是EF 16-35 2.8 L、24-70 2.8 L、70-200 2.8 L三隻。
首先排除70-200 2.8
一般來說,我們先排除掉70-200 2.8這隻。為啥,因為沉啊。雖然70-200的畫質確實很不錯,但是一方面太沉,另一方面,拍攝場景受限制。拿著70-200拍風景,先不說負重能力如何,拿70端拍風景,也只能拍一個局部,除非後期用全景接片了。
70-200更多還是應用於人像拍攝,拍人像可謂是非常好的選擇了。
非大三元的選擇有佳能自己的70-300,或者附廠的70-300,比如我自己用的騰龍sp70-300,畫質過的去,體積卻小很多。
再看看24-70 2.8
做為佳能大三元,估計有很多人都將24-70 2.8做為大三元首選。
我確不這麼認為。原因是,做為攝影愛好者,器材的更新,一定是從低到高的。在你下決心買大三元之前,你敢說自己沒有一隻標準變焦鏡頭?所以,不選這隻鏡頭的原因是可替代性強,就拿佳能自身的L頭來說,24-105 4.0就是一隻很好的替代品,不僅價格低很多,且外觀亮騷,紅圈頭,有防抖,焦段更長,只是光圈小了一點,畫質當然也會差一點。
另外一個原因是副廠頭也有不錯的替代品,如騰龍24-70 2.8 G2。
最後說說16-35 2.8
佳能這隻大三元,畫質優異自不在話下,最最關鍵的是它不是燈炮頭。而附廠鏡頭要做為2.8大光圈,基本上都是燈炮頭,一來易損壞,二來很難加裝濾鏡。
再來看看16-35的焦段,可以說是比24-70更加黃金的焦段,16的焦段屬於超廣角,在風光攝影中可以大顯身手,2.8大光圈,就算拍星空都不在話下。35焦段可謂是最常用的人文焦段,什麼室內人像、街拍都沒問題。而現在流行的非糖水片的人像,都是用超廣角來拍,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所以綜合來看,16-35 2.8 僅有自家16-35 4.0可以替代,不可替代性要強過另兩隻大三元,且16-35的焦段屬於黃金焦段,可拍攝的題材非常豐富。因此就我自己的觀點來說,我是強烈推薦大三元由16-35 2.8開始!
野馬攝影
錢少,大三元鏡頭先入哪一枚?能否講講道理?
錢少,大三元鏡頭先入哪一枚,能否講講道理,先說說什麼是大三元鏡頭,以佳能為例,攝影人把佳能的 16-35 24-70 70-200 這三個變焦鏡頭,恆定光圈F2.8的稱之為大三元鏡頭,同樣道理把 F4 光圈的稱之為小三元鏡頭。
由於這三個F2.8變焦鏡頭正好覆蓋了最常用的焦段,並且擁有非常好的畫質,所以佩奇了大三元鏡頭,基本上不用再添置其它鏡頭了。
因而,很多攝影人以大三元為目標,以有大三元為榮,因為這三個鏡頭都不便宜。
佳能 EF 16-35 F2.8L III 價格在一萬二千多。
佳能 EF 24-70mm f/2.8L II 價格在一萬左右。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I 價格一萬一千多。
先入手哪一個鏡頭?
很簡單,三個鏡頭價格差不多,從預算上來考慮沒有太大的區別,那麼就從應用需要上來考慮。
如果拍風光多些,就入手 16 35。
如果拍人像,拍商拍多些,就入手 24 70。
如果拍戶外人像,就入手 70 200。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關注紫楓,免費查看大量後期教程,免費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大三元”鏡頭是鏡頭組的經典配合,“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如果是因為什麼原因,先想買一支的話,答案很明確——24—70/2.8。
第一、適用範圍廣泛。24—70/2.8鏡頭屬於中焦段鏡頭,適合風光、人像、人文創作、各類活動以及作品翻拍等等需求的拍攝,說的誇張一點的話,它是“萬能”鏡頭,大小通吃。但是最主要的場景還是各類人文活動的拍攝,這個時候才能更顯英雄本色。
這款鏡頭成像優良,銳度足夠,色彩豔麗;具備2.8的大光圈,如果需要,能夠實現很好的背景虛化效果。
第二、拍攝距離靈活。用它來拍攝,拍攝距離上既不像廣角的那種“抵”被拍對象上,又不是像長焦那樣需要很大的空間,絕大多數場合都能適用。
第三、攜帶便捷輕鬆。這款鏡頭體量不大、重量不沉,是佩戴、負重難度不大的鏡頭,是適合外出拍攝和旅行拍攝的精品武器。
拍客張光林
錢少。可以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只買一個原廠的鏡頭,第二種是買一個副廠的鏡頭。我剛剛寫過一篇關於副廠鏡頭的對比。你可以參考參考。錢少就要買性價比高的鏡頭。性價比高的頭目前來看還非副廠頭莫屬。因為副廠頭的價格一般都比原廠頭低大約三分之一左右。同時現在的副廠頭,主要就是適馬和騰龍,鏡頭素質還是很好的。外國網站很多報道對副廠頭讚賞有加。並且所有的測試數據都超越了原廠鏡頭的指標。所以這點上不用懷疑。同時原廠的二手和副廠的二手頭都是性價比更高的選項。因為一個新的原廠鏡頭,只要被打開了封條,價格就要折損百分之10左右。一般二手的品相好點的鏡頭比新的一般至少要折價20%。這樣一來又可以節省一些。甚至搞好了可以配一個定焦加變焦。基本上覆蓋自己常用的焦段。
比如:可以配以個二手的24-70/2.8的鏡頭,覆蓋了標準焦段的大部分應用。同時還可以配一個二手的135/2.0鏡頭,來負責長焦端的拍攝。這種拍攝人像和風光都是基本上夠用的
我的今日頭條內容有許多鏡頭的對比和測試,包括原廠和副廠同類產品的對比。可以參考一下,或許對你鏡頭配置有所幫助。謝謝關注我的今日頭條
任吉的雲吹
我用的是尼康,大三元到現在也沒配齊。開始時要拍新聞,買了14-24/2.8,接著是70-200/2.8,一直沒下手24-70/2.8是因為我有一支24-85/2.8-4,對,就是帶廣角微距的那支,主要用來拍美食之類的。
實際中使用最多的也是14-24,風光、人像全覆蓋;其次是70-200,主要拍人像。
超廣角拍人像比24-70有更獨特的視角,我比討厭24-70廣角不廣長焦不長的中庸,寧可麻煩一點兒用14-24、70-200。
攝影只有職業和非職業之分,沒有業餘和專業的區別。職業攝影師根據拍攝需要,所使用的器材會更多一些,有的鏡頭是非職業攝影師一生也用不到的,所以,鏡頭上按自己所需購買,不要有非要配齊所謂大三元的想法,當然,玩兒收藏的另說。
攝影無常,不是哪一支鏡頭只能拍什麼,超廣角可以拍人像、大長焦也可以拍風光,打破常規才能拍出獨特。
這些圖是棣哥用14-24、24-85、70-200拍的,大家應該很容易分辨出來。
棣哥在路上
為什麼要入“大三元”?我有大三元,但卻基本不用。相對大三元,我更喜歡“一鏡走天下”。對攝影人而言,拍到遠比畫質好點來得強。沒拍到,所謂的畫質再好有何用?外出採風,圖的是輕便與方便,等想拍還忙於換鏡頭,常常錯失良機。根據拍攝題材,我常用兩支掛機頭,28-300或24-120。當別人還在手忙腳亂換鏡頭時,我已經拍到了好片。買24-70的是最讓人後悔的,還不如入一支24-120加一支50/1.8標頭,兩支鏡頭才化去24/70一支鏡頭的一半錢,何樂而不為?!
經典祿萊
個人認為,都不入,您要是步入專業攝影師,拍美食,拍靜物,基礎人像,甚至於拍活動,24-105是你不2的選擇,性價比最高了。24-70,焦距不長不短,70-200 死沉除了人像和活動,以及野外拍拍用處真的不多。16-35 廣角拍風景好,如果不是專業謹慎,因為每天上下班的路或者一年1-3次的旅遊不足以完成這個鏡頭的價值,因為不是什麼大片都是一個廣角搞定的,除非你踩點式,那問題來了,踩點式素材量少,沒抓拍爽,35 1.4會更舒服。所以話說回來您想拍什麼呢?一下都是C 畫幅大變焦狗頭拍的,看看您的拍攝方向,任務,靜物,生活,自然,準確決定您選擇您的鏡頭才能給您節省更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