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棺葬、塞岩葬,感受巴山腹地两大传统葬俗

葬礼是一个人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重要礼仪活动,也是人生众多仪式中重要的礼俗活动。汉中巴山地区的葬礼历来比较隆重。无论地处农村或城市,只要家中死了老人,都要为其操办一场风光的葬礼,这在当地称“热热闹闹送老归山”。

吊棺葬、塞岩葬,感受巴山腹地两大传统葬俗

古汉水流域的居民,对传统葬式比较崇拜,加之古人对先祖的敬畏,使得这里的葬俗显得热烈、隆重而神秘。接下来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谈一下,巴山腹地两大丧葬形式:吊棺葬、塞岩葬。

吊棺葬、塞岩葬,感受巴山腹地两大传统葬俗

我们先看一下“吊棺葬”,旧时,当地人称麻风病为“癞子”,过去称之为无法治愈的一种传染病。民间认为癞子尸体土葬后,病菌仍然会传染给后人,甚至连坟头上草木的露水,如果人畜沾上也会生癞。

吊棺葬、塞岩葬,感受巴山腹地两大传统葬俗

因此为了防止麻风病菌的传染,人们把患麻风病而死的人的灵柩用铁链捆扎,倒悬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崖穴内,任凭岁月洗礼、风吹日晒。故巴山腹地有些地方就会有“癞子洞”、“癞子崖”之类的地名,在医疗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麻风病已经绝迹,旧时的吊棺葬也不复存在了。

吊棺葬、塞岩葬,感受巴山腹地两大传统葬俗

说罢“吊棺葬”,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当地的另一种葬俗:“塞岩洞”。旧时小孩子夭折,民间会认为夭折的小孩欺哄父母,故把其尸体装入一种按夭折小孩身长定制的“火匣子”的薄板简易棺材内,然后将其放置在崖洞内。

吊棺葬、塞岩葬,感受巴山腹地两大传统葬俗

当地人认为,夭折的孩子不入土,就不能转世投胎再去欺哄父母了。以后再生的小孩就可以是健康地成长。当地民间,常咒骂顽劣的儿童为“塞岩洞”,这是旧时卫生医疗水平差,小孩成活率低带来的现象。

吊棺葬、塞岩葬,感受巴山腹地两大传统葬俗

以上两种丧葬方式,与南方的悬棺葬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童尸塞岩洞,不避人迹,见岩洞就塞,一些路边的岩洞,往往会出现重三叠四被塞满的情况,旧时镇巴县城城郊就有许多“火匣子岩洞”,十分影响雅观,不过现在基本绝迹。(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