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養老靠國家,還是靠自己,大家怎麼看?

綠木葉


養老,是一個複雜而沉重的話題,大家眾說紛紜,莫衷一事。依我管見,國家,社會,個人,子女,對於養老齊抓共管,共同搞好養老事業。

一,國家

國家對於養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我國已進入老令化階段,老人數量大增。而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老人多,且無退休金。若全靠國家養老,是不現實的:國家現在的經濟狀況,還不堪重負。但是,國家現在給農村老人發放的養老金,每人每月100多元,確實太少,杯水車薪。建議給每人發放500元/月,以後逐步增加。

二,社會養老

現在,一些社會人士,已經參與養老,他們捐錢捐物,搞慈善。國家應該表彰,鼓勵有力量的社會企業和個人,投入養老事業。

三,子女養老

子女養老,天經地義。孝親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子女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由於道德教育的缺失,一部分子女無養老之心,有的人甚至啃老;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獨生子女,要負擔兩個家庭四位老人的養老,負擔太重,力不從心。還有一些人,能力有限,家境困難,連自己都要國家扶貧,何談養老。

四,個人養老

稍有條件的人,在青壯年時,就應考慮以後的養老問題。多賺錢,適當存一點用於暮年養老的款項,或投買一些保險。進入老年後,如果身體尚健,打一些零工,掙一點零錢一一現在好多農村老人,就是這樣做的。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也可用房子等不動產來養老。養老,自己靠自己最保險。











天下第一愚768


我國養老金體系採用的是現存現付制,就是指現在大家繳的養老金是先付給退休人員,而後等自己退休了又有後來交付養老金的群體來承擔。

好比水箱裡的水不是你這輩子的養老金積蓄,需要不斷地需要往裡面加水。可是要是突然有一天停電了或者進水管堵塞了呢?那這水箱裡的水如何夠大夥喝呀,更何況這水也本不太多。只夠燒飯和解渴之用,最多也就可以先洗洗臉、刷刷牙、泡泡腳,順便再擦個身子。可是要是想來個淋浴、泡個澡、遊個泳什麼的,那就別想了。那得自己打個井、挖條渠,或者接個管道才可以,單靠這供應的份額遠遠不夠。



隨著我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未來需要年輕人養老的比重更大。60年代、70年代是生育的高發期,而且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也是越來越長。如今還是可以2:1以上的比例支付基本退休金。就是說現在如果社保繳費人均1000元/月,那麼2個多人養一個就等於得到2000多元/月的退休金。可以後如果繳付養老金的年輕人減少而退休人群又增加,那麼就會是1.5:1或更低,基數不變就等於只有1500元/月。那就只能是基本生活費用了。

因此,在未來必須採用多元化養老的模式,而退休金僅僅是基本生活保障的部分,雖不多但也卻不能夠或缺。


其他養老方式有多種:養兒防老也是其中的一種。

另外,還可以房產或房屋租金補充養老;投資基金或股票的收益補充養老;銀行存款或利息補充養老;經營投資合作盈利增加收入,也可以把愛好變成有收益的副業增加收入。

還有最重要的是:健康是最好的積累,少進醫院、不用保姆、身體健康是最好的財富儲存。

總之,未來的養老既要靠國家,取得生活的基本保障。更要靠自己,通過多種養老方式,可以享受生活,過著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鞅論財經


機關單位,事業部門.公務員之類的靠國家(退休金很高,當然這錢是納稅人的)其它個體戶,自由職業者.農民.工人等都得靠自己(而且養老金也是最少的)。


用戶坐飛機的老闆


在某些國家,養老可以實現很好的保障,但是在中國,如果全然依靠國家來養老的話,必然是不現實的。

首先,中國人口基數大,而中國雖然近些年經濟迅速騰飛、經濟實力日益強大,但是始終還是出於發展中國家的行列,想要做到像某些發達國家那樣在養老等福利事業上做大做強,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但如果全然靠自己的話,也不是一個發展良好、文化基礎雄厚、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所應該持有的方式。

因為一個國家對於人的關懷,是體現這個國家的文明素質、社會責任意識的重要尺度。

所以國家依然應該向為人的生存謀福利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在養老這件事上,也不能夠、不應該懈怠鬆弛。

所以,在我看來,尤其是中國,一個人不能指望全然依靠國家來養老,只有國家提供部分支持,而自己也能夠為自己的生活負責,這樣才會擁有更加得體美好的老年生活。


席越


少生孩子多種樹,不生孩子多養豬,養老更多靠自己,這句話每天要念上三遍,想想就很勵志。


每個人的職業選擇,基本決定了養老金的多少。收入高,工作相對穩定,繳納社保就多。如果穩定工作三十多年,退休後的養老金就比較可觀,養老無憂。對於這部分人來說,養老不僅能靠自己,還能靠國家。


能靠養老金維持生活的畢竟是少數,起碼企業員工的養老金不生病的情況下只能維持基本的溫飽。這部分人的養老問題,更多要靠自己。


至於自由職業者、個體戶、農民(包括農民工),大多沒有參加社保,或者只是繳納每年不過幾百元的農保,養老基本不靠國家,而是靠自己。


養老金問題是一個極其嚴肅的問題,但是分配上存在極大的不平衡,這成為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根源之一。有人靠養老金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甚至可以投資房產、出國旅遊。但是更多人的養老金只能滿足吃飯穿衣,其他消費往往捉襟見肘。至於農民的養老金,嗯,不說了。


每個人都希望養老能靠國家,但是社保資金就那麼多,國有企業拿出的利潤那麼少,分配上有難以雨露均霑,自然只能讓一部分人先靠起來。


隨著時代發展進步,也許國有企業的利潤上繳比例會大幅提升,只要有身份證的人都能有一份500-1000元的基礎養老金。到時候貧富差距會縮小,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動力會增強,經濟發展會更加均衡。當然了,拿得多的人是否同意拿少點是前提。


不早了,洗洗睡吧。


財智成功


養老不能靠國家,也不能靠兒女。要靠自己。。因為自己努力賺來的錢花著踏實。


馬到成功lzh


養老肯定是靠自己,我相信咱們國家要想達到歐洲國家的福利待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後主要又是因為人口基數太大了,很難解決所有人的養老問題。

靠自己的話,那麼養老問題就要儘早準備,不能等老了才想怎麼養老。我預期養老的話起碼得有個200萬存款吧。這樣存銀行,每年能有5%左右的收益,一年利息收入10萬,每個月就有差不多一萬的養老錢了,這肯定是夠開銷的。如果還有退休金,那麼生活就過得更好了。

那麼如何積攢200萬元的養老錢呢?這個肯定是靠現在工作每個月省出來的。加上每年理財,年化收益率10%左右,那麼花個20年攢夠200萬存款。還是有很大可能。這樣養老就可以靠自己,不用靠別人了。


月牙亮投


你的這個問題其實蠻大的。如果要綜合起來說,會洋洋灑灑一大堆。我僅從養老院這一個維度闡述一下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國最早的養老院有兩種說法,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在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在南京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養老院,取名孤獨園。“孤獨”二字指的是幼而無父和老而無子的兩類人。從“孤獨園”的名字來看,就可推斷出該機構的關注對象:收養無家可歸的孤兒,收養無人贍養的老人。這兩者都是弱者,生存往往難以為繼。另一種說法是來自唐朝寺廟,起初由寺廟管理,朝廷並不供給銀兩,由於寺院的財力有限,老人們生活艱苦飲食也清淡。一直到宋代開始,朝廷開始接管,會撥出部分銀兩用於養老。

雖然養老院起源的說法不同,但是有一個共性,就是社會幫扶養老更多是一種救濟和託底行為。

在中國傳統社會,由於“老有所養”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社會的模樣,而“養兒防老”又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普遍觀念。因此在古代社會,以家庭養老為主,子女贍養老人是責無旁貸的。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到,中國古代的人均壽命其實並不長,以唐朝最興盛的時期為例,根據當時5100個墓誌銘,唐朝的人均壽命約59.3歲。針對夫妻樣本統計,男性平均死亡年齡為62.3歲! 女性平均死亡年齡為64.2歲,所以才會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因此高齡老人在整個社會人群構成中是少數,因此社會來贍養老人的能力也是綽綽有餘。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尤其是醫學的飛速進步讓人們的預期壽命也越來越長。

新中國成立後,養老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養老院的入住人群主要集中在“五保戶”(所謂五保,主要包括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五保戶最常見的是在我國農村地區。養老院依然還是“政府託底”的性質。

1979年,中國上海正式進入老齡化,也是中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所謂的老齡化一般來說,是指一個地區的60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10%。

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戶籍老年人口(60週歲及以上)已達503.28萬,佔戶籍總人口的34.4%,屬於深度老齡化。

老年人口的迅速擴大,使得社會託底形式的養老院顯然已經不夠用了。所以,養老院開始有民營資本介入。因此目前養老院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政府託底性質,所謂的公建公營養老院。這種養老院價格便宜,但是床位緊張,服務質量也比較一般。另一種則是以政府提供審核批准,由民營資本介入的養老院,所謂的公建民營養老院,這種養老院,由於它是以提供養老服務為主要盈利為目的的,因此價格比較貴,但是服務更好,設施也更完善。

因此,如果單從養老院這一個維度看。養老既靠國家,也靠個人。你可以選擇價格低廉的公建公營養老院,也可以選擇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公建民營養老院。

最後作一些養老形式方面的補充。以上海為例,目前(截止2019年),政府推行9073的養老政策,所謂9073指的是,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也就是說,養老院能夠覆蓋的僅僅是全部老齡人口的3%。更龐大的老人養老需求其實是在家裡或者社區完成的,而政府也在逐漸改變以前養老院的方式,培養居家養老護理員,興建社區養老護理站等等方式來解決養老需求。所以,還是那句話,養老問題,既靠國家,也靠個人,這是由現階段的現狀決定的。

水平有限能力一般,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


魔都養老


每個公民都在交稅養國家,老了就應該讓國家養。


19700811


關於養老問題是一靠國家相關政策、二是靠社會力量、三是靠自己


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面對這一現實問題,我國已經採取包括優化生育政策在內的各種措施來積極應對。據新華社消息,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中指出,在滿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空餘床位重點為經濟困難失能(含失智)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託養服務。


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臺,大量投資正加速湧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併購日益頻繁。與此同時,健康企業的數量、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健康產業的整體容量、涵蓋領域、服務範圍正在不斷放大,呈現出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的格局。大健康產業不同於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是一種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模式。


靠自己:社會養老保險、房屋、退休計劃、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這類是屬於“靠自己”


康小護認為“靠社會力量”是最妥當的選擇,養老服務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服務。服務中心的服務人員及醫護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特別是醫護人員(護理員、母嬰團隊、康護師等)要經過專業醫療護理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訓,為專業服務提供堅實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