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在編,讀碩士時簽訂10年協議,工作3年後打算辭職讀博,違約金高昂,如何處理?

苡居Ync66290


你的直接目的

就在於少交或者不交違約金而已!

間接目的

在於逃避,逃避自認為的選擇錯誤、逃避職業發展的不順利、逃避在單位的不如意!


事業單位是原則性和靈活性完美結合的典範,該原則的時候會原則,該靈活的時候會靈活,問題在於你是不是那個該的人,現在是不是該的時機,單位是不是那個該的單位。


基本信息推斷

這個推斷基於常識和題主問題提供的有限信息:


1、讀書時的成績還不錯,但環境或者周圍的人認知比較傳統

(1)事業單位頂的有自己的光環,也就是不愁沒人去,所以,他們屬於買方市場,有資格、有權力去挑選自己認為合適的候選者。當然,成績就是最直接的證明材料。

(2)我們身邊很多這樣的人,智商和學習不錯,但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情況比較突出,結果就是對社會的變化切身的瞭解不多,甚至知之甚少。

(3)加上,周圍的人大多持有類官本位的思想,穩定可以養一輩子的觀念,七大姑八大姨雖然沒有如題主一樣的學歷和成績,但依仗著吃鹽較多的優勢,還是大言不慚的積極建言獻策。

書呆子氣,加上外行總想發表意見,甚至指導內行,被裹挾之下,半推半就......


2、社會對這個單位的普遍認知還不錯,關鍵在於類鐵飯碗的性質

(1)事業單位、編制、穩定性等字眼一直都是金字招牌鑲的金邊,以前有在新聞看到過清潔工、城管之類的單位的事業編制,吸引了很多的名校碩士去爭搶。

(2)一方面,說明我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遠大於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另一方面,這也解釋了為何會有人願意簽定長達10年的協議,並且還有高昂違約金這樣嚴苛的懲罰性條款。

(3)任何單位都和人一樣,不可能完美,就像你覺得美女很美的時候,也許隱藏的壞脾氣被你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還好能離。

事業單位有他的特點和規律,雖然很好,並不適合所有人。


3、身臨其境,有明顯的落差,有失落的心態,有各種的不如意

(1)10年協議,滿懷希望,卻事與願違,因為單位與想象相去甚遠,不是單位不好,而是你自己當初簽約的時候,只看到了婷婷嫋嫋的曼妙,而沒有去實際考慮油鹽醬醋的實際,我常常把這種情況稱為電視看多了。

(2)工作3年,除了一開始可能半年的滿懷勇氣和無限衝勁,剩下的兩年可能是煎熬了。

因為學習成績可以自己說了算,單位可不是。努書呆子氣想說了算,可能會被打壓,受到打擊,同時,努力學習的掌控感沒有了,就失去了方向和動力。

(3)3年應該不太順利、不太容易,因為這個時間已經足夠有為青年積極進取,成為領導的得力下屬,業務骨幹,或者因為書呆子氣被放在一邊,可有可無可棄。

(4)3年的忍耐和沉寂,在3年這個分水嶺的時候,可能恰好遇到了某個去了企業或者去了公務員單位的同學半真半吹的風生水起,那一絲無奈、那一點焦慮、那一抹不甘、那一種無畏,如火苗突然竄起,熊熊不可止抑,於是想起逃離,去追尋心中的美好,又缺乏直面職場未來的勇氣,還好有個博士可讀,既能夠有讀書的理由體面的離開,又可以用博士去博取更好的出路,何樂不為?


推斷之後,說說我的一點淺見:


1、未來在自己,不在單位

總有人諮詢職場問題的時候會問到單位有沒有前途,我總說單位的前途不是你該關心的,你要關心的是如果單位前途很好,和你有多大關係。

(1)沒有前途的單位,也有人乾的美滋滋的,順風順水,有前途的單位,一定也有人處處碰壁,難以如意,何況單位是可以換的,我們自己的觀念、思維和行為能換嗎?

(2)進一個單位和離開一個單位,都不能是衝動之舉,而是充分了解、認真分析後的有的放矢。僅僅有勇氣,只是莽夫,實力是基礎、動力是前提、活力是催化,否則就是悲劇。

(3)每個單位和工作,都有一點點看上去很美,因為完美只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裡,我們自己都不完美,何來完美的工作和單位。

關鍵是在單位的特點和自己的能力之間找到一個好的契合點,然後乘勢而起。


2、職業規劃需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而不是衝冠一怒,先離去

(1)一開始的10年協議,其實不是規劃,而是飄飄然的碩士畢業、美好設想,加上親戚朋友的各種道聽途說的裹挾下的無心之過。

(2)3年的工作,是書呆子之外補的社會一課、職場一課,學沒學懂,天知道。

(3)是否想過讀完博士,去哪裡?那個時候,30多歲了:

去企業可能需要的起點不低,多少單位能夠提供?

去事業單位、政府機關,辭職的履歷可能會是個障礙,或者需要足夠的理由去解釋。

如果是想博士畢業後自然就會如何,或者一定就會怎麼樣,那就呵呵了,首先年齡可能就輸不起。


3、回顧3年的發展,也想想未來的規劃,不辭職去考或許是個暫時的辦法

(1)回顧,是一種反思,找到不順利、不開心的原因,碩士解題無數,應該明白,首先需要的讀題、讀懂題。

(2)規劃,謀定而後動,因為你不是剛畢業,而是在事業單位的大江大河裡遊蕩過的,為人處事,沒吃過豬肉,至少是見過大肉跑的,見微知著、舉一反三,必須是基本功。

(3)別辭職,至少表面上意味著還會回來,領導不至於背上人才流失、排擠賢良的嫌疑。

(4)考博士,對於單位來說也是培養了人才不是?大多數單位和領導都是樂於順水推舟的。

(5)讀完博士,要麼,單位會給一個更好的安排,你也成熟了;要麼,領導換了,需要提拔新人,你要離開,他也會順水推舟的;要麼,你博士畢業,有了明顯更好的去處,領導歡送也是功勞的啊。

(6)反過來,如果現在辭職,領導按原則公事公辦,一個違約金要你半條命,你可能也失去了奮鬥的勇氣;領導也容易被人傳言打壓人才云云,如果你還考博了,領導就會落個用人無方的罵名。


還是那句話,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畢竟還是領導說了算嘛。

不過,一定想好自己的路哦!


鏡頭iread我讀


都工作三年了,再辭職讀博士沒啥意義吧。博士畢業很難,工作也得重頭開始。實在想讀,可以找渠道讀在職博士。


過去誓SorrY


碩士以上學歷只要簽訂合同就一輩子在哪幹。絕不允許隨便走。國家培養這麼多年要在一個地方紮根發芽結果。


用戶6513674945872


讀博有在職的,比較難找點。找個離單位近的學校去讀,工作讀書兩不誤,不用違約又讀博,何樂而不為?


令升2019


沒有落差,何來水流;沒有溫差,何來風動。問題的答案,其實是過你想要的生活,還是將就的抉擇。人生能有幾回搏?既然已經被錄取了,就去讀,今天所有的代價都將是對明天的投資。希望能夠幫到你。


和諧社會人心向善


如果考上了就去讀吧


倩倩你快躲起來


當年簽字的時候沒人逼你吧,既然自己簽完了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有,我想說一句,那些好不容易考上事業編公務員然後幹一兩年就想辭職的,你們考他幹嘛?浪費資源浪費金錢浪費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