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在编,读硕士时签订10年协议,工作3年后打算辞职读博,违约金高昂,如何处理?

苡居Ync66290


你的直接目的

就在于少交或者不交违约金而已!

间接目的

在于逃避,逃避自认为的选择错误、逃避职业发展的不顺利、逃避在单位的不如意!


事业单位是原则性和灵活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该原则的时候会原则,该灵活的时候会灵活,问题在于你是不是那个该的人,现在是不是该的时机,单位是不是那个该的单位。


基本信息推断

这个推断基于常识和题主问题提供的有限信息:


1、读书时的成绩还不错,但环境或者周围的人认知比较传统

(1)事业单位顶的有自己的光环,也就是不愁没人去,所以,他们属于买方市场,有资格、有权力去挑选自己认为合适的候选者。当然,成绩就是最直接的证明材料。

(2)我们身边很多这样的人,智商和学习不错,但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情况比较突出,结果就是对社会的变化切身的了解不多,甚至知之甚少。

(3)加上,周围的人大多持有类官本位的思想,稳定可以养一辈子的观念,七大姑八大姨虽然没有如题主一样的学历和成绩,但依仗着吃盐较多的优势,还是大言不惭的积极建言献策。

书呆子气,加上外行总想发表意见,甚至指导内行,被裹挟之下,半推半就......


2、社会对这个单位的普遍认知还不错,关键在于类铁饭碗的性质

(1)事业单位、编制、稳定性等字眼一直都是金字招牌镶的金边,以前有在新闻看到过清洁工、城管之类的单位的事业编制,吸引了很多的名校硕士去争抢。

(2)一方面,说明我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远大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另一方面,这也解释了为何会有人愿意签定长达10年的协议,并且还有高昂违约金这样严苛的惩罚性条款。

(3)任何单位都和人一样,不可能完美,就像你觉得美女很美的时候,也许隐藏的坏脾气被你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还好能离。

事业单位有他的特点和规律,虽然很好,并不适合所有人。


3、身临其境,有明显的落差,有失落的心态,有各种的不如意

(1)10年协议,满怀希望,却事与愿违,因为单位与想象相去甚远,不是单位不好,而是你自己当初签约的时候,只看到了婷婷袅袅的曼妙,而没有去实际考虑油盐酱醋的实际,我常常把这种情况称为电视看多了。

(2)工作3年,除了一开始可能半年的满怀勇气和无限冲劲,剩下的两年可能是煎熬了。

因为学习成绩可以自己说了算,单位可不是。努书呆子气想说了算,可能会被打压,受到打击,同时,努力学习的掌控感没有了,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3)3年应该不太顺利、不太容易,因为这个时间已经足够有为青年积极进取,成为领导的得力下属,业务骨干,或者因为书呆子气被放在一边,可有可无可弃。

(4)3年的忍耐和沉寂,在3年这个分水岭的时候,可能恰好遇到了某个去了企业或者去了公务员单位的同学半真半吹的风生水起,那一丝无奈、那一点焦虑、那一抹不甘、那一种无畏,如火苗突然窜起,熊熊不可止抑,于是想起逃离,去追寻心中的美好,又缺乏直面职场未来的勇气,还好有个博士可读,既能够有读书的理由体面的离开,又可以用博士去博取更好的出路,何乐不为?


推断之后,说说我的一点浅见:


1、未来在自己,不在单位

总有人咨询职场问题的时候会问到单位有没有前途,我总说单位的前途不是你该关心的,你要关心的是如果单位前途很好,和你有多大关系。

(1)没有前途的单位,也有人干的美滋滋的,顺风顺水,有前途的单位,一定也有人处处碰壁,难以如意,何况单位是可以换的,我们自己的观念、思维和行为能换吗?

(2)进一个单位和离开一个单位,都不能是冲动之举,而是充分了解、认真分析后的有的放矢。仅仅有勇气,只是莽夫,实力是基础、动力是前提、活力是催化,否则就是悲剧。

(3)每个单位和工作,都有一点点看上去很美,因为完美只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里,我们自己都不完美,何来完美的工作和单位。

关键是在单位的特点和自己的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然后乘势而起。


2、职业规划需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而不是冲冠一怒,先离去

(1)一开始的10年协议,其实不是规划,而是飘飘然的硕士毕业、美好设想,加上亲戚朋友的各种道听途说的裹挟下的无心之过。

(2)3年的工作,是书呆子之外补的社会一课、职场一课,学没学懂,天知道。

(3)是否想过读完博士,去哪里?那个时候,30多岁了:

去企业可能需要的起点不低,多少单位能够提供?

去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辞职的履历可能会是个障碍,或者需要足够的理由去解释。

如果是想博士毕业后自然就会如何,或者一定就会怎么样,那就呵呵了,首先年龄可能就输不起。


3、回顾3年的发展,也想想未来的规划,不辞职去考或许是个暂时的办法

(1)回顾,是一种反思,找到不顺利、不开心的原因,硕士解题无数,应该明白,首先需要的读题、读懂题。

(2)规划,谋定而后动,因为你不是刚毕业,而是在事业单位的大江大河里游荡过的,为人处事,没吃过猪肉,至少是见过大肉跑的,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必须是基本功。

(3)别辞职,至少表面上意味着还会回来,领导不至于背上人才流失、排挤贤良的嫌疑。

(4)考博士,对于单位来说也是培养了人才不是?大多数单位和领导都是乐于顺水推舟的。

(5)读完博士,要么,单位会给一个更好的安排,你也成熟了;要么,领导换了,需要提拔新人,你要离开,他也会顺水推舟的;要么,你博士毕业,有了明显更好的去处,领导欢送也是功劳的啊。

(6)反过来,如果现在辞职,领导按原则公事公办,一个违约金要你半条命,你可能也失去了奋斗的勇气;领导也容易被人传言打压人才云云,如果你还考博了,领导就会落个用人无方的骂名。


还是那句话,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毕竟还是领导说了算嘛。

不过,一定想好自己的路哦!


镜头iread我读


都工作三年了,再辞职读博士没啥意义吧。博士毕业很难,工作也得重头开始。实在想读,可以找渠道读在职博士。


過去誓SorrY


硕士以上学历只要签订合同就一辈子在哪干。绝不允许随便走。国家培养这么多年要在一个地方扎根发芽结果。


用户6513674945872


读博有在职的,比较难找点。找个离单位近的学校去读,工作读书两不误,不用违约又读博,何乐而不为?


令升2019


没有落差,何来水流;没有温差,何来风动。问题的答案,其实是过你想要的生活,还是将就的抉择。人生能有几回搏?既然已经被录取了,就去读,今天所有的代价都将是对明天的投资。希望能够帮到你。


和谐社会人心向善


如果考上了就去读吧


倩倩你快躲起来


当年签字的时候没人逼你吧,既然自己签完了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有,我想说一句,那些好不容易考上事业编公务员然后干一两年就想辞职的,你们考他干嘛?浪费资源浪费金钱浪费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