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書上的英語,在英國真的能用上嗎?

辣家軍2111376329


看了有些回答,很多說不能用的。

你以為編寫英語書的人都是閉門造車?還是什麼都不會,憑藉臆想亂寫的?就像外國人學習中文一樣,肯定要學習中文書。

所以。是有用的,至少你能停的懂,知道自己如何表達一件事情。就像中國有很多種方言,有些地方雖然說的是方言,但都能聽懂普通話。

英語書是語法的基礎,難道中國這些會英語的人都是去英國學習的嗎?肯定也是通過英語書學習,然後才能跟英國人熟練的交流。

最好的方法其實是看英語電影,就像很多中國電影,英語電影其實最接近英國語言環境的了。

最後一點,說英語書學會了也不能交流的,中國那些學會英語交流的難道是自學成才?


手遊小飛


楊瀾採訪黃西的時候說,她大學的專業是英語語言文學,但到了美國去超市買東西卻根本聽不懂人家說什麼。

楊瀾說的是實情。

但是不論怎麼樣,英語還得學。有了基礎,適應一段時間,過去學的英語就會起作用。就像我去印度人的小店買東西,他們說的英語,也是英語,但是剛開始我很難聽懂,適應一會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我到了美國南方,坐旅遊馬車,幹馬車的的人說的英語,我只能聽懂40%,但是我相信如果住下來兩天,也會漸漸適應的。

一句話,國內學的英語,還是紙面上的語言,而英語國家日常會話是活的語言。甫抵英美,一定有一個適應過程。


USA知道


我們在英語書上學的英語,叫standard English,標準英語,而在英國用的英語,種類就比較多了,俚語,俗語,雙關語,方言,聽不聽得懂,就看平時積累了。



打個比方。

外國人要學習漢語,也要選課本,教材。這些教材裡寫的,也會是standard Chinese,等學了教材以後,看中文寫的小說,報紙,電視,也是能看得懂的。

有人會說,在國外,別人說的英語幾乎和我們書本上的都不一樣,聽不懂。



肯定會這樣。我們學英語的主要渠道是教材,學校,BBC,VOA這些標準化的英語。去了當地,根據他們的口音,文化程度,行業,英語又是另外的樣子。

不管怎樣,語言有很多對應之處,你聽到的到底policeman還是cop,能不能理解,那就靠自己的詞彙量和英語水平了。

一種東西有沒有用,就看怎麼用了。




英語老師Minnie


這個問題,各位答主請用你們的腦子,仔細好好分析!!!!

1.誤人子弟不至於,因為我們學的都是標準話都是客套話,所以會讓別人聽著尷尬,舉個栗子,兩個好兄弟之間罵人,你個狗東西,這句話兩個好兄弟沒問題,但是我們不可能國家同意讓我們學這一句話,哪怕它是特別實用的一句話,懂嗎?所以誤人子弟?實用不實用無非就是俚語的問題,難道以後讓人國際交流大會上說方言??

2.外國人學普通話,肯定也很彆扭,聽著也尷尬,如果一個外國人在我們村兒,說著一樓普通話,跟我們一口山西話交流,難道我們就說外國人學錯了??麻煩用點腦子!!!

3.國家教育部天天研究教育,外研社天天研究,合著還不如不研究是吧,最後得了個誤人子弟的名頭,那你來說,外國人學中文,應該學普通話還是山西話還是山東話?因為山西話在山西實用啊!!

4.水平問題,英語書上的英語,是給誰學的,簡單的主謂賓定狀補就夠了,又不是沒有專業教授英語的機構,可以在學啊,難道要幾歲的小學生就學各地不同的英語和不同的用法?高中生都不一定吧!!你這不就相當於一個外國人又要學普通話的標準?還要學山西話的精髓???

4.說話請用點腦子,然後分析局勢,港澳臺怎麼樣?能比?你這叫形而上學,就得出結論,知道不?還誤人子弟,笑話,合著國家教育部天天在誤人子弟?你說的情況人家沒考慮到?


八子1999


不太實用。

不懂我們大陸的英文教材為啥和其他三地不同。港,奧,臺。

大陸版的莫名其妙基礎吃喝拉撒都沒教會,就開始學習科學了。不實用的多。還喜歡饒,把人頭腦繞昏了。

回頭再學第二遍,用英文學習英文語法。你會被大陸版活活氣死。

誤人子弟的


尤婆姨lilly


當然用得上!

一箇中國人掉井裡了,一個英國人經過,問:How are you?

中國人脫口而出:Fine! Thank you,and you?

英國人就走了。



老喧雲課


作為過來人,談談體會吧。事實上任何一門語言,離不開聽說讀寫四種應用技能,外加詞彙和語法兩個基礎。我們在國內學的英語課本,總的來說,偏重的是詞彙和語法基礎,外加有限的閱讀、聽力和寫作,說非常少,除非去參加英語演講或者辯論比賽。另外有幾個很大的問題:

第一是語言環境受限。作為大部分學生來說,在國內學習幾乎沒有課外用得到英語的地方,所以學多少就只能會多少,或者有些學了很久不用就忘了。而聽說讀寫作為應用技能,需要練習的,越用越熟,越不用越差。所以在國內要練出很棒的英語水平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難。

第二是國內英語課授課還是以中文為主,即以中文為工具在教英文。這樣非常不利於培養英文思維能力,到一定程度英文會遇到瓶頸的。你想,遇到英文要先在腦子裡翻譯成中文,再思考,思考的結果再翻譯成英文來作答,這效率得多低。或者就是照葫蘆畫瓢,只能用書本上學過的對話來講。然後中文的語法和英文的語法是不一樣的,中文裡對單複數、時態、動詞對應不同人稱都不敏感,所以習慣中文思維的人對於名詞加不加s、動詞加不加ed或者ing或者s也會不敏感只能硬記,只有習慣了英文思維,才會在這些點上形成習慣。

這裡還涉及到咱們用的什麼教材,如果不原汁原味或者與時俱進,生搬硬套的學的對話到英語國家去用就會突兀。像很有名的How are you?我們就學了Fine, thank you. And you? 那要是不fine呢?還有沒有別的回答方式呢?再比如早先我們學到廁所是water closet簡稱WC,現在很多地方還標著WC,但出去一看人家幾乎不這麼叫,可以叫toilet也可以叫bathroom也可以叫restroom就是不叫WC。我曾經跟人說我要去WC,對方一頭霧水,我好心的解釋是water closet,人家還是沒懂。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該下結論了,英語書上學到的英語,在國外(不限於英國)能用上嗎?單詞肯定能用上,語法肯定也是有用的,短語估計不夠,聽說讀寫都大大的不夠用,需要強化訓練後才能跟得上。像當年我們去新加坡留學,就是花了半年時間集中強化英文,進了大學才能跟得上全英文的課程。


江南漁夫


單純就口語而言,學校課本上的知識不是很實用 。但我認為,教學課本的知識不是直接面向口語設計的,而是幫助學生學英語打基礎的,比如,擴充單詞,精講語法,搭配,句式,固定結構等等。根據知識點設計課文文章,或引用科技類文章。課文也許對日常口語不能直接適用,但這些基礎知識正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也是說好口語的根本。

但基礎打的好,也要理論結合實踐才行,否則就學成了啞巴英語了。中國很多學生都是英語文法語法好,考試槓槓滴,就是說不出。這不能完全歸罪於課本,畢竟課本知識是要為考試篩選人才準備的,不能只教些沒有深度都日常用語。要想出國不成啞巴,還要從多方面學習英語,單單依靠課本上的知識不夠的。特別是在提高口語方面,看原版電影,讀原版書,聽英語新聞等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德意小堂姐


這樣的疑惑可能每個學生都曾經想過,英語書上那些對話在國外真的用得上嗎?答案是:絕大多數可以。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為什麼是絕大多數可以。

英語書上可不止有對話,在這之前還有一些

單詞,語法以及固定搭配需要大家記牢。這些知識在國外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你想說“桌子的上方有一盞燈”,那麼“在上方”這個介詞應該使用on,還是用over,或是用above呢?答案是正上方用over,斜上方用above。這些知識點在英語書中講的一清二楚,並且是生活中經常能夠使用的。

說到課文中的對話,書上的英語對話設計得都比較簡單易懂,比如“How are you?”回答是“Fine,thank you.”。但實際和外國人的交流中, “How are you?”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種,你可以按照書本上的對話回答,雖然死板,但是不會錯。等到你多一點口語實踐經驗之後,你會發現簡單的回覆一個形容詞“fantastic(棒極了)”等等也是可以的。

英語書上的英語通常都比較簡單易懂,適合非英語母語國家的人學習,但是口語中的英語其實更加靈活多變,這需要通過實踐去提升自己的水平。但是總體來說英語書上的英語絕大多數還是用得上的,所以放心大膽地去學吧!

好啦,上面就是我今天的答案啦,希望能夠幫到你。喜歡的話可以

點擊關注艾倫英語部落哦!


艾倫英語部落


英語書上的英語,能不能用得上,應該是看個人吧。有人對英語書上的英文是否有用提出質疑,這是很好的,尤其是一直以書本為主的、以專注考試為重點的書本學習,是否真的有用?


之前接觸過一個在英國留下的男生,他在國內以不算低的分數(記得好像是7分)過了雅思,在英國一個不算top的學校讀碩。剛到英國時,他都蒙了,因為初到國外的他根本聽不懂別人說什麼,就連日常的溝通都要很吃力才能跟上。

他當時說,這是每一個初到國外的孩子都會經歷的,從聽得懂到順利溝通,是要經歷一段時間的磨合。我們在國內學到的英文,尤其是留學的,很多是偏學術類的,也許能看得懂學術文章,但是日常交流的語言卻很匱乏,遭遇困難和笑話並不奇怪。

這題有兩個很關鍵的點,一是“英語書上”所涉及範圍很大,英語書的種類繁多,日常我們使用的教材,生活中的英語學習指導書,還有一些考證的書。不管是哪一種,如果都能讓人有所裨益,都是可以說“有用的”。

第二個關鍵點是“能用上嗎?”其實就是我們爭吵了很多年的“有用”“無用”論。不管是語言,還是其他知識,有用無用,很多人都習慣性地以產生多少效益、具有多少實用性來評價。

就題主所說的,“在英國”是定居英國,留學英國,還是短暫地去英國旅行一段時間?我們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定目標和目的,這樣才能根據預設的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準備。譬如僅是去英國旅行或旅居一段時日,可以多瞭解一些生活用語,旅遊話語。

而這些類似的對話、描述,在英文教材裡都有出現,只不過教材也許過於正規,顯得呆板,可以學習一個有利於溝通的有趣話語、俚語等等,一些簡單的表達,比一些正正經經的,溝通起來更讓人舒服。

將書上的知識,轉化為個人所用,其實是一種能力。有的人就很具備這樣的能力,學習一門語言,進入一個新的環境,他們就能很快的融入其中。尤其是小孩子,他們的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往往比大人更容易使用他們學過的東西。

我本科的一個老師,帶著兒子去劍橋大學進行一年的訪學,她有時分享兒子的學習動態,很驚訝10多歲小兒子的學習和融入新環境的能力,稱兒子比曾經的她留學德國的時候,有更好的學習事物的能力。


以上,謝謝閱讀。

我是當歸,與你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