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最好的愛情是什麼樣的呢?

有人說,最好的愛情

是提到TA的名字你就眉飛色舞

想到TA的樣子你就春心蕩漾

還有人說,最好的愛情

是驕傲的人低頭,倔強的人服軟

而我看來

在這個特別的冬天,

最好的愛情

是因醫結緣

在疫情突如其來時

我們同舟共濟,並肩作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成都市青白江區中醫醫院集團直面疫情、毫不退縮日夜堅守一線,參與聯防聯控,他們其中不少都是“醫護”家庭,夫妻齊上陣,同作戰。接下來,讓我們一同對話他們為愛同行的暖心畫面和感動瞬間。

成都市青白江區中醫醫院集團中醫醫院 蘇紹輝/朱 影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蘇紹輝正在看診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蘇紹輝朱影一家

“出門記得帶好口罩,吃飯不用管我。”1月30日中午,在集團中醫醫院,剛端著午飯的蘇紹輝又收到妻子朱影的微信,這已經是夫妻倆連續10來天幾乎唯一的交流方式了。

“你自己注意安全,做好防護措施,有事發信息。”蘇紹輝簡單給妻子回了微信,吃完飯又忙著查房、給病人查體。這幾天,醫生們除了科室的工作,還被分批抽到交通卡口進行衛生檢疫,值班的醫生就他一個了。

蘇紹輝是集團中醫醫院外三科主任,妻子朱影是外二科的護士長,倒班的時間不一樣,雖說是夫妻,但他們能碰頭的時間並不多。原本每天的午飯是小兩口難得的交流時光,但從疫情剛發生,夫妻倆就各自忙碌在防疫工作一線。

農曆大年初二,蘇紹輝抽空和六歲的兒子忙活兩個多小時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發短信給妻子要她抽空回來吃飯,收到的回覆是:要在城廂預檢分診,太忙沒有時間。

“我們工作雖然辛苦一點,也有一定的危險性,但選擇了這份職業,那就無怨無悔,我們齊心合力,一定能打贏這場攻堅戰。”蘇紹輝說。

“雖然醫護是高危職業,但我很驕傲能和老公一起並肩作戰,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力量。”朱影說。

驚喜且意外的是,在跟小編交流時,夫妻倆說了幾乎同樣的話。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集團中醫醫院共有13對這樣的“醫護夫妻”衝上了一線的戰場,如蘇紹輝夫婦所言,我們齊心合力,一定能打贏這場攻堅戰。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夫妻兩人在工作崗位上

雖在同一家醫院上班,卻一天也見不上一面;在其他夫妻共進晚餐之時,他們還在醫院忙著;孩子生病,兩人都不在身邊,那是常事兒;想一家三口出去旅個遊,那就是奢求……這就是夫妻醫生的日常。雖然苦,雖然累,雖然對孩子懷著滿滿的愧疚感,但他們從未放棄過自己熱愛的醫生工作,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深耕細作。

“昨晚上預檢登記好多人?有發熱的沒?”1月28日上午8點,林曉美來到醫院預檢分診臺與昨晚值守夜班的楊炳貴進行交接班,這簡短的幾分鐘對於這對90後的小夫妻來說是一天中為數不多的見面時間。

在疫情來臨之前由於醫院人手少、迎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等原因林曉美已近兩個月未休假,本想趁著春節好好陪陪兒子,可疫情就是命令,災難就是號角,在疫情來臨之際,還沒來得及和家人團聚的小兩口就毫不猶豫請戰到了防控一線:“我是臨床醫生,我不去誰去?發熱門診就安排我去吧,醫院人手少,我下了夜班白天可以接著去值守預檢分診臺。”

1月24日,四川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人和醫院也全院進入戰鬥狀態,因工作需要,林曉美被安排在發熱門診24小時值守這個春節,小兩口又得對兩歲的兒子爽約了,“想爸爸,想媽媽。”看著視頻裡的兒子,林曉美忍著眼裡的淚水對兒子說道:“寶貝乖,爸爸媽媽在打怪獸呢,你在家乖乖給我們加油,爸爸媽媽很快回來看你。”

同在醫院住院部值守的楊炳貴說:“只有大家穩了,小家才能安!雖然我跟她在不同的戰鬥崗位,但我們將履職盡責,為打贏抗擊疫情這場戰鬥貢獻力量,在疫情面前可以攜手共進也算是不一樣的甜蜜了。”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郝卿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孫豔梅

醫生郝卿、護士孫豔梅是集團紅陽醫院的醫務人員,2003年,還在“耍朋友”的兩人剛參加工作,就毫不退縮、互相鼓勵一起攜手抗擊SARS,彼此之間建立深厚了信任感和默契,2006年兩人走進了婚姻殿堂。

如今郝卿是醫院全科住院部主任,也是此次醫院防疫防治專家組組長,負責會診、醫療指導、救治等工作,妻子孫豔梅是公共衛生科科長,負責制定防控方案、上門排查、健康教育等防疫工作,他們又再一次衝在了抗擊“新冠”第一線。“我們夫妻倆現都是科主任,我負責走前哨,他在背後給我技術支撐,夫妻搭檔,防疫不累”,孫豔梅說道:“同時我還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應該挺身而出,沒有什麼好商量的。”

在各自抗疫的戰場上,他們都是主力,而家裡的兩個孩子只能託付給家中的母親。小女兒還不到4歲,正是懵懵懂懂、依賴爸爸媽媽的時候。疫情發生後,郝卿和孫豔梅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很晚,大年三十也是短短的通了個電話安撫了小孩的情緒,繼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那天夜晚,孫豔梅和郝卿開展完排查和其他善後工作後,已是零晨1點過了,回到家時,看著熟睡的孩子臉上還掛滿了淚痕,郝卿默默擁抱了妻子。第二天一大早,夫妻倆又匆匆趕往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李陽是集團福洪醫院副院長,分管後勤藥械物資工作。熬製、發放中藥大鍋湯,發熱病人預檢分診、成南高速卡點值守,除了負責全面保障後勤物資,李陽還要打“游擊戰”,哪裡人手不足,他就往哪裡去。

從年三十開始,每天早上都可以在醫院公衛樓後面的空地上看到架起的一口大鍋,裡面熬製著防疫的中藥大鍋湯,李陽就在旁邊守著,時不時翻動一下鍋裡的藥材。熬好了,就裝進藥桶裡拿到醫院門口、小區和聯控卡點發放。“群眾的需求量很大,煎藥機太慢了,只能人工守著熬出來。”李陽說。

“凌晨的班就讓我們男同志去吧”,交通聯控調整至24小時值守後,李陽主動說到,“下午車流量大,我提前過去接班,發完大鍋湯我就出發”。

而另一邊,李陽的妻子,集團紅陽醫院門診科護士長、院感科負責人蔡娟也奔赴在崗位的第一線。2016年,蔡娟做了右側腎臟切除術。特殊時期,任務重、人手緊,幾乎所有人都是身兼數職,24小時隨時待命。一忙起來,蔡娟似乎就忘記了其實自己也是個不能勞累的半“傷殘”人士,穿上這身白衣,她也就成了轄區居民的“守護神”。

“家裡老人很支持我們的工作,孩子也交給他們,我們夫妻才能安心投入到防疫一線。” 李陽說,“當我們一旦穿上白大褂,真的會感到一種使命感,我要對得起這身衣服,無愧醫者仁心。”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張孝虎值班測量體溫中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陳元巧在成巴高速出口值班

得知需要醫務人員值守成南高速清泉出口,在交通要道開展醫療防控工作,集團福洪醫院公衛科副科長張孝虎是第一個自願報名“站崗”,他說:“我是黨員,我來帶頭!”

1月25日大年初一,原本是晚上11點結束的聯控調整至24小時值守,特殊時期人員緊張,醫院只能臨時抽調增加人員。他卻說:“這邊還沒有熱水,也沒有電,一個通宵我熬得住,明天再安排其他人過來輪班吧。”沒有熱水,也沒有取暖設備,只有一個簡易的帳篷可以休息,張孝虎就這樣堅守了整整一天一夜。

而在同一時間,他的妻子,集團中醫醫院體檢科護師陳元巧也在成巴高速出口完成了聯控接班。雖然在體檢科工作,但陳元巧也在第一時間向醫院提出了請戰申請:“預檢分診、高速出口聯控,哪裡需要人,我都可以去。”

“注意安全!”應該是夫妻倆這個春節最多的交流,為了做好防控疫情的“守門人”,兩人不約而同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做著相同的工作:一起堅守,共同戰鬥!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劉德惠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蒲思橋

1月27日,大年初三,區人民醫院護士劉德惠交完班後去超市買了牛排,準備回家做晚飯,自從疫情防控戰打響後,一家三口就沒在一塊兒吃過飯了。

丈夫蒲思橋是集團彌牟醫院的副院長,在疫情前線連著吃幾天的方便麵了,劉德惠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特別囑咐丈夫:“今天忙完了早點回來哦,今天晚上吃牛排”,“要得,那我儘量早點回來嘛,如果我沒早點回來的話,你們就先吃”,蒲思橋匆忙地掛了電話。

不出意料,晚飯是趕不上的,“我等車少一點兒就回來,大概八點半的樣子。”他給妻子發完微信,就與同事們在108國道安檢處為過往群眾監測體溫,為發熱旅客提供臨時醫療診察等服務。待他再看時間時,已經晚上10點多了,手機上留下了妻子發的數條留言:

20:30分 快回來了嗎?十分鐘後牛排下鍋,如何?

21:02分 到哪兒啦?牛排熟了......

21:30分 還在忙嗎?牛排又給你熱了,不過看起來有點兒老了。

21:55分 又給你熱了一次,呵呵,有些糊了。

22:15分 霏霏(女兒小名)要睡了,你回來喊我,我給你熱牛排。對了,霏霏給你剝了橘子,說是獎勵給“鎧甲勇士”的,記得吃。

......

"鎧甲勇士”是女兒給她們的暱稱,這段時間,不回家的夫妻倆時常穿著隔離服跟女兒視頻,便得了這樣的稱謂。

不忍吵醒妻子,蒲思橋自己熱了晚餐,雖然有些硌牙,但在這個時候,他依然感受到了來自“醫護家庭”最大的愛與支持。這是一份十一分熟的牛排,給這份牛排加一分,是因為這一分代表著他們義無反顧在抗擊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最前線,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李傳敏在科室值班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李娟入戶排查中

李傳敏是集團清泉醫院一名經驗豐富的急診醫生,妻子李娟,是同科室的護士,工作中兩人時常一起搭檔,丈夫是妻子的好參謀,妻子是丈夫的好幫手,兩人一起配合默契,每一次都很好的完成了急診出診的任務。兩人因工作而結緣,步入婚姻的殿堂,2019年6月,兒子李子昂的出生,為這對“醫護夫妻”帶來了更多的快樂。

1月22日,一家人正準備驅車回老家重慶看望祖父祖母時,聽同事說科室收診的一名發熱病人已經從病房轉移至發熱門診觀察室隔離,待上級專家會診後進一步處理,陪同值守醫護人員全部執行二級防護,全科室醫護人員和整個病區都隔離觀察。夫妻二人意識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作為醫務人員,面對疫情,應當勇敢向前,二人立馬掉頭往回走。

夫妻二人回到單位,丈夫李傳敏立即找到科長主動申請值守發熱門診。妻子李娟得知醫院在組織防控工作隊,立即報告護士長,要求抽調自己。“不行不行,小子昂還在吃奶,參加這個疫情防控工作隊很危險,會影響的”,護士長勸說著。“沒事的,小子昂已經7個月了,可以交給我父母帶”,李娟羅列出一大堆的理由與護士長爭論著,最後護士長只得同意她的請求,叮囑她要做好個人防護。就這樣,夫妻二人雙雙加入了抗擊這場疫情的阻擊戰。

直到今天,你依然會在成南高速清泉出口交通卡點、發熱門診,亦或是入戶衛生防疫摸排工作中看見二人忙碌的身影。面對疫情,面對病毒,面對未知的風險,他們勇敢前行,滿懷激情的投入到疫情抗擊的每一場戰鬥中,以勇氣和擔當為後方的親人們築牢健康屏障。

後記:抗擊疫情,是義務,也是責任,在青白江區中醫醫院集團還有無數醫療戰線上的夫妻組合,他們不只是伴侶,更是戰友,他們在不同的崗位,卻以共同的名義攜手共進演繹愛情最美的模樣,用奉獻兌現承諾,用擔當守護平安。


防控一線 | 對話防控一線“醫護夫妻”,因醫結緣,為愛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