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康寧醫院心理專家教您如何克服疫情焦慮

一早起來打開手機

其中

@高中同學小薩 我從浙江回到丈母孃家河南信陽,途徑武漢轉車,回家後感覺乏力,稱恰逢村裡循環廣播,孩子嚇哭了,自己整晚上沒睡著,怎麼辦?

@大學同班同學小木 我在社區防疫,看到了網上流傳的關於“紅會發物資去莆田醫院”和“專家為發論文瞞報數據”,很憤怒,肺要氣炸了,一線醫生如此賣命,政府卻不關心人民,科學家也不關心生命!

@研究生同學小文 我們醫院已經成立了專門的新冠肺炎病區,我想去報名參加,怎麼樣?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數據節節攀升,

醫療資源和生活資源缺乏、

網絡信息超載,

給普通人群帶來了

重大心理壓力。


恐慌、憤怒、興奮的情緒反應

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嚴重者也可出現

心理崩潰、情緒失控


深圳市康寧醫院心理專家教您如何克服疫情焦慮


在此溫馨提醒大家留意

這是普通人的反應

這是正常的情緒


結合既往非典時期的經驗

面對新型冠病毒肺炎時

往往會出現以下

三個階段的心理反應

1、缺乏認知、半信半疑:這是個什麼東西?真的有這麼危險嗎?

對如何正確預防缺乏全面正確的瞭解,會出現不做任何防護或者防護不當反應;

也有人會滿不在乎,認為自己身體很強壯,什麼的病毒都不怕。這個時期通常持續時間比較短,很快就會進入第二階段。

2、過度恐懼、信息超載:到處都是病人、空氣都可以傳染!

會出現過度恐慌,對自身和周圍環境撲風捉影、任何身體不適均有可能造成恐慌,不敢與人接觸,覺得誰都像是感染病人;

伴隨有過度個人防護行為,如:“快遞員不敢送快遞到樓上,住戶不敢下樓取快遞”、挖路封村、反覆洗手至皮膚破損等;

同時會出現沒有安全感、充滿不確定性,對自己和對社會缺乏信任,輕信他人、傳播謠言、跟從他人去超市搶購物資等。這個時期持續時間稍長,可達幾天至幾周。

3、盲目目樂觀、麻痺大意:天天都是疫情,謠言覆蓋謠言,無聊!

是恐慌心理逐漸衰減,心理恢復到正常狀態之前的一個時期。

人們對於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脫敏和適應,甚至對疫情報道有些厭倦,因為自我隔離、限制活動,感到生活缺乏新鮮感;

再加上自己沒有染上肺炎,會出現盲目樂觀、麻痺大意、不再認真做個人防護。

另外,春節假期已過,人們仍要回到生活中,為了掙錢謀生,忙於工作,也會忽視個人防護。

以上三個時期心理反應

在遭遇心理應激事件

(如疫情爆增、身邊有人感染、科比離世新聞頭條)

負面事件時會循環經歷

如果您正在經驗疫情相關的恐慌、害怕、憤怒、悲傷情緒,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

如果你正在經歷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的侵襲或者危險,這也都是正常的經歷!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面臨著各種傳染病的威脅,如18年前的SARS;

將來人類也依然面臨著包括新型傳染病在內的各種挑戰!

提問者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解除之前,個人如何應對焦慮和恐懼呢?

專業解答

焦慮障礙科醫生的九條建議

1、 關注權威媒體平臺:如“深圳市衛健委”微信公眾號,瞭解“新冠病毒”的性質、疫情最新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減輕對環境的失控感及不確定感;做好個人防護(居家隔離、勤洗手、出門戴口罩)。

2、 有症狀儘早就醫、接觸疑似病例需及早隔離:輕症可選網絡就醫平臺,避免交叉感染;重症可到就近的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3、 如果過分緊張、焦慮,出現“心理症狀”,可找人傾訴,必要時可通過網絡平臺、電話尋求幫助

深圳市康寧醫院心理危機干預24小時熱線電話:0755-25629459,有專業人員堅守在熱線旁,提供心理支援與幫助。 )

4、 接納緊張、焦慮:瞭解“焦慮是為了提醒自我保護,緊張是自我防禦的開始”!

5、 接納危機;瞭解危機包含“危險”和“機遇”兩層含義,看見危險,更要看到機遇!

6、 使用適應性行為,減輕應激帶來的緊張情緒,如幽默、運動、聽音樂、保持正常進食、睡眠、工作節律;增加營養、減壓放鬆、提高免疫力!

7、 避免信息超載,限制使用手機、網絡!對於頭條熱點信息不立即做出反應,對於謠言不造、不信、不傳播!在信息時代,不佔用網絡資源與不佔用醫療資源同等重要!

8、 保持正性、平衡的健康心態,避免消極應對方式,如過度飲酒或服藥、衝動、自傷等。

9、如果因新冠肺炎引起的恐懼、焦慮、抑鬱、失眠等嚴重應激反應,或因為親人在疫情流行中染病去世而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時,建議儘快到

專科機構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