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哪些搭档裂穴最令人惋惜?

靖逸轩主


先说一说对“裂穴”的误解。

裂穴就是“挒穴”,一对儿断买卖、断交情了,才能叫做裂穴,这是个贬义词。

许多相声演员,因为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同不再合作,或者其他诸如身体原因不能合作了,那不叫裂穴,因为交情没断。

只能叫做“分手”。

比如许多人提到的牛群、冯巩,因为志向不同不再一起表演了。这个不能算裂穴,只能说是不合作了。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如戴志诚和郑健。

再如斗儿爷和陈涌泉老爷子、魏文亮先生与孟祥光先生是因为身体原因,更不能算。

真正属于感情不和分手的,其实没几位。

说到最可惜的,莫过于少马爷和谢天顺先生。这一对儿实在是天作之合,二位的《五味俱全》至今奉为神作。


其次应该是狗王赵伟洲和杨少华先生,再次是奇志和大兵。

其他的,一时想不起来,想到再说吧。


相当旺德福


1、马季、唐杰忠。改开之初马季和唐杰忠的合作珠联璧合,而事实上早在此前十年两人就曾合作过《打电话》等名段。唐是个搭档时很容易被忽视、拆档后才会念起他的好的捧哏,当时马季如日中天,不久主动换挡赵炎,而唐则先后搭档郝爱民和姜昆,都让一度陷入低谷的搭档重新振作一番;

2、姜昆、唐杰忠。如今回头看,和唐杰忠(当然还有梁左)合作的阶段是姜昆艺术生涯的最高峰,尽管两人系友好拆档,但此后的姜昆很快就蜕变成今天我们熟悉的艺术水准了……

3、马志明、谢天顺。天津相声圈是非内敛,这两人何以裂穴至今外人摸不清头脑,但此后少马爷的风格出现了很大变化,很多早年拿手的活儿不怎么使了。

4、刘伟、冯巩。这对从少年宫起就搭档的伙伴,据说是因为团里琐事闹翻的,此后冯巩逐渐变成了最喜欢说相声的电影演员,而刘伟则短暂试验和马季、刘惠搭档不理想后迅速销声匿迹。

5、侯耀文、石富宽。他们同样是自幼的伙伴,从铁路文工团一路搭档到中央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曾被认为是“铁搭档”,谁也不会想到这对“铁搭档”会因为某些琐事闹到裂穴。他们裂穴时相声已开始不景气,此后侯耀文又患病,而且裂穴归裂穴,两人在许多大面场合还能同台互动,保留了彼此间的体面,因此不少相声迷甚至不知道他们也裂穴了。

6、赵伟洲、杨少华。这个无需多说,正所谓“疏不间亲”,只可惜功底、台型都过硬的赵伟洲为这对搭档付出太多,此后的发展似乎受到不少影响,而杨少华似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着力经营的父子档效果远不如赵杨配,也再找不到像赵那样肯为捧哏当配角、且又当得好,既能说又能写的逗哏搭档。

至于牛群、冯巩档,他们实际上并非裂穴而是各忙各的,而奇志、大兵是我不太能够欣赏的地方口音相声演员,他们的裂穴如何我无法评价。


陶短房


说起相声界的经典搭档数不胜数,马三立,赵佩茹、侯宝林,郭启儒、侯跃文,石富宽、郭德纲,于谦等,都能让大家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而相声界最忌讳的就是搭档裂穴(散伙),在相声界搭档裂穴堪比夫妻离婚,而近些年有许多经典搭档也是或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各自单飞。

比如:赵伟洲、杨少华,杨少华为捧自己的儿子杨议而离开赵伟洲;奇志,大兵二人因创作理念不合而分手。

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搭档,经典程度堪比赵本山的年夜压轴小品,那就是牛群冯巩这对搭档。

他们的裂穴也一直让喜欢他们的粉丝唏嘘不已,春节晚会也因此少了一道美味的相声大餐。

虽然冯巩后来成了春晚钉子户,搭档一换再换,也有不少笑果,但是整体都无法超越与牛群的合作。

从1987年第一次合作的《小偷公司》,到1999年二人最后一次合作的《两个弄潮儿》,这十几年里二人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经典作品,在春晚上看到他们两说相声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但就在两人当红时,这对黄金搭档突然分手了,冯巩依然活跃在春晚,而牛群却慢慢淡出了观众的视线。

其实与其说裂穴,二人其实是各忙个的了。

二人从合作之初就是一拍即合,既没有吵过架也没有红过脸,作品的默契程度与创作理念也相合,分开的主要原因是牛群想改变

牛群在与冯巩合作期间他就还是摄影协会会员,出版社副主编,明星足球队队长——他的离开是因为当年牛群想去做生意,成为一个商人,想尝试更多的社会身份。

对此冯巩很诧异,但却同意了牛群的要求,牛群想实现梦想就无法专心创作,也只好分道扬镳。

此后牛群的工作一换再换,做生意亏损,办杂志没有销量,当年最热议的应该是去蒙城当了副县长,此时冯巩也有了新的搭档。

在当副县长期间他受过很多质疑,在几经波折后牛群也是黯然离开,后来牛群也上过春晚,但早已物是人非,与赵本山,宋丹丹合作但毕竟人家是主角。

牛群冯巩这对黄金搭档,也只能尘封在春晚的历史之中,每每提起,也只能是感叹唏嘘,我们不去假象如果牛群没有离开二人还会有多少好的作品,历史不容假设,现实没有如果。

现在,牛哥巩哥也上了年纪,没有了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我们在回味他们的经典作品的同时,也祝福他们晚年幸福美满吧!


电影烂番茄


既然是最,就不能太多罗列!

只有仨!三对最可惜!

因为他们曾经最红,最火,

引领风骚各十数年!

1.姜昆李文华

改开初期脍炙人口的段子就数他俩最多,最好笑!

后来李大爷因为喉癌不能说话,真是令全国听众扼腕叹息!!!

他们是被动裂穴,是岁数大了总要得病的原因导致。

此后再换谁来捧哏,都配不上姜昆的风格,就此逐渐风光不再,变成了现在--被某些偏激的钢丝嘲弄不会说相声的地步。。。我也是钢丝,但我觉得雅俗共赏,都好听,不必非此即彼吧!

如果于谦也老了病了,郭德纲也一定歇菜!如果李文华还搭档姜昆,照样笑果非凡!对不对?

2.牛群(刘伟)冯巩。

其实刘伟也不错,只是有点闹得慌,不如牛群绵绵不断,娓娓动听,呵呵。至于冯巩,铁打的营盘不变的兵,天才无可替代。明明是捧哏,干的好像逗哏的活,跟捧哏你来我往,争奇斗艳,相得益彰!

后来都分开了,全都不务正业,养牛的牛县长,演小品的电影演员!

单凭那句我想死你们了,冯巩依然是春晚最受欢迎的!

可惜,他不再说相声,要是牛群回归春晚的舞台,我想也会召回大批老观众吧!

3.奇志大兵

据说当年曾有:北有牛群冯巩,南有奇志大兵。可见人气也是超高的

大兵一红就变脸,甩了老师奇志,以为翅膀硬了,不喜被奇志压着或束缚,然后,离了创作型的奇志。你大兵就如渴死的鱼,结果两败俱伤,黯淡无光,实在可叹!


似狼鸐鵘


裂穴,相声界术语,指搭档二人散伙。在相声界最忌讳的就是裂穴,所以说无特殊原因不可轻易解散而另寻搭档。另外搭档裂穴比俩口子离婚还厉害,相声百年,没有一对裂穴的艺人再次复合!

下边我就介绍几对影响力比较大裂穴。

刘伟 冯巩

对于刘伟和冯巩的裂穴在相声圈内是比较遗憾的,因为两个人从初中开始就在文艺队一起说相声,后来一起参军,一起考上了中国铁路文工团,都拜马季先生为师,所以两个人从小到大堪称哥们式的合作,有着相同的经历,知根知底,配合默契度非常高。


两人自从在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了《虎年说虎》《巧影对联》等相声后,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冯巩乐于社交,喜欢交朋友,便在朋友的诚邀下进军影视界,一来二去经常在影视界混,导致和刘伟之间的合作机会就少了。没了冯巩,刘伟也就成了一个人,于是他就跟马季谈了这个事。冯巩知道此事后,认为刘伟是给老师打小报告,于是从此两人便有了心结,最后导致二人裂穴。冯巩开始与牛群合作,刘伟则选择了出国。

牛群 冯巩

巩哥很不幸,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偏偏赶上了两次搭档裂穴。牛群冯巩,中国相声界最成功的黄金搭档之一,二人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给观众朋友留下了太多经典的相声作品,比如《小偷公司》《如此拍卖》《瞧这俩爹》《坐享其成》等等,二人搭档期间由于牛群的不安分,一会高摄影,一会当社长,一会当县长,搞得二人为此经常闹意见,也曾分分合合,但是冯巩为人讲义气,多次给牛群机会,牛群为了感谢冯巩据说曾经给冯巩下过跪。但是最终二人还是分道扬镳。令喜爱他们的老百姓十分为之惋惜。

奇志大兵

奇志大兵是湖南著名的相声组合,曾经红遍三湘四水,在相声界号称“北有牛群冯巩,南有奇志大兵”。

大兵14岁时开始跟奇志学相声,但是他们之间一直没有进行过合作。1995年,在大兵的提议下,两人开始合作在歌厅演双簧、说相声。1996年,湖南经视综艺节目《幸运3721》十分红火,制片人龙丹妮对歌厅文化非常熟悉,就萌发了邀请奇志、大兵上电视表演的念头。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奇志大兵在湖南逐渐火了起来。1999年,两人迎来事业高峰,参加了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相声《白吃》。2003年,由于艺术创作理念出现争执,两人分手。

赵伟洲 杨少华

杨少华,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其蔫老头形象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但是杨少华老爷子属于老来红,在和赵伟洲搭档之前,虽然给相声大师马三立,以及少马爷马志明捧过哏,但是没什么名气。杨少华老爷子的大红大紫是和赵伟洲分不开的。与其说他俩互相成就了对方,倒不如说是赵伟洲捧红了杨少华,大家认识杨少华是从《枯木逢春》开始的,但是听过这个段子的朋友都清楚,做为逗哏的赵伟洲,其实是充当了绿叶,这个作品所有的包袱几乎都在杨少华一边。

此后,他俩又合说了《抬杠》、《聘文书》、《一举成名》以及《文坛赝品》等段子,杨少华不仅红了,而且红得发紫。但是杨少华老爷子为了帮自己的儿子杨议,杨少华老爷子离开了赵伟洲。但是不得不说,杨议杨少华父子的相声,比杨少华之前与赵伟洲合作的相声,差远了。


靖逸轩主


说起裂穴,是相声界里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一对搭档,从磨合、到适应、再到成熟,要经历长时间的磨练。但作为演员,要对艺术负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理解;作为个人,要为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负责,也要考虑的更为实际。其实,上述的两个方面,就是搭档裂穴的最主要原因:

艺术追求和生活规划。针对题主的问题,我认为以下两对搭档,裂穴非常让人惋惜。

1、牛群、冯巩搭档。

牛群、冯巩这一对搭档,创造出许多经典作品:《小偷公司》、《点子公司》、《拍卖》、《两个弄潮儿》等,这些作品不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上乘之作。两人作品紧跟时代变化,委婉的表述中带有辛辣的讽刺,作品禁琢磨,耐人回味。但在巅峰时期,两人却裂穴了。对于原因,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但比较明显的就是,牛群老师爱折腾,志不在此。玩摄影,做生意,当县长,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来发展,用于去闯荡和挑战未知,但种种做法现在看来可能欠考虑,导致自己的现状大不如前。冯巩老师则继续自己的演绎事业,虽然之后表演的更多是小品或者相声剧,但也是在曲艺界继续发展。

2、奇志、大兵搭档。

“奇志碰大兵,有理说不清”,这是当时二人在辉煌时期,很多观众都听说过的一句话。两人凭借相声《喜丧》一炮而红,当时在观众眼中,二人反差极大:作为逗哏的奇志,一脸的“严肃认真”,但总是被说着方言的“小男人”大兵欺负,这种舞台效果,让观众迅速记住并且喜欢上了这对演员。二人也有很多经典作品《洗脚城》、《审贼》、《邻里之间》等,在当时也都受到广泛欢迎。至于二人分开的原因,众说不一,有人说是因为大兵受欢迎程度更高,涉及到收入问题;也有人说(包括奇志老师自己),是因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不管由于什么原因,这对组合的分开,让观众难以接受,倍感惋惜。奇志老师现在曝光率不高,主要专注于创作;大兵老师后来和赵卫国搭档,也远无当日的灵气与人气。

综上,裂穴可能像是两口子离婚,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但从众多演员裂穴之后的发展道路来看,裂穴可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相反还会带来负面效果。搭档不易,也希望现在的演员们,多交流,多沟通,解心结,且行且珍惜,我们期待有更多更好的组合,也期待有超越经典的作品。


老赵叨叨叨


相声演员选对搭档很重要,就像文房四宝里的笔和墨,又像餐桌上的刀和叉,离了谁都不灵。裂穴这话题太沉重,咱们就谈谈失去搭档后的几个之最吧。最尴尬的是姜昆先生。姜先生当年凭着对相声喜欢与热爱,一路从北国的冰天雪地走来,最后成为马季先生之后的相声领军人物。有人诟病他不会说相声,其实你想想,当年在那兔子都不拉屎的北大荒,想学相声也找不到人教啊。后来虽然拜了马季老师,但早错过了学习的黄金年龄。可是他依然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已经实属不易了。
当年


他在全国一炮而红,搭档李文华先生功不可没,那时段姜昆先生的相声突飞猛进,后来搭档唐杰忠,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换了戴志诚后就开始进入瓶颈了,再无优秀作品出现,只能依靠在老虎洞口溜达寻找灵感了。最不容易的是冯巩老师。当年他搭档刘伟,一段电影名字对春联红遍全国,可惜好景不长,刘伟扔下他,借着出国潮东渡扶桑了!

好不容易又找了个新搭档牛群老师,俩人的相声说的正红红火火,牛群又撇下他,跑去当县长了。可是,你说相声专业,当官业余啊,结果在蒙城弄了个一地鸡毛。借用他俩的相声台词,考试完了看你爹......还是不着调!剩下冯巩老师一个人辗转腾挪二十多年,依旧保持了较高知名度和曝光度,实在是不容易。最大度的是刘伟洲。刘伟洲搭档杨少华,创作并演出了多短优秀作品,结果这蔫坏的老头来了个老来红,并开创了蔫哏的新流派。

可以说是赵伟洲一手捧红了杨少华,可惜老头后来和亲儿子搭档了,借用杨义的作品说话....肉烂在锅里。打虎亲兄弟,挣钱父子兵么!从此,赵伟洲一蹶不振,但他从未有过怨言。现在说重点,最惋惜的是旗帜大兵。当年操着一口纯正卷舌湖南普通话的大兵一出现,就让人眼前一亮,旁边配上呆萌的旗帜。二人依靠新颖充满时代气息的节目迅速窜红,全国赶场,名利双收。接踵而来的就是裂穴,结果旗帜已是不见踪影,而大兵还靠着熟脸混口饭吃。
虽然衣食无忧,但当年风光早已不在。本来二人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毕竟南派相声多年都没这么风光了。很可惜,以这种结局谢幕,估计也逃不过金钱惹的祸。其实借用周星星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没了追求,那还和咸鱼有什么分别呢?以上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主观片面的地方,欢迎指正,不喜勿喷。


我是来自北方的河马


1、牛群冯巩,当然两个人的裂穴不是因为其中某个人的为人的问题,可以说两个人的人品都是不错的。如果牛群不是半路出家去当县长了,两个人的艺术成就可能还会更高一些,毕竟两个人的配合在相声届里算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不分主次,全捧全逗,是广为群众喜欢的一对好搭档

2、马志明谢天顺,两个人的裂穴始末现在基本都很清楚了,可以说还算很遗憾的。少马爷的相声少了谢天顺的捧哏,还是少了很多味道,不是说黄族民捧哏捧的不好,只是说和谢天顺不是一个类型的,娃娃腿的谢天顺更加灵动,神来之笔更多一些

3、赵伟洲杨少华,两个人的裂穴据说是杨少华为了捧自己的儿子,当然无论什么理由,都无可厚非,夫妻离婚的多了去了,何况搭档呢,但是这两位的裂穴还是挺遗憾的,赵伟洲的才华,和杨少华的演绎,两个人也是特别登对的,有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段子


浮生梦如初


相声界搭档裂穴应该是件大事情,但同时又是很常见的事情。一些老的艺术家,晚年由于一方的身体原因,或者为了培育各自的弟子,裂穴是很正常不过的。但是确实有很多黄金搭档分手,甚至决裂,结果却是双方的影响力急剧下降,甚至退出一线演员之列。

我觉得最令人惋惜的是奇志、大兵组合。奇志是大兵的师父,也是个高产的创作型相声演员,这对演员分手后,双方事业都不算如意,现在已经从一流演员沦为普普通通的演员了。

现在也许很多人记不住奇志大兵了,但是当年“奇志遇大兵,有理说不清”系列作品可是享誉全国,几乎无人不知。他们的作品一般被列入到方言相声,这是符合事实的,他们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湖南地方语言特色,舞台上基本是奇志说普通话,大兵搞方言,两人配合节奏控制的非常好,舞台上把控能力特别强。一对地方演员影响之大,大概只有当年东北的杨振华、金炳昶可以与他们两个旗鼓相当。

两个人的分手是大兵主导的,就像当年冯巩和刘伟分手一样,论名气那个时期大兵已经远远超过奇志了,演出机会大大超出,同时还担任电视台的主持,慢慢地大兵心里有些不平衡,因为组合的名字永远是奇志在前。奇志后来说两个人分手是由于创作作品时的分歧造成的,那不过是为了保护大兵,真正的原因就是大兵心理失衡了。因为那个时候大兵已经背着奇志和湖南另外一个相声演员赵卫国合作过了,这在相声界其实是犯大忌的事情。奇志毕竟比大兵年长十多岁,又是师父,对分手非常坦然,而且分手后一直为大兵开脱,这一点我非常佩服奇志,有长者风度。

大兵分手后,事业上出现过短暂的上升,和不安分的冯巩一样,开始进入到小品界。但是创作能力的匮乏,作品重复度高,现在几乎就靠几个老段子重复表演维持生计了。有一次在一家卫视的喜剧节目当嘉宾,大兵对于演员一周内推出一个新作品表示非常惊讶,脱口而出说他的一个作品创作周期要一年或好几年,可以看得出他的创作能力要远远低于奇志。

对于相声演员来说,裂穴后走下坡路的,奇志大兵算是一个标杆。其实不止相声演员,小品演员换搭档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赵本山和范伟分手,和宋丹丹的分手,对老赵来说都是考验,但是赵本山有强有力的创作班子做支撑,所以很快就能把困难度过去。希望能够看到奇志和大兵同他们的新搭档们,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重现辉煌。


河畔一壶酒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往往,皆为利往。

因为利益相争,本来友好团结嬉笑怒骂都能哈哈一笑的,也会因为利益而分道扬镳。

夫妻有时是如此,一起说相声的,俩个大男人更会如此。



首先一对,当属牛群冯巩。

冯巩本来根正苗红,师承马季,那标准的“名门正派”,他当初和师父师兄弟们合说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仍是群口的巅峰。只不过,当时的冯巩好年轻好青涩呢

后来,他组队,说相声。悲催的事情发生了,他人是因为其他原因说不下去,他却奇葩地遇到了俩次“裂穴”。

就像小媳妇本来勤俭持家,却连续莫名其妙被抛弃一样,他凄惨的遇到了俩次裂穴。先是和刘伟分开,后来又和牛群掰开了。

可怜那冯巩热爱相声的心啊,总不能去说单口相声吧,可惜,后来找的“像冬瓜”的郭冬临,怎么也说不到那种巅峰了。

冯巩惨在搭档那一颗不安分的心上

不过后来,冯巩也官运亨通,确实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了

有些回味也只能在过去式了

还有一对,就是奇志大兵了。

在北方相声一统天下的氛围里,这对南方搭档横空出世,那些年,在湖南台满台的歌舞升平里,就能看见这一对,撑起相声的旗帜。

俩人说起相声来,几乎是势均力敌,笑点公平。

分的原因么,众说纷纭,反正俩人就是分开了。分开的大兵还搭上了李金斗,上了春晚。不过,昙花一现,俩人迅速消沉,难得的南方相声就此别过

以前有多恩爱,以后就有多遗憾

相比之下,郭德纲和于谦,小岳岳和孙越,张云雷和九郎,等等,确实是夫唱妇随,相得益彰呢,人家也没有趁对方倒霉而逃之夭夭。所以,演艺生涯会更加绵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