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说起诸葛亮,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历史上能被称为大智若愚的人很多,被称为多智近妖的屈指可数。如果把中国历史化为现在的网游路子来讲,那诸葛亮绝对属于t0队。之前听过很多版本的诸葛亮,简单的来说就是以下几个套路。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第一,正史版,比较严谨的同学说的言论,一般有据可查,综合来讲就是诸葛亮其人是个治国能手,再简单来说就是比较能赚钱,能让府库充实,臣民富足。但军事才华一般般,鉴于陈寿父子与诸葛亮师徒之间有些不可描述的暧昧关系,有些事睁只眼闭只眼看也不错。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第二,小说版,《三国演义》影响之大,笔者就不用细说了,这也是大多数朋友,了解诸葛亮的主要途径,在这个版本里,诸葛亮其人,大智近妖,文能安帮,武可定国。什么管仲,乐毅,比起诸葛来,还是要差上许多。当然六出祁山,屡战屡败,也变成了,非战之罪,屡败屡战,天助曹,不助汉。罗公子受封建荼毒不浅,但作为小说演义来讲,还是既畅快又过瘾,在此还想吐槽一下罗公子的文风,实在不招人喜欢,奸必奸,忠必忠,最明显的就是看《水浒传》七十一回前后,每次想起来总要喷出一口老血,不为人子。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第三,野史版,这个版本便是集众家之大成者,有各种各样的诸葛亮,宛如平行宇宙一般,令人难以捉摸,尤其近些年,随着曹操,司马懿,等人的洗白,(当然也许人家本来就是白的,陈家爷俩和罗公子对其抹黑不浅。)以及孙大圣,哦不,孙大帝被逐渐重视起来(比如赤壁之战真的没有诸葛亮啥事,刘备就是个看看热闹,捡捡装备的主),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更是五花八门,别出心裁,比如什么诸葛亮身世之谜,没错,诸葛亮就是汉献帝刘协!比如什么,诸葛亮其实就算大的无间道,没错,诸葛亮和曹操是发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诸葛亮根本就算曹操派过去的,当然还有什么诸葛亮之骗子论,诸葛家族的惊天阴谋之类,这些版本的诸葛亮大多数的逻辑缜密,附和历史,顺从人物设定,几乎都没什么瑕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本来就是科学的基础,再说也没人真在那个时代穿越过来,所以呢,子非鱼安之鱼之乐也?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以上皆是有关诸葛亮的一些汇总,嗯,简单来说,就是以上写的都是废话,和今天笔者要讲的没什么关系,不过若有哪位看官对以上汇总觉得有趣,笔者不介意哪天详细的写一篇趣闻,以供消遣,下面笔者要说的重点来了,注意是重点!考试要考,喝酒要吹。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问,在三国中,赤壁之战过后,庞统得了凤雏应了水镜先生之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刘备携庞统拥兵入蜀之后,一直到关羽败于荆州,刘备败于陆逊,白帝城托孤之前。整整十二年,诸葛亮干什么去了?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此时,会有三种答案,第一种,这小编是不是有病?谁知道他干啥去了?第二种,这小编有病,人家肯定治理国家,当丞相去了,然后让小编回去多读读书。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当然还有第三种,那就是,卧槽,对啊,十多年,诸葛亮到底干啥去了?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对于前两种答案,笔者觉得他们说的对,至于想到第三种的答案的同学,咱们可以有很多故事,可以接着往下聊。聊之前说一个大前提!咱们今天聊的不是历史,纯属野史加小说的纯娱乐,所以下文若有别扭处,请列位看官一笑置之。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前些日子,笔者同事不知道看哪部电视剧,剧里貌似有这样一个问答,准丈人问准女婿,袁绍四世三公,虎踞中原,三国前期绝对的天下老大,为什么袁绍说败就败了?准女婿好像回答,是因为“官渡之战”。而笔者在旁边恰巧听到这,顺口而出,袁绍亡于党争。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有人问袁绍亡于什么,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对,重点来了,确实没关系!可是却实打实地给出了答案,拥兵入川之后,白帝托孤之前,诸葛亮十二年,干什么去了!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笔者也就不卖关子了,没错,诸葛亮玩党争去了,而且还是输家!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说到这里,有些同学肯定要说笔者信口雌黄,不过诸位稍安勿躁,且听笔者细细地信口雌黄。众所周知,刘备手下有两个党派,第一就是以关羽,诸葛亮等人为首的荆州派,第二就是以穆皇后吴氏,李严为首的益州派。两派天然的水火不容。这么分蜀汉两派完全正确,但却不全面,严格来说,应该分为四派,蒋琬,费祎,刘巴,邓芝,董允,杨怡,法正,等等咱们都不讲,咱们就挑出名的讲,第一派是荆州关羽派,以关羽为代表,坐拥荆州虎视中原,自成一方朝廷,第二派是荆州刘备派,以张飞,魏延,赵云,黄忠为中坚力量,同时也形成了刘备势力绝对优势,第三派才是荆州诸葛派,但列位看官可知诸葛亮手下有何人?这是今天的主题,咱们先放一放,再看第四派,益州派。本来就名将,军事等势力来讲,益州派是敌不过荆州派的。但架不住荆州派乱啊。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诸位读三国的朋友,不知是否注意到,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暧昧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将相不合,而且十分不合,关羽看不起除了刘备的所有人,这不是什么秘密,而诸葛亮想杀了关羽,也绝不是一次两次。荆州非得关羽守么?其实不然,无非就算想把关羽调离权力中心,此处若有质疑,容后商榷。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在关羽离开权力中心之后,剩余的荆州派与益州派的势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衡,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这里,刘备的态度是及其暧昧的,平衡,制衡,从来都是帝王心术,刘备自然是那个大器晚成的一代帝王。我们从剩余荆州两派的实力,对比益州派,其实还是有胜算的,但刘大帝不想让益州派败,所以荆州刘备派多数时处于中立态度,一般都是俩眼一往天,说道“俩位丞相,你们啥意思,我们是武将,听不懂啊。”这样的就造成了荆州诸葛派独自与益州派博弈的局面,在这场博弈里“多智近妖”诸葛亮一派总是败多胜少的,但总不会输得太惨,因为刘大帝不想让诸葛亮输,但绝不想让他赢。这时一个重要人物的作用就出现了。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这个重要人物是谁?没错,就是张飞,每当诸葛势弱之时,张飞就会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就是后三国时期,为何诸葛亮屡屡重要张苞的原因,同时这个博弈局也就造成了后三国时期,诸葛亮手下无重将可用的主要因素。你想啊,十几年啥也没干,就顾着党争了,手底下全是搞党争的人才,上哪找打仗的人才去?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再说你想啊,刘备本来就是看着你们两派过家家的,怎么可能让你们伸手到军队里?这也就是后三国时期,诸葛亮一见到姜维,俩眼就放光,想到这是人才啊,必须得骗过来,但姜维其人?嗯,略有不足吧。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对了还有马谡,其实这个人还是有争议的,笔者总觉得白帝托孤之时,刘备点了句马谡,绝不是现有的说辞那么简单,里面有事,却还有些讲不清楚,今天就不在这里献丑了。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在诸葛亮长达十二年的党争里,从龙之功算得上诸葛亮的顶峰,劝刘备称帝是一步好棋,但诸葛亮身在局中,他可能在十二年后才明白,原来自己真得斗不过刘备,他赢是因为刘备想让他赢,他输也是刘备想让他输。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直到白帝城托孤,刘备说出那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才恍然大悟,这就是帝王心术。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当然听到刘备遗嘱的,还有益州派首领李严。郭德纲有句名言,和狮子打架的最次也是藏獒。所以李严最次也是藏獒,至于李严是听了刘备遗言悟的,还是一早就知道这故事,就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李严一直知道自己要怎么做,否则,他哪里会悲诸葛之死?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随着刘备的去世,诸葛亮这把被刘备磨了十二年的刀,终于可以出窍了,然后帝王心术,终究敌不过历史洪流。这刀是亮了,还是锈了,不好说。刘关张退出了历史舞台,荆州派从新站队,益州派再也不是荆州派的对手了。虽然此时荆州派尽是老弱残兵。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这一年的诸葛亮,终于做了执刀人,而李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魏延却单纯的成了笑话。成为了荆州派大一统的牺牲品。魏延之死,有趣有趣。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至于是屡战屡败,还是屡败屡战,千秋功过自有评说。每次读《三国》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与感触,有时几个点突然汇成了一条线,灵光展现,有如疯魔一般,拍案叫绝。然后再叹口气,念叨句,“原来是这样。”但三国的故事,是永远讲不完的。

从庞统从了刘备,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干啥?细思极恐


​比如明天笔者就想讲述一下,庞统之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