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古詩可以津津有味,但是讀新詩/自由詩卻昏昏欲睡?

孫牧之


關於這個問題,回答如下:

為什麼看古詩可以津津有味,讀新詩則昏昏欲睡?

原因是,一,你喜歡古詩,不喜歡新詩。就象見到喜歡的人一樣,那人的言談再不濟,你也如沐春風,見到討厭的人時,那怕那人舌綻蓮花,你的內心也是陣陣反胃的。

二、古詩是國產詩,也屬國粹,寫詩的要求很高,與中國人的審美趣味契合度很高,或者,中國人的骨子裡是藏著詩歌基因的,所以讀起來很容易引起心理潛意識的認可,甚至能引起思想的共鳴。

而新詩,其實是外來詩,源於上世紀初期的新文化運動,那時,一些外文詩被譯成中文,由於那時的翻譯,多半是二吊子,中文修養不甚高,西文又不過關,所以很難將外文詩歌譯成中國的格律詩,於是,長句短句就出來了,還有些留過洋的,也模仿著洋詩寫些句子。

不過,無論是翻譯,或者是模仿,他們都盡力地把句子寫得優美些,詞藻堆砌得文化些,於是,所謂的新詩就出現了,沒要求,沒平仄,沒格律,不押韻,人人都能寫。

到了今天,會敲回車鍵,就能寫!

新詩就是這麼個玩意兒!

由於不是朗朗上口,所以,新詩不會象古詩那樣傳誦度高,所以,也註定這種東西會速朽。


冷夜烈貓


《自由體詩》

——(今詩與古詩)

傻子好讀古詩詞,大賢獨看今日詩。

古詩已死無多趣,今詩昌如中天日。



如若天風


這就說明古詩具備了完美的形式,而新詩尚待完善。當然,寫得好的新詩也還是可以讀的。

順便吟詩一首以明其意:

體裁完美是一高,

意境幽深更遠遙。

古詩經歷三千歲,

新詩只是一逍遙!

——古絕 論詩

20191214











用戶60397079085


有句話叫“經典永流傳”。以我的直覺,喜歡古詩詞的遠遠多於喜歡現代詩的。為什麼呢?

其一,中國古詩詞淵遠留長,優秀作品眾多。我們從小學起就開始學習,背誦。現代詩興起時間短,優秀作品比較少。而且大多現代詩不講韻律,讀起來沒有節奏感。

其二,古詩詞雖然不易懂,但是讀的人多了,註解的也多了,自然就能領會其中深意。何況還有不少膾炙人口,簡潔易懂的名篇呢。

而現代詩也並非那麼容易懂。有些詩人一位追求朦朧,意象,把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連綴在一起,就自以為絕世好詩。好像印象派畫家筆下的塗鴉,以讓人看不懂為榮。

有人說天下最難懂的莫過女人心。我看最難懂的應該是現代詩。(當然現代詩也有很多通俗易懂,膾炙人口的名篇,不再舉例了)。

其三,寫現代詩的大多數都很懶。懶得凝練詞句,懶得字斟句酌,懶得推敲。反正不費筆墨,多寫幾句大白話也不用多花錢。

總之,現代詩很難超越唐宋詩詞。你看,詩詞大會有很多熟背古詩詞的,很少見有背現代詩的。





靜夜聽雨179500434


首先,我以為古詩詞不是用來“看”的,而是應該”吟”的。所以有人看到稱之為老學究的人,一手拿著一本舊詩詞,一邊搖頭晃腦地吟誦。雖然有點迂腐,卻也不失風趣。當然,這樣的人已經幾乎沒有了。

至於新詩為什麼令人昏昏欲睡呢 ?我覺得也不盡然。新詩中,特別是在毛澤東時代的朗誦詩歌中,使人精神振奮,鬥志昂揚的新詩作品堆山填海,推動著新中國前進的步伐。當時甚至出現了”人人都是詩人,個個都能創作”的大歌大頌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詩歌繁榮的盛世。雖然有的詩作有點粗糙,但仍然不乏許多優秀的人才和作品。臧克家,郭小川等人都不愧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當然,新詩的發展也是呈現出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其中難免會有良莠不齊,甚至千差萬別的,也會有新詩別裁體的出現。什麼朦朧詩,形意詩也曽風行一時。其中有不少詩人大作讓人看不懂,讀不明白,豈能不令人昏昏欲睡 ?當然,也不是說好的新詩一定得“大風起兮雲飛揚”,令人群情激昂,精神振奮的才是佳作,麴院庭荷,小橋流水的婉約含蓄的詩作也會令人流連忘返,愛不釋手⋯⋯



大千一塵




劉彥魁


詩言志,詞抒情。

既然是抒情言志之物,那麼詩就要有詩的語言,節奏、意境,甚至要思想內容。

簡單說就是不能說大白話兒,就是大白話兒,也要說的有內涵,有味道。

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都是白話兒,但是朗朗上口,簡單的幾句白活兒,卻能把思鄉之情說的很透徹清晰,這裡面即有藝術技巧,又有思想內容,讓你看著很簡單,但又是那麼巧妙。

古詩流傳千古,老幼咸宜是有道理的。

現在所謂的新詩、自由詩基本都是五四之後三流文人的一些無病申吟。

比如什麼我輕輕的來,輕輕的走,不帶走什麼什麼…… 就這破玩意,完全是迷濛落迫毫無志向的小知識分子的一種自我感覺,卻被現代人追捧,其實這是很低級的東西。

還有耳熟能詳的什麼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個神經病的胡言亂語,沒什麼意義,只要你臉大,誰都能寫。

這類東西看多了,你就會感覺無趣無味,因為讀者不能從中得到美感,也無法從中得到啟發,對人生沒有意義。所以你看不下去,所以你看就想睡覺……

正常的,如果你能看下去著迷,那才不正常呢!



旅人210108670


古詩一般五言,七言,句型短小精悍,字字推敲篩選,形成意境,加上層次到位,含蓄自然,富有濃郁生活氣息,有一種美不勝收感覺。新詩雖然好,直觀性描述,但要激起心靈敏感,產生共鳴,才能深入打動人心。如果欠缺這點,等於嚼蠟無味,精神上產生疲倦狀態,難怪有昏昏欲睡的現象。


趙涵智爺爺



秦嶺雪653


古詩更有韻味,情感或含蓄或意味深長,而新詩/自由詩都特別隨意,字句上不一定有韻味,甚至有些詩也沒什麼內涵,是在無病呻吟!

但是過去了的就是過去,人活著還是儘量向前看,現代詩既然存在,那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和價值!

向陽花開,蟹爪蘭在風中搖曳。寒冬易冷,花香不散,不問幾許人間。顧影自憐獨居客,又是一年臘月,不見暗夜下白雪,落地有聲,白白的 ,最是惹人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