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藥都有哪些副作用?

高藥師談健康


治療痛風的藥物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降低尿酸的,目的是預防痛風發作;另一類是當痛風發作時快速緩解症狀的,比如秋水仙鹼、萘普生、雙氯芬酸、糖皮質激素等。


一般大家說的痛風藥指的是第一類,就是降低尿酸的藥物。因為高尿酸血癥的時候,部分尿酸會因為濃度過高而析出來,形成結晶,沉積在關節附近就會導致關節炎症,這就是痛風。一小部分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會發生痛風。


為了治療痛風,那麼我們首先必須降低血尿酸濃度。而當前有兩種藥物,一種是促進尿酸排洩的,比如丙磺舒、苯溴馬隆;另一種是抑制尿酸生成的,比如別嘌呤醇、非布司他等。這兩種藥物的療效都是降低血尿酸水平,但是作用機制是不一樣的,聯用會有協同效應。


我們說別嘌醇,別嘌醇就是一種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自然就能降低血尿酸濃度,別嘌醇是一種非常經典、常用的降低血尿酸濃度的藥物,它可以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使次黃嘌呤及黃嘌呤不能轉為為尿酸,從而減少了尿酸的合成,降低血尿酸濃度,減少尿酸鹽在腎臟、關節的沉著。不良反應主要是皮疹、腹瀉、腹痛、低熱、暫時性的轉氨酶升高或者粒細胞減少,一般比較輕微,停藥後就可以恢復了。


在使用別嘌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另外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導致黃嘌呤體內蓄積,導致本品的不良反應增多,所以腎功能不全的時候注意要減少劑量。而現在新出的藥物非布司他,不良反應比別嘌醇輕微,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無需刻意調整劑量,所以比別嘌醇相對安全一些,但是費用也是昂貴許多。大家看情況選擇吧。如果經濟不好的患者,可以首先考慮別嘌醇。


苯溴馬隆則是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自然能夠減少血尿酸濃度。


苯溴馬隆能夠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所以能降低血中尿酸濃度,口服容易吸收。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道反應,比如噁心、嘔吐等,還會有腎絞痛及激發急性關節炎發作。少數患者可能會有粒細胞減少。很少發生皮疹、發熱。既往的研究表明,苯溴馬隆有發生嚴重的細胞溶解性肝損傷的報道,包括死亡病例和需要肝移植的患者。但這個是很罕見的。總的來說還是一個相對安全的藥物,但是要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希望痛風的朋友能夠按照自己的時機情況選擇藥物治療。祝順利。


李鴻政醫生


天然“痛風方”被找到,不是車前草,更不是百合,喝1碗關節不紅腫了,結晶消了,痛風不再打擾!

方法一:薏仁蓮子粥


取薏仁50克左右,蓮子25克,小米二兩。將薏仁、蓮子洗淨後,用水浸泡1~2個小時,粳米淘洗乾淨後用水浸泡半個小時,然後將二者混合,加適量水後一起熬煮,成濃稠粥後作為尿酸高的飲食分兩次食用。

方法二:穴位按摩


1、按摩的順序是先按崑崙,接著按膻中,再按內關以及心包經,其他的穴位最後敲一敲膽經。

2、按摩小腿脾經,再加上腎經的復溜穴,以緩解肝臟的負擔,達到補肝的目的。

3、再按一下太沖穴,從太沖揉到行間穴,就會把體內一些垃圾排出體外。

方法三、薯蕷薤白粥

藥物組成及用法:生山藥100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黃芪30克,白糖適量。先將米淘好,加入切細山藥和洗淨半夏、薤白、黃芪共煮。


如何降低尿酸,與痛風說拜拜?


很多患有痛風的患者,都會服用降尿酸藥物,其實無論是緩解期還是發作期,都是需要服藥的。從藥物成分組合、口感適應度、尿酸穩定值來看,其中佼佼者便是—金菊輕風飲


所含成分烏梢蛇、木瓜、顯脈旋覆花、葛根有很好的祛風止痛、舒筋活絡的效果。


肉桂、山藥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降低體內尿酸值,茯苓解毒除溼利關節,槐米養肝滋腎,馬齒莧、薏苡仁健脾利水,主調脾肺腎肝,凡是使用過的人都能恢復健康身體,而且能夠起到消腫止痛、降尿酸降三高的作用。



1、要起居飲食做到有規律,飲食多注意,多適當運動,應該問題不大。


2、要避免肥胖出現,肥胖會增大痛風病發的概率,因此有肥胖跡象的痛風人群要增加適量的活動方式,儘可能的降低生活飲食量,通過有效的途徑來減輕體重到合理的數字。


3、為防止痛風引起的高尿酸而造成對腎臟的損傷,生活中飲水需要量大,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尿酸的排放,減輕腎臟功能的壓力。


ヒ謝蓉兒


治療痛風的藥物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痛風發作期間的止痛藥物,一類是平時的降尿酸藥。

一、痛風發作期所用藥物的副作用

急性痛風發作時常用三類藥物治療:秋水仙鹼、非甾體類消炎藥(解熱止痛藥)和激素,其中,前兩者是一線藥物,應該首選。

1、秋水仙鹼:

是治療痛風的特效藥,越早用藥,療效越好,超過36小時療效明顯降低。具體用法:開始口服2片(0.5mg/片),1個小時後用1片,12小時後再用1片;以後每次1片,每天2~3次。

秋水仙鹼的副作用很大,而且副作用與劑量明確相關,常見副作用的有:

①胃腸道症狀:嘔吐、腹瀉、腹痛及食慾不振,發生率高達80%,長期服用者可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或出血性胃腸炎。

②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血小板下降,嚴重者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有時可危及生命。

③肝損害:轉氨酶升高,黃疸等。

④腎損害:血尿、少尿,血肌酐升高等,嚴重者急性腎衰竭。

⑤其他:肌溶解,脫髮,皮疹,發熱,抽搐及意識障礙。

特別應該注意的是,秋水仙鹼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治療有效時,藥量離中毒劑量就不遠了。

文獻提示,秋水仙鹼中毒在24 h 內首先出現胃腸道症狀,之後進入多臟器功能衰竭,嚴重者服藥後第24~72 h內死亡。死因多為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等。

2、非甾體抗炎藥:

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解熱鎮痛藥,這一類藥是一個大家族,成員眾多。常用的有消炎痛、扶他林、布洛芬等,以及新型的止痛藥(選擇性COX-2抑制劑)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後者的副作用小,建議選擇。

①胃腸道症狀:這類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噁心、嘔吐、上腹不適、消化道潰瘍、胃腸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

②腎損害:血尿,血肌酐升高等,長期使用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發生率比中藥還高。

③凝血障礙:延長出血時間,對嚴重肝損害,凝血酶原過低,維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可引起出血。

③過敏反應:以蕁麻疹和哮喘最常見。

④水楊酸反應:大劑量服用可出現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嚴重者可以導致過度換氣,酸鹼平衡失調,高熱等。

3、糖皮質激素:

就是我們常說的激素,不首選使用,只有當上述兩類藥無效,或者腎功能不好不能使用上述藥物時可選擇使用。使用中效激素比如潑尼松(強的松)或者甲潑尼龍,潑尼松的用法:0.5 mg/kg/日,相當於潑尼松或者甲潑尼龍每天6~7片,清晨一次頓服,用藥2~5天后逐漸減量,總療程7~10天。

激素長期使用的副作用很多,短期使用可導致胃腸道反應,比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消化道出血等;長期使用導致向心性肥胖、感染、鈣丟失、骨質疏鬆、糖尿病、胃潰瘍等。

對嚴重痛風、劇烈疼痛者,可聯合用藥:比如秋水仙鹼+糖皮質激素,或者秋水仙鹼+非甾類消炎藥。不提倡非甾類消炎藥+糖皮質激素激素的聯合,因為二者對胃腸粘膜的損害都很明顯,容易導致消化道出血。

二、降尿酸藥的副作用

常見降尿酸藥物有: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別嘌醇、非布司他,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苯溴馬隆等。

1、別嘌醇:

成人初始劑量50~100mg/天,最大劑量600mg/天。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減量,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時劑量為50~100mg/d,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時應禁用。

不良反應有:

①過敏:皮疹的發生率為3%~10%,可呈瘙癢性丘疹或蕁麻疹,也可為水皰性反應。

嚴重者可發生剝脫性皮炎。剝脫性皮炎是一種致死性的超敏反應,常發生在HLA-B*5801基因陽性者,同時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和腎功能不全者也易發生。HLA-B*5801基因在漢族人、韓國、泰國人中陽性率顯著高於白種人,推薦在服用別嘌醇治療前進行該基因篩查,陽性者禁用。

②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傷。

2、非布司他:

初始劑量20~40mg/天,最大劑量80mg/天。對腎臟安全,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無需減量,重度腎功能不全(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時慎用。

不良反應包括肝功能損害、噁心、皮疹等。最近有心血管不良反應的報道,多發生在大劑量(每天80mg)使用者,具體的危害還要等詳細的研究報告證實。

3、苯溴馬隆:

成人起始劑量25~50mg/天,最大劑量100mg/天,早餐後服用。對腎臟安全,腎小球濾過率20~60ml/min時,推薦50mg/天,腎小球濾過率<20 ml/min時,或者尿酸性腎石症患者禁用。

不良反應有

①尿酸性腎結石:苯溴馬隆促進尿酸排洩,導致尿尿酸濃度升高,誘發尿酸性腎結石。

②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傷等。

4、碳酸氫鈉:

適用於慢性腎功能不全合併高尿酸血癥和/或痛風患者,鹼化尿液可預防腎結石的發生。

起始劑量0.5~1.0 g/次,3次/天,口服。與其他藥物相隔1~2 小時服用。

不良反應有:

①胃腸道反應:因中和胃酸,用藥後出現脹氣、胃腸道不適等。

②高血壓:鈉離子含量高,長期應用鈉攝入過多、高血壓。


李青大夫


“是藥3分毒”,的確!藥物是把雙刃劍,能救命於水火,也能殺人於無形。所以用藥的時機、用藥的劑量、用藥後的監測就顯得格外重要!同樣痛風藥物也是如此,能緩解痛風之痛,但也有它的副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遵醫囑執行。

別嘌醇,主要通過抑制尿酸生產,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通常用於尿酸生產過多的患者。主要不良反應有包括:1、皮疹,如皮疹泛發,對症處理無效,則建議必須停藥;2、胃腸道反應,如腹瀉、噁心、嘔吐和腹痛等,可以對症處理,一般容易緩解;3、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骨髓抑制,如有以上不良反應,均應立即停藥。4、其他有脫髮、發熱、淋巴結腫大、肝毒性、間質性腎炎及過敏性血管炎等。所以別嘌醇能降尿酸,但也要時刻監測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苯溴馬隆,主要通過促進尿酸排洩,從而起到降低尿酸作用。主要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適、蕁麻疹(風疹)、眼結膜發炎(結膜炎)、短時間的陽痿、溼疹(皮疹)、頭疼、尿頻、肝功能異常。嚴重者可發生細胞溶解性肝炎。同理,用藥期間我們一定要監測各項指標,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出現。


秋水仙鹼,能在痛風急性發作期快速緩解關節症狀的藥物!不良反應包括:1、胃腸道症狀,如腹痛、腹瀉、嘔吐及食慾不振為常見的早期不良反應,發生率可達 80%;2、肌肉、周圍神經病變,有近端肌無力和(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骨髓抑制:3、血液相關疾病,如血小板減少、中性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4、休克,表現為少尿、血尿、抽搐及意識障礙。死亡率高,多見於老年人;5、致畸,有文獻報道 2 例 Down 綜合徵嬰兒的父親均為因家族性地中海熱而有長期服用秋水仙鹼史者;6、其他包括皮炎、脫髮、肝功能損害等等!


雖然痛風藥物有如此多的副作用,但是我還是建議大家該用藥時,一定不要因為畏懼而拒絕用藥。我們需要明白1、用藥前醫生都會評估患者的情況,只有用藥利遠大於弊的時候才會建議用藥。2、發生不良反應的人群都是極少部分,只要我們遵醫囑,監測必要的項目,一般是不會有嚴重的不良反應;

感謝閱讀,祝願大家身體健康,沒病沒患。如遇疾病,但遇良醫!


醫學健康守門員


對於痛風這種疾病來說,如果發作,一定要進行藥物干預控制,一般在痛風的急性發作期,治療目的以迅速終止關節疼痛,緩解症狀,抗炎為治療目的;而在痛風發作的間歇期,為了避免痛風的再次發作,一般需要進行降尿酸的治療,控制好血尿酸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痛風的不同時期,用藥不同,今天就來談一下這些“痛風藥”的副作用。

痛風急性發作期用藥的副作用介紹

1. 秋水仙鹼:這是痛風急性發作期的首選藥物。它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與劑量大小有明顯相關性,比起靜脈注射,口服安全性更高。秋水仙鹼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有:

  • 胃腸道症狀,腹痛、腹瀉、嘔吐、食慾缺乏等,在服藥早期發生率高達80%。嚴重者可造成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問題,長期服用可出現嚴重的出血性腸胃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徵。如果出現胃腸反應不能口服可靜脈給藥,嚴重者應立即停藥。
  • 肌肉、周圍神經病變,包括近端肌無力,血清CPK增高,麻木、刺痛、無力等感覺。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為了預防痛風發作長期服藥和有輕度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應格外注意。

  • 骨髓抑制,出現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下降,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問題。骨髓造血功能不全者慎用秋水仙鹼。

  • 休克,表現為少尿、血尿、抽搐及意識障礙等,多見於老年人。


  • 靜脈注射給藥注意靜脈炎、蜂窩組織炎等副作用。

  • 另外還有致畸、脫髮、皮疹、發熱和肝損害等副作用。

2. 非甾體抗炎藥物:常用的藥物有吲哚美辛、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尼美舒利,塞來昔布等也有應用,這類藥物與秋水仙鹼合用可以增強止痛效果,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的刺激性,對於有活動性潰瘍的患者要格外注意,應在餐後服用,以減少胃腸道的副反應程度。

3. 糖皮質激素:常用藥物有可的松,氫化可的松等,能夠減輕炎性反應,迅速緩解痛風。但激素類藥物的副作用也要特別注意,主要有:

  • 靜脈迅速給予大劑量可能發生全身性的過敏反應;

  • 在中長程療法中,可能會發生併發感染,短期應用大劑量也有可能發生;


  • 可能會誘發或加重潰瘍,誘發精神症狀、骨質疏鬆和肌萎縮;

  • 長時間用藥可能會引發醫源性庫欣綜合徵,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等疾病;

  • 停藥時應逐漸減量,不可突然停藥,可能會產生停藥綜合徵或反跳,停藥時可加服小劑量非甾抗炎藥藥物或秋水仙鹼。

  • 服用激素類藥物還可能誘發眼併發症,包括青光眼、白內障、角膜潰瘍等。

痛風間歇期控制尿酸藥物的副作用介紹

降尿酸的藥物目前主流有兩大類,一類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另一類是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

1. 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常見的有兩個別嘌醇和非布司他。這兩個藥物都是通過抑制黃嘌呤酶來減少身體內尿酸的生產來降尿酸的。他們的副作用也較為類似,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皮疹、胃腸道反應(包括噁心、嘔吐、腹痛等)、關節痛等;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貧血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幾率較低,除此之外,還應注意此類藥物的肝腎毒性,定期檢查肝腎功能。

2. 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主要是丙磺舒和苯溴馬隆,這兩個藥物都是能夠抑制尿酸在腎小管的重吸收,從而促進尿酸的排洩。由於是在腎臟起作用,因此,對於有腎結石或者有腎結石病史的患者,都是禁用的。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胃腸道刺激性、皮疹、肝功能異常等,偶見骨髓抑制的情況出現。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服用促尿酸排洩藥物時,應每天注意補水,飲水量在2500ml左右為佳,同時服用碳酸氫鈉或枸櫞酸合劑等藥物鹼化尿液,防止服藥誘發腎結石產生的風險。


李藥師談健康


(聲明:抗痛風藥為處方藥,必須在醫生或藥師的建議和指導下使用,患者不可自行選擇!)

您好,我是一名在醫院工作多年的藥劑師,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痛風這種疾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被它“困擾”的會相對比較多一些。其實所謂痛風,嚴格意義上來講是由於機體內漂呤代謝紊亂導致血中尿酸水平增高或者是尿酸排洩減少而導致尿酸鹽在組織沉澱的疾病,在臨床中一般分為

原發性痛風繼發性痛風兩種。它的臨床特點為:由於高尿酸血癥,尿酸鹽沉澱所導致的反覆性發作的急慢性關節炎和軟組織損傷;或是尿酸性腎結石所導致的痛風性腎病。

瞭解好痛風的基本病例知識之後,我們來看一看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抗痛風藥有哪些。所謂的抗通風藥主要是通過抑制尿酸合成和促進尿酸排洩而發揮作用,在這裡也同樣分為兩種——一種適用於治療急性痛風發作的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藥及糖皮質激素等;另一種是適用於治療

慢性痛風的別嘌醇、丙磺舒、苯溴馬隆等。

那麼我們下面就來聚焦,常用抗痛風藥的不良反應(因為您問題中沒有涉獵到藥品的藥理學知識,在此就不做贅述了!)。

1、秋水仙鹼

此種藥品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多,常見的有消化道反應,中毒的時候可以出現水樣腹瀉及血便、休克、脫水;同時,它對骨髓及腎也有一定的損害作用。

2、別嘌醇

此種藥品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偶見胃腸道反應、皮疹、轉氨酶升高以及白細胞減少等症狀。

3、苯溴馬隆

少說患者在用此種藥品治療痛風的初期時會有噁心、腹瀉、頭痛的症狀,繼續用藥可自行消失;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常規,因為少數患者在用藥三個月後會出現粒細胞減少的症狀。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_^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頭條號:【沐歌夜談】。我會定期分享一些藥品應用及其營養養生知識,謝謝大家!


沐歌夜談


早已經忘卻痛風,明天過節有痛風的朋友一定要忌嘴,高嘌呤食物少吃,酒少喝,如引發痛風要多痛苦有多痛苦。

目前治療痛風主要是西藥,有秋水仙鹼,別嘌醇,苯溴馬隆,布非司他等,這些藥筆者都吃過,非常難吃,副作用特別大,感覺如放療藥。

如秋水仙鹼吃後一拉一吐,趕快停藥,痛風已好,治好痛風又得吃止瀉藥。連較新的布非司他吃後也有頭痛惡心的反映,藥無反映則不起作用。

治療痛風還是在提高肝臟代謝功能上下功夫,服對藥,對痛風紅腫部位進行有效放血治療,立杆見影,為防感染最好到醫院進行,安全有效。



雲中飛2017


痛風治療分為止痛和尿酸控制兩個方面。

一、止痛藥分為三類:

1、秋水仙鹼:對其他性質的關節炎沒有效果,如果你的關節痛使用秋水仙鹼有效,那就是痛風了。秋水仙鹼要在急性發作24小時內服用效果才好,超過48小時就沒什麼效了。秋水仙鹼會引起中毒,中毒量與治療量很近,所以,如果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就要減量或停藥。秋水仙鹼應採用“小劑量”用法:在發作24小時內開始服用。初始先服1.2mg 或1.0mg(市售秋水仙鹼有兩種規格),1小時後再服0.6mg或0.5mg,12小時後開始規範服用,每次0.6mg或0.5mg,每天1~3次(每天不超過1.5mg),療程7~10天。藥品說明書的用法如果與此不同,就不要按說明書服藥了。

2、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依託考昔、塞來昔布。大劑量使用容易引發消化道潰瘍、出血、穿孔,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間質性腎炎,慢性腎損害以及心血管損害,可同時服用護胃藥。依託考昔、塞來昔布的胃腸道反應明顯降低,推薦使用。

3、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地塞米松等。如果使用上述1、2、兩類止痛藥無效,激素就只能是最後的選擇了,該類藥有“診所神針”的說法,你去診所打一針,很快就不痛了,很可能就是用了激素,激素的不良反應比較大,不適合長期使用。

4、其他新藥:(1)TNF‐α 阻斷劑:益賽普、英夫利昔單抗等;(2)IL‐1 受體拮抗劑:阿那白滯素、利那西普等;(3)促腎上腺激素(ACTH)

二、控制尿酸藥也分三大類:

控制尿酸要先查24小時尿尿酸再選藥。

1、尿酸生成抑制劑:如非布司他、別嘌醇。當尿尿酸比較高的時候使用。別嘌醇的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皮疹、肝損、骨髓抑制等。別嘌醇還會引起過敏反應,一旦發生,死亡率高達27%。曾經醫生對第一個開別嘌醇都有顧慮。現在可以檢測HLA‐B5801基因,攜帶該基因的就不要用了。而非布司他則不良反應輕很多。

2、促尿酸排洩劑:如丙磺酸、苯溴馬隆。當尿尿酸不高的時候使用。苯溴馬隆一般不良反應發生率不高,但“嚴重細胞溶解性肝損”一旦發生,肝臟就廢了,所以,該藥從法國退市,美國FDA也禁用了該藥,我們還在使用,CFDA也做了提醒,但使用該藥獲益大於風險,特別是其他藥物效果不佳時。丙磺酸的不良反應較小,但腎功能不全者不適合。

3、促尿酸分解藥:如普瑞凱希。一種尿酸氧化酶,能直接分解體內過多的尿酸。國外有研究稱能較快地溶解痛風石。該藥價格昂貴,目前尚未在我國上市。[33]


家庭醫生雜誌


痛風是目前很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主要要是由於體內嘌呤、尿酸含量過高而導致形成。痛風在治療過程中常用的藥物有別嘌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等常用藥物,用藥時一定要在醫囑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自己擅自購買藥物服用。任何藥物都不建議長期的服用,俗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即便是針對疾病治療的,長期服用自然會導致一些副作用的出現如肝、腎功能出現異常等。所以,在治療過程中除了用藥以外,飲食的忌口也十分重要,如果病情控制穩定,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減少藥物的服用,但記住不可自己擅自停藥或更換藥物,避免導致病情的加重。


石頭醫生講腎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突然想起了鄭智化《水手》中的這句歌詞,這裡的“痛”是生活之痛,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骨關節之痛“痛風”。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洩減少直接相關的高尿酸血癥。臨床表現:疼痛,腫脹,多見於中年男性。急性發作時三天到一週可緩解,慢性痛風發作時可形成痛風石,關節畸形等,需要通過口服降尿酸藥物。

我們先從提問者描述的問題入手:苯溴馬隆,別嘌醇抗痛風藥物都有哪些副作用?

苯溴馬隆屬於促尿酸排洩藥,主要是通過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從而降低血中尿酸濃度。適用於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痛風性關節炎間歇期及痛風結節腫等。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胃內飽脹感和腹瀉等;在個別環境下還會呈現眼結膜發炎(結膜炎),短時間的陽痿,變態性的局部皮膚溼疹(皮疹),頭疼和尿意頻增感,在有些情況下還要注意是否加重了肝病(細胞溶解性肝炎)。如果服用苯溴馬隆期間有瘙癢感,顏面發紅,紅斑,光過敏症,浮腫,心窩部不適感或其不適,請立即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別嘌醇屬於抑制尿酸生成的製劑。適用於高尿酸血癥,反覆發作或慢性痛風者,痛風石,尿酸性腎結石和尿酸性腎病等。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皮疹,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或貧血,或骨髓抑制,另外還有肝毒性。

痛風是一種終身性骨關節疾病,在痛風發作時服用,一般不建議長期使用。有什麼疑問或觀點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及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