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慈禧第一反应为何是往西安跑?

夏目历史君


当年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曾在和谈时扬言,若不答应其割地赔款的要求,将挥师进攻北京。当时清廷内部,就有过迁都的辩论,其中一个首要选择便是西安。

后来张之洞建议,迁都太过大费周章,不如在西安设立行宫,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作为临时的陪都使用:“为今之计,似宜择腹省远水之地如山西、陕西等处,建设行宫。遇有外警,则暂时巡行。”

西安早已是清朝心目中的陪都,一旦有事早作防备。

慈禧太后支持义和团打击西方国家外交领事馆西交民巷,一怒之下同时向十一个国家宣战,超级狂人希特勒都没有这么牛过。

八国联军打过来了,慈禧太后发现义和团的刀枪不入无敌神功挡不住洋枪洋炮,关键时候还是自己的腿最管用,带上光绪皇帝以西狩为名逃离了北京城,留下了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与西方列强谈判。

东北是满人老家,清朝的“龙兴之地”,本来是首选,可是今天的东北已经是沙俄的势力范围,跑到东北岂不是羊入虎口自取灭亡吗?

东南地区作为清朝的主要赋税来源地,人丁兴旺,农业商业发达,最为理想。慈禧太后支持义和团,东南地区坚决反对还私下和洋人签订和平协议,搞起了“东南互保”。更让慈禧太后害怕的是,当时流传东南各地要联合起来,推举李鸿章为总统。东南地区早已脱离了慈禧太后的掌控范围,慈禧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位于中国之中心,可控制全国。

汉初刘邦定都时,众人都劝他选在洛阳,惟有娄敬说:“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慈禧太后治国无方逃跑有术,御林军不敢用怕太招摇,天朝的威仪也顾不上了,雇佣保镖仓皇逃窜,急急若丧家犬一路逃难到西安。

慈禧在西安呆了差不多一年时间,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最耻辱的《辛丑条约》换来了慈禧的太平,八国联军这才心满意足离开。1902年,慈禧这次带着三万兵卒,威风凛凛回到北京继续当她的老佛爷。


非常道毕延河



1900年,由于清政府对义和团暴徒的纵容,以及盲目的向世界各国宣战,导致了由美英法等十一国组成的联军攻入了北京城,而此时大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和光绪以及随从和王公贵胄等也仓皇逃出京城。皇帝跑路,首先肯定选择会安全的地方,其次是还有点供应实力的地方。其实也好想,如果一个地方跑过去,皇帝立马变成阶下囚,皇帝肯定不干,又或者,跑过去,只能住山洞,吃糠咽菜,那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王公贵族们肯定也住不了三天就要嚷着再找地方。


纵观其时中国形势,长城以北已尽为沙俄所有,包括东北,正北的蒙古、西北的新疆,都在沙俄的控制下,慈禧向北无路!祸不单行,北方路不通,南方路也不通。义和团南下,英国深恐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和列强合作,商定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地区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内地地区归各省督抚保护。东南互保的根源,是太平天国运动导致大量的汉族官僚崛起,他们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自然也就具备了和清朝叫板的资本。东南互保的省份包括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这些地方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已经是事实上的独立王国,且有列强势力的参与,慈禧是万万不能去的!向东,更不可能,八国联军正自东方来。

向北、向南、向东皆不行,留给慈禧便只有向西一条路。西方的城市,扒拉来扒拉去,也只有西安合适,一是尚在跑路可以考虑的远近内,二是13朝古都西安虽也积弱积贫,但管下皇族们的吃喝应该问题不大,于是便将跑路的终点选在了西安。


阳海子


清朝末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出名的时期,长时间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强国的中国在这段时间丢尽了脸面,沦为了半殖民地,成了世界各国的笑柄,而其中最为耻辱的,当数慈禧太后的“西狩”了。

要说清朝统治者出逃紫禁城也不是第一次了,而且两次慈禧都参与在内。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英法联军来了,咸丰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慈禧跟着咸丰逃跑,想必是有了一定的经验,于是第二次她就带着光绪跑的更远了,这叫“暂避之计”

1900年8月14日,慈禧接连五次召见军机大臣,决定出宫作“暂避之计”到了8月15号,慈禧太后见八国联军即将攻城,于是打扮成小老太太,让光绪打扮成汉人的模样,于是,大清朝的朝廷在一夜之间就彻底失踪了。

大清朝“西狩”之行

在这位颇具逃跑才能的老太后带领下,清廷为了掩人耳目,尽走偏僻小道,由于沿途城市都知道洋人打过来,朝廷跑了,于是到处都是乱兵匪徒,官员们也都弃衙逃命去了,慈禧等人无奈搞的十分狼狈,到她跑到西边之后,才安定了下来,于是这位有逃跑天赋的老太太又恢复了雍容华贵的模样,开始接受供奉,凡是给逃难的慈禧供奉的都被加官进爵,两个月后,慈禧到达西安。

西安当地的官员知道慈禧要来,鸡飞狗跳的折腾了一阵子,搞了各临时行宫给慈禧住,慈禧刚从颠沛流离的状态过来,觉得非常舒服,大力褒奖了官员们,但住了一阵子之后又觉得太小,配不上自己的身份于是又开始折腾装修行宫,征加税收,改造了行宫,这才算满意。

逃难的大清朝朝廷虽然落魄,但身份依然没有丢掉,燕窝海参应有尽有一顿饭折腾二百两银子,大清朝的生母皇太后把她对世界宣战时候的霸气宣泄在了吃和玩上面,为了满足没有牛奶睡不着的慈禧,地方官在整个陕西搜出了6头奶牛,给慈禧供奶。

此时的北京城又是另外一幅景象,八国联军在无数老百姓的踊跃帮忙之下,很快沦陷,享国两百年,号称无昏君皆盛世的大清朝首都就这样落在了列强的手里。

为什么慈禧要去西安

对此,被后世有些人称作大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女政治家的慈禧是怎么想的呢?

首先作为当时清朝的实际话事人来说,慈禧是个玩阴谋的好手,但在政治上却实在是缺乏水平,我们看到的慈禧大多数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形象,历史上的慈禧实际上对中国的危害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对她来说,将国家治理成这样,主要就是缺乏眼界和能力问题,慈禧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当时清朝一代统治者的想法,那就是国家是我的,洋人不尊重我,我就打他,洋人尊重我,把我当回事,那我就愿意和他们一起剥削老百姓,这从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也能看得出来,感觉你有用就让你出来扶清灭洋,一旦没用了就成了拳匪,更悲哀的是,所谓无昏君,经历了盛世的大清朝,竟然在全世界都走向科学和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却依然相信神鬼之说,他们不信任朝廷里拿枪的汉人,他们所信任的只有自己。

所以慈禧跑到西安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西安作为深处内陆的城市,对踏海而来的列强们来说,想打过来还是比较难的,此外,西安作为当时满人聚集比较多的城市来说也是很让慈禧放心的,所以她就跑向了西安,把一摊烂账丢给了李鸿章。

清廷是清廷,百姓是百姓

朝廷跑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却还要继续,他们并不是眼里没有这个国,眼里有国,可国眼里可没有他们,朝廷只是把他们当做一种叫做奴隶的工具,是可以拿来和列强们做交易的,所以他们并不在意这个朝廷,他们被愚弄了几百年,面对这个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的朝廷被另一个势力打跑,怎能不欢欣鼓舞呢?要知道,八国联军来了,受害最大的是清廷,却不是他们。八国联军打满清朝廷,烧满清朝廷,那是打百姓所想打,烧百姓所想烧,腐朽的统治者被百姓视为仇寇,如今,灭仇寇的时候来了。

时隔没多久,卖国条约签署后,仓皇奔逃“西狩”的慈禧太后又带着皇帝回銮了,他们没想到的是,清朝的命运,也即将终结。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