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第一次生孩子,醫生卻說不是頭胎,這些“痕跡”藏不住

前言

中國生理研究學者範智喬曾說:

"孕婦生孩子的過程可以表現出很多東西,其中一項就能表明她是不是第一次生孩子。"所以孕媽們是否第一次分娩,醫生是可以從中判斷得出的。

妻子第一次生孩子,醫生卻說不是頭胎,這些“痕跡”藏不住

案例

張先生和妻子結婚一年後,妻子幸運的懷孕了,這對於全家來說都是一個喜悅的消息。當妻子在產婦分娩時,張先生就焦急的在產房外等候。當護士將孩子抱出產房後,張先生十分的激動。感受到妻子的辛苦,所以張先生就趕緊詢問醫生:"我的妻子是第一次生孩子,這之後要怎麼進行護理呢?"而醫生聽完後告訴了張先生具體的護理方式,但卻表示:"但你的妻子並非頭胎啊。"

醫生的話讓張先生瞬間傻眼了,並詢問醫生是如何判斷的。事實上,頭胎分娩的產婦與非頭胎分娩的產婦是存在幾個方面的差異的。

妻子第一次生孩子,醫生卻說不是頭胎,這些“痕跡”藏不住

分析

如何分辨產婦是否"頭胎"

1)女性宮頸的變化

女性在進行順產分娩時,其宮頸扣需要擴張到十指大小才能夠正常的進行分娩。而這就會導致宮頸口由於擴張而導致損傷,很多產婦在分娩過後會注重於進行護理,但是無論採用什麼方式護理,宮頸口的形狀也和未分娩之前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沒有分娩經驗的女性宮頸口是屬於"0型"的形狀,而有過分娩經驗的女性則是"一字型"的形狀。所以醫生能夠根據產婦宮頸口的形狀對於其是否有分娩經歷做出判斷。

妻子第一次生孩子,醫生卻說不是頭胎,這些“痕跡”藏不住

2)分娩過後的痕跡

像是選擇剖腹產的孕媽,經過分娩後腹部會留下縫合的疤痕,在產後的恢復中這種疤痕是難以痊癒的。順產的孕媽在分娩過程中由於胎兒體積過大陰道的彈性不夠,所以導致發生陰道自然撕裂的情況,這種傷口一般而言是缺乏整齊度和規則性的。損傷的縫合的難度較高,而且縫合之後傷口處會留下疤痕。

3)骨盆的寬度

孕媽在分娩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經過孕媽的骨盆。所以在懷孕期間,骨盆為了適應孩子的體積,會發現一些變化。分娩前期,孕媽還要通過宮頸口"開十指",這個過程是為了確保骨縫是否能夠適應孩子的分娩。因此在分娩過後,骨盆經過鬆弛擴張,就無法恢復到未分娩前的情況。

妻子第一次生孩子,醫生卻說不是頭胎,這些“痕跡”藏不住

分娩後更快幫助傷口恢復的辦法

無論是不是"頭胎",分娩都給孕媽的身體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分娩過後,孕媽們要注意採用正確的方法加快身體傷口的恢復。

1)選擇正確的睡眠姿勢

孕媽在分娩後臥床休息時,為了減輕對會陰部造成的壓力。所以最好是選擇採用側臥的姿勢,而且要避免平躺的姿勢。側臥時要避免壓迫到傷口所在的一側,避免加劇骨縫的開裂。

2)穿著寬鬆的衣物

分娩之後寶媽處於恢復時期,為了避免對傷口造成摩擦和損傷。所以孕媽儘量要選擇相對比較寬鬆的衣物,避免對於傷口和身體行為造成束縛。而且寬鬆的衣物也能夠方便寶媽的行動,以免不便的行為拉扯到傷口。

妻子第一次生孩子,醫生卻說不是頭胎,這些“痕跡”藏不住

總結

無論是不是頭胎分娩,產婦們都要注意孕期和分娩後的護理事項。讓身體能夠更快、更好的恢復。分娩對於產婦們身體造成的損傷不容忽視,如果沒有注意,就容易讓身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