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为何会出现「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情况?

迷恋不若寒暄


前几年,我校对长期在外攻读学位不回校工作的老师进行过一次清理,最长发现一个老师攻读博士学位已经10年,但仍然没有获得学位。后来我们才了解到,这个老师前三年还比较刻苦,后来因为导师和个人家庭的一些原因,延迟毕业了,然后他就一直拖着,甚至也不在学校学习,也不回来上班,而是去一个互联网公司打工。我们发函向他就读的高校咨询情况的时候,对方高校说他已经被清退了。

这个事反映了我们的管理还不到位。但也有很多人疑惑,这些人为什么十几年都无法完成学业?近些年,我们学校也清退了一些硕士和博士,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压根就没入学或者没有在学校学习。近期清理的很多硕士研究生大多数是这种情况。一般来说,硕士的毕业条件都不高,除非是导师特别严,否则凑篇论文还是很容易的。但有一些研究生,考上之后并没有来校报到,学校保留学籍一段时间后,不得不予以清退。还有一些研究生,有工作单位,平时都忙自己的事,有的课都没上完,有的压根没进过实验室,这种一般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少部分全日制的,就想来混个文凭。

第二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达不到毕业条件。大部分被清理的博士研究生都是这种情况。现在的博士毕业难度很大,我有个同事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管理学博士,学校要求毕业必须发表一篇SSCI,或者两篇SCI。我听了很吃惊,对于管理学科,我的认知还停留在发表C刊论文就能毕业的年代,没想到现在要求这么高了。而我这同事硕士毕业十多年,当了10年讲师,带了10年孩子,业务也荒得差不多了,所以现在压力特别大。大多是被清退的博士都是类似的情况。我看了一下延边大学被清退的博士研究生,几乎没有80后,都是70后,甚至还有60后。这些人年龄大了,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都明显下降,又不能全身心来做博士,写篇英文SCI得要老命,所以不能毕业也属正常情况。而硕士毕业直接读博的人,极少出现这种情况。

第三种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导师出了事,造成研究中断的,还有导师闹幺蛾子,换了好几个方向的,每做一个方向就要耽误2、3年。还有的博士一开始选了一个很难的题目,做了3年一无所获,后来干脆就退学了,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好几个,虽然稍有些遗憾,但总比耗着十几年要强。这就叫及时止损。

总的来说,随着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能毕业的研究生肯定会越来越多,以后恐怕也不会再有10年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了。


高校人才真经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事实上,2019年被多所高校清退的1300多名研究生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的研究生处于“清退期”内,只是学校研究生院尚未发布公告。当然,这类公告密集发布的根由还是之前的“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促进了学位获取的严查。

这里提到的“最长学习年限”具体是多久呢?
一般,所在高校或研究院所有一份文件《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博士生6-7年(即最多延期2-3年)、硕士生5年(即最多延期2年)。
不同院校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稍有差异,如中科院、四川大学等单位的博士生超过6年未毕业就会被清退。
之前,各所高校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执行上并不是非常严格。这也是2019年部分院校清退公告中,会出现学籍超过10年的反常现象。
比如,2019年3月,四川大学材料学院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通知”中,就有提到清退2003、2004、2005年入学的博士生各1人。

严格来说,这个事情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又切实存在的。我们来做个小假设:
若是这3名同学赶在2019年清退之前,2017年或2018年按流程申请答辩,是否也能授予学位呢?
原则上是不行的,但是之前四川大学并没有严格执行最长学习年限,且发布清退公告。换句话说,就可能会留下漏洞给“有门路”的学生,对其他普通同学来说就是非常不公平的。
不少清退的研究生,并非是自己不知情的。而是学校按流程寄送《退学告知书》后,并未签字返还,只能通过发清退公告限期学生联系,否则就予以清退。换句话说,被退学毕竟不光荣,能躲就躲躲。

在小西身边,也有遇到类似被清退的同学。成为研究生导师之后,在本专业也接触过被清退的学生。事实上,我最大的感官是被清退的学生中大部分是自己放弃了这个学位。
在学校发布的清退公告中,经常会提到一句“失联研究生学籍异动”,即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这类学生在被清退研究生中占比同样不低。
除了学校管理不严格,更多的是部分导师愿意给学生们一些“回头”的机会。比如说,按学校管理规定,研究生1学期内旷课或失联2周,即被退学处理。
导师主动和学校“反馈”自己研究生失联的很少。因为上报学校后,该生就有可能会被开除,根本等不到日后的清退。就算导师不说,也是无法参加答辩的,只能被迫延期,终将被清退的。

但是,还是有些情况是例外的。
比如,小西就有听其他导师提过类似的硕士生,读的全日制,享受的是非全的待遇。和导师说一句“要挣钱”就去工作,而学业基本就算是荒废。之后,导师觉得影响招生,将团队成果分一部分给她,勉强给混个硕士学位。
再举个小例子:2019年上半年,我们专业的一个博导因病离世。他研一、博一的学生分流给其他导师,调整研究方向。研二、博二、博三的学生,学院给予资助和分配导师指导,继续之前的课题或根据意愿调整课题。
毕业季的几个学生则是正常走的答辩流程,其他导师帮忙指导、修改的论文。缺少导师指导,论文质量还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心里也比较“慌”。当时也给其中一个硕士生修改学位论文,差不多花了3天,之后还给他修改了答辩PPT。

至于,导师个人指导的原因导致学生延期毕业,被清退的比例不算高。说没有是骗人的,比如之前南邮被开除的导师,师德差的让人惊奇。选择或遇到一个好导师,非常重要!
事实上,我想说的除了超过学习最长年限被清退的,还有不少研究生开学未正常报到、注册而被取消学籍的。在这些过程中,选择权更多的是在学生手中,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或复习再考。往往,就是缺少了和学校的沟通。

清退公告上有名字不好看,也没有必要。实在觉得无法毕业,或者放弃该学位。小西觉得自己和学校沟通后,主动退学也不是无法接受的事情,你觉得呢?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读研并不轻松,实际上很多专业的读研过程是非常辛苦的,每年也都有大量的研究生因为科研成果没有达标而选择延期毕业,博士研究生延期答辩的现象则更加普遍。由于目前读研是有年限要求的,通常如果不能在6年内达到毕业要求就会被取消答辩资格,这也导致不少研究生最终没有拿到毕业文凭。

虽然当前大部分研究生的培养时间都在三年左右,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被有效利用的科研时间也就一年左右,因为研一通常要面对大量的专业课学习,这部分课程是本科课程的延续,具有一定的难度,通常学习任务会比较重,而研三一开始就面临秋招,所以很多研究生真正能够利用的科研时间,也就是研二一年的时间。

要想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做出创新成果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很多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甚至会长期住在实验室,就是为了尽快得到实验结果,从而完成论文的撰写。当然,也有一部分研发能力比较强的研究生,读研的过程会相对轻松一些。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能够在三年之内毕业的研究生,往往都会提前做好时间规划,一部分研究生在研一的时候就准备了论文,这会为后续的科研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

最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考核也相对比较严格,而且当前研究生毕业考核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这都要求研究生要更加认真对待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科研活动。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老穆在2019年11月的时候,曾看到延边大学的退学公告。

其中,在延边大学发布的《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名单”中显示,有一名学生2005年入学,近15年都没毕业。

15年!足以让一名初中生变成一名孩子的父亲!

15年!足以让一名愣头青变成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然而,15年却不能让一名研究生毕业,值得深思!

之前的研究生,往往是严进宽出!

只要你能考上研究生,学校基本就可以提前印制你的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了。

只要你能考上研究生,亲朋好友基本上就可以提前喝你的庆功酒了。

然而,现在的教育政策变了,严进严出!

如果你不努力,如果你还天天睡大觉,玩游戏,那么你将难以毕业!

穆老师曾看过一份媒体报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退403人,延边大学退136人,深圳大学退132人,广州大学退72人,中国传媒大学退61人,天津大学退58人……

看到这些数字,老穆很心痛!

多好的学习机会啊,就这样被浪费了。

他们的父母该有多难受啊!

老穆发现,研究生被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考上了,却不去读,故而被清退!

【2】读了一段时间,由于拖欠学费,故而被清退!

【3】在校期间,不爱学习,考试不及格,故而被清退!

【4】在校期间,严重违纪,故而被清退!

【5】请假到期后,没有及时回来报道。学校也联系不上,故而将其清退!

【结束语】

老穆相信,今后的研究生考试和课程将越来越难,研究生的管理等将越来越严格!

如果你没有能力,没有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的精神,请你趁早放弃!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老穆说语文


2020年,就要过年了,不过这年过得让不少文化人伤心啊,尤其是读博士,读硕士的人,这个毕业证没拿到就够伤心了,在过年回家却带上了退清通知。

研究生清退,标志着,学籍注销,一切归零,用咱玩游戏人来说:这个号练废了,重练吧。

从幼儿园到硕士博士,30年却最后把号练废了,其中心酸,其中苦楚谁人能知?

注销的都是哪些人?

研究生分硕士,博士,咱读研的人都有一句名言: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这句话对不对?

肯定不对,真有毕不了业的硕士,博士就更难毕业了,现在最热的故宫奔驰女,不就是马克思硕士都没毕业么?

长春理工大学的马克思硕士都没混毕业,看来其他理工硕士混毕业就更难了。而其他的博士想混毕业,其实更难。

我读研时候,教研室有一个老师就被清退了,原来当年他当老师时候是硕士,后来学校规定老师必须有博士学位,而且重点大学老师如果没有博士学位,评职称等都很吃亏,所以就读了个博士,但是读了10年也没毕业,最后被清退了,现在高校清退的博士,大多数都是这类在职老师,因为工作实在太忙。

当然也有一些读博士实在是读失望了,不但对读博失望,对专业也失望,我就知道不少师兄就是读博士最后读的毕不了也,直接不读了,拿了硕士证走人,有的直博的连硕士证都没有,直接本科走了。

那么2019年有哪些著名高校清退研究生呢,我就简单介绍几个名校。

清华大学清退两名博士

清华大学马列学院清退了两名博士,突然我发现,这个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硕士背清退了,清华大学马克思博士被清退了,看来马克思专业不好读啊。

复旦大学清退12名研究生

复旦大学一次性清退了12名研究生,看着都像洋鬼子,看来咱中国人学习不努力,洋鬼子混子更多。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一下性清退了37名,博士7名,硕士30名。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一次性清退了67名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一次性清退了14名博士,4名硕士。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一次性清退了42名博士,10名硕士,魄力最大。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一下性清退了72名研究生。

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应该是2019年清退规模最大的,共清退13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具体详见附件)超过最长学习年限。

深圳大学

2019年年初时候,对317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其中未注册218人、学习年限超期89人、成绩不合格10人。在2018年退学学生中有74%是因为未写学位论文或学位论文达不到申请学位的要求无法毕业而退学。

另外武汉大学,等多所大学都清退了大批研究生,共计有一千多人。

一方面是研究生不好考,一方面是考上了不珍惜被清退,大过年的,一大群人被清退,也不舒服。

考上了研究生就好好读,至少得努力一把,否则浪费名额,老铁们,你们说是不是?


高校专业那些事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的最深处,是所有考研人的动机。

要知道,只有很少一部分本科生考研是因为喜欢搞科研,大部分人考研的原因是:拒绝工作和想混个高学历。

所以为什么考研有一个复试的过程?为什么很多高校自主命题?为什么到博士生选拔老师有更高的自主权?都是为了尽可能选出适合上研究生的学生!

但是硕士研究生选拔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现在每年考研人数都在增加,全国上百万千万的硕士在读,清退一千多个可以说比率非常低了!这也侧面证明了,研究生选拔机制是有效的。

回到原题,被清退直接原因就是没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结果发表论文。简单说,这些人就是想混,以为研究生生涯混一混就能拿学历,可惜想浑水摸鱼,是不可能出研究成果的,所以清退也是合理的。


大鹅有话说


最近发布公告清退研究生的高校数量以及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等都发布公告清退研究生。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现在研究生人数增多、以前遗留问题、导师问题等原因造成的。

1.研究生人数增多。

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扩招,这也导致如今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时候"跟风式"考研的人数并不少,这也就导致部分学生虽然读研了但是对研究生生活并不喜欢,一直都在混日子。之前看过一位年轻的研究生导师说,他招的两个学生都想着混日子,把研究生读完就行,这名导师想带着两名学生做实验但是却不理人,这种学生如果导师好点说不定还让你顺利毕业,如果导师一般的话就直接让你自生自灭,那么他们自己毕业都难。

2.以前遗留问题太多。

延边大学发布公告大规模清退136名研究生,其中有人入学15年没毕业,但是正常来说这名学生早就应该被清退了但是直到现在才被清退引人深思!以前部分院校研究生愁招不到学生,对学生比较纵容,管理也没有那么规范,但是可以看出各个高校也在对以前的遗留问题进行出手,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毕竟现在也不愁学生了!

3.导师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当然我们也应该知道完成不了学业并不一定都是学生的错,部分学校招收研究生过多导致研究生规模超常发展,这样肯定会导致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研究生,那么老师的指导肯定会受到人数的影响而降低!一位博导也曾说过,研究生的指导应该是小规模的、参与式的、个性化的,但是我们现在很难做到这一点!


高校研究生


现在博士毕业真的挺难的,要求太高,资格论文,查重,盲审[捂脸]。文科论文要写十几万字,就是句句通顺,格式没有错,码十几万字都不容易,何况还要有深度有创新。真心觉得博士都不是普通人,都是战神[捂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