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三體》中所有人物沒有父母親情的割捨,更沒有新生命的誕生,為什麼?

一個人的很多瞬間


第一冊裡葉文潔親眼見他父親挨鬥。後來她在東北山村生了楊冬,東北人很熱情,那一段是她靈魂的一個較量,所以她對人類社會即愛又恨。她之所以聯繫三體人,從根本上說,不是為了毀滅人類,而是為了挽救人類。

第一冊裡的偵探,叫什麼來著?他有一個兒子,他冬眠甦醒後,他兒子去接他。

羅輯與幻想的女人也有一個孩子,羅輯七八百歲時還提到說,那時侯他的妻子與孩子早就死了。

雲天明與家人的感情不大容恰,好象她姐姐有房產爭端。

艾AA是新生嬰兒的代表,那時侯的所有人都很漂亮。有個情節是他們坐飛船上月球,飛船外有好多幼兒園的小朋友排隊等候。

最令人感動的是張北海,他明知人類打不過三體人,但還要偽裝成豎立派。他去醫院看望他的父親,一個老軍人,他想爭求他父親的意見,可是他們不能用語言交流,在那個下午,張北海通過眼神看懂了他父親的意思,於是一個最孤獨的拯救人類的計劃誕生了。


靜靜地觀魚


細思極恐?如果這樣就要細思極恐的話,恐怕題主能看的小說就只有情感類的了。

《三體》顯然不是這種類型的小說,那又怎麼能要求《三體》非得寫這些內容呢?

1.到什麼山唱什麼歌,科幻文學不是情感雞湯。

《三體》是一部科幻鉅著,而且是硬科幻,也就是說它的主要內容應該是未來時代的故事,主要基調應該是科學、理性、客觀。而題主說的父母親情割捨、新生命誕生什麼的,從內容上說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常規現象,與未來、科幻這種關鍵詞無關,從性質上說是人類最容易調動和抒發感情的部分,與理性、客觀的風格不符。所以,非要在《三體》這樣的硬科幻作品裡塞進這樣的內容,不覺得違和嗎?

當然,不是所有科幻小說都必須寫得冷冰冰的,有人就很不喜歡劉慈欣作品中“沒有人情味”的感覺。我認識一位寫小說的朋友,他就對《三體》很不感冒。他自己也寫科幻,最近我就讀了一篇他寫的科幻小說,寫的是一位人工智能機器人和一位自閉症女孩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

以我的觀感來說,這樣的想象固然有新意,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更像披著科幻外衣的情感文學。在我看來,科幻就是未來的科學,好的科幻作品,會讓人信服,覺得未來可能就是這個樣子。就這一點來說,我個人覺得《三體》的故事還是比人機戀愛的故事有說服力一些。

2.人類情感屬於人性的一部分,照書中觀點,人性不能凌駕於宇宙規律之上。

不可否認,有的人是很尊崇所謂“人性”的,當然這裡指的是真善美正能量的那些部分。我想,相信人擇原理的人,相信宇宙只有地球這個孤島孕育出生命的人,大概都傾向於相信人類是萬物之靈,是上帝之選,他們在閱讀和寫作的時候,自然也會傾向於選擇“人定勝天”的方向。

而另外一部分人,認為人類、地球、太陽系,不過是茫茫宇宙中的普通分子。外星文明尚未被發現,如果發現有,從理論上說,與人類和人類社會形態迥異的外星人、比人類厲害得多的外星人,肯定是存在的,而且數量應該不少。因此,放眼宇宙,人類並不特別,也沒什麼值得驕傲。那麼相對應的,所謂“人性”放在宇宙大框架中,也不見得一定是至高的道德。

這兩種觀點應該說無法裁決對錯,因為目前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人類在宇宙中的唯一性。但顯然,《三體》的觀點,更傾向於後者,也就是人類引以為豪的情感、人性什麼的,在真實的宇宙世界中可能什麼價值也沒有。

既然立足於這種觀點,《三體》選擇不像別的文學作品那樣仔細描摹、謳歌讚頌父母親情、新生命誕生這類“人性情感正面代表”的內容,也就不奇怪了。

3.書中並非完全不涉及親情傳遞、新生命誕生這類內容,只不過放在未來時空的背景下,突出的是人類情感的發展變化。

其實書中也不是完全沒有題主所說的這方面內容,只不過既然寫的是未來的時空,作者更多地是從一種和現在的人類日常所不同的角度去寫的。

比如書裡提到三體人的繁衍方式,是父本和母本的有機物質相融之後,一部分作為能源,一部分進行細胞更新,從而孕育出一個新軀體,之後再裂解成三至五個幼小新生命。這時父母已不復存在,但是新生的孩子會繼承父母的部分記憶。——可以想象,三體生命不會有人類生命那種親子之間的親情聯繫,但是記憶傳承這種厲害的設定卻可以幫助三體文明的順利傳遞。顯然,這種設定和三體世界嚴酷的生存環境是相吻合的。嚴酷的環境下,信息的傳遞遠比感情的傳遞重要,這種設定是科學的。

又比如逃亡到太空的星艦人類,目睹了人類艦隊被水滴碾殺的末日之戰後,知道自己從此只能流離太空,再也不能回到地球,也就是必須從心理上和地球母星切割、“斷奶”,這對於他們來說顯然是巨大的痛苦和挑戰。而作為先驅者的章北海,這時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是父親,星艦人類這個新族群的父親。這也是很合理的,也說明了人類還是需要情感寄託。

但緊接著,星艦人類悟出了黑森法則,被迫在最短時間內互相火拼,迅速蛻變成“殘忍”"沒人性”的新人類。既然已經領悟並接受了這種新人類的道德,作為“父親”的章北海自然也在被殲之列。這在地球人類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但在星艦人類,對“父親”的愛和痛下狠手是不矛盾的,章北海本人也認同並且因此感到欣慰。這就是不同環境下情感和道德模式的變化,也很科學。

而地球上的芸芸眾生,知道三體入侵,人類只剩400年光陰了。末日已經倒數,再談感情不是奢侈?不想生孩子也是正常心理吧。所以在三體入侵這個大背景的設定下,《三體》裡不寫父母孩子這些天倫場景,再正常不過。

最後還要說一說書中唯一一段可能是最接近題主期望的描寫,就是程心在聯合國廣場被人群簇擁著要求她參選執劍人的時候,她腦子裡想到的東西。她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母親收養了她,並且為了她,先是與數任男友分手,然後婚後堅持不生孩子。程心與父母分別的那晚,母親拉著她的手說:“咱們仨是因為愛走到一起的……”而眼下,程心懷裡就抱著一個嬰兒,嬰兒的母親熱切地期望她站出來競選。

那一刻程心肯定滿腦子都是人類的愛,於是她的心理活動就是:

三個世紀後,她終於有機會為愛做些事了。

程心是書裡最徹底地信奉和貫徹人類大愛的一個角色,她可能也是題主比較認同的那種很重感情的人。但是在書裡,正是她的“愛”毀了地球,毀了人類。

要說細思極恐,這樣反過來看,父母親情、新生命誕生這些美好的東西,最後竟然引向這樣的結局,也很細思極恐呢。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要黑也要先看過原著再來黑啊。


曬乾的橙子


怎麼沒有?章北海與其父親的情感深沉得可怕。


金眼腰痛


噗,細思極恐,某熱劇《都挺*》居然沒講火箭上天,量子通訊等話題,劇里人物是否根本就沒生活在地球上?三國演義居然沒講三大佬們的父母親情?

一個文學作品,非得寫成百科全書才不“細思極恐”是吧?


philosophy52160817


章北海與他父親的交流寫得還不夠?相當夠了!羅輯建立完美女友的描述不夠親情?聯合政府用莊顏母女要挾羅輯,讓吊兒郎當的羅輯成為一個執劍人,羅輯的親情還不夠?羅輯的女兒不是新生命?葉文潔沒生孩子?

細思極恐的是,題主到底是蠢還是壞?


步驚雷37


葉文潔的孩子楊冬,還有羅輯莊顏的孩子,他們都是新生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