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希特勒犯了哪些致命错误?

舒河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犯了五个致命错误。

一、没能阻止英法军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由于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盟友在德军攻势下崩溃,幸存的英国远征军撤退到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敦刻尔克海峡港口。英国远征军以及部分法国军队背向大海,并且随时可能被德军消灭,此时的英法军队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

然而庆幸的是,希特勒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1940年5月24日,希特勒命令德国A集团军停止追击。该命令下达后,德国的装甲师不得不停止前进,而此刻他们距离敦刻尔克仅仅8英里(约13公里)。德军参谋长弗朗兹·哈尔德(Franz Halder)将军听到这个命令后大为震惊。

A集团军指挥官伦德施泰特的一名下属将军在一次小型会议上询问希特勒为什么下达这个命令,希特勒表示:“目的是希望与英国达成和平。”希特勒坚信,一旦英国军队退出欧洲大陆,他们将永远不会再返回。

然而,一些严肃的历史学家认为,希特勒所谓希望和平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借口,好用来掩盖他犯下的这个致命错误。写了两本希特勒传记的作者伊恩·克肖表示:“希特勒声称他故意放走英国人,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面子而找的借口。”还有一种解释是军事历史学家阿利斯泰尔·霍恩(Alistair Horne)提出的,他认为,希特勒准备将消灭敦刻尔克英法军队的任务,交给其在政治上最忠诚的德国空军来完成。阿利斯泰尔·霍恩引用德国装甲军指挥官海因茨·古德里安的话,在古德里安接到停止行动的命令时,其中还有一句“敦刻尔克将留给德国空军。”

关于希特勒的这个奇怪命令,一直以来是二战历史学家们研究讨论的主题。事后古德里安认为,未能及时下令对敦刻尔克发动进攻是“德国在西线的主要失误之一”;伦德施泰特称其为“战争的重大转折点之一”;埃里希·冯·曼斯坦将其描述为“希特勒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二、德国空军的“鹰击行动”

1940年7月10日,“不列颠之战”开始后到8月13日,德国空军开始实施摧毁英国皇家空军的“鹰击行动”,行动的第一天称“Adlertag”(鹰日)。

由于英国拒绝与德国达成和平协议,希特勒向德国国防军下达(第16号指令),为进攻英国的“海狮行动”做准备。在行动开始前,德军首先想夺取空中优势,因此命令德国空军将英国皇家空军摧毁。

在德国空军的猛烈轰炸下,英国皇家空军损失惨重。正当英国空军处于四面楚歌之时,希特勒突然命令德国空军将轰炸目标转向英国的辅助工业,以及伦敦和其他城市。希特勒试图以此打击英国人民的斗志,破坏英国民众的士气。在这关键时刻,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司令部松了一口气,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得以恢复重组。

希特勒又一次在心理上低估了对手。他把攻击目标从皇家空军机场转移到英国其他城市,以为摧毁英国城市就可从精神上毁掉英国人民的士气。

到1940年9月,德国最终未能将英国皇家空军消灭,更何谈什么空中优势。结果,进攻英国的“海狮行动”计划被无限期推迟。同时德国空军在这场行动中损失相当惨重。

三、试图占领莫斯科

希特勒的第三个致命错误源于他对共产主义以及“斯拉夫民族”的仇恨。希特勒认为,斯拉夫人无权主宰自己,他把德国征服苏联看成是一场纳粹主义和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并且,希特勒妄想通过征服苏联来使英国屈服。

1941年6月22日,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战争初期德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到1941年底,德军的攻势被阻止在“莫斯科之战”(1941年10月2日-1942年1月7日)。1942年1月7日,苏联红军将精疲力竭的德国军队从莫斯科赶回100-250公里。红军的冬季反攻又将德国国防军赶出了莫斯科。

当希特勒下令围攻斯大林格勒时,再次证明了他作为军事领导人的无能。这座城市对德军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希特勒之所以想夺取它,是因为该城市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他借以象征德国对苏联的统治。

“斯大林格勒之战”被描述为是德国军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惨败,对德军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四、向美国宣战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向美国人宣战是迄今为止希特勒犯下的第四个致命错误。1941年12月11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第四天,希特勒向美国宣战。希特勒不是不知道,当时美国的战略资源极其丰富,工业基础相当雄厚并且经济发达。

但是,希特勒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使他将美国视为腐朽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并且充满了混血儿、犹太人和黑人。另外,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后增强了希特勒赢得战争的信心。

希特勒对美宣战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转移德国公众在苏联战争中的注意力。由于德国在苏联的战事遭受了严重挫折,希特勒抓住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个时机获取宣传筹码用来鼓舞德军的士气。

紧接着不久,1941年12月22日,在第一次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以“欧洲第一”政策的形式采纳了Plan Dog memorandum(计划狗备忘录)中提出的建议。正如备忘录中所建议的那样,在整个战争期间,欧洲战区在资源分配上被赋予了更高的优先权。“计划狗备忘录”是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的最著名的文件之一。

无论希特勒有什么理由向美国宣战,这一决定是希特勒犯下的又一个致命错误!

五、诺曼底登陆(D日)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这是希特勒的最后一次重大失误。起初希特勒还是认为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并发动进攻,这实际上是正确的。然而,盟军在实施“保镖行动”后,冯·伦德施泰特等人则坚信盟军会在港口城市加莱发起进攻。殊不知盟军的“保镖行动”计划就是为了迷惑德军,使德军对盟军进攻地点产生错误的判断。

盟军攻击部队离开英国后,希特勒改变了看法并认同冯·伦德施泰特的观点,即盟军会在加莱发起进攻。当隆美尔被指派负责监督从荷兰延伸至瑟堡(Cherbourg)这部分进攻前线的防御工事建设时,隆美尔认为诺曼底海岸可能是盟军进攻的登陆点,因此他下令在该海岸建造大量的防御工事。

当盟军行动开始后,隆美尔将情况报告给希特勒,希特勒认为这是一个诡计,因为盟军最初部署的兵力相对较少。随着美军第101和82空降师的伞兵在德国后方降落,盟军在诺曼底的攻势也同时进行。

隆美尔强烈要求希特勒和冯·伦德斯泰特把所有能调动的德军快速部署到诺曼底。德国情报机构也证实了在6月5日盟军无线电活动相当频繁,这意味着攻击即将发生或正在进行。到1944年6月5日晚,希特勒一直没有批准隆美尔的提议,并上床休息去了。

经过进一步考虑,冯·伦德斯泰特同意隆美尔的观点,但他拒绝在没有得到元首批准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而此时盟军正在发起进攻并在诺曼底登陆,希特勒却正在睡大觉,他的所有下属都不敢主动叫醒他。

结果,德军在进攻开始后的12个小时内没有认真的部署防御部队和必要的装备。虽然他们在诺曼底有60个师,但其中30个师是没有作战经验的后备部队。攻势开始后,由于希特勒没能发起有力的反击,盟军在一天之内就有15万人成功登陆。

由于希特勒拒绝听从忠于自己的将军的忠告,使盟军在诺曼底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加速了希特勒政权的灭亡。


血色黄昏的黄昏


希特勒确实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甚至有人说是几个低级的常识性错误,以至于其失败。暂且不考虑错误是否低级,我们来看一看希特勒究竟犯了哪些错误?

德国在二战当中的军事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哪一个国家在初期都无法撼动和阻击德军的进攻。但是这样一直强大的军队和装有先进武器设备的纳粹,为什么最终没有打赢这场战争呢?

很多人都在说德国当时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压力,所以希特勒难以成功取胜的关键是由于他的野心太大,同时两线作战导致兵源不足,而且人手太少没有几个国家支持,最终导致的失败。但这些老生常谈其实并没有什么亮点,只要知道希特勒是谁的人,都可以总结出这些原因。

其实德军是有机会在战场上获得胜利的,因为已经处于热战时期的德军,战争人数的多寡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尤其在战争初期,各国都无招架之力,所以根本原因是,只有德国自身出了问题,而在优势期间没有真正攻破被侵略国家的抵抗,才导致各个国家逐步联合聚集军队,最终战胜了纳粹德国。换句话说,之所以德国会失败,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战略失误,使德国丧失了使自己的战争优势的延续的机会,攻守之势相互转换。

第一个错误就是敦刻尔克

德军在对抗英法联军的时候形势曾经一片大好,在即将到达敦刻尔克的时候,在离这一地点只有20英里的时候,德国却突然收到了暂停的命令。这也并非德军摸不到头脑,毕竟德国在当时也是孤军深入,而且前期进展太过顺利,害怕法军埋伏。这不得不说是纳粹军队在侵略史上最可惜的一次战役。最终30万的英法联军安全渡过了英吉利海峡,成为日后对德战争的绝对主力。

希特勒本身发动对法国的进攻就是类似于战争赌徒,但是堵到了最后这一步,反而有了顾虑。这些逃脱的英法军队对德国的仇恨复杂,也是未来盟军反攻欧洲大陆的坚强依靠。在反攻之时,希特勒不知道悔恨不,但是双方势力和士气的此消彼长似乎注定了德国最终的命运。

第二个错误军事指挥

希特勒是一个急剧感染力的表演家,对某些个别战场和武器的运用和理解确实有别于那些常规的将领。他在某些时刻确实能看到,如何出兵,如何攻打以及如何使用新式的军事武器,在战争中能够给自己以最大的战果。但是希特勒这一方面的能力并不杰出,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极其高明的战略家,所以在处理最佳方案的时候由于他的自负,因为他总想一些事情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表达去做出来的时候,手下的一些将军和及其理智的参谋更多的选择了沉默。

尤其到了纳粹被反攻之时,希特勒的这一缺点或者说是问题表现的更加明显。


第三个大的失误也就是在不列颠空战当中的失误。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后,希特勒当时面临的抉择是英国和苏联应当先解决谁,当时的希特勒确实要向西进攻英国,而且也发动了不列颠空战。因为希特勒在当时也害怕两线作战,所以企图固守整个欧洲,对英国进行了极其疯狂的狂轰滥炸。但是希特勒并没有沉住气,毕竟空袭英国自己也损失很大,但事后表明英国在当时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无法有效地阻止大规模的抵抗反击希特勒的不列颠空战。当然,这并不是说英国在当时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而是英国的损失远远大于希特勒。

在英国军事力量无法与战斗消耗保持平衡的时候,希特勒却选择停止进攻英国空军,而开始攻击英国的民用设施。这给英国的空军带来了绝佳的喘息机会。如果一直是这种无差别的空战,英国空军的补给以及人员的配备是无法在长期的作战当中得以弥补的。英国必然也会逐渐消耗掉自己的反抗能力。

当然希特勒选择进攻英国的民用设施也是为了消耗英国的反抗能力和它的国力基础。同时也阻止其他各国尤其是美国对英国的物资共应。但是是否这些事情最好同时做呢?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否也代表着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德国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打这场消耗战。也正是以上的这一系列原因使得希特勒不断丧失了战场上的先机,并在英国等国家逐渐联合缓解国内恐惧情绪以后,逐渐陷于战争的被动。


海外战场的失误

当然还有一系列的原因,在海外战场上,希特勒并没有过度注意非洲战场的重要性,没能将这里的英军彻底铲除。这也使得德国在后期被盟国实施跨大洲的战略包围。所以以上就是希特勒在二战期间所出现的一些战略上的失误,这些失误并非是因为没有考虑到而是受制于当时的国力,当时的战场形势以及战争进行过程当中的一些变化而做出的。在当时不论是希特勒本人还是德国的高级参谋,以及盟军绝大部分人都不认为这是失误。

但是作为一种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我们把前后事件重新做个联系和对比,就会发现如果这样的话,结果就会那样。我们不是战略家,我们也不是军事家。我们只是将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各种可能联系起来发现是否历史还有另一种想象中的可能?


世界史图鉴


说到二战,很多人想到的是盟军的诺曼底登陆,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以及美日在太平洋的精彩搏杀以及最后给日本game over的原子弹。但以上这些精彩战役的幕后主使,或者是最终boss都是同一个人——希特勒。

让我们简单了解下希特勒的前身。

话说希特勒小时候被他老爸送进了林茨州立中学,希望他长大后能当个公务员。但其实都不想当公务员,他想当艺术家。

……

于是乎家庭矛盾出现了,所以他当时反抗的方式就是不再好好学习。

1905年16岁的希特勒得了肺病,于是乎母亲不得不让步,随后他在他养病的三年里,希特勒为这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他整天逍遥在美丽的多瑙河畔,沉醉在做艺术家的美梦里。

1907年9月,希特勒病愈之后,便来到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然而几次考试都因为绘画成绩不够理想而名落孙山。

真是够惨的。

然后这时他的母亲也因病去世了,面对这一连串的打击,希特勒离开了家乡。他在心中暗暗发誓,若干不成一番事业,绝不回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当德国民众以及希特勒听到德国参战的消息后,希特勒欢天喜地的跪在地上,感谢上苍,让他有幸参加一个光辉的时刻。

随后的希特勒最终策划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通过他的虎狼之师以及他特有的战术——闪电战,征服了整个欧洲,甚至连大洋彼岸的美国都震惊不已。毕竟一个国家想征服整个欧洲还是有点困难的,毕竟德国的旁边还有个当时欧洲第一军事强国——法国的存在。

但希特勒丝毫不惧法国存在,公然征兵开战,并且先后入侵了波兰,挪威和比利时,最终只兵临法国城下。

然后法国人这时候还认为马奇诺防线和阿登森林可以抵御德国人的攻击。

但令千千万万法国人没想到的是,希特勒居然用他的军队巧妙的利用阿登森林的天险关系,越过了法国人引以为傲的马奇诺防线,并且深入法国腹地。最终在23天内击垮当时欧洲第一的军事强国——法国。

但就当西线战役进行的如火如荼,德军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不是小问题,是希特勒一生中的人生败笔,同时很多希特勒的战役中的一些细节也被很多历史学家所诟病。

其中希特勒他的人生中的第一场战役所最大问题就在于是——英法联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因为当时的法国全境基本上被占领,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港口的时候,正在准备一路高歌猛进,踏平整个法国的德国装甲师团,居然收到了希特勒的停止命令。

长官:前进啊!

士兵:元首叫停了战争啊,长官你不知道吗?

说实话,当时很多德国陆军装甲师团的长官都感觉很不解,为什么离敦刻尔克只有一步之遥只需稍稍往前一步就可以拿下敦刻尔克,让30万英法联军成为俘虏。

当时因为戈林向希特勒保证,说凭他的空军就可以消灭整个敦刻尔克的联军,于是乎让希特勒停止陆军的前进。

这可以说是希特勒人生中的第一大败笔。

紧接着随后放出30万英法联军后,希特勒就启动了攻击英国计划,并迅速提上日程。

战役开头希特勒凭借他强大空军迅速碾压了英国的空军,甚至差点就把英国空军打的满地找牙。当时的英军飞行员基本上一天要出战6~8次,并且随着德军高强度的猛烈轰炸,使得英国的飞机生产线出现了中断,人员也不能及时的补充。就在皇家空军即将覆灭的时候,事情的转机出现了,然而这个事情转机却是希特勒造成的。

因为当时出现了一群迷航的德军轰炸机,他们不知道自己飞到了伦敦(之前两方只攻击对方飞机,不轰炸城市),于是于他们就投弹炸了伦敦。

随后丘吉尔立刻命令皇家空军轰炸大队轰炸柏林。

这时候希特勒又犯了致命错误。

因为当时进攻英国的计划是为德国陆军进攻英国本土做好准备。陆军德国最强大,海军英国最强大。于是乎希特勒决定用空军碾压英国海军的优势,来为陆军提供登陆准备。同时纳粹德国的空军遵循着先将皇家空军消灭的原则,所以正当英国皇家空军就要被德国空军掐死的时候,希特勒改变了轰炸目标,也就是因为丘吉尔的轰炸大队轰炸了柏林,希特勒就决定将空军全部用于轰炸英国的城市,反而忘了当时他们最初的目标——为陆军的登陆做准备。

时间来到1940年,这时候,希特勒的盟友意大利决定进攻非洲。正当意大利军”高歌”猛进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开始挖起了战壕,建起了营房——他们准备安营扎寨了。

然而这时候意大利军区却突然被英军击溃,甚至连他们的殖民地都丢掉了,一路退进了要塞里面。

希特勒觉得不能让他的盟友在外面丢人现眼,于是就派了隆美尔和他的装甲兵团前往了非洲。

然而这并不是希特勒人生的大的败笔,这只是因为当时希特勒知道隆美尔在北非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给他颁了个元帅的勋章,然而隆美尔却不想要这种没什么用的头衔,因为他想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和装备更新。

时间来到1944年的6月,盟军的诺曼底登陆马上就要来了,这时候希特勒也早就下令修筑一条从德国到挪威的濒海防线,也就是——大西洋壁垒。自从在北非战场上,隆美尔与希特勒的意见想左后,希特勒便把隆美尔调到了德国,任命为他为B集团军的司令,负责修筑大西洋壁垒。

1944年的6月6日,盟军开始登陆了。

同时在登陆前夕,盟军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伞兵空投以及轰炸德国沿海防线,然而当时希特勒却认为这只是盟军的佯攻,真正的攻击目标是在加莱。

当西线德军终于反应过来,盟军在进行大规模登陆时,他们请求希特勒的批准出动2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的空降部队,希特勒却命令,在白天侦察弄清情势之前,禁止动用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这时仍然认为这只是牵制性的佯攻。

然而就因为这样,导致盟军已经有很多部队登陆了。仅仅是在战役最初的6天里,只有326547人,54186辆军车和104428吨物资通过海滩运输到岸上到。6月12日日,滩头已经连成到一条战线。

以上就是希特勒的人生中几大最大的败笔和致命错误。


SCP短视频


希特勒除了众所周知所犯的错误外,我认为还有以下三点致命错误

第一、列宁格勒战略失误

本来列宁格勒是很好攻占的,希特勒却选择了围困,但围困又没有完全进行合围,拉多加湖成了唯一的缺口,苏军以此源源不断的将补给运入城内,造成了消耗战,消耗很大一批德军的有生力量

第二、增援基辅,一大败笔

1941年9月底,北方德军装甲部队一路长驱直入苏联境内,距离莫斯科仅有数十公里,德军侦察兵甚至看到了克里姆林宫上闪闪发光的建筑,希特勒却不顾众将反对,要求该装甲师南下增援基辅,苏军借此机会召集了大量兵源,还将远东地区十多个精锐师调回莫斯科参战。错失了攻占苏联的绝好机会。

第三、固执坚守北非战场

1940年6月到1943年5月的北非战场,虽然让德军将领隆美尔成名,但是英军将领蒙哥马利显然也不弱,两人在北非战场斗智斗勇,隆美尔奉劝希特勒放弃北非战场,收缩兵力集中在欧洲地区,但是希特勒了为了顾及面子,并没有采纳,导致德意两国损失12个师,消耗了大量装备物资和精力。

以上是我认为希特勒在二战中犯的三点致命错误


历史之殇以之为鉴


希特勒的失败是必然的,看似是因为局部的战略失误,其实是他的性格及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当战争初期法西斯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希特勒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东西两线同时开战,最后兵源枯竭,资源困乏,而同盟国的战略机器开动,经过退却,防御,相持,再到进攻,直到彻底打败法西斯。





文史红尘


最大的错误就是双线作战。要是一开始就磕苏联,就没卵事了。英法美纵容他吞并波兰,就是希望他去干苏联,结果他干了英法。干了英法就算了,没拿下来又去干苏联


林柏闲


致命错误闪电战带给希特勒太多自信,就是东线战场被苏联拖住了,斯大林格勒久攻不下,冬天到来。损失惨重,我个人认为,如果全力打欧洲,把英国。法国,都打败,稳定住局面,缓和两年,在进攻苏联这样结局就不好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