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何罪之有?包道乙為何要斬斷武松手臂?

瘋狂特效墨鏡先生


與梁山遇到的其他敵人不同,南軍的法師在大戰的中後段才姍姍來遲,而包道乙和鄭彪這對師徒也對梁山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也正是包道乙,用他的妖術險些要了武松的性命。

武松沒有罪,包道乙也沒有罪,可惜二人的立場不同,並且還互相是敵對的陣營,所以擊敗對方,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武松上應天傷星,我們發現徒手能力極強的他很少能受到重傷。但包道乙用的是法術,混元劍又是法寶,這樣一來,或許就到了武松契合他星宿的時候了,在武松去攻擊鄭彪時,包道乙祭起混元劍,直接砍向了武松。

包道乙這劍並沒有砍中武松的要害,只是擊中了武松的左臂,並且沒有砍斷。此事武松被因劇痛而混到,幸虧魯智深及時趕到,並且搶下了混元劍,不然武松的性命真的不保。

等到武松甦醒時,看見自己的胳膊將斷不斷,他用了一個極其血腥和殘忍的辦法,就是用戒刀把左臂砍了下來!之後武松就被扶會營帳療傷,而後來包道乙被凌振的火炮炸成了粉末。

之前有粉絲說包道乙的混元劍和武松的行者身份有一種命運的糾葛,我覺得他分析的蠻有意思的但是我找不到他的評論了。相比較於師傅包道乙,他的徒弟魔君鄭彪的表現或許更勝一籌。鄭彪雖然和包道乙學了點旁門左道,但都頭出身的他還是學了一身硬本領的,所以我們發現鄭彪出戰並不會直接使用妖法,而是在打不過對手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妖術來做輔助。所以我們發現,論純武力,鄭彪居然打不過王英,所以鄭彪施法編了個穿金裝的“韋護”,嚇了王英一條,就這麼一個空檔,王英就被鄭彪刺死了。

當然王英之死,《繪卷水滸傳》中還有個特有意思的編排,就是清風山三人組中鄭天壽早早的在宣州就陣亡了,與他兄弟情深的燕順和王英一直對鄭天壽念念不忘,於是鄭彪在敵不過王英的時候製造了一個鄭天壽的幻影,王英看到鄭天壽以為自己的好兄弟還活著,就高興的跑了過去,結果鄭天壽的幻象變成了金人,王英也因此被殺。

王英一死,扈三娘就過去給夫君報仇,在極大的哀痛下,感性的扈三娘已經沒有了基本的戰鬥能力和躲避能力,結果被鄭彪用金磚砸死。這對苦命鴛鴦,最終死在了一起,也是最大下幸福了。

之後李逵、項充、李袞去追殺鄭彪,李袞先一交跌翻在溪裡,被南軍亂箭射死。

項充急鑽下岸來又被繩索絆翻,被上來的南軍將士剁成肉泥。

所以,鄭彪的表現要比他師傅厲害的多,一人拖死拖傷了五員梁山大將。但這師徒倆的法力水平只能嚇唬一下不會法術的人,幸好當時樊瑞還在,鬥法戰勝了包道乙,協助關勝擊殺了鄭彪。


鄭彪所殺的這四員梁山將領,有無數個不該死的理由啊…


邏輯文史游


武松的罪非常大,可以說是罪惡滔天,包道乙替天行道,對抗朝廷的黑暗統治,但是恨自己武藝不夠高強,僅是斬斷武松的手臂,如果可以,他最想殺死武松,為方臘的起義軍報仇雪恨。




武松的第一大罪:盲目隨從。

武松的人生觀不正確,黑白不分,跟隨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充當朝廷的爪牙,成為朝廷的棋子,去攻打方臘起義軍。

宋廷已經是奸臣當道,貪官汙吏橫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方臘順應民心,深明大義,建立起義軍,反抗朝廷,解救老百姓於繁重的苛捐雜稅當中。

而且方臘敢做敢為,對朝廷堅決抵抗到底,不似那個假仁假義的宋江,為了自己的名利,給梁山好漢挖坑,一個又一個地坑上梁山,然後又帶領他們歸降朝廷,自甘墮落被朝廷利用。

武松雖然武藝高強,卻不懂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為宋江賣命,這成了武松的第一大罪。武松若懂事理,不應跟著宋江去攻打方臘,應當學公勝孫全身而退,或者拉著他的兄弟魯智深、張青、孫二孃等人另立山頭亦可。



武松第二大罪:殺氣太重。

武松第一次殺人,是少年時期,在清河縣殺了人,敢做不敢當,殺了人後逃到滄州,在柴進莊上白吃白喝。

武松第二次殺人,是為武大郎報仇,殺了潘金蓮、西門慶,這個在道德倫理上無可厚非,值得稱讚。

武松第三次殺人,是當施恩的打手,為了幫施恩搶回賣酒的地盤,把蔣門神的小妾給差點殺了,一個女流之輩而已,與武松沒有深仇大恨,這次武松有些過分。



武松第四次殺人,是在飛雲浦,這次殺人倒沒有過分,畢竟那幾個公人都想要了他的性命。

武松第五次殺人,血濺鴛鴦樓,這次絕對的是濫殺無辜,所謂冤有頭債有主,一切禍源是張都監、張團使、蔣門神,與張都監的家人、奴僕毫無相干,但是武松見人便殺,大大小小共十五人成了他的刀下冤魂。

這種濫殺無辜的行為,因果循環,是要還的。所以武松夜走蜈蚣嶺前,醉酒掉進水裡,被一條黃狗欺負。堂堂一個打虎英雄,被一條黃狗欺負,這是施公對武松的懲罰,而他被包道乙砍斷一條手臂,更是影射武松殺氣太重。

包道乙其人



其實包道乙也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之事,他與梁山的公孫勝一樣,是名道士,跟著方臘造反朝廷。方臘集團與梁山人馬一模一樣,都是不堪忍受朝廷的黑暗,不同的是宋江願意充當朝廷的爪牙,方臘不願意。

包道乙沒有什麼大本事,就是會施行道法,他之所以能砍斷武松的手臂,是利用障眼法,若不是魯智深及時搭救,武松會命喪黃泉。

包道乙最後是被凌振的火炮炸死,看來法術再高,也怕炸藥。



其實武松沒有罪,整部水滸,僅是一場人心的江湖,是非對錯,不過是帝王統治下的世道滄桑。

整部《水滸傳》有個非常奇怪的地方,宋江招安之後,帶領梁山人馬攻打遼國、田虎、王慶這三大反賊時,一百零八好漢皆是好好的,不曾有傷亡,然而在最後攻打方臘時,梁山好漢死傷過半,這非常的不合理。

或許這是作者筆墨的故意渲染,方臘、宋江,都是帝王統治下的棋子,是維護他們榮華富貴的利用工具,兩敗俱傷的結局中,方臘集團覆滅了,宋江集團的大多數好漢都沒有得到善終。

大的框架下,武松與包道乙,是英雄與英雄之間的廝殺,大多時候,人們都希望世道海清河晏,天下太平,若不然,人們的矛盾往往指向封建朝廷皇帝及奸臣們,而不是所謂英雄與土匪之間的相互征伐。

一場水滸江湖,一場人心,說不盡,道不透,還是那句詩寫得好: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寫“悟空”已成習慣,更是一種情懷。感恩相遇,更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


我就是竹韻


這個問題很奇怪,兩軍作戰各為其主,各自以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為己任。戰爭是殘酷的,跟交戰雙方的個體有沒有罪沒有任何關係,難道武松無罪包道乙就會放過武松嗎?無論有沒有罪包道乙都要取武松的性命,斬斷武松手臂並不是包道乙的最終目的,只不過他並沒有能力要了武松的命罷了!武松當然也是想殺死包道乙,因此用有罪或無罪作為單兵作戰的敵對雙方是否應該活或者死是很不合適的。

武松與包道乙並沒有個人恩怨,都是為各自利益集團服務罷了,武松為梁山宋江服務,包道乙為方臘服務,他們都是各自陣營的英雄。當然在《水滸傳》中武松是被施耐庵著力刻畫的正面人物,代表正義的一方,而作為對立面的包道乙自然會被認為是反面人物。但事實上無非成王敗寇罷了,無論是宋江還是方臘都是農民起義的傑出代表,他們雙方的交戰事實上自相殘殺而已。


宋江集團與方臘集團麾下大將的龍爭虎鬥最終只不過是削弱了農民起義的力量,鬥來鬥去只是為共同的敵人腐朽的北宋封建王朝做了嫁衣,可悲可嘆!


鄭非夢妙文


包道乙自幼學道,會法術,使一口玄元混天劍,能百步殺人。投靠方臘後,被尊稱為靈應天師。

他有個徒弟叫鄭彪,弄槍使棒,樣樣精通,也跟包道乙學了一身左道之術,是方臘麾下的殿前太尉。

兩人常一起協同作戰,一人上去拼殺,倘若不敵,另一人施法助陣。






01

宋江攻打睦州首敗,皆因鄭彪和包道乙暗施法術

鄭彪雖然武藝不錯,但跟梁山好漢頂級戰將相比,相差還是太遠。若論級別,頂多能跟排名較後的地煞星相提並論。

鄭彪首戰王英,打了八九個回合,就開始做法,在天空弄個幻像,來勢洶洶,從空中撲向王英。

王英是沒見過這等陣仗,被幻像弄得亂了手腳,才被鄭彪戳下馬。這就像秦明跟方傑之戰,若不是被杜微偷襲,手忙腳亂,怎會死於方傑戟下?

一丈青也是如此,見到王英落馬,急於救夫。被鄭彪暗器偷襲,戰死沙場。

兩將折損,這對宋江的打擊很大。心急如焚,急於報仇。話說方寸大亂之際,必是兵敗之時。

宋江一時氣急,當下挺身衝上去廝戰,當然,以他的武藝,多半要去送死。這個氣急,無非是做給下面好漢看的。所以李逵,項充等戰將見到,趕緊出來接應。又被鄭彪弄個雲遮霧鎖,分不清東南西北,宋兵自亂一團。

可見鄭彪這人,在兵法戰略上,擅用陰術,自有一套。總是趁人之危,亂人陣腳。儘管梁山好漢的武藝超群,但碰到鄭彪這種怪力亂神的打法,頗不適應。






02

包道乙看到武松殺氣橫秋,才放出玄元混天劍斬斷武松手臂

宋江等到雲散天晴,便領著將士殺出重圍。武松和魯智深是衝在最前面的。說到有無罪過,武松當然無罪。兩軍廝殺,爭個輸贏,成者王,敗者寇,何罪之有?

包道乙見到武松勇猛,天神一般。倘若殺過來,鄭彪必敗無疑。以鄭彪的法術,未必能治得了武松。鄭彪放出一個金甲神人,拿根降魔杵亂打,這無非是個幻像。對付一般好手,嚇唬一番,倒是能應付得過去。

可碰到武松這種殺氣縱橫,罡勁凜然的好漢,只能束手無措。迫不得已,包道乙才施展絕技,放出玄元混天劍,從空中飛下砍殺武松。可能被武松殺氣所懾,失了準頭,只砍到了武松的臂膀。

本來玄元混天劍鋒銳無比,別說手臂了,山石都能砍成兩截。可砍了武松的手臂,卻未完全斬斷,還連了些皮肉,後來是武松自己揮刀割斷的。可見武松的臂膀硬如堅鐵,非常人能比。





所以,鄭彪和包道乙是佔了法術的便宜,若論平常單挑廝戰,豈是眾位好漢對手?藉助法術,怪力亂神,讓梁山好漢折損不少。武松能僥倖撿回一命,已是不錯了。





灣火


另類君解題^_^

題主這個問題真讓人不知所謂,武松代表的梁山鎮營和包道乙所屬的方臘陣營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武松和包道乙各為其主,所以他倆之間的PK是你死我活的對決,這裡並不涉及正邪善惡之分。

另類君在這裡簡單談談武松為什麼會被包道乙斬斷手臂。

武松是梁山上首屈一指的亡命之徒,平生殺人無算,遠如西門慶姑且不說,後來怒殺張督監,張督監全家老幼,甚至加重的丫鬟僕役也都被屠戮殆盡,更操蛋的是武二郎連老張家中的雞和狗都一併剁了,堪稱是雞犬不留!

所以像武松這樣的冷血悍將絕非尋常武將所能攖其鋒,因為武松身上戾氣深重,當他在人間唯一的親人武大被害死之後,他身上殘留的最後一點溫情也隨之而去。

他眼裡只有酒肉和殺戮,稱他為梁山第一殺人機器,讀者君沒意見吧?

我們再說包道乙。老包本來是金華山道士,後跟隨方臘聚義,這個履歷跟公孫勝有些神似,但老包跟隨的老大是方臘,在《水滸傳》中是配角,所以他被歸於“非正義”的一方,所謂“遇人不淑”,老包被施耐庵貼上了“壞人”的標籤:

跟隨方臘,圖謀造反,以邪作正。但遇交鋒,必使妖法害人。有一口寶劍,號為玄天混元劍,能飛百步取人。協助方臘,行不仁之事。

讀者諸君請看,為嘛公孫勝使法術獲勝就是“替天行道”,而人家老包用個“玄天混元劍”就成了“不仁之事”嘞?

哎,怪只怪方臘沒有掌握主旋律,所以方臘團隊所有的本事都是“負能量”的“妖法”,照這個邏輯,武松被包道乙用玄天混元劍斬斷手臂也就成了“被加害”!

其實,就是技不如人罷了。圍觀群眾再怎麼不服氣,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捱揍就是捱揍,眼瞪得再大也沒用。

某些答主所謂的“武松擅長近戰物理攻擊,而包道乙是法師用遠程傷害作弊”,另類君不願苟同,武松對陣包道乙之前是知道包道乙本事的,己方陣營派他出戰之前也有過權衡,而事實證明,梁山這邊龍套級的樊瑞一出場就把包道乙當場KO,足以說明包道乙並非狠角色,如果武松當時一把雪花鑌鐵刀將包道乙當場砍成兩段,難道才遂了大家的心願嗎?

那這個《水滸傳》不成了《葫蘆娃》和《黑貓警長》了嘛!

拜託題主,我們是成年人看文學名著,不是小孩子看動畫片,然否?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另類文史


武松的斷臂其實是一種藝術上的“完美”,武松這個人被作者施耐庵賦予了很多情結,之前的武松還不夠完美,只有斷臂後的武松,才能完成由“殺神”向“佛”的華麗轉身。

1、殘缺之美

“殘缺之美”又稱之為“遺憾之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十全十美”不是最好,真正最好的是“十全九美”。人生就是要留下一點遺憾,這樣人們就會對那一點點的遺憾產生巨大的幻想,也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武松之前的表現都讓人很滿意,有血性,重情義,武功高強,心思縝密。但照著這個路子一直下去,武松肯定是要立大功的。那武松豈不是要隨著宋江回到朝廷接受封賞,讓後再喝一杯御賜的毒酒身亡嗎?這是我們想看到的結局嗎?

顯然不是,所以,要在這個殘酷的社會活下來,就必須捨棄點東西。於是施耐庵選擇了讓武松斷臂,這樣他才能避免回到朝廷。放棄了高官厚祿,但是保全了生命,武松身上的自由的意志也得到發揚。捨得,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武松身體上的殘缺,卻讓我們看到一個閃閃發光的靈魂,這才是最美的。

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武松是“天殺星”轉世,身上殺性太重。他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殺西門慶,殺潘金蓮,接著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等。

一樁樁,一件件,武松的雙手沾滿鮮血,雖然這些人都是死有餘辜,這些人都是罪有應得。但是人世間是有法律的,是有他的秩序的。這並不是一個可以快意恩仇的世界,我們終究是要向這個社會低頭的。

而武松用暴力打破了這個秩序,所以他就要付出代價,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也是“宿命論”的觀點。武松來自上天,所以他還要回歸,但這樣的武松迴歸不了,他還需要一次“昇華”。就像孫悟空一樣,他同樣雙手沾滿了鮮血,但是他到達西天之後,經過佛祖的“加持”,立刻就成為“鬥戰勝佛”。

武松也一樣,他也需要“加持”,於是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武松的斷臂,也就意味著他要“放下屠刀”了,所以這時他就成“佛”了。

武松的斷臂不只是身體的殘缺,跟意味著精神上的“昇華”,他要和過去劃清界限。這一刻,就是他的重生。


老蟲


《水滸傳》中,千古才子施耐庵安排的故事情節包道乙斬斷武松手臂一段,非是武松有罪,恰恰相反,正是用妖道包道乙的邪門伎倆,襯托英雄武松的正派,光明磊落。

古人說:“人之假造為妖,物之性靈為精”。請看《水滸傳》中有關武松及包道乙精彩片段的描寫。施耐庵描寫武松及包道乙二人交手前,是如何描寫包道乙呢?請看原著。

“當日包道乙等三人在殿帥府中商議起軍,門吏報道:“有司天太監浦文英來見天師。”問其來故,浦文英說道:“聞知天師與太尉、將軍三位,提兵去和宋兵戰。文英夜觀乾象,南方將星皆是無光,宋江等將星尚有一半明朗者。天師此行雖好,只恐不利。何不回奏主上,商量投拜為上?且解一國之厄。”包天師聽了大怒,掣出玄元混天劍,把這浦文英一劍揮為兩段。有詩為證:文英佔玩極精詳,進諫之言亦善良。妖道不知天命在,怒將雄劍斬身亡。

“妖道不知天命在”指出包道乙實為妖道。

再看:武松是如何受傷的,完全是妖道包道乙偷襲所致。

那包天師在馬上見武松使兩口戒刀,步行直取鄭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劍來,從空飛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暈倒了。卻得魯智深一條禪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時,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將斷。

再看《水滸傳》對武松人物外貌的描寫: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再看看英雄武松的成長過程。

一:出身。

武松是清河縣人氏,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

二:傾慕高義。

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憤怒要打宋江,柴進道出宋江姓名後,武松大驚,納頭便拜。

三:忠厚仁德。

武松回清河縣的路上,見酒家“三碗不過岡”,連喝十八碗酒,在景陽岡乘醉打死猛虎。下山時巧遇獵戶,一同來到陽穀縣縣衙,將賞銀全贈與了眾位獵戶。知縣愛其忠厚仁德,任命他為都頭。

四:寧死不跪。

與喬道清的戰鬥中,武松被生擒,寧死不跪。

五:得以善終。

武松在征討方臘的戰鬥時,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 後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為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最後以享年八十善終。

古人說:“將軍百戰死,瓦罐井口亡。”正義、勇敢、嫉惡如仇、急俠好義、剛猛不屈、敢作敢當、思怨分明、知恩圖報、不向惡勢力低頭,來自民間的大英雄武松得以善終。古往今來,使多少英雄感心動耳,蕩氣迴腸,千古人間消塊壘!


劉豫州998


在征討方臘的戰鬥時,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

後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為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最後以享年八十善終。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後,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頭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武松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蹟在後世廣為流傳。

武松是清河縣人氏,他有一個哥哥叫武大郎。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這武松兄弟雖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長八尺,儀表堂堂,渾身上下有百斤力氣。

擴展資料

歷史上確實存在武松這個人,武松原本就是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人氏,他是一位武藝高超的俠義之士,忠肝義膽、義薄雲天,這樣的人物性格才有了他在水滸傳裡的一面。

武松是一個為民除害的大英雄。史記中有關武松的記載是他原是一個江湖的賣藝之人,因為武藝高強,先後被杭州知府高全邀請當了督頭、提轄,後來因為這個杭州知府倒黴,而武松也跟著受了牽連,被趕出了衙門。

再到後來,因為杭州知府有個惡霸,他是京城太師蔡京的兒子,仗著自己父親的權利在杭州一帶為非作歹,無惡不作。當地的百姓都受盡了他的欺侮,一度的民聲怨道。被武松知道決定殺了這個傢伙,為民除害!

他趁這個蔡惡霸剛從府門出來的時候,沒有防備,便上去連捅數刀。這廝鮮血直流倒在了地上死了,後來官兵來了,因為人數太多,武松寡不敵眾,被抓後被重刑拷打下而死於獄中。

這個就是歷史的真相,武松並沒有上梁山。但是老百姓為了感謝這位大英雄,為了紀念他,立碑於杭州西湖北山街西嶺橋畔。上面寫著”宋義士武松之墓“。而水滸傳裡的武松在施耐庵的筆下,通過了藝術的加工而塑造完美的人生結局。體現了民願和民心。



虯龍歧柏


首先武松沒有罪,但是因為他和包天師屬於兩個不同陣營,包天師斬傷武松的手臂也在情理之中,注意是斬傷而不是斬斷,書中關於這段是這樣描寫的。

那包天師在馬上,見武松使兩口戒刀,步行直取鄭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劍來,從空飛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暈倒了。卻得魯智深一條禪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時,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將斷,卻奪得他那口混元劍。武松醒來,看見左臂已折,伶仃將斷,一發自把戒刀割斷了。

那麼,武松為什麼要把“伶仃將斷”的手臂一刀砍了下來呢?我認為首先是出於安全考慮,因為宋代醫療技術不發達,而且在戰場上也沒有好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宋江陣營唯一的醫生——神醫安道全也被調到宋徽宗身邊,所以武松知道受傷的手臂在這種條件下很難接上,而任由其發展的話,手臂很可能會感染,屆時傷勢會更嚴重,到時候傷害的可就不是一隻胳膊,而可能是生命,所以他才果斷的斬斷手臂。

另外,武松看到兄弟們在征討方臘時死的死,傷的傷,對宋江和朝廷已經心涼,但是如果他不受傷,肯定無法脫身,至於自己回到朝廷後的結局如何,他已經猜到大概率不會有好結局,所以他才自斷手臂,自己已經成了廢人,在宋江那裡成了無用之人,宋江自會放過他,原文是這樣寫的:

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

對於武松的請求,宋江果然只回復了四個字:任從你心,之後就不再勉強。而對於朝廷來說,已成廢人的武松自然不會再有任何威脅,而且還獲得朝廷的同情,最宋江和朝廷都對武松進行了很多的補償,送給了武松大量的金銀珠寶,給武松所在的寺廟也捐獻了不少香火錢。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武松其實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也是非常果決的一個人,正是因為他的聰明,他才想到了藉此脫身;正是因為果斷,他才對自己下得去手。所以,他最後活到了八十歲,得以善終,成為了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結局最好的好漢之一。

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包天師斬傷武松手臂,卻沒有憑空割掉武松的頭顱,也是間接幫助了武松,讓他失去一隻手臂卻得到了善終。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武松何罪之有?包道乙為何要斬斷武松手臂?"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啟迪文摘


謝謝悟空!試著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分析一下,武松有沒有罪?

從整個小說描寫的過程看,大部分好漢都是被逼無奈才殺人的,當然如果說沒有罪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按照律法看,肯定也是有罪的,比如過失殺人,甚至即使該殺也應該由律法審判後處理,不該自己去殺人的(除了特殊情況下外)。

梁山好漢征討方臘時,武松這時是屬於朝廷的人了,按照朝廷的觀點,打方臘是征討反賊,那麼武松是沒有什麼罪的,這是站在朝廷一面來說的。如果站在方臘一方來看,武松是代表朝廷要來剿滅他們的,就是他們的敵人,是敵人就是你死我活,不用講有罪無罪,不是你殺死他就是他殺死你。

所以說,武松有沒有罪,是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的。

其次,我們來分析包道乙為何要斬斷武松的手臂?


包道乙是方臘手下的將領,會奇門遁甲,五行八卦,法術高強,就像公孫勝一樣。按照今天來看,無論是公孫勝或者包道乙都是不可能有那種能耐的,這是作者創作小說的需要,把他們神話了。從歷史來看,唐朝就開始有志怪小說,小說中的神仙鬼怪會各種不同的法術,一般神話故事裡面都是一物降一物,邪不勝正,最終總會有絕世高手出現…包道乙會法術不管是真是假不去考證。

他做為武松他們的敵人,相互間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武松作為梁山步戰高手,方臘的哪些多數手下都不是對手,可以說對付他們應該是一擊必殺,包道乙當然不希望他們那麼快被朝廷剿滅。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即然包道乙會法術,自然會對武松下手,他才不管你有沒有罪。實際上他是要殺死武松的,由於武松屬於地煞星,受到神的庇護的,包道乙想殺死他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只能斬斷他的手臂。

武松包道乙各為其主,雙方是敵人,即使沒有私人恩怨那麼在戰場上也會殺死對方的。

既然是寫小說,那麼每一個角色會有不同的性格和故事的,就和一盤菜一樣,會有不同的食材和調料的,各自的作用和特色是不同的。武松在小說中也殺死了不少人,打了不少仗,像他那樣的高手,如果沒有被包道乙斬斷手臂,那麼後續還會去繼續打仗的,或者受到陷害的,因為像高俅哪些人始終不會放過樑山他們那些好漢的。所以最後在六和塔了此一生也是一種不錯的歸宿。

總結: 武松有沒有罪需要按照律法去解讀才比較客觀一些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觀點)。包道乙斬斷武松的手臂不用解讀,各為其主,雙方是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