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嬪妃侍寢的全套流程是什麼?你怎麼看當時的這種現象?

柳侍墨


不管具體有什麼流程,一些電視劇編的那種“裹著被子抬進去”的情節,都是錯誤的、沒有根據的。

歷史上的清朝宮廷沒有這套規矩。

根據晚清的筆記《清宮遺聞》的說法,后妃侍寢有一套流程:

如果是皇后侍寢,只需要有敬事房記載日期。如果是妃嬪侍寢,就比較複雜了。

每日吃晚膳時,敬事房太監要舉著一個大盤子到皇帝面前,裡面都是寫有妃嬪封號的綠頭牌(如上圖所示)。這個牌子也叫做膳牌。

如果皇帝說:“去。”就意味著今天不臨幸妃嬪,在燕喜堂等候的眾妃嬪就可以散去。

若有屬意,則取牌翻轉之,以背向上。然後,那個被翻牌子的妃嬪就準備侍寢。

除此以外,故宮研究專家朱家溍先生也曾經指出——

皇帝如果想要臨幸妃嬪,通常的程序是在吃晚飯的時候,由敬事房太監給他遞上一盤綠頭籤;而妃嬪們,都是聚在燕喜堂(養心殿後殿西耳房)等候皇帝翻她們的牌子。

如果皇帝傳某位妃嬪侍寢,就把她的綠頭籤翻過來,內殿太監首領隨後去傳喚她進來陪同皇帝用膳,晚上共同生活。

其餘人等其餘妃嬪散去,回到她們居住的宮殿,這個步驟被稱作是“叫散”。

這就是大概流程。


HuiNanHistory


清代妃子侍寢大概有五個步驟

1、報花名(翻牌)

每日皇帝晚膳用畢,清代的敬事房總管太監就呈奉一個大銀盤,銀盤上放著綠牌子,分別對應後宮的妃嬪,皇帝看牌選人,選了誰,便把牌子翻過來。

2、侍寢

被選中的妃子要先行湯沐,裸身裹被給太監抬往皇帝寢宮,待皇帝就寢,太監會將被子蓋到皇帝的腳踝關節處,龍足得露在外,太監把妃子送上龍床,妃子要從皇帝腳踝處匍匐鑽進被子。一般只有皇后和皇貴妃才能在皇帝寢宮過夜,普通妃嬪則不行。

3、催鍾

有時皇帝正在興頭上的時候,會被太監催鍾。因為妃子侍寢時,他們就守在外邊,一是以防皇帝縱慾過度而出意外,二是執法,到點催鍾。皇帝一般守禮,在被太監喊第三遍時就會停止。

4、避孕

清代妃子懷孕須皇帝同意。太監催鍾完畢,妃子面對皇帝,倒著爬出被子,太監會再用被子裹住妃子抬離龍床,太監總管會隨後進來請示是否可留孕,皇帝如說不留,侍寢的妃子就會被進行事後避孕。

5、記錄

皇帝寵幸妃嬪後。總管太監須在隨身攜帶的小冊子上記載,皇帝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臨幸了某妃嬪,需要記載詳細,進行存檔,以備查考。

“一入宮門深似海,一簾幽夢是枉然”。後宮佳麗三千,如果有幸得到皇帝恩寵,便會光耀門楣,但是不幸者何其多。


趣野觀史


滿清時期的嬪妃侍寢的過程頗為複雜,這種事的進行並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簡單,影視劇中所展現的也只是不完整的一部分,那麼清代嬪妃侍寢的具體流程有哪些


第一步,翻綠頭牌,確定“幸運者”。

皇上晚飯吃過之後,太監會端過來一個盛著許多綠頭牌的盤子,每一個綠頭牌上刻著一個嬪妃的名字,刻名字的一面向下,皇上隨機挑出一個綠頭牌翻過來,綠頭牌上的名字就是當晚的“幸運者”。

第二步,沐浴更衣,由太監等人抬到皇上的龍床上去。

雖然非常繁瑣,但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流程,嬪妃是不能輕易的被抬上龍床的,被選中的嬪妃必須仔細沐浴一番,而且被抬上龍床時也必須一絲不掛,要用被子裹起來然後由太監抬到皇上的龍床上去,而且要從皇上露出龍足的地方進去,才算是正式侍寢。關於這些複雜的流程,據說是來自於嘉靖皇帝時期,當時嘉靖皇帝聽信所謂道士的胡言亂語,用處女的經血來煉製長生不老藥,於是召集無數少女到宮中,不讓她們吃飯,只能吃草藥,喝露水,終於後來這些宮女忍不下去,想要報復嘉靖皇帝,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但也引起了嘉靖皇帝的戒備,於是他立下規矩,嬪妃們必須脫光衣服之後才能侍寢,而且不能與皇帝過夜,這個規矩一直被延續了下來。

第三,太監適時催鍾,侍寢結束。

前面提到的這是嘉靖皇帝留下來的規矩,而且一直被沿用,除去皇后與貴妃之外,普通的嬪妃是不能與皇帝過夜的,不管皇帝願意與否,只要太監來催鍾,侍寢必須結束,嬪妃就得離開龍床,皇上也不能挽留。


第四,由皇上確定留與不留。

一般的嬪妃也是沒有資格懷下龍子的,侍寢結束後,太監會問皇上留與不留,皇上若說留,此嬪妃便有望為皇上懷下龍子,地位晉升也是必然的事情,如若皇上說不留,太監就用精準的手法找到妃子腰股之間某處穴位,微微揉之,使龍精盡出,本次侍寢也正式結束。


清代嬪妃侍寢的過程極其複雜,總結其原因無非在於以下幾點:保證皇上的人身安全,嘉靖皇帝就是典型的例子,自從他那一次險些被害,侍寢的流程就不得不以安全為首,其次這也是為皇上的身體著想,如果每個嬪妃都能與皇上過夜的話他的身體肯定會吃不消,因此產生了催鍾這一過程,當然侍寢流程還是非常強調皇權的至高無上,嬪妃必須順從所有的安排,才能順利侍寢,而且這會讓她們在心裡對皇上產生一種敬畏之情。


清代嬪妃侍寢的流程非常複雜但也不難理解,畢竟她們侍奉的是一國之主,每一個流程都馬虎不得,同時也讓人對那些嬪妃感到同情,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她們沒有自由可言,只能在命令面前低三下四,哪怕自己的青春,自己純潔的身體,也要被迫做出犧牲。


尚武菌


在大清一代,後宮其實是一個制度嚴密的機構,說白了是皇帝造人的專屬機構,在這裡存在的嚴格的等級,下面咱就隨意聊聊皇帝造人的那事兒。


首先,在後宮中有頭有臉的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子等這些主要人物,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出身高貴且基本都是滿族或者蒙古族,漢人女子基本是沒有機會當妃子的,因為清代皇室要保證自己所謂的血統純正,(其實完全也是自欺欺人啦)在皇家基本每年或者幾年都有選秀活動,這個活動就是在符合條件的家庭中選擇女子入宮,如果運氣好,便可以成為後宮的女主,一國的皇后,比如慈禧當年就是通過選秀入宮的,後來一步步的成為了大清朝的無冕女皇。


下面,接著聊聊這些已經被選中的後宮女子是如何才能被皇帝臨幸,後宮機構中有一個叫做內務府的部門,他們是專門負責皇帝的方式,每每到了晚上,負責的太監便會拿上來一個盤,上面有當天可以服務的妃子的牌子,皇帝如果有興趣,便會一一查看,然後選中一個牌子翻過來。

這個本選中的妃子便成為了今晚的幸運兒,她得到通知後,馬上沐浴洗香香,完事兒後一絲不掛的等待內務府敬事房的太監前來,這時候她會被一床大被子裹上,由三個太監扛著到皇帝的龍床邊上。

爾後,妃子由皇帝被子的右下角爬入被窩,下面的事兒大家自己可以腦補,(此處省略10000字),完事兒後,妃子是沒有權利在皇帝這裡留宿過夜的(但是皇后和皇貴妃是有權的),隨後又被太監們用被子裹上,送回自己的寢宮。這個時候負責記錄的條件則記好交合的時間,以備今後生了孩子的檔案。

有人想做皇帝,無非就是想夜夜翻牌子,殊不知有些事兒,做多了就噁心了,成了任務後也是十分無趣的。


老豬的碎碎念


清朝的侍寢制度與歷朝歷代差距較大,其他朝代大多是由皇帝選定要臨幸的妃子後,便前往其所在宮殿夜宿。清代則有些特殊,不僅設有敬事房專門負責,且皇帝不再親自登門,而是在皇帝“翻牌子”選定侍寢妃嬪後,由太監將妃嬪送來,在規定時間完成規定事項之後再送回去。下面就詳細說一下這個流程吧。

“翻牌子”決定侍寢妃嬪

“翻牌子”制度是清朝特有的,其他朝代皇帝選擇哪位妃嬪侍寢,通常由皇帝自己的興致決定,這便會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不得寵幸的妃嬪往往得不到臨幸,因為皇帝很可能已經把你給忘了,想不起來後宮還有這麼一號人物。於是乎,清朝為了以示公平,便採取了這種獨特的“翻牌子”制度。

清朝的每位妃子都有一塊綠頭牌,牌子上是該妃子的姓名。在皇上吃晚飯時,太監們便會初步擬定一個名單,將這些妃子的綠頭牌擺放在一個大的銀盤之中,謂之膳牌。皇帝吃完晚飯,太監便高舉銀盤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沒有興致,便說聲“去”,也就是今晚不要人侍寢了。如果皇帝有興致,那麼便從中揀出一塊牌子,扣過來,這便是所謂的“翻牌子”了。

這裡需要提一點,太監擺放牌子的時候其實是有字一面朝上的,從而供皇帝選擇,“翻牌子”之後才是背面朝上的。而在電視劇當中,太監擺放牌子都是背面朝上,皇帝如同“抓鬮”一樣的選擇侍寢妃子是不對的。

這種“翻牌子”制度原本是為了避免有些妃子長期得不到臨幸,不過後來卻有些變質,有些妃子為了被臨幸,便會和太監處好關係,於是她的牌子出現幾率便大了很多。同時,太監也都是鬼靈精,哪個妃子得寵他們是心裡有數的,為了討皇帝歡心,這些妃子的出現頻率自然也就比較高了。

“送寢”制度

且說皇帝選擇好侍寢的妃子之後,便會有專門的太監跑去統治該妃子做好準備。而為了防止妃子中出現刺客,妃子是必須裸體來侍寢的,通常是由幾個太監用被子或大衣將其裹上,抬到皇帝的寢室。

而為了避免妃子著涼生病,皇宮中在皇帝寢宮不遠支出專門設置有一間屋子,妃子得到通知之後,便在太監的引領下來到此處,在這裡進行沐浴,洗的乾乾淨淨、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然後光著身子,由太監用紅錦被或大衣將其裹上,扛上肩,或背或抬到皇帝的寢宮。

到了帝榻之前,這才由太監去掉外裹的紅錦被或大衣。這時,皇帝先上床,將被子蓋到腳裸處,露出腳面,侍寢的妃子則赤身裸體的從被腳處鑽入被子,然後從腳部爬進被子,與皇帝完成交合。

規定時間完成規定動作

這個也是比較奇葩的一項制度,皇帝和妃子進行不可描述事件之時,敬事房總管與駝妃之太監,便在門外候著,一方面是了防止裡面隨時傳喚,另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嚴格控制時間。


一般情況下,大約過半個時辰左右,敬事房縱觀便會高聲提醒“是時候了”。如果皇帝沒有盡興,則不予以回應,總管便會過會再提醒一次,但太監最多提醒三次,皇帝便必須停下。切記,這裡是不允許你超常發揮的。

完事之後,妃子便和鑽被子一樣,又從皇帝被子中緩緩退出。然後太監進來,再用紅錦被或大衣將其裹了揹走。

待妃子走後,總管則跪下請命,“留不留”。如果皇帝說“不留”,那麼太監總管便找到該妃子,在其後股穴道按壓,從而使龍精全部流出,避免妃子懷孕。如果皇帝說“留”,總管則會記下“某月某日某時,皇帝幸某妃”,從而留下受孕的備案。


香茗史館


近年來,清宮劇風靡一時,我們從電視劇裡也可以得知一些信息,妃子在侍寢之前都要脫得精光然後用毯子裹住,被太監抬到皇帝的床上。其實滿清妃子侍寢流程還要複雜的多,主要就是下面這些:

一:翻牌子

皇帝吃過晚飯之後,由敬事房總管太監端來一個大銀盤,盤子上放著幾十塊綠牌子,牌子上寫著妃子的名字,皇帝翻到哪位妃子,哪位妃子就要來侍寢。

二:侍寢流程

被選中的妃子要先行進行沐浴,把身體洗得乾乾淨淨香香的,然後一絲不掛的被太監們用被子裹起來抬到皇帝的龍床上去,妃子要從皇帝露出的龍足處鑽進去,然後和皇帝進行雲雨之事。

三:催鍾

清代的一般妃子是不能和皇帝過夜的,能和皇帝過夜的,只有皇后和皇貴妃。一般皇帝正在興頭上的時候會被太監催鍾,也就是提醒皇帝到時候了。

四:避孕

在皇宮裡面,妃子若要懷孕,必須徵得皇帝的同意,妃子侍寢之後,會有敬事房總管太監問皇帝“留不留”,皇帝若說不留,總管就會出來找準妃子腰股之間某處穴位,微微揉之,則龍精盡出矣。

為什麼清朝妃子侍寢要有這麼多的規矩呢?看看人家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原來清朝妃子侍寢的規矩是沿襲了明朝舊制。

本來在明朝前期皇帝寵幸妃子還是很隨意的,但是到了嘉靖時期發生了一件由宮女發動的宮廷政變,使得嘉靖皇帝變得疑神疑鬼,從此就發明了一套令妃子脫光了侍寢並且不能和貴妃以下的妃子過夜的規矩。

▲ 嘉靖皇帝

本來嘉靖皇帝前期也是一位勤政的好皇帝,但是後來嘉靖皇帝卻迷信上了修仙,整天沉溺於長生不老的神話之中,不理政務,除了打坐修禪就是煉丹,嘉靖皇帝還召集了大量的道士在皇宮之中,整日尋仙問道。

嘉靖皇帝特別聽信那些道士的話,雖然我國民間有很多真正有道行的高人,但是在皇帝身邊的道士大多都是溜鬚拍馬,阿諛奉承之輩,哪有什麼真才實學。其中,就有人向嘉靖皇帝獻上了一種採陰補陽的煉丹秘術,需要用處女的經血來煉製丹藥。

為了煉製長生不老丹,嘉靖皇帝從民間徵召了成百上千的少女來到宮中,專門用作煉丹之用。為了保證這些少女經血的純潔,嘉靖皇帝甚至不讓這些少女們吃飯,整天讓他們吃草藥,喝露水,搞得這些宮女們一個個面黃肌瘦,瘦弱不堪,本來以為到皇宮裡面能享福,沒想到受到的卻是這樣非人的折磨,致使這些宮女們心存不滿。而且嘉靖皇帝對宮女們脾氣暴躁,稍有不如意,便大肆殺伐,使得許多無辜的少女無故喪生。

為了反抗這樣殘暴統治,在公元1542年的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16個宮女爬上了皇帝的龍床,要殺死嘉靖皇帝。宮女們用繩子牢牢綁住了嘉靖的脖子,但是因為是女孩子,又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居然把繩子打了一個死結,嘉靖皇帝才得以逃生。

這個事件之後,嘉靖皇帝將這些宮女全部凌遲處死,但是從此也對宮女們有了陰影,於是,他便制定了將妃子脫光後侍寢,並且不能過夜的規矩。由於這個事情影響巨大,在皇宮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所以他之後的皇帝也就沿襲了這個制度。滿清入關之後,由於是異族統治,尚未得民心,為了防止有人刺殺皇帝,這個制度也就保留了下來。


海佑講史


最近惡補了不少清代宮廷知識,著實覺得清宮真是個奇妙的所在。

清代,皇帝和嬪妃的那些事兒,也完全與前面幾朝相反。

在清以前,都是皇帝圍著妃嬪轉,而到了清朝,則變成了妃嬪圍著皇帝裝。

具體的聽我慢慢說:

翻牌

每日皇帝用晚膳時,就是決定晚上那個妃嬪侍寢的時候。

每個妃子都有一塊綠頭牌,牌上是這個妃子的名字。

備晚膳時,敬事房太監將十餘塊或數十塊綠頭牌放在一個大銀盤中,謂之膳牌。

你們聽聽,“膳牌”。

什麼意思,菜牌啊,這些妃子在皇帝眼中不過一道菜而已。

等到皇帝用晚膳完畢,便有太監高舉著盤子跪在皇帝面前。

如果皇帝沒有興致,則說聲“去”。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面向上。

太監拿起這塊被皇帝翻過的牌,再交給另一個太監,由這個太監負責,將牌子上的妃子在規定的時間送到皇帝面前。

玉體裹被

清代的妃子侍寢,是最為奇葩的。

之前的朝代,皇帝決定晚上由哪個妃子侍寢之後,到點了就會到那個妃子的寢宮去,在那過夜。

而到了清代,皇帝不再去妃子的寢宮,改為由妃子到皇帝的寢宮來侍寢。

具體怎麼做呢?

被選中當晚侍寢的妃子,會先在自己的寢宮沐浴淨身,將自己身體洗的乾乾淨淨。

然後,太監會將妃子帶到離皇帝寢所不遠的一間屋裡脫光衣服,由太監用紅錦被或大衣將她裹上,扛上肩,背進皇帝的寢所。

到了皇帝寢宮後,就會將裹在妃子身上的錦被或大衣去掉,赤條條的站在皇帝的榻前。

為什麼要脫光了送過去呢?主要原因如下:

一、防止妃子刺殺皇帝,出於安全考慮;

二、脫光了可以有效降低誘惑,防止皇帝沉迷女色;

三、更加彰顯皇帝的地位,貶低妃子的身份,這是出於政治考慮。

把妃子裹成一個雞肉卷一樣扛來扛去,僅此清代一家。

此處說個題外話,《延禧攻略》其實是演錯了,居中皇帝每夜跑來跑去找嬪妃過夜,其實不存在這種情況。

雲雨

“屆時,帝先臥,被不復腳。”

這個時候,皇帝已經先躺在床上,被子蓋在身上,但是皇帝的雙腳露在外面。

“妃子赤身由被腳逆爬而上,與帝交焉。”

妃子光著身子,從被腳鑽進去,爬上去,和皇帝雲雨。

“敬事房總管與駝妃之太監,皆立候於窗外,如時過久,則總管必高唱曰:是時候了。帝不應,則再唱,如是者三。帝命之入。”

敬事房的總管太監和那個扛妃子過來的太監,都站在窗外候著,等時間過去差不多了,總管太監就會高聲提醒皇上,如果皇帝沒有回應,則過一會總管太監會再次提醒,這樣反覆最多三次,皇帝就會命令他們進去皇帝寢宮。

“則妃子從帝腳後拖而出。駝妃者仍以氅裹之,駝而去。”

將妃子從皇帝被腳處拖出來,仍舊用錦被或大衣裹了,扛著回去了。

每次看到這裡,我就覺得有一點好笑,清代的妃子,光著身子鑽進去,又光著身子被從被窩裡拖出來,就跟一塊豬肉似的,扛來扛去,拖進拖出的,沒有女人的感覺。

“去後,總管必跪而請命曰:留不留?帝曰:不留。則總管至妃子後股穴道微按之,則龍精皆流出矣。”

這時候事情還沒完,總管太監在妃子離開後,會請示皇帝留不留龍種,如果皇帝說不留,那麼總管太監馬上會去找到那個妃子,輕輕地揉按妃子大腿後側呃穴道,那麼龍精就全部流出來了。

“曰:留。則筆之手冊曰:某月某日某時,皇帝幸某妃。”

如果皇帝說留,那麼總管太監就會在手冊上記載“某年某月某日,皇帝臨幸某位妃子”。

以此作為登記,以備日後核對查閱。

到此,這一夜的侍寢活動就算結束了。

清代特色

從前面所描述的,大家就能很清楚感覺到清代妃子的地位低下。

在皇帝面前,她們就像那賣春的女子,在皇帝需要的時刻,被送到皇帝面前,提供服務,服務結束,就被送回自己的寢宮,連和皇帝過夜的資格都沒有,完全體會不到男女之間的感情,甚至還不如炮友。

而敬事房總管太監在嬪妃們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大家都要爭著討好,畢竟翻牌的事由總管太監掌握著,如果不搞好關係,想要皇帝翻到你的牌子,還真是挺難。

但是,如果你是皇后,那麼就不需要脫光了被送到皇帝面前去。

清代,皇后是可以在皇帝寢宮過夜的,只要皇帝願意,皇帝和皇后就可以像夫妻那樣,夜夜在一起過夜。

所以說,清代,皇后和普通嬪妃之間的權力差距是非常大的。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後宮佳麗三千,皇帝就是一天一個也得好幾年轉一圈,哈哈

侍寢流程:

1、翻牌子

皇帝侍寢嬪妃主要由敬事房太監負責安排(當然皇帝指定除外)

夜晚來臨,老太監會端著一個盤子,盤子裡有各個嬪妃、貴人的名字,牌子是反著放的,皇帝隨即選取一塊牌子,如果合了皇帝的心意,太監就會拿著牌子去通知嬪妃們,一般嬪妃接到牌子會喜不自勝,抓緊沐浴梳洗,等待臨幸。

2、脫衣送至皇帝處。

如果要在乾清宮侍寢,太監就會用棉被把不穿衣服的嬪妃裹起來,扛到乾清宮。為啥這樣呢,主要是為了安全考慮,因為史上有過嬪妃侍寢刺殺皇帝的經歷,脫光衣服就沒有地方藏匿兇器了,皇帝也就放心了

3、鑽龍床

嬪妃被抬至龍床後,一般都要由皇帝腳部鑽入被子,這也是一種封建社會尊貴卑賤的體現,從皇帝腳部進入,體現對皇帝的尊重,顯示皇帝的威嚴,因皇帝是真龍天子,從腳部也就是從“龍爪”部位進入。

4、限制時間

為啥要限制皇帝房事時間呢?主要是保重龍體啊。九五之尊的龍體可不能過度透支,縱慾過度,六味地黃丸也補不回來,哈哈。太監在房外候著,一般差不多時間就會喊皇帝“時間到了”


其實侍寢這活,嬪妃們都是很期待的,畢竟如果有了皇帝的孩子,立馬就母憑子貴高升了。這也是為啥這麼多宮鬥劇圍繞這件事展開描述了。


感謝閱讀,粗劣拙作,感謝關注,一瓶87年的哇哈哈。

一瓶87年的哇哈哈


清代嬪妃侍寢其實也是有變化的。清軍還沒有入關前,皇帝待在盛京,場子不夠大,就四個側宮和一個正宮。最大的是清寧宮。其次是關雎、麟趾、衍慶、永福四配宮。所以這時候都是皇帝親自去,沒專門自己的住所,想去哪宮去哪宮。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孝莊秘史》,沒事皇太極就溜達去海蘭珠所在的關雎宮。

清代入主中原以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紫禁城屋子上千間,皇上有了自己單獨的住所乾清宮和養心殿。提問者問的問題得分清況,如果是皇后的話,剛與皇上新婚,那是大事,一般皇后要陪皇上三個月,再選宮居住。這可能就是清代版的度蜜月。

而妃子的話有套流程。皇上一般是晚上吃過飯以後,太監會送來一堆牌子,然後皇上挑,挑到合適的就翻牌子。太監會通知被翻牌子的妃子洗漱,會用特製的羽毛被子裝著不穿衣服的妃子,送到皇帝處。太監都會做記錄具體時間,以為後來受胎留證據。侍寢有規定的時間,太監會守候在屋外高聲詢問皇帝。

筆者認為清代的妃子是非常可憐的,並非各類宮廷戲劇之中所見那些外表上的風光。如有孩子還能打發時間。若遇到君王薄情寡義,再沒有孩子,真的是守在紫禁城,過完孤苦淒涼的一生,著實可憐。還是當代的女性幸福!


文史工作坊


作為封建末代王朝,清朝各項制度都高度完善,前朝中皇帝軍權、皇權匯於一身,很少出現大臣不聽話,一不順心就威脅辭職的局面,後宮外戚太監也沒有跳腳的情況。甚至嬪妃侍寢都和以往各個朝代不同。

從前都是皇帝晚上吃過飯後,遛遛達達的到妃子宮中,想怎麼顛龍倒鳳都行。

清朝則是先由太監端一個盤子,裡面放著寫著妃子名字的牌子,這就是綠頭牌,也叫綠頭籌。讓皇帝挑好,再去通知這個幸運的妃子。

妃子梳洗打扮後,赤裸身體被錦被包裹後送去皇帝寢室,運動一個多時辰後,再次進入錦被,送回自己宮中。

送回之前,太監還要問皇帝一句“留不留”,如果皇帝說不留的話,職業太監會用特別的手法讓妃子體內的精液流出,以免受孕。

當時清朝這種侍寢流程制度,有以下幾種目的性。

一、顯示威嚴。

清兵入關後,滿人取代漢人入主中原,他們心裡既驕傲又不安。最好讓別人害怕並臣服的方法就是踩在別人頭上,對待外人如此,對待後宮女人也是如此。

二、防止遇刺。

明代嘉靖皇帝對待宮女十分殘忍,激起了宮女的反抗。

一次趁嘉靖入睡時,十幾個宮女聯手要把他用繩子勒死。雖然嘉靖命好,逃過此劫數。但皇帝心裡也落下陰影,從那時起,皇帝就很少整夜要枕邊人陪伴了。

畢竟人睡覺時是最為鬆懈的時候,就是妃子拿金釵劃破皇帝的皮也是怪嚇人的。

三、養生之道。

看過紫禁城皇帝常睡得寢宮其實會失望,房間根本不太大,因為睡覺時如果房間過大耗“氣”。枕邊有人呼吸甚至打呼嚕也會對皇帝睡眠有影響,皇帝一個人清清靜靜的睡更利於身體。

另外也不能過於沉湎於房事之中,頻繁的性生活會讓龍體腎虧,也可能會導致後宮一人專寵,造成朝政不安。

四、嚴格子嗣。

皇帝為真龍,那麼龍子龍孫自然也馬虎不得。

敬事房太監按照程序做事,掌握好妃子們的月經時間,再把適合行房的妃子牌子交到皇帝面前,認真記錄下每次皇帝行房的時間,到時候妃子懷孕時就有了對證。

如今我們看待清朝這種嚴格的侍寢步驟,不由發出感嘆,幸虧沒有出生在古代。後宮妃嬪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都是在拿青春賭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