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的师傅明明算出妙玉的结局很悲惨,为什么还不让妙玉回原籍?

凡眼看红楼


妙玉的结局之前说过很多次,贾家作为她的避风港,在大观园毁灭后,妙玉不得已投入了滚滚红尘的泥淖之中,融入她曾经鄙视瞧不起的风尘肮脏。是为“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其实原文对妙玉结局的说法是她师父早有推演,甚至还令她不要回到原籍,就在京城等待结果。



“(妙玉)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妙玉这一段描写非常神异,却也有很多疑点令人疑惑。她师父出家人非常精通“先天神数”,也就是“算命”推演的一种。死前最后一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告诉徒弟哪里也别去,这里有她的结果。说实话,对妙玉师父这种神棍式的说法表示翻白眼。如果妙玉能提早回家,是可以躲掉贾家覆灭这一劫的。那么,妙玉师父为什么不让妙玉回原籍呢?

一,从“命数”论,妙玉应该留在京城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用第一回甄士隐梦中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说法,她也是“冤孽”,需要被度化的一员。与林黛玉不随佛而走不同,妙玉已经皈依,算最早被度化的人。那么,妙玉的结局已经注定,就是去圆了金陵十二钗,得到最后的圆满。妙玉留下是使命,她要经历贾家抄家这一劫才能得到最后的圆满。所以师父才说让她留下“自有你的结果”。



二,从现实境况,妙玉不应该回乡

妙玉从小出家,一直跟着师父。她们上京的借口“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实则并非如此,真相被邢岫烟说了出来。

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妙玉和师父原本在蟠香寺修炼了十多年。她离开的原因是“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显然是借口。而妙玉“不合时宜,权势不容”无疑也是借口。极可能是妙玉长的美,受到权贵骚扰,师徒二人住不下去,才出来逃难。如果这样妙玉显然不能回原籍,一旦回去将难逃再度被骚扰的局面。师父担心她,才留下遗言,不许她回去。


三,妙玉师父早有安排,与贾家有联系

妙玉师父命不久长,自会担心妙玉安危。以妙玉性格,回到原籍再被骚扰定会玉石俱焚。在京城也会处处碰壁。做师父仿佛父母,一定早替妙玉安排好后路。

贾家修建大观园迎接元春省亲。大观园中好几处庙宇,拢翠庵作为元春必然临幸之所是重中之重,需要个好主持。年纪太老不像,没有素质无法接待贵妃,佛法不好的又不堪用,妙玉其实最合适。

对妙玉师父来说,贾家大观园是贵妃私人行宫,妙玉藏身其中,脱去世俗肮脏的侵扰,可以安静的修行生活。是最合适的去处。老尼姑一定早与贾家管事联系好,就等大观园修好后让妙玉住进去,甚至不惜倒贴钱也愿意。林之孝家的卖力向王夫人推销,让王夫人下帖子请人,给足了妙玉面子。收了妙玉师父的好处可能性极大。


妙玉顺利住进大观园,金陵十二钗齐集贾家。从曹雪芹的角度是他有意安排。但抛开作者上帝之手,妙玉师父不让她回原籍,一定是有意安排,不让她回去履险。如果师父精通“先天神数”,怎么可能推衍不出贾家会被抄家,为啥还让妙玉等候?所以,“先天神数”是借口,不让妙玉回原籍才是真的。

根据妙玉判词看,她的结局并不差,只是有点痛苦。所谓“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并非妙玉本人被坏人侵犯,真那样她早死了。妙玉在贾家抄家后投身于被她认为肮脏的世俗之中,随波逐流,这个结果对妙玉来说不啻死去,与贾家抄家后的众人来比较,又是难得的全身而退了。您觉得呢?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君笺雅侃红楼


书里提到妙玉师父的地方只有一处,就是妙玉被请进贾府前,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介绍妙玉背景时的说的寥寥数语:

“……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就事论事地分析这句话,我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书未完,谁也不知道妙玉的具体结局是什么,也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妙玉的师父算出了妙玉的结局“很悲惨”。

诚然,第五回的判词明确指示了妙玉的下场不妙,一个素有精神洁癖的人,最后“终陷淖泥中”,那应该是比死还难受的感觉。但也正因如此,间接说明妙玉可能是没有死。到底是怎样的结果,已有的前八十回看不出端倪。只能断定,妙玉肯定无法安心进行世外修行了,她必将落入自己唯恐避之不及的污浊红尘,承受尘世间的痛苦。

妙玉的师父临终前让妙玉不要回乡,说的是“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这样的描述很中性,从字面看不出结局悲惨的意思。只能说,妙玉的师父算出妙玉的“结果”不在家乡,就在都城。

2.出家人讲究顺应天命,不会强行改命改运。如果妙玉的师父算出了什么,那也是妙玉被上天安排好的命运,就算是不好的结局,大概也属于命定的“劫数”,需要直面才能完成修行。

妙玉师父不让妙玉回乡,大概是因为妙玉的命数里,属于她的故事场景在金陵,不在原籍。回原籍的话,一是于事无补,二是违反天意。所谓“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这结果不仅仅是最后的结局,应该也包括修行过程中妙玉命数里应该经历的一切。作为精通先天神数的出家人,妙玉的师父应该是让妙玉按照命理去完成修行。

3.退一步设想,谁也不知道妙玉留下来的结局是否比回原籍更悲惨,说不定师父本来是有意让她避开更加悲惨的路径呢?

这一条看似与上一条矛盾。重点在于,妙玉的师父不会害她。如果妙玉回原籍可以规避不好的结局,而且不会因为违反天命而招致未知的也许是更加严重的后果,那么她的师父没理由阻止她。既然出言阻止,就说明经过演算之后,妙玉师父知道让妙玉回原籍还不如留下来。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是否符合他的预期,是妙玉的命劫难逃还是在某个节点出了差错以致于改变了命运的结局,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若是算的准的话,让妙玉离开就可以避免她的悲剧的话那还是算的准吗?若是算的不准又何必离开。妙玉的结局不在于算的准不准,在于作者对于她的人性把握,要给她一个怎样的结果,而作者对于妙玉的结局早有安排。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这首曲就是说妙玉的,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她的结果不会好这是作者早定下了的,最好也是坠入凡尘且无缘所爱的结局,结果作者没写完,她的结局在续作中更差(据高鹗之“伪”续)


用易3化


小说开头,太虚幻境,交代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金陵十二钗,都是主子的身份,其中有贾家的女儿,元迎探惜,还有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然后是贾家媳妇或者准媳妇,李纨,王熙凤,秦可卿,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然后还有一个特殊人物,就是妙玉。妙玉身份十分神秘,而且出身高贵。妙玉出场次数并不多。再加上红楼梦后半部分遗失,续写部分难免不连贯。妙玉的存在,似乎也是一个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