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復位後,聽說弟弟能吃粥很高興,為何一月後郕王離奇暴斃?

野史也是史


明英宗朱祁鎮和明太宗朱祁鈺之間有太多的糾纏,從他們倆的母親開始就糾纏不斷了,朱祁鈺的皇位是從朱祁鎮手裡接過來的,而朱祁鎮又從朱祁鈺手裡搶了回來。“朱祁鎮聽說生病後的弟弟朱祁鈺能喝粥了很高興”,不知這個段子是從哪裡找來的,但就算朱祁鎮高興,也應該是裝出來的。



朱祁鎮奪位的時候朱祁鈺已經病重,他復位一個月,朱祁鈺便離奇暴斃。對此很多人心中都有疑惑,但是沒人敢明說,說白了朱祁鈺就是政治的犧牲品,他不得不死。

土木堡戰役,朱祁鎮被俘,朱祁鈺即位

土木堡戰役中,明英宗朱祁鎮帶領大約20萬明軍,抵禦蒙古太師也先的入侵。然而由於明英宗和親信太監王振的瞎指揮,最終致使數十萬明軍反被3萬蒙古軍所圍殲,此戰中,明英宗也不幸被俘。于謙為了顧全大局,扶郕王朱祁鈺登上皇位穩定局勢。朱祁鈺登上皇位之後,努力的將明朝治理好,勵精圖治,彌補土木堡戰役的虧損,做皇帝越久心裡就越不安因為他怕朱祁鎮回來他就要退位。於是朱祁鈺還廢了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但心裡還是藏了一塊心病。



奪門之變,朱祁鈺病重,朱祁鎮復位

後來,當朱祁鎮被瓦剌放回,朱祁鈺果真並沒有將皇位還給朱祁鎮,還將他軟禁在南宮十年這十年間朱祁鎮也並沒有什麼動作,只是在安穩度日。公元1457年,朱祁鈺病重,立誰為儲君成了大問題,朱祁鈺沒有子嗣,所以立儲之事一直被拖。于謙是想要上諫請復立朱見深為太子,但是就在於謙等人決定上諫的前一天晚上發生了奪門之變。朱祁鎮在石亨、徐有貞等人的扶持下發動政變,于謙知道後為了顧全大局也沒有阻止,就這樣,朱祁鎮成功復位。


一月之後,朱祁鈺暴斃

朱祁鎮復位之後,殺了于謙,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軟禁了朱祁鈺,一月之後,朱祁鈺去世。

關於朱祁鈺之死,也是說法不同。

根據陸釴的《病逸漫記》記載:

“景泰帝之崩,為宦者蔣安以帛勒死。”

這個說法是當時朱祁鈺的病情已經好轉了,但是朱祁鎮害怕朱祁鈺以後會像自己一樣反抗,所以就派太監蔣安把他勒死了。這個說法可能真實一點,因為在查繼佐的《罪惟錄》也提到過:

“郕王病已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

另一種說法是被毒死的。史料中記載,在奪門之變之後的清晨朱祁鈺還要洗漱去上朝,說明朱祁鈺的病情確實有好轉了,如果繼續治療加上好好照料,絕對不至於一個月就去世了,說明朱祁鈺不是自然死亡。而且朱祁鎮說過:“弟弟好矣,吃粥矣。”根據這句話,有人就覺得朱祁鎮可能是要往粥裡下毒毒死朱祁鈺,這種說法在史料裡面並沒有記載,可能只是人們的猜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朱祁鈺確實已經好轉了,他的暴斃不是自然死亡。



朱祁鈺的死只是政治上的犧牲,皇位已經易主,朱祁鈺的存在只會給那些有心之人鑽空子,這對明朝的政局是很不利的,所以他必須死。


小姐姐講史


朱祁鎮朱祁鈺兩兄弟很有意思,雙方輪流做皇帝,弟弟沒有搞死哥哥,最後是哥哥搞死了弟弟,就在朱祁鈺復辟後一個月,朱祁鈺就病死啦,不用說一定是朱祁鎮下的手!


朱祁鎮有理由痛恨朱祁鈺這個弟弟,明英宗朱祁鎮因為是長子,所以朱瞻基死後,他順理成章當皇帝,在任期間,他寵信太監王振,王振慫恿英宗親征瓦剌,結果英宗率領大軍北征中了也先的圈套,在土木堡明軍大敗,英宗被俘虜,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這就有意思了,皇帝被俘虜,國不能一日無君啊,作為英宗弟弟的朱祁鈺白白撿了個天大的便宜,被大家推舉做皇帝,為代宗,代宗就是臨時替代一下嘛,可朱祁鈺卻不這麼想,好不容易碰上這麼大運氣做了皇帝,那就一直做下去。至於迎接哥哥回來的事,朱祁鈺壓根就不想,最後哥哥病死在草原就更好了,免得回來奪回皇位。所以眾大臣要求他趕緊接哥哥回來,老是在草原也不是個事啊,事關朝廷臉面啊!可朱祁鈺就是不搭理,丟在腦後不管,實在熬不過大家的勸求,就隨便派了個人去也先那裡交涉,結果派出的人居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也先放了英宗,英宗終於在被俘虜一年後回到了京城。



經歷人生跌宕起伏的英宗已經是個人精了,回到京城後對弟弟表示自己沒有做皇帝的野心,你隨便打發我住就行了,能活著就好,我就當個天天禮佛的宅男就行了,當然這一切都是客氣話罷了,就是為了安撫好弟弟。朱祁鈺可不同了,哥哥回來,自己的皇位就危險了,明面上不能殺了哥哥,那就暗地裡打擊哥哥。先把哥哥給軟禁在南宮,不準哥哥踏出一步,怕哥哥逃跑,把所有南宮圍牆邊的樹都砍了,英宗就開始了長達7年的囚徒一般的軟禁生活。平時吃的是殘羹剩飯,還靠自己的老婆錢皇后做針線活賣點錢,才能填飽肚子,朱祁鈺就想虐待哥哥,最好餓死算了。有好幾次朱祁鈺都想栽贓哥哥,以便殺了哥哥,可英宗好運氣都一一躲過去了,草原的俘虜生活都扛過去了,這軟禁生活算個鳥啊,英宗就是頑強的挺過了7年。



風水輪流轉,到了景泰8年,朱祁鈺唯一的兒子竟然病死了,至於怎麼死的誰也不知道了,朱祁鈺也因兒子的死悲痛欲絕,大病了一場,這時的大臣們就蠢蠢欲動了,眼看代宗死了兒子,又生病了,這個靠山不行了,趕緊找另一個靠山,就想到了南宮的太上皇朱祁鎮。於是在文武官員的幫助下,英宗成功復辟重新做皇帝。當時的朱祁鈺聽到哥哥復辟知道大勢已去,自己也無可奈何了!按照道理,哥哥復辟了,身為弟弟的朱祁鈺沒有皇帝的負擔,就應該可以好好的治病療傷了吧,身體總會變好的!英宗當然也是很關心弟弟的病情,內心是盼望弟弟早點死,自己的龍椅就坐的最穩當了!朱祁鎮假裝同情去看望弟弟,發現弟弟慢慢在恢復,也對大臣們說“弟弟能吃粥了,自己很開心”,英宗表面一套兄弟情深,背地裡卻不讓御醫繼續為弟弟治病,連服侍的人一個也沒有,一個月後,朱祁鈺就暴斃而亡。朱祁鈺死的突然,也許是英宗暗地裡派人下毒,或者直接乾死弟弟,反正朱祁鈺是活不長久,皇權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皇家無親情,歷來如此!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明英宗朱祁鎮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傳奇的一位皇帝。朱祁鎮一生並沒有創造許多的歷史功績,但是卻擁有太多的傳奇歷程。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被俘生還,兩度為帝!


朱祁鎮出生不久之後便被自己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冊封為皇太子。而他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由於在北征蒙古的戰爭中損傷了身體。因此一生只留下了兩個兒子:嫡長子朱祁鎮和次子朱祁鈺。

而且明宣宗朱瞻基在做了十年的大明皇帝之後便不幸去世,將大明王朝的皇位交到了年僅九歲的朱祁鎮手中。而由於朱祁鎮尚且年幼無知不具有處理朝政的能力,因此朝政交到了由“三楊”組成的內閣和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手中。


明正統14年,已經完成大婚並且正式親政的朱祁鎮正聽聞瓦剌部落首領也先率領蒙古各部落大軍侵犯大明王朝邊境。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瞬間來了興致,認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國富民強,正是自己大展神威而名流青史的機會,於是朱祁鎮決定效仿自己的先祖明太宗朱棣和父親明宣宗朱瞻基,率領20萬大明精銳之師御駕親征平定蒙古戰亂。

結果由於朱祁鎮缺乏戰場經驗和軍事指揮能力,在唄徵的過程中又輕敵冒進且寵幸大太監王振。最終於土木堡中被圍困,因為後勤補給被切斷的大明軍隊士氣銳減,最終導致20萬大軍死傷殆盡,明英宗朱祁鎮更是被瓦剌也先俘虜。


後來瓦剌部落首領也先率領蒙古各部落乘勝追擊攻打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為了能夠穩定大明王朝的統治和軍心,明朝統治集團內部連忙決定冊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遙封被俘虜的朱祁鎮為太上皇。

後來在兵部尚書于謙等人的指揮下,以及從全國各地趕來拱衛京師的軍隊救援下,大明王朝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將瓦剌也先和蒙古各部落大軍趕回到了蒙古草原,而瓦剌也先也將明英宗朱祁鎮送回了大明王朝。

回到京城內的朱祁鎮並沒有重新當上皇帝,而是被朱祁鈺軟禁在南宮之中。但是天不假年,年輕的朱祁鈺在景泰七年底便一病不起。而朱祁鈺所冊立的太子朱見濟已經早夭,朱祁鈺再無子嗣後代。畢竟皇帝病重又無太子會導致大明王朝國本不穩,於是朝中文武百官紛紛議論大明王朝的下一任天子該會是誰?

于謙等人決定擁戴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而石亨作為武官,認為如果坐等於謙等人將朱見深送上皇位,自己則喪失了一次絕佳的歷史機遇。因此石亨決定將南宮之中被囚禁的太上皇朱祁鎮接出來複為皇帝。文武百官見到太上皇朱祁鎮再次坐到龍椅上只能默認了這樣的結果。


朱祁鎮再次登上皇位的消息很快傳遍京城,因為病重而躺在後宮的朱祁鈺聽完這個消息之後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只是感覺八年來的皇帝生涯如同黃粱一夢,朱祁鈺再次退居郕王之位。

復辟之後的朱祁鎮去後宮之中看望弟弟朱祁鈺,聽聞太醫說朱祁鈺的病情似乎有所好轉,已經開始能夠服用少量的稀粥。朱祁鎮還十分殷切的關心朱祁鈺的身體,交代太醫和後宮宮女一定要照顧好弟弟朱祁鈺。

結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朱祁鈺便駕鶴西去。有人覺得朱祁鈺是離奇暴斃!實際上朱祁鈺之所以在病入膏肓之後突然能夠進食少量的稀粥。也許可以看作是迴光返照。而並非是朱祁鎮暗下殺手毒殺自己的弟弟朱祁鈺。因為手握天下的朱祁鎮似乎不需要通過這種手段使其永遠消失!


珞珈山的貓


明英宗朱祁鎮回來後,雖然名義上是太上皇,卻被軟禁在南宮裡,而且不得大臣與其來往,南宮周圍的樹也被吹光了。朱祁鎮畢竟做過十四年的皇帝,有不少舊部,於是他的舊部趁景宗朱祁鈺病重,不能親理朝政時,突然發動政變,擁立朱祁鎮重登皇位。

朱祁鎮復位後,便以太后詔廢景帝為郕王,十幾天後,景帝便不明不白地死去。死後還送了一個惡諡“戾”,毀所營壽陵,以親王禮葬之。


金石凱樂


但從故事的結果上看,郕王暴斃顯得極為蹊蹺,朱祁鈺的病情稍好,甚至已經從鬼門關爬出來,能吃稍許粥了,但卻在這時暴斃身亡,這背後會不會有朱祁鎮的報復呢?說實話,這種可能性是不可能被排除的。

朱祁鎮與朱祁鈺兩兄弟,相愛相殺,繼承朱瞻基血脈的這兩兄弟,年紀相差也不大,按理說,這兩兄弟應該成為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的好兄弟,但實際上,這兩個人對對方的態度,大抵都是嫌棄的。

先說朱祁鎮,朱祁鎮是朱瞻基的兒子,在朱瞻基去世以後,儘管朱祁鎮尚且年幼,但朱祁鎮卻有明朝最強內閣,三楊內閣主政,有張太皇太后主持大局,因此,即使朱祁鎮年幼,大明仍舊強盛。

大明的衰落,源於一場土木堡之變,也是這一場土木堡之變,讓朱祁鎮從皇位上跌落了下去,不僅是跌落了下去,更是差點將小命搭進去。

瓦剌太師也先曾經率領蒙古大軍進犯中原,為了抵禦瓦剌的進攻,朱祁鎮在聽信奸宦王振的讒言之後御駕親征,儘管明軍無論是軍隊的精銳程度上,抑或是軍隊的數目上,都優勢明顯,但明軍最終就是戰敗了。

朱祁鎮在土木堡收縮防線,與蒙古展開決戰,這一場戰役,由於朱祁鎮聽信了王振的讒言,大明精銳盡出,大明高層全部出動,隨著土木堡之變的結束,大明損失的不僅僅是二十萬精銳部隊,更是滿朝文武百官,以及一個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被俘,成為了一名高級俘虜,為了顧全大局著想,忠臣于謙開始改立朱祁鈺為明代宗,以朱祁鎮為太上皇,權力盡歸朱祁鈺,朱祁鎮在瓦剌生活了好幾年。

數年之後,雖然朱祁鈺不願意將朱祁鎮接回,奈何滿朝文武百官一直要求將朱祁鎮接回去,甚至是瓦剌那邊,也先也有心把朱祁鎮這個沒用,但燙手的山芋送還大明,不久後,朱祁鎮終於是被接了回去。

被接回去以後,沒過幾年,朱祁鈺身染重病,而朱祁鈺的兒子也早已夭折,選擇下一任皇帝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本來於謙已經決心說服朱祁鈺立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太子,奈何,朱祁鎮卻在這時被武清侯石亨等人說服,決心開始一場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以後,朱祁鎮再一次奪回了自己的皇位,石亨等人因為護駕有功也隨之成為了大功臣,相反,于謙在朱祁鎮登基第一天就被處決了。

畢竟是曾經的皇帝,朱祁鈺在朱祁鎮奪權以後,並未被殺害,而是被封為了郕王,可以說,這時候的朱祁鈺已經沒有了威脅朱祁鎮的能力。

在某些記載中,朱祁鈺是被太監蔣安希勒死的,朱祁鈺的真實死因自然不明朗,但被謀殺的可能性很大。

不管朱祁鈺做什麼,朱祁鈺都已經威脅到了朱祁鎮與石亨等人,不管朱祁鈺是被石亨等人謀殺,還是被朱祁鎮謀殺,結果都差不多,畢竟,從代宗繼位以後,這兩兄弟就已經勢如水火,只看哪邊更心狠手辣一些而已。


魏青衣


明英宗確實對朱祁鈺(郕王)這個弟弟極為不滿,因為他奪了明英宗的皇位不算,還將他軟禁在南宮,因此明英宗是巴不得這個弟弟早點病死,免得萬一又來搶奪皇位。

所以正如題主所說,朱祁鈺很有可能是被明英宗迫害致死。

原來,朱祁鈺並不是太子,而且也不受先皇待見,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出皇宮生活。原以為自己此生無緣於皇位的朱祁鈺,沒想到在陰差陽錯中得到了當皇帝的機會。

1449年,為了抗擊瓦剌侵略者,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率領50萬明軍北上御駕親征,與瓦剌軍決戰。可是沒想到明軍全軍覆沒,而且朱祁鎮也淪為了瓦剌的俘虜,史為“土木堡之變”。瓦剌人隨即以朱祁鎮的性命威脅大明,希望明朝妥協。

眼看著皇帝被捉去,考慮到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且為了粉碎瓦剌人的要挾陰謀,以于謙為首的幾位重大臣於是擁立朱祁鎮為新帝 ,並尊被俘的明英宗為太上皇。朱祁鈺即位後,改元景泰,史稱明代宗景泰皇帝。明代宗勵精圖治,任用於謙等能臣,並且廢掉原明英宗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瓦剌首領也先看到要挾不了明朝,而且另立了一個新皇帝,對明朝進行了幾次進攻也討不到便宜,知道押著明英宗已無作用,於是將明英宗放回了明朝。

明英宗朱祁鎮被放回來後,朱祁鈺嚐到了當皇帝的滋味,所以根本不想將皇位交給歸來的哥哥,而且為了防止哥哥復辟,將他軟禁在了南宮,禁止英宗與外界的聯繫。

1457年初,朱祁鈺身患重病,加上聽到兒子夭折的消息,更是雪上加霜,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百官上朝甚至接連幾天都看不到明代宗的影子。大臣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於是明英宗的心腹石亨等人趁此機會發動了政變,將被軟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接回,重新登基復位,同時廢掉了病床上的朱祁鈺。

朱祁鎮復位後,撤掉了明代宗掌權時候的于謙等官員,換上了效忠於自己的官員。儘管朱祁鈺的病情日漸嚴重,朱祁鎮還是禁止御醫替他診治,眼睜睜的看著弟弟病入膏肓。在朝堂上甚至假裝提及朱祁鈺的病情。復位後的第3天,更是在文武百官面前說:“弟弟的病情有所好轉,已經能吃些粥食了。”重大臣心知肚明,只是沉默不語,所以,朱祁鈺不久就死在了病塌上。




朱祁鈺之死,眾說紛紜,成了未解之謎,有說他是因為久病不愈而死的,也有說是被貼身太監用一條白綾勒死的。但從史料看,有兩處朱祁鈺被害的明確記載:

一是《病逸漫記》說

“景泰帝之崩,為宦官將安以帛勒死。”

明末著名學者查繼佐在《罪罹錄》也證實:

“是月十有九日,郕王已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所謂“希旨”

意思就是迎合皇上的意旨。

第二種說法:病死

據《明英宗實錄》記載:景泰帝的疾病“日漸沉重”,後不治而亡。到底是醫治不好,還是不給醫治?這就由後人去猜測了。

朱祁鎮對朱祁鈺的不滿表現在,不但不承認弟弟的皇帝身份,而且搗毀了朱祁鈺準備的皇陵,把朱祁鈺死後以藩王的身份葬在了玉泉山上,因此朱祁鈺也成為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僅有的一個沒有被葬於明十三陵的皇帝。

但是,英宗死後,繼位的兒子朱見深認為叔叔當年接回父親功大於過,不應該被以藩王的規格安葬,於是恢復了景泰年號,還翻修了景泰陵,讓朱祁鈺能夠以帝王的身份下葬。


說來說去,朱祁鎮和朱祁鈺兄弟倆都是因為皇權而引禍上身。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明朝土木堡之變,英宗朱祁鎮帶兵出征被俘。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朱祁鈺登基之後對朱祁鎮也算恭敬,尊稱朱祁鎮為太上皇。另朱祁鈺沒有想到的是被俘的英宗竟然被放了回來,英】宗這一回來自己的皇位可就不穩了,畢竟是英宗被俘自己才能登基的。於是,朱祁鈺做了件事,歡迎英宗回朝並安排在南內居住,又派了靖遠伯王驥看護,說是看護其實上就是監視將明英宗軟禁起來。



明英宗的待遇並不好,每月開銷還需皇后做些織補之活來補貼,並且更不能與外界的人聯繫,這還不算什麼,朱祁鎮竟然連英宗兒子的太子之位也給廢了,可以說最無情是帝王家了。



景泰八年朱祁鈺得了重病,讓石亨代替自己舉行祭天儀式,石亨領命之後與英宗朱祁鎮聯繫。朱祁鎮在徐有貞、石亨等人的幫助下於正月十七日重登皇位,史稱:奪門之變。



而景泰皇帝則在二月初一被廢為郕王,還居西內。因為朱祁鎮復位心切,正月十七宣佈復位,可是,卻沒有廢掉朱祁鈺,準確的說是忘了。這樣的話,朝廷裡有了倆皇帝,於是第二個月才下旨廢了景泰帝。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英宗聽到病重的弟弟竟然能吃粥了,還十分的高興。但不久朱祁鈺就死了,明朝史書上只提了薨。但另一說法是英宗派太監用布給勒死的,這個說法在當時就比較令人信服,只是礙於皇帝的面子,心照不宣罷了。這種說法還有一件佐證,當時朱祁鈺想要換太子時,皇后汪氏反對竟然被朱祁鈺廢掉,然而當朱祁鈺死後,英宗這位一向不贊成殉葬的人,不僅不對汪氏心存感激,竟要她殉葬,這件事在皇后皇太后的一致反對下才被迫放棄。從這可以看出,英宗對保護自己兒子的人尚且如此,何況囚禁他七年的朱祁鈺呢?

  自古最無情是帝王家,我想大家應該知道郕王暴斃之後的緣由了吧。


_veve


古今中外,皇室的手足相殘不絕於史。明英宗與明代宗雖是兄弟,不過兩人相處起來,更像是友商,當面和氣,暗地裡卻相互算計。

明英宗朱祁鎮是正牌皇帝,原本只用待在京城就行,但他經不起太監的煽動,親自跑去戰場前線,結果釀成“土木堡之變”,明軍大敗,天子也被拐到大草原。國不可一日無君,大明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按常規慣例,應該由太子朱見深繼位,但太子年幼,於國不利。于謙為了延續大明江山,力排眾議,奏請太后,將朱祁鈺扶上皇位。朱祁鈺登上皇位後,重用於謙,並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明朝得以轉危為安。

蒙古俘獲了明英宗,原以為奇貨可居,可以嚮明朝索取利益。不曾想到,明朝堅持抗戰,導致蒙古除了最開始索取一點甜頭,後面再無好處,明英宗對於他們也就成了無用的“擺設”。

由於明朝與蒙古持續的戰爭狀態,原來的雙邊貿易也不復存在,這就讓經濟上依賴內地的蒙古部落損失不小。蒙古首領也先逐漸意識到,繼續與明朝爭鬥下去,弊大於利,於是便萌生將明英宗送回的想法。

明英宗畢竟曾是大明的皇帝,對於他被俘,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販夫走卒,無不覺得是奇恥大辱,希望他能儘快迴歸。但是,此時的皇帝朱祁鈺卻不這麼想,因為明英宗對天下臣民依舊有很強的影響力,一旦回來,朱祁鈺自己的合法性就存疑,因此,在他內心深處,倒希望明英宗像宋朝的徽、欽二帝,永遠回不來。

景泰元年,經過幾次磋商,明英宗還是回到大明,不過沒有往日的風光,連禮儀都一減再減。朱祁鈺在東安門內迎接明英宗,他行拜見禮,明英宗答拜,兩人還握著手,哭泣著,相互推讓良久。很明顯,這是一場例行公事的表演秀,一切都是逢場作戲。

儀式完畢,朱祁鈺將明英宗送入南宮,厚重的宮門關閉,此後整整七年,明英宗再也沒有跨出宮門半步。對於這位兄長,朱祁鈺極為冷漠,為了避免出現復辟而採取嚴密的監視措施。

景泰七年底,朱祁鈺身染重病,臥床不起,連元旦賀禮也無法參加。石亨等大臣知道消息後,覺得朱祁鈺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他們聯合一些明英宗舊臣,在景泰八年初發動“奪門之變”。病榻上的朱祁鈺,自知行將就木,聽說兄長復位,倒還有些釋然,畢竟皇位沒有落入他人之手。

正月二十一日,明英宗頒佈復位詔書於天下,宣佈將景泰八年改為天順元年。受夠了軟禁的明英宗,在詔書中大罵朱祁鈺,否定他的一切;接著,又以太后的名義發佈制諭,宣佈廢“景泰僭子仍為郕王。”

從皇位跌落下來的朱祁鈺,被遷移到西內居住,生母吳太后復號宣廟賢妃,廢后汪氏仍為郕王妃。

朱祁鈺遷到西內,病情曾一度好轉,但不久又惡化,很快便一命嗚呼,享年二十九歲。當時就有傳說,朱祁鈺是被宦官蔣安用帛勒死的,至於蔣安是奉明英宗的密令,還是投英宗所好,就不得而知。不管朱祁鈺具體死因是什麼,明英宗都擺脫不了最大嫌疑人的身份,因為:

一、兩個人為了皇位,沒少算計對方。朱祁鈺上位後,不僅軟禁朱祁鎮,甚至連朱祁鎮所立太子朱見深也廢除。這種為了皇位的私心,昭然若揭。

同理,朱祁鎮東山再起後,一方面為了報仇,另一方面為了坐穩皇位,朱祁鈺的下場自然不會好到哪去。人不狠,坐不穩,萬一朱祁鈺病情好轉,再來個反“奪門之變”,明英宗就徹底完了。

二、朱祁鈺去世,明英宗是最大獲益人。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神器只能定於一樽。只有朱祁鈺去世,他的影響力才會徹底消失,那些望風梯榮的大臣才會徹底屈服於明英宗。

從明英宗賜給朱祁鈺的諡號“戾”來看,他對朱祁鈺可謂恨之入骨。按照諡法,“不悔前過曰戾”,“戾”字又有乖張、罪惡、暴行的含義。死了都如此恨,活著豈不要“寢其皮,食其肉”?

秋媚說:朱祁鈺有沒有私心?肯定有,畢竟想當皇帝是人之常情,但他功勞是主要的,在危急關頭挽救了大明王朝,安定了天下人心。朱見深繼位後,為朱祁鈺平反,並認可他往日的功業。


秋媚讀史


“弟弟好矣,吃粥矣。”明英宗朱祁鎮是高興弟弟的病好轉嗎?其實話裡暗藏玄機,不少大臣聽完後脖子後面涼嗖嗖的……這句話為朱祁鈺暴斃埋下伏筆,留下迷團。

朱祁鎮“秀肌肉”丟了皇位

明朝皇帝都很奇葩,明英宗朱祁鎮執政時,明朝處在"全盛之天下"時期,可他偏偏聽宦官王振的話,帶50萬明軍去秀肌肉,教訓一下不聽話的小弟瓦剌。結果,被不懂軍事的王振一通瞎指揮,50萬明軍被3萬瓦剌軍打得落花流水,堂堂的大明朝皇帝成了俘虜。國家不可一日無君,但于謙等大臣沒有讓太子朱見深即位,而是支持下他的弟弟朱祁鈺當了景泰帝。

弟弟關了哥哥七年

瓦剌一看明朝又有了新皇帝,朱祁鎮成了棄子,留下只多一個酒饢飯袋,乾脆把把他送回明朝添亂吧。

朱祁鎮一回家,大明朝廷一下有了兩個皇帝,兄弟兩個表面上“互拉雙手淚涕沾襟”,心裡各懷鬼胎,畢竟一山難容二虎,誰都不想放棄當皇帝機會。簡單的會面後,朱祁鈺便把哥哥封了個太上皇,讓他住在南宮。然而南宮的防禦措施比監獄還來嚴密,為防備明英宗與舊臣聯繫,錦衣衛嚴密看管,南宮大門的銅鎖被灌鉛無法打開,食物都只能通過小洞遞入。南宮的牆邊的樹木全部了砍掉了,防止大臣爬樹越過高牆與明英宗聯繫,這一鎖就是七年多。

之後,朱祁鈺又做了一件過分的事,廢了朱祁鎮兒子的太子位,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立為太子。但沒想到的是朱見濟沒有當太子的命,沒多久病死了,朱祁鈺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

哥哥重奪皇位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朱祁鈺突然得了重病,由於沒有立儲,誰來繼位的問題再次擺上桌面。正月十六內宮傳出口諭,朱祁鈺龍體見好,準備好好休息一晚上,第二天登大殿聚群臣商議立儲問題。

“偶有寒疾,十七日當早朝,”

然而朱祁鈺沒想到的是,這一晚是不平凡的一晚,他再也登不上大殿,坐不成龍椅了,這天晚上爆發了奪門之變。

武清侯石亨看到朱祁鈺整天疾病纏身,覺得命不會長久了,他便聯絡都督張輒、太常卿許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貞以及原王振門下太監曹吉祥等人,密謀擁立太上皇朱祁鎮。聽說生病的朱祁鈺準備研究立儲的事,覺得事情不能再拖了,正月十七凌晨,石亨、徐有貞帶了一千多人將封死的南宮大門撞開,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鎮面前,高呼:"請陛下登位。"然後將朱祁鎮攙上車子,拉到了早朝的奉天殿。

早朝時分,文武百官上朝面君,抬頭一看驚得目瞪口呆——皇帝變成了朱祁鎮,徐有貞高聲宣佈太上皇已經復辟。公卿百官此時無從選擇,只能拜賀。

朱祁鈺還沒出宮就聽到皇帝升殿的鐘聲,一頭霧水。這時一個太監急匆匆趕來報信:"太上皇復辟了"。朱祁鈺淡淡地說道:"哥哥做皇帝了,挺好的。"

支持朱祁鈺的大臣全部被治罪

朱祁鎮以牙還牙,廢朱祁鈺為郕王,將其軟禁到西內永安宮。當年支持朱祁鈺當皇帝的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王文被以謀反罪砍頭,其他臣子有的被關入大牢,有的被流放邊疆。

朱祁鎮重新登基後兩三天,在朝堂之上對大臣們說:“弟弟的病好多了,可以吃粥了。”這些支持復辟的大臣皆默然不語,各懷心思,特別是石亨、張輒、許彬、徐有貞,還有太監曹吉祥等主謀,心裡直打鼓,如果朱祁鈺的病真的好了,會不會也來個奪權復辟,如果真那樣,被砍頭的會是誰呢?入大獄的是誰?被流放的又是誰呢?

一個月後,二月十七日(一作十九日)癸丑,朱祁鈺死去。君臣終於鬆了口氣,但朱祁鈺是怎麼死的呢?

朱祁鈺死因眾說紛紜

正月時朱祁鈺身體已經康復,為何一個月後會暴亡呢?《英宗實錄》記載,朱祁鈺身體虛弱,又被朱祁鎮重新奪權,兒子也死了,心裡鬱悶,病情加重,不治而亡。

但也有朱祁鈺是被殺死的記載。

明朝陸釴寫的《病逸漫記》記載:“景泰帝之崩,為宦官蔣安以帛勒死。”明朝查繼佐在《罪惟錄》中也提到過:“郕王病已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

但勒死朱祁鈺是誰下的命令,是明英宗,還是石亨,還是太監曹吉祥,沒有確切記載。

  乾隆十四年(1769 年),清高宗弘曆為景泰陵立碑題辭,題辭中說朱祁鈺“子亦隨死,終於殺,禮西山,實所自取耳。”他認為朱祁鈺是被殺死的。不過清朝人經常以黑明朝皇帝為娛樂,朱祁鈺到底是怎麼死的,成了千古迷團。


聾王異史


明英宗和弟弟明代宗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剪不斷理還亂。

當初明英宗親率大軍征討瓦剌,結果全軍覆沒,他本人也被俘虜,之後于謙等大臣擁立郕王為帝,也就是明代宗。

在明代宗登基之後,失去了用處的明英宗很快被瓦剌釋放,但此時的明代宗十分忌憚明英宗。

雖然尊奉他為太上皇,但卻將英宗皇帝囚禁,宮殿周圍有重兵看守,就連大門上的鎖也灌入了鉛。從此之後,明英宗開始了漫長的囚禁生涯。

七年後,因為代宗皇帝病重,當時的武將石亨、徐有貞等人為了謀求私利,趁機擁立英宗皇帝復位,而代宗皇帝也被廢為郕王。

重新登上皇位的明英宗,自然不會放過郕王,他將郕王幽禁在宮中,同時嚴加看管。


在過了一個月之後,郕王離奇暴斃,至於死因並不明確,很多人都猜測是英宗皇帝謀害了他,至於真相是什麼,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了。

當然了,對於郕王的離奇暴斃,在史書上也有類似的猜測。

在《病疫漫記》中記載:

景泰帝之崩,為宦官蔣安以帛勒死。

在這裡說郕王是被英宗皇帝安排的太監殺害的,在我看來英宗皇帝沒有這種必要。

畢竟當時的郕王已經病入膏肓,即將龍馭歸天,要不然石亨等人也不敢擁立英宗。

所以郕王很可能是病死的,畢竟他當時已經跌入人生低谷,根本沒有可能翻盤,再加上得不到醫生的悉心治療,病情自然越來越嚴重,因此很快就病逝了。


至於明英宗復位後,聽說弟弟郕王能吃粥很高興,這一點很可能是假的,英宗痛恨郕王,自然希望郕王早點死。

如果他真的聽到郕王能吃粥,很可能會直接痛下殺手,而不是感到很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