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首批確定的重點大學是哪幾所?現在的實力如何?

閱影徐說


教育部說了,“985”、“211”就不要再提了。而在“985”、“211”之前的“全國重點大學”,現在就更少有人提及了。今天繆老師就來說說

1954年,以及之後被評定的那些重點大學吧

(繆老師拍攝的清華大學)

一、1954年“全國重點大學”的由來

為什麼要建設“重點大學”呢?不得不從當年的社會情況說起。

50年代,新中國建立不久,各方面發展基礎都比較薄弱,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教育方面,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做大量的工作,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從政策層面上,需要建立一批重點大學,集中資源進行人才培養。

1954年,教育部頒佈了《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範圍的決議》。當年的全國性重點大學有六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

(繆老師拍攝的北京大學)

二、六所重點大學的現在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是雙一流建設大學,985工程大學)自不必說,兩所大學的名稱沒有改變,都是現階段國內高等教育的名片。如果要給全國大學的綜合實力進行分檔,這兩所大學無疑是最高的一檔,而且這一檔裡面,沒有第三所大學的容身之地。

中國人民大學,雙一流建設大學,985工程大學,現在是全國著名的人文社科強校。雖然在所有雙一流建設大學中,開設的學科數量不算多,辦學規模也不大,但生源質量卻是非常出色。

哈爾濱工業大學,雙一流建設大學,985工程大學,現在是全國著名的工科強校。主校區在哈爾濱,先後又開設了威海校區和深圳校區,是全國異地辦學最成功的大學。在六所大學中,他是唯一隸屬於工信部的大學,為祖國的國防事業貢獻巨大。

(繆老師拍攝的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農業大學,已經更名為中國農業大學,位列雙一流建設大學,985工程大學,是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農林類院校。雖說近些年農林類專業預冷,導致農林類的院校整體生源質量下降,但是由於地處北京,學校層次高,中國農業大學依然備受考生歡迎。

北京醫學院,1996年通過了首批211工程項目論證,2000年與北京大學合併,並更名為北京大學醫學部。現在的北京大學醫學部,與北京大學一體招生,頒發北京大學的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

以上的六所重點大學,都屬於國內最高層次的大學,不管是堅持獨立辦學,還是合併了其他高校或者是被其他高校合併。在1954年之後,又有更多的大學被列為了“國家重點大學”。

(繆老師拍攝的中國人民大學)

三、那個年代的其他重點大學

1959年,《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下發,確定了16所學校的研究生招生權,這16所大學也算是那個年代的重點大學,它們分別是:

北京8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學院(現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業學院(現在的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醫學院(併入北京大學)、北京農業大學(現在的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上海4所: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併入復旦大學)

東北地區1所: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北地區1所:天津大學

西北地區1所

:西安交通大學

華東地區1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9年遷到安徽合肥)

(繆老師拍攝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在此之後,又有4所大學加入了“重點大學”的行列,分別是:中國醫科大學(現在的北京協和醫學院,與清華大學一體招生,但並未併入清華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現在的國防科技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前身)、第四軍醫大學(現在的空軍軍醫大學)、軍事通訊工程學院(現在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自此,有20所大學進入了“重點大學”之列

1960年,中央再次發文《中共中央關於增加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決定》,又增加了44所高校,共計64所高校進入全國重點大學名單。


繆老師妙筆生花


1954年,我國的《重點高校工作範圍協議》出臺,第一批全國重點大學確立,一共是六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農業大學、人民大學和北京醫科大學。這六所大學為我國的工業、農業、醫療、國防建設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現在仍然是我國大學中排行第一、第二的,集985、211雙一流大學的光環於一身,這也是有目共睹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A+學科都是21個,遙遙領先於其他大學,北京大學A檔學科11個,清華大學A檔學科8個。

哈爾濱工業大學現在也是非常好的大學,985、211、雙一流,第四輪學科評估中3個A+檔、5個A檔、9個A-檔,全國各大學排第8位。

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現在同樣是985、211、雙一流,第四輪學科評估中6個A+檔、1個A檔、2個A-檔,在我國農業類大學穩居第一位。

人民大學現在也非常好。985、211、雙一流,第四輪學科評估中,9個A+檔、2個A檔、3個A-檔!

北京醫科大學與北京大學合併,醫學類專業在全國仍然非常強大。

綜上所述,1954年的首批6所重點大學現在仍然都非常好,在各自領域當中都仍然是領頭羊。


平淡是真oymlq


在目前廣為人知的“985”“211”之前,國內最先推行的是全國重點大學,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力。早在1954年,教育部在《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範圍的決議》中,確定了6所學校為全國性重點大學,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併入北京大學醫學部)、哈爾濱工業大學。下面我將從學校師資力量、重點學科、學校排名三個方面來分析這幾所學校的實力(北京醫學院併入北京大學一起說)。

師資力量

北京大學現有專任教師3118人,院士45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入選者6名、青年“千人計劃”167名、長江學者165名。

清華大學現有教師348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榮獲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67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2人入選青年學者,239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52人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127人,在職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182人。

中國人民大學有專任教師1882人,其中教授674人,副教授783人。 有“萬人計劃”入選者24人、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1人、長江學者8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得者10人、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4人、國家教學名師6人。

中國農業大學現有專任教師 1738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 635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862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千人計劃”人才(含青年項目)17人,“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含青年項目)3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5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5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4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82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有專任教師3045人,其中兩院院士36人(含共享院士16人),入選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7人、青年學者1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2人,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5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4人、青年拔尖人才2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1人。

重點學科

北京大學入選我國“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有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等41個學科入選我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一流學科數量在所有高校中名列第一。

在教育部2017年公佈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北京大學共有35個學科進入A檔。其中A+學科21個,A學科11個,A-學科3個。

清華大學入選我國"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有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等34個學科入選我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在教育部2017年公佈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清華大學共有54個學科參評,評估結果為A類的學科有37個。其中21個學科獲得A+評價、8個學科獲得A評價,8個學科獲得A-評價。

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A類);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等14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在教育部學位評估中心2017年公佈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獲評A類學科總數為14個,政治學、哲學獲評A,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史、中國語言文學獲評A-,A+學科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四。

中國農業大學入選我國“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有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等9個學科入選我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在教育部2017年公佈的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中國農業大學共有9個學科進入A檔。其中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畜牧學、獸醫學、草學等6個學科獲評A+,獲評A+的學科數量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六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入選我國“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其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7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哈工大共有17個學科位列A類,學科優秀率(A類學科佔授權學科的比例)位列全國第六位,A類學科數量位列全國第八位,工科A類數量位列全國第二位。

學校排名

USNews發佈的2019世界大學排行榜中, 北京大學世界排名68,位居中國大陸大學第2名。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50位,居內地高校第一。中國人民大學世界排名621位,位居中國大陸大學第39名。中國農業大學世界排名497,位居中國大陸大學中第31名。哈爾濱工業大學世界排名280,位居中國大陸大學第10名。

在2019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 北京大學世界排名第30位,位列中國大陸大學第2。清華大學位列17名,位列中國大陸大學第1。中國人民大學世界排名501-550位,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25位。中國農業大學世界排名第651—700位,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32。哈爾濱工業大學世界排名第285位,位列中國大陸地區大學第9位。

在泰晤士2019年世界大學排行中, 北京大學世界排名第31位,中國大陸排名第2。清華大學首超北京大學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名。中國人民大學世界排名501-600位,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15-26位。中國農業大學世界排名601—800,中國大陸高校中排名第27-42位。哈爾濱工業大學世界排名第401—500位,中國大學排名第13—14位。

2018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北京大學世界排名57,位列中國大學第2位。清華大學世界排名45,中國大陸排名第1。中國農業大學世界排名301—400,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的24-35位。哈爾濱工業大學世界排名151-200,位列中國大學第8—12位。

綜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些大學並沒有落伍,實力依然強勢,目前來說,所有學校都在全國前50名之前。當年的全國重點大學,也都全部是“985”“211”工程院校,在雙一流建設中,也全部當選雙一流建設名單。


西貝教育說


從1954年到2017年,中國的重點大學的確定一共經歷過合計大小8次調整和優化。1954年首批確定的全國性重點大學一共有6所,分別為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和哈爾濱工業大學。6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這6所大學至今依然位列中國頂尖大學梯隊,按照2017年新確定的“雙一流”標準,這6所大學都是清一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具體看看,這些大學包括改名後的大學現在的校名和實力情況。


首批6所重點大學的前世今生

  1. 6所大學裡有5所在首都北京,只有哈爾濱工業大學這1所在哈爾濱

  2. 北京醫科大學(北京醫學院)和北京大學在2000年時進行合併,現更名北京大學醫學部,所以現在是5所大學;

  3. 北京農業大學在1995年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成立中國農業大學

首批重點大學目前的實力情況

一、綜合情況分析

  • 6所高校在985/211評定時期,都位於985工程大學的行列;2017年後,也都順利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隊伍,始終都是中國最頂尖的一批大學。

  • 從入選“雙一流”學科數量上看,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合計共有41個專業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學科;清華大學入選數量為34個;接下來依次是中國人民大學的14個,中國農業大學的9個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7個


  • 從各大排名機構給出的綜合實力排名情況上看,也比較清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位列中國頂尖大學排行榜的前兩位,接下來是中國人民大學,然後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最後是中國農業大學

二、優勢學科分析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並非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偏文科的大學,北大的計算機、數學、材料科學等理工類學科的實力也非常強。從入選的“雙一流”學科上看,北京大學的41個學科如下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2、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也並非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偏理科的大學,清華的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文法哲學科實力雄厚。從入選的“雙一流”學科上看,清華大學的34個學科如下: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3、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相對而言,確實是一所偏文的學科;在歷年報考志願時,也可以看作是首都北京僅次於北大清華的第三高校。從入選的“雙一流”學科上看,中國人民大學的14個學科如下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4、哈爾濱工業大學:

號稱“東北小清華”哈爾濱工業大學,在上世紀50年代確實可以算得上是跟清華北大齊名的大學,現在也依然是中國最頂尖的10所大學之一。從入選的“雙一流”學科上看,哈爾濱工業大學的7個學科如下: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5、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作為以農耕文明下一個農業大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農業是頭等大事,農業研究和發展至關重要,這也奠定了中國農業大學的地位。從入選的“雙一流”學科上看,中國農業大學的9個學科如下: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小老虎不焦慮


重點大學的概念源於1954年。

1954年,為了促進新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也為了向工業化建設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質優秀人才,6所第一批全國重點大學被正式提出。\u2028

1954 年10月5日,中共中央下達《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範圍的決議》,指定6所學校為全國性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醫學院、 北京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上6所院校是新中國第一批官方指定的全國重點大學,在隨後的發展中,北京醫學院先是改名北京醫科大學,後併入北 大稱為北大醫學部,北京農業大學隨後改名中國農業大學。

名牌大學的感召力是與生俱來的,頂尖的平臺、教學、科研、資源等。我國第一批的6所全國重點大學,一所已經不復存在,剩下5所全部成為985。

在當時,全國民眾“冬學”掃盲,小學畢業即算“文化人”的社會環境下,能夠完成初高中的就讀,甚至考上這6所大學,在當時算得上是“天之驕子”了。這6所大學的學科分佈和地域分佈也是經過仔細考量的。

比如綜合類的北大,工科類的清華和哈工大,農學類的農大,文科類的人大和醫學類的北醫,並且主要集中在首都和東北地區。這6所大學在今天看來實力水平還是有所差異。

北大和清華依舊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領頭羊”,哈工大和人大的綜合實力都在全國10名左右,但在學科領域都是頂尖代表,比如人大的社會科學研究實力是無人匹敵的。農大也算是農林類大學中的第一位,但綜合實力相對較弱,保持在全國30位左右的層次。

對於高考學子來說,這6所大學(當今的5所)想要考上都十分的具有難度,希望高考學子們能夠在最後的衝刺階段潛心備考,努力奮鬥,用青春和汗水鑄就無悔人生!\u2028\u20281.北京大學\u2028\u2028北京大學由教育部直屬,系中國“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九校聯盟(C9)及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重要成員。北京大學有5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263個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5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點。有86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61個涵蓋在1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另有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此外,還有2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u2028\u20282.清華大學\u2028\u2028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大 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源大學聯盟成員。 學科建設方面,清華共有一級學科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4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個,以及20種專業學位授權點,有2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 科、1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數居全國首位。此外,還有3個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5個一級學科北 京市重點學科和8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u2028\u20283.中國人民大學\u2028\u2028中國人民大學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 人大擁有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5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0個,博士後流動站18個;有碩士學位學科點183個(其中自主專業33個、交叉學科 9個、專業學位20個),博士學位學科點124個(其中自主專業31個、交叉學科7個);擁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人文社 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第一;有5個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u2028\u20284.中國農業大學\u2028\u2028中國農業大學是一所以生命科學、農學和農業工程為特色和優勢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列入“2011計劃”、“111計劃”。由教育部直屬,水利部、農業部和北京市共建,中管副部級建制。 學科建設方面,學校擁有6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個北京市重點學科,農業部重點學科11個;有14個博 士後流動站,1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9個碩士學 位授權點,10個專業學位類型,37個專業學位領域。\u2028\u20285.哈爾濱工業大學\u2028\u2028哈爾濱工業大學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重點大學。學校成立於1920年,1938年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大 學“沿用至今。學校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 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主要成員,國家首批“111計劃”、“2011計劃”、“千人計劃”、“卓越計劃”入選高校,中管副部級建制,由工業 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三方重點共建。 學科建設方面,哈工大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27個,博士專業 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4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5個。截至2016年8月,哈工大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 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與生態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已進 入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


董彥峰


1954年到今年的2019年,過去了65年,變化還是非常大的。


現在國家搞雙一流工程,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入選了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了95所。而1954年,大家知道有多少所重點大學嗎?一共6所!


1954年10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範圍的決議》。《決議》裡面宣佈了人大、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6所為全國重點大學。這裡面,現在北京醫學院沒有了,被北京大學合併了,其他還都在。


這是建國後,第一次評選全國重點大學,到1959年,重點大學數量擴充到16所,1960年到44所,1978年到88所。重點大學的概念一直延續到1995年211工程之後,大家才慢慢淡化重點大學說法。


1.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北大、清華比鄰而居,並稱國內的TOP2。


北大是國內第一所官辦大學,也是第一所國立大學。清華曾是留美預備學校,國內三大留美基地之一。在抗日時期,兩校加南開成立西南聯大,成就了中國高教史上的一代傳奇,培養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有很多兩彈一星的元勳和院士。建國後,兩校也是我國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基地,也是我國科研的一個重要基地。

院系調整之後,北大以文理出名,清華以工科出名。1978年後,兩校都紛紛往綜合性大學靠攏。現在兩校的專業設置數在國內來說,都是數一數二,質量也非常高。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兩校的A+數量,也是國內排第一的學科數量在國內也是遙遙領先。在國際大學排行榜上,現在清華、北大也進入了前50名,現在基本可以說是達到了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


2. 人大

人大是一所以人文社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1950年創辦,是建國後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0年創辦,1954年進入6所重點大學之一,可見人大的地位。


人大在文科領域,是屬於北大之下的最好學校。 學校現有8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得A+數量全國排第四,而且都是非常熱門的學科,像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等。在文科學校裡排第二。


3.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因為帶農業二字,現在不屬於最熱門的學校,但實力還是非常強的。


中農大是1949年創建的,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華北大學的農學院組建而成。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中,很多專業型大學創建,而中農大在1949年就創建,可見當時對農業問題非常重視。確實,到了現代,我們才解決溫飽問題,這期間,農業大學的功勞不少。


學校有6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6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農大的A+學科排第7位,實力也非常強。


4.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是1920年創建的,剛開始叫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用的是俄文教材,俄國教育體制。抗日時期,又用的是日本教育體制,日語教學,所以哈工大的教學水平在當時比普通大學要高,而且受國外教學體系影響大,1951年被評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樣板大學。


哈工大最強的是工科,如果單論工科,它的綜合評分就比清華低,在全國排第二。哈工大強的是機械、控制、光學、航天、土木等專業。


哈工大因為在東北,近期錄取分不高。不過哈工大在深圳有個校區,受到了大家的熱捧,錄取線比本校區還高。


總之,這5所大學都是國內頂尖大學,能考上都是非常不錯的。


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五道口的顏學姐


中國人特別喜歡排資論輩,不論是什麼事情都是如此。

大家上大學呢,尤其是喜歡研究學校的各種歷史和未來發展狀況,甚至覺得這兩個缺一不可,不然就不算是好學校。

比如即使現在已經推出了雙一流,但是人家照樣還是喜歡看哪些大學是曾經的985和211。

我們現在的重點大學有很多啊:

省級重點大學,比如山東師範大學、河南師範大學等;

全國重點大學,比如曾經的211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等;

部屬大學,基本都是現在的985大學,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等。

2000年後,我國確定的全國重點大學211大學有112所;到了2017年,變成了雙一流,重點大學變成了140多所。

可是你知道當初1954年,首批重點大學只有6所嗎?即使是隻有這幾個,有的也消失了,有的也改名了。

第一、北京大學

我覺得對於北京大學呢,我們不用說太多的語言,中國最好的高校之一,而且每年考研也都是熱門學校之一,長期保持在考研報名前三名。

一流學科: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第二、清華大學

這個學校呢,也不需要說太多的,在世界大學排名上,比北京大學還略高一些。如果說北大是國內最好的人文社科類學校,那麼清華就是最好的工科學校,直到現在這個格局也沒有變化更多一些。

一流學科: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第三、中國人民大學

人大確實也是非常好的學校,甚至以前大家在報考完清華和北大後,首先考慮的就是人大和中科大,而那時候還沒有浙大什麼事,甚至復旦都要往後放的。

人大也被成為中國金融家的搖籃。

一流學科: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第四、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最好的學校之一,也是C9高校之一。這所學校是最早的重點大學之一,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比較驚訝的還有下面的兩所學校。畢竟除了他們,當初國內還是有不少曾經的國立大學,比他們實力更強的。我想更多的是當時一個戰略的考慮吧。

一流學科: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第五、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

第六、北京醫學院(後改名北京醫科大學,後來又合併入北京大學)


煮酒論高考


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有幾個典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民國時期,民國時期大學多以綜合性大學為主,當時的國家重點大學就是國立大學,而省重點就是省立大學。

而且當時國立大學可以變為省立大學,省立大學也可以升格為國立大學。

第二個階段是新中國城裡後,大學開始學蘇聯。當然大學學蘇聯的基礎是工業學蘇聯,蘇聯以重工業為主,咱也以重工業為主,而且大學都要有蘇聯專家指導。

在1953年中央關於高等教育應堅持“整頓鞏固、重點發展、提高質量、穩步前進的指導方針下,1954年10月5日,高等教育部發布《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範圍的決議》,這標誌著中國重點大學政策正式形成。

決議指定的6所高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這6所大學,北京佔了5所,京外只有哈工大。

《決議》規定重點學校必須具備以下:

  • 第一,師資設備等條件較好;
  • 第二,有蘇聯專家的指導和幫助;
  • 第三,教學改革有較顯著的成績和經驗。


這6所高校,哈工大和人大是學習蘇聯的榜樣。

目前這六所大學,除了北京醫科大學併入北京大學外,其他高校都是985重點大學。

在1959年又再次指定了一批重點學校。

從原來的6所擴展的16所。目前這幾個高校都是實力出眾

清華,北大

清華北大在民國時期就是著名的國立大學,不過清華北大在明民國時期雖然是在國立大學,但是卻不是最頂級的國立大學。當時最牛的的國立中央大學。


建國後,清華被調整為純工科性大學,北京大學被調整為文理性大學,但是兩個大學在建國後受到了大力扶持,逐漸和其他重點大學拉開了距離。

後來北京大學合併了北京醫科大學,醫科實力大增。在醫科方面是遠超清華大學的。

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人大和哈工大都是建國後重點扶持成長的重點大學,可以說是這兩個大學是最大的受益者,尤其是哈工大。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當然後來也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實力大減。


這6所高校中一直表現不瘟不火的也只有北京農業大學了。

目前來說這五所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併入北京大學)仍然是最頂級的大學。未來會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

北大清華,必須扶持,原因不解釋。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是農業大學,必須扶持

中國人民大學,根正苗紅,外號是啥大家都知道,必須扶持

哈工大,建國後根北京走的高校。必須大力扶持。

老鐵們,我說的對不對?


高校專業那些事


1954年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為了使我國的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國家決定扶持部分高校,這就是我國重點大學的由來。從1954年到2017年,將近60年的時間裡,我國的重點大學由最初的6所到後來的137所,經歷了合併,調整,停辦,有些甚至消失等過程,也見證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軌跡。下面是我國重點大學的大致變遷,請大家參考。

1954年(6所)——1959年(20所)——1960年(64所)——1963年(68所)——1978年(88所)——1995年211大學112所——1998年985大學39所——2017年雙一流137所。

1954年我國首批確定的重點大學只有6所,它們當時的名字以及發展現狀,請大家參考下面的圖片內容。我們看到除了當時的北京醫學院合併到北京大學成為其醫學部、北京農業大學改名為中國農業大學之外,其他四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名稱沒有發生變化。

這六所大學目前依然是我國頂尖級別的高校,它們依然是我國大學中的“重點”。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我國的大學雙雄,它們高高在上位居頂端,牢牢佔據了我國高校的前兩名。清華大學的工科實力、北京大學的理學及人文社科類實力那是位居第一的。原來的北京醫學院合併成為北京大學醫學部,也是我國頂尖的醫學院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則是以人文社科類學科為主,它是這方面的實力代表;中國農業大學則是農林類高校的最好代表;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工科實力,如果說僅次於清華,我覺得也不為過。

1954年確定的六所重點大學,發展至今依然是我國頂尖高校的代表,它們在最新的雙一流評選中,依然被評為A類大學,無論在一流學科數量還是質量上依然雄踞榜首。


道道快談


在我國,重點大學的稱呼早已不陌生,最早在1954年,全國首批六所重點大學,在那個時候,重點大學真的是萬千學子夢寐以求的高校學府。

那麼這六所學校是哪六所呢?現狀如何呢?

一,北京大學。北大不用說了,是我國最高學府,校友會排名第一,也是萬千學子理想的大學。從確定為重點大學開始,北大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實力雄厚。

二,清華大學。和北大一樣,校友會排名第二,在萬千理科生中最高的殿堂,和北大並肩同行,成為了中國最有名的兩所大學。



三,北京農業大學。後來改名為中國農業大學,如今也是一所985副部級院校,在我國農業領域也是最頂尖的存在。而首批重點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就入選,也可以看出國家對農業的重視。


四,北京醫學院。後來併入北京大學,成為北京大學醫學部,如今,可以看作是北京大學的一部分,所以北京醫學院現在屬於北京大學。

五,中國人民大學。如今也已經發展成我國最頂尖的社科類大學,在我國,無論是人文領域還是社科領域,中國人民大學都可謂是執牛而者,可能大家以為我國法學學科的巔峰是中國政法大學或者是北京大學,但事實上,中國人民大學的政法類學科要比中國政法大學還要好。而在人文社科中,新聞傳播,社會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等很多學科中國人民大學都是最巔峰的存在。



六,哈爾濱工業大學。如今的境遇就不太好了,雖說如今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實力仍然雄厚,還入選了C9九校聯盟,而且在深圳建立分校區之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分數線也是一路飆升,生源質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和當年的雄風相比,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地位和實力還是有一點下降,當時,由於東北是我國的經濟重鎮,所以,哈爾濱工業大學無論是社會聲譽還是國家定位都是非常的高,甚至於在某種程度上,哈爾濱工業大學曾經達到和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相併列的一個地位。



如今的哈爾濱工業大學雖然一直恪盡職守,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但是顯然和當年的盛景已經早已不能相提並論。

不過,隨著深圳校區和威海校區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們也相信有著深厚工科基礎的哈工大,一定能夠重振當年的雄風,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六所學校五所在北京,哈爾濱工業大學位於東北,是眾多工科和理科學生的首選之地。現如今六所學校還剩五所,實力也都在三十強內,可以看出國家首批重點大學歷經六十多年,依舊不衰,實力依舊雄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