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用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现实吗?《亮剑》算不算神剧?

胡文钦


电视剧中,对于李家坡之战描述的不详细。作为《亮剑》原著粉,我来给大家分析下李云龙战术的严谨性。

首先,山崎大队在李家坡的布阵很有特点。

李家坡这个地形跟《血战钢锯岭》的地形差不对,只是钢锯岭是彻底垂直的断崖,李家坡是有坡度的。不过,日军战术一样,都是放人上来以后,再打。

李家坡虽然叫“坡”,其实李家坡高地顶端是平面圆台。只有在山坡平台的棱线部,才能看见坡下面的情况。按照常规布局,日军应该把阵地设置在平台边缘的棱线部,居高临下射击仰攻的八路军。

可是,冈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野战专家,他却把环形工事建在了顶部圆台中央!这样的布局有两个优势。第一,避开了我军直射火力,我军要想攻击日军,只能爬到平台边缘。我军只要露头,就会被鬼子狙击手“点名”。而且,我军能够进行曲射的迫击炮太少,无法压制日军火力。第二,平台棱线部长度有限,每次只能允许一个连兵力展开,日军可以集中火力压制我军冲锋。

(很多人被这个场景误导了,日军并不是在顶部边缘布阵。)

其次,李云龙的手榴弹战术是可行的。

面对这样的地形,有经验的指导员都知道应该使用手榴弹压制日军火力。

原著中,李云龙曾向撤下来的一位营长咨询,从山坡边缘到日军共事有多远。这位营长马上明白李云龙想用手榴弹压制日军火力。营长说这个距离太远---80米!在这个距离,手榴弹是无论如何扔不过去的。八路军要是站起身子冲锋,如此长的攻击距离,还没有火力压制掩护,真是等于送死。也是因此,前面参加攻击的几个主力团,伤亡过半,都被山崎大队打的失去了攻击能力。

不过,李云龙脑子活,想起了土攻作业。而且,李云龙还布置了火力,配合土攻作业。第一,让师属炮兵营吸引日军迫击炮火力。第二,用重机枪组成火力网,不让日军飞机俯冲轰炸。因为坡顶是平地,不用担心日军直射火力,只要防范好日军曲射火力就行了。

尽管做好了布置,当日军发现八路军在土攻作业时,一轮炮击炮下去,李云龙部负责土工作业的战士依然伤亡几十人。幸好,八路军的炮火还击,吸引了日军迫击炮火力。土攻作业才顺利完成,将阵地向前推进50米。

最后,李云龙也不是完全靠3600颗手榴弹消灭了山崎大队。

李云龙对冲锋做了严密的部署。

第一,让一营360人每人必须在两分钟内扔出去10颗手榴弹。同时,一营长也做了调整,让战士延时两三秒再扔,务必让手榴弹凌空爆炸,让日军找不到安全死角,躲都没法躲。也是因此,第一轮手榴弹扔出去,很多日军直接被凌空爆炸的手榴弹炸死了。

第二,李云龙组织了一支20人的机枪敢死队,将全团所有轻机枪都集中起来。每人都把轻机枪挂到胸前当冲锋枪使用。当手榴弹扔完以后,机枪敢死队马上发起冲锋。同时,后面的人紧随其后,随时准备拿起牺牲战友的机枪,继续冲锋。

正是这3600颗手榴弹,加上20支机枪的冲锋,让独立团冲进了日军环形工事。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战后,负责打头阵,压制日军火力的20人组成的机枪敢死队,全部阵亡!

在原著中,李云龙的战术,结合了李家坡阵地特点,并组织机枪火力压制和冲锋,这才攻入日军阵地。所以,《亮剑》不算神剧。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李云龙全歼山崎大队这场战斗史称关家垴战斗!事实并非如此!亮剑虽然拍的我军抗日的艰苦卓绝但有失实,所以有些人把亮剑归为神剧

关家垴战斗是日军在山西扫荡时日军36师团所部冈崎支队(不是山崎)500人,无意中发现并摧毁我军黄涯洞兵工厂和野战医院,彭总集结我八路军129师下辖385.386旅各一部二万余人围歼冈崎支队。由于我军战术和武器上的落后,激战一天后,在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前无奈撤出战斗,以我军伤亡2300余人,敌方伤亡149人。这是百团大战三阶段一场耻辱之战也是彭总在抗战时期的痛。所以抗日战争都是靠老一辈英雄们用血肉之躯打出来的,不是电视剧中以一挡十,手撕鬼子这么容易……


枫桥夜泊54321


现在人懒了体力没上几代人大,小时候经常听家里老年人说以前人吃不饱穿不好就是力气大,推手推车跑几百里地去拉煤,生产队里的马包一个将近180斤都是一个人扛的,90后多人马包是什么都不知,以前东西丢了隔一天再去找还在原地放着没人动,人家只是说够山崎大队喝一壶,而且山崎大队也就一二百人,并且被程瞎子的部队已经围攻了八九个小时以后独立团才上,并且独立团那时候全团也得八九百人,上了手榴弹又打的白刃战。所以亮剑很切实际。

本身小说是艺术,艺术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是渲染一种气氛,树立一种英雄形象,从而达到一种效果。在保证一定真实度的情况下,很可以采用一些夸张的手法和篇段,这是必要的,如果你想追求实事的话你就不必看电视剧了。按实战来说这个是没有多大可能的,只要对方发现了你的意图,就没有多大成功的几率了,你可以投弹难道别人不会吗,试想在坑道里投弹和在外面投弹那个发挥更好,所以只要作战意图一暴露失去了隐蔽性那就行不通了。

电视剧也说明了,意思是山崎被包围了,敌阵区地方应该不大,几千个手榴弹集中投放,威力弱也能把敌人一时打懵逼了,又不是扔完,敌人就都炸死了,八路军也是趁时机冲锋了上去,才剿灭了。亮剑神剧不神剧的很重要吗? 请问你们在亮剑刚播出时,看剧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是李云龙无敌吗?不是吧! 反正我初看亮剑那几遍,印象最深的是: 李云龙不惧强敌,正面硬刚的亮剑精神。 和尚的男子汉乞丐和出色的少林功夫 老赵作为一个书生却有百步穿杨的枪法 李云龙和楚云飞惺惺相惜的英雄气概 亮点太多了就不一一打出来了。

既然是电视剧,适当的艺术加工是允许的。如果一切都按真实的来拍,那是纪实,缺乏艺术性。总体来说《亮剑》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对某些具体的情节不必过于追求完全真实,否则,我相信很多人都不忍直视。《亮剑》山崎大队被歼灭这一段是参考关家垴战役而选编。这一战从人员伤亡来看不能说是大捷或者胜利,战后统计,八路军的伤亡是日军的6倍还多,这是动用了上万人的力量参战围歼日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主要的意义就在于全部歼灭日军的一个大队,在当时起到了鼓舞了八路军的抗日士气!所以中国的抗战实际是打得十分艰苦的,不是现在的抗日神剧这样把日军吊打。

首先,土工作业用手榴弹炸山棋大队在真实战场上根本行不通。电视剧亮剑这一段儿原型就是关家垴战役。实际战争是对方挖地道。用炸药炸塌了上面的土窑,算是震死了里面的守卫日军。而且关家垴战役十分惨烈。八路军伤亡2000多人。冈崎大队500人伤亡400人。逃脱100人。并不像亮剑上面的全歼敌人。反观国军抗日的片子上面国军死的非常惨烈,被日军炸得满天飞。这才是真正的抗日战争的场面。当年实际情况是冈崎大队在付出沉痛代价后突围了出来,冈崎战死。后来八路对冈崎大队修筑的阵地进行了研究,共军后来的野战工事得到借鉴,当然对如何进攻也有了办法。《亮剑》是把后来总结的经验用到小说里了。我还是认为有夸张的成分。

3600手榴弹不夸张,但是土工作业不太现实。当时的环境是以山琦大队作诱饵的,根本没有时间土工作业,还有你在土工作业,敌人也可以使用手榴弹对付土工作业的人员,日本人不光有手榴弹还有更精准的迫击炮和掷弹筒。所以在现实中土工作业到30米根本无法实现。土工作业成功的战例要么是隐蔽挖地道要么是晚上进行,大白天搞土工推进、敌人居高临下完全就是送死。还有你说的掩护,八路的火力掩护一般只能持续几秒钟,时间长了弹药耗不起。要掩护大范围的土工推进必须有高密度、大覆盖率、长时间的持续火力压制。

壕沟你们都没见过,掘进速度你想象不出来。现场是立体的。指挥员不傻,在压制敌火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近迫作业。这是我军以弱胜强的战术手段,也是敌火下运动接近敌人的有效手段。建议看看解放战争史,很多这样的战例。我是84年兵,在部队19年。这是部队的专业训练。现在可能不搞这些了,因为这样的战术是弱势方战术,攻击火力延伸不到敌方阵地或敌方据点,属于以弱胜强,包括上甘岭战役也有这样的战例。首先明确这是一种战术,不容怀疑。其次亮剑是电视剧不是军事教科书,最简单的例子,电视荧屏那么大连一个班的战术队形都装不下,但还要提现一个团甚至更多的兵力部署可能吗?看看热闹吧。别当真。作为一个老兵,我钦佩和敬重军迷,但一定要专业一点,至少应该知道部队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的训练有哪些吧。


历史深度揭秘


李云龙用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很现实。

事情发生在李家坡之战(历史上称关家垴之战)当时负责主攻的772团程瞎子部队,进攻守在李家坡的山崎大队接连失利,而且伤亡惨重,作为程瞎子的上级386旅的旅长将程瞎子换下,换上了李云龙。



李云龙观察了李家坡地形,李家坡地形狭小全团1000多号人不可能全部投入战斗,如果一个连一个连的上那是添油战术(程瞎子就这么干的),而后李云龙决定采用土工作业,将防线阵地掘进距离敌人30米出,用手榴弹招呼鬼子。


而李云龙全团一共1000多号人,具体应该是1500左右,而全团每个人有两个手榴弹,全团加起来一共有3000颗,而再次之前李云龙又去兵工厂拿了20箱,而一箱手榴弹的标准是30颗,20箱也就是600颗,加上李云龙团的总共3600,所以是现实的。

可能有人会认为当时八路军那么穷,子弹都是按量打,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手榴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虽然说八路军子弹稀缺,但是手榴弹相比于子弹制作简单,据史料记载一天就能生产几千颗手榴弹,所以手榴弹是不缺的。



《亮剑》是神剧吗?

亮剑还是比较接近与历史的,很多战役都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只不过在原来基础上做了修改,用了夸张的手法,毕竟电视剧就是给观众看的,让观众看的舒心。



汤里放药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使用的木柄手榴弹除了从德国进口M24手榴弹,最著名的是国产仿M24手榴弹,也叫“巩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减小了M24的长度、重量,使之更适合中国士兵的体力特点,但是相应的威力也略有减弱,主要是减小了装药量所致。单枚杀伤范围最大可超过100平米,威力很不错。其余国军各正规兵工厂生产的基本大同小异,威力大小不一。主要是取决于装药量和装药种类不同造成的。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边区造”。这里面花样就太多了。铸造是否精良、表面是否有预制破片槽、装药量多少、装药种类等等因素造成了边区造手榴弹差异太大。比如有一段时间炸药缺乏,只能填装黑火药,加之弹体材料铸造质量差,造成爆炸威力极小。弹体爆炸后几乎不碎裂,也就是后来传说的“边区造”一炸两半的故事来源.

其实在抗日战争中,由于我方装备较差,很多手雷只能是照葫芦画瓢,仿照战利品制作,其中很多地方也比较粗糙,威力也比较有限,但是就是这样,很多战士还是没有机会揣几颗手榴弹上战场,因为尽管制造工艺不咋地,但是总比大刀长矛好多了,大家或许还记得《亮剑》中的李云龙曾经向后勤要手榴弹,好说歹说才要了几箱,可见当时手雷在战场上多么稀缺。

那么回头咱们讨论一下,边区造的手榴弹就算威力不行,爆炸只是两半,伤亡半径比较小,发挥出你们无限的想象力。三千六百颗手榴弹爆炸成两半,那就是7200颗弹片,想想当时的情况,山崎大队的人马不可能都是分散开来布置的,而且从剧中观察,李云龙部扔出的手榴弹而是从四面八方,但是掉落的位置可是比较集中,这就应了一句话,把力量集中在一点爆发出去,那是多大的威力呢,所以我作为一个影视领域的创作者,还有作为一个观众,我的想法是,3600颗手榴弹不是夸张。而且抗日战争时期,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时期,所以很多导演也是尽全力的去还原当年抗战的情景,所以夸大的成分就显得很小。


神鬼齐航


用三千六百颗手榴弹歼灭日军山崎大队,这就属于编剧的想像了。

按照电视剧所描写,是一营打主攻,一营三百余人(百团大战时八跆军三三编制,一个营三百余人),如果成散兵形横队展开部队,一个人投十颗手榴弹,三百六十人就是三千六百颗手榴弹,然而编剧忘了,李云龙是挖纵向攻击堑壕迫近敌前沿阵地,一营在纵向攻击堑壕中排出的是纵向攻击队形,也就是说能把手榴弹投入日军工事的只有排在纵向攻击队形前边的几个人,就算当时挖了十条纵向攻击堑壕,那排在堑壕前边的也不会超出三十个人,靠三十个人投三千六百颗手榴弹等于是开玩笑,不但耗时长贻误战机,而且三十几个人也没有连续投一百多颗手榴弹的体力。


jianchi


《亮剑》中,李云龙用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根据推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不能算神剧,一点也不夸张。毕竟原作者“都梁”当过坦克兵,在创作《亮剑》时基本上还是靠谱的。

一.分析一下山崎大队的编制和伤亡情况:

根据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师团、旅团、联队、大队的编制来看,袭击李家坡八路军野战医院的日军山崎大队的人员编制在800-1000人,为了推算方便我们就取个中间值兵力在900人左右。

1.程瞎子的772团提前消耗日军有生力量。

根据李家坡之战的作战斗部署,当时程瞎子的772团是386旅的主力团,该团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后到陕北,为了抗日在国民党认可的情况下重新压缩编制组建而成的,主要人员都来自于井冈山和长征后的红军主力,可以说身经百战,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尽管在李家坡战斗中作为主攻团,因为地势不利冲锋了多次均以失败结束,最终被迫撤出阵地。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也极大的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消灭了一部分日军。一个主力团,战斗减员近50%,消耗掉日军100-200人是有可能的,我们简单就按照200日军来估算。

2.炮兵打击后的山崎大队的伤亡情况。

在李云龙部队土工作业扔完手榴弹,开始攻击日军阵地的时候,旅长命令炮兵进行了炮击,而且把炮弹全部打光。我想虽然炮兵的每门炮(迫击炮/山炮)的弹药基数不多,但是在日军被手榴弹炸翻之后,又马上组织迎战李云龙部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躲避的战术动作,再加上时间紧急,日军根本没有可以依托的防御炮击的工事,所以保守的估计被炮弹炸死、炸伤100人左右是有的。

3.李云龙全团出击消灭日军残敌数量。

最后李云龙全团出击,和山崎大队进行短兵相接,在肉搏中估计全团消灭日军残敌200人左右,最后全团以很小的代价取得了李家坡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所以,这样来看,李云龙真正用手榴弹炸死的日军,除掉程瞎子的772团消耗的200日军、炮弹炸死的100人和最后肉搏战消灭的200人,应该在400人左右的样子。

二.八路军3600颗手榴弹的威力如何。

1.手榴弹爆炸威力。

当时李云龙部所用的手榴弹,基本上都是八路军自制的“边区造”。由于,制造条件艰苦、原料匮乏,再加上技术限制,所以所谓的“边区造”其实爆炸威力是十分有限的。估计爆炸的半径也就5-10米的样子,根本没办法和日军的手雷相抗衡。另外“边区造”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基本上一炸就分两半儿,几乎是没有弹片的。要知道手榴弹就是靠爆炸时所产生的弹片来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单颗“边区造”的威力和杀伤力确实有限。

2.以数量取胜的“边区造”。

当单个“边区造”的质量不行、威力不行、杀伤力也不行的时候,最后也只能采取以数量的优势来弥补。简单的说3600颗“边区造”手榴弹,即使按照最低要求,一颗爆炸就分两半儿,那么3600颗手榴弹就是3600x2=7200,这就说7200/400=18个,也就是18个弹片炸死一个日军,或者这说9颗手榴弹才炸死一个敌人,足见这种推算是很保守得了,总的来说3600颗手榴弹消灭日军山崎大队一点都不含糊。


渔乐鸿晨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日军的一个大队有多少人,日军一个标准的大队是1100人,有30人的大队部,运输中队的110人,四个上面说的中队(每个中队180人), 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 一个55人的炮排,加强大队还有一个122人的炮兵连。

而且日军的装备和作战能力远胜于我军,在以往的战场上,想要吃掉日军的一个大队,常常需要调动师旅级的作战单位,或者几个团合作才有可能做到,李云龙只有一个团,想要吃掉山崎大队,首先在数量上就不可能。

再说说3600颗手榴弹,我们也别计较一个团能不能拥有3600颗手榴弹,李云龙是谁,意大利炮都有了,有3600颗手榴弹也不是难事。

我要说的是,如何把这3600颗手榴弹投出去,而且能保证大部分都落在敌人的防御工事上。李云龙虽然有一个团,但进攻的时候不可能把一个团全部拉上去,这种密集的冲锋只能被敌人当成活靶子。电视剧里也是以一个营为单位,向山崎大队发起进攻的,但一个营三百多号人,也不可能全部铺开冲到最前面,要不然还是活靶子,能有一个连冲在最前面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连大概一百多个人,在短时间内把3600颗手榴弹一口气投出去,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算李云龙的部队天天都能吃到日本罐头,个个力大无穷,但是3600颗手榴弹,又有几颗能落到敌人的阵地上,能起到作用的又能有几颗,而且手榴弹的真实威力也没有神剧中演的那么大,何况八路军的手榴弹大部分还是老百姓用土办法自己制造的。所以说用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根本不可能,用3600发炮弹还差不多。


老猫说事儿


解放军战史中记载是刘伯承想出来的,见硬冲上去伤亡大,用这种方式接近伤亡小。另外李云龙受楚云飞约去酒家歼灭日军,真实的是左权牺牲,是由一支日军组成的特种部门叫益子挺进队,紧追着八路军总部,并电台通知附近日军追赶所至。后来得知益子挺进所搞庆功宴,八路军总部组成一支便衣队,到该酒家扮服务员用匕首将益子挺进队成员杀死,后日军得知这一便衣队后,怕再受报复将剩下没去的队员解散,重回各自中队。所以李云龙这一角色是多位有名战将组合形成,并附有我军有名战例归集在李云龙身上,为的是吸引读者。所以你对这一剧要是认真就错了。


想143149332


《亮剑》这部电视剧堪称中国抗战剧之最,它完美的展现了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人浴血奋战的精神,诠释了一种“亮剑”精神,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李幼斌所主演的李云龙形象深刻人心,仿佛把剧中人物演活了似的。


这部剧一播出就引起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大江南北掀起一股“亮剑”潮流。这部剧中有着许多经典的战役,攻打山崎大队就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教科书式的打法,追根溯源,山崎大队是日军的主力部队,原本攻打的任务是由722团负责。李云龙的部队是作为预备军来存在的,但是日本山崎大队并不是吃醋的,拥有着良好的武器与训练有素的士兵,而722团的武器相对而言就比较弱了,又是要攻打易守难攻的地方。他们又没有李云龙那样的“鬼点子”,所以自然是败下阵来了。

长时间的攻打不下来,损失惨重。而又面对着上级的强压,旅长这时候想起了独立团,想起了李云龙,想起了这头倔驴。李云龙的鬼点子多,在他到达了李家坡之后,便开始商讨战略,经过讨论决定采用土木的方式进行掘进,掘进到距敌人30米的位置,然后集合全团的手榴弹,一共3600颗,交给一营,命令一营在两分钟内扔完3600颗手榴弹。

然后全团上刺刀,准备白刃战。但掘进工作势必会遭到敌人的炮火,于是旅长让炮兵用炮火压制,结果很显然,山崎大队被炮火压制着,掘进工作进行的很顺利,3600颗手榴弹扔了过去,炸完之后,敌人所剩无几,最后被全部俘获。这是电视剧中的情节,那么在现实生活究竟可不可靠呢?

以土木的方式进行掘进,固然不错。那么挖到距离敌人30米的距离,现实吗?日本军队所使用的武器射程400多米,按照这个距离来算的话,起码要从五百米的位置开始挖起,而且当时日军部队还装备的有迫击炮。五百米的位置挖,挖的深度最少需要一人多深,只有这样,在近距离的时候才不会被敌人击毙。那么这么远的距离,又没有现在化的机器。

想挖到过去实属不易,而且你只要距离敌人近点,别人的手榴弹就招呼到了你的身上,这样做的危险很大。据电视剧中的情节,日军的增援部队正在赶来,这无疑使得挖掘的时间又紧张了。如果不能快速拿下,想必会陷入反包围的状态。这样一来,所有的努力都要白费了,所有人都要被围攻,牺牲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采取这样的战略无疑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是一种冒险的选择。


不过这也符合李云龙的性格,敢打敢拼、有爱有恨。独立团的兄弟也都和李云龙一样,为了胜利,就算牺牲自己也是没什么的。虽然说他们是粗人一个,但这种精神许多人都比不上。

那么3600颗手榴弹真实吗?这点毋庸置疑,这点手榴弹,对于当时的军队还是拿的出来了。因为我们当时有自己的兵工厂,可以自己生产手榴弹,而且当时我们使用的手榴弹制作工艺十分简单,制作设备十分简陋。六七个人就可以操控一台设备,不过这些手榴弹,也是李云龙拉下脸皮,靠自己的人脉去取得了。要是普通的军队怕是就没有这么多手榴弹了。


虽然说电影中有点夸张的成分,但是相比着那些抗日神剧来说,相对那些个人英雄,手撕鬼子来说,这部剧无疑是最贴近现实。

(如果喜欢小芒果,或有不同看法可以私信我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