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奧男足和中國男排同時無緣東京奧運,中國男子三大球怎麼辦?

冷建鍾


男子三大球,集體缺席東京奧運,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雖然最終無緣東京奧運的結局一樣,但未來的發展,卻可能有著很大的不同。

男足:漫漫黑夜,看不到一點星光

國奧兩連敗,無緣東京奧運。而令人更加沮喪的是,比賽過程展現出來的全面劣勢。無論是基本功,還是技戰術水平,亦或是觀念,已經落後對手幾個身位。

而國足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40強賽平菲律賓,負敘利亞;東亞杯輸給日本三隊、韓國二隊,國奧存在的問題,國足也都存在:停球幾米遠,角球開出界,傳球跑斷腿,解圍傳對手。

另外,幾乎每年一變的聯賽政策,一次次“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博弈,不僅透支球迷的熱情,也顯示出各參與方的無奈。

高薪,酒駕,豪宅,泡吧,國足從來不缺少鬧劇和花邊,而場上的新聞,除了一次又一次“差強人意”的落敗,就是各種質疑裁判、飛鏟對手,以及一張有一張的罰單了。

國足的希望在哪裡,現在真的看不到。

男籃:姚明在,希望就在

記得在男籃世界盃之後,有記者採訪姚明時問到誰應該承擔男籃輸球的責任,姚明斬釘截鐵的表示由自己承擔。

這或許就是當下男籃讓人感覺到有希望的地方,那就是專業人士來管理專業的事情。

新賽季的CBA,表現出了令人欣喜的進步。比賽更加激烈精彩,頻頻上演絕殺好戲;也湧現出不少的優秀年輕球員;攻防節奏也更快了,開始跟上世界籃球“打快打小”的趨勢。

在剛剛結束的全明星週末,更是有聲有色,讓球迷看得過癮。

這樣的改革,已經初顯成效,而這也許就是男籃的未來:堅持走下去,總會有出頭之日。

男排:曙光或已出現

男排是三大球中,最不受關注的,但卻有可能是最先走出低谷的。

在本次奧運預選賽賽,男排打出了久違的氣勢,也是近年來表現最拼、最有血性的一次。

沈富麟接手男排帥位後,曾表示短時間內提高隊員的技術不現實,但提高“精氣神”卻能做到。經歷了集訓之後,男排表現的更有凝聚力,也打出了氣勢。

男排的受關注度不高,這有利於他們在安靜的環境中逐漸補上短板,練好基本功,打出更穩定的表現。

短時間內提升實力也許並不現實,但曙光或許已經出現,在下一個奧運週期,一支全新的男排應該就會出現在公眾面前。


掩耳盜鈴的鈴


男足國奧隊和韓國的比賽上半場看了大約十分鐘,看到張玉寧突然倒地然後被擔架臺下之後就換臺不看了,一個依靠張玉寧的存在才有可能有一絲希望戰平韓國的陣容,沒了張玉寧大概就只能輸球。後來聽說男足國奧隊是在補時階段一球“惜敗”韓國,心裡不免暗笑一聲:韓國的國奧隊也是運氣不好。

男足國奧隊輸給烏茲別克斯坦,一點都不意外,假如真的贏了才算是意外。在U23這個年齡段烏茲別克斯坦在亞洲還是戰績優秀的,近一個奧運週期,中國男足國奧隊不可能是烏茲別克斯坦國奧隊的對手。0:2輸的還不算難看,大體符合兩隊的水平對比。

中國男足國家隊進不了世界盃決賽圈,國奧隊進不了奧運會決賽圈這個事實其實並不殘酷,至少那些球員們不感到殘酷,更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其實,中國男足無法成為亞洲一流,更無法在世界大賽當中佔有一席之地,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八個字“技不如人,不思進取”。

因為“技不如人”,所以所謂的“戰術,陣型,進攻,防守”就無從談起。僅在亞洲,個人技術高於中國所謂頂尖球員的國家絕不是僅僅日韓而已,在沒有技術支撐的情況下,何談素養?沒有技術實力,其實拼搏的底氣也不會太足,至少是不會長久。

不解決“老老實實的從個人基本技術抓起”的問題,中國足球就不會看到所謂“崛起”的那一天。儘管國內的商業聯賽如何風光,最終都將證明這一切與國家層面的足球無關,甚至和足球運動本身無關。

這將是中國足球的“常態”,其實男足女足都一樣。女足的技術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其實也在拉大。因為管足球的同是那夥人。

而中國男籃的情況就完全不同,儘管中國男籃總體技術水平也是不能進入世界一流,但是,總還是可以和世界一流掰掰腕子。其實男籃在此次奧運資格賽的落選,不得不參加落選賽,而落選賽的對手勢力也是相當強勁,估計大概率會最終落選,造成這個尷尬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前些年男籃走了一段彎路,表現出的現象就是在沒有培養出像姚明,易建聯,王治郅,甚至是王仕鵬這樣的在世界範圍內也能堪稱一流或準一流的球員,男籃缺乏有發展前途的核心,不得不依然依靠易建聯這樣的“老隊員”,年輕隊員似乎在向男足學習,稍有一點本事就忘乎所以的開始走“明星路線”,玩所謂的“粉絲人氣”。

但是,值得慶幸和期待的是如今的中國籃球的掌門人姚明的頭腦是清醒的,男籃的國內聯賽在近一兩年開始注重“技術”和培養新人,而新的力量看起來要比類似於當年的周姓明星踏實許多。

對於是世界盃和奧運會常客的中國男籃來講,在人才“斷檔”期失去一次奧運會決賽資格,儘管可惜但可以理解,值得期待。

中國男排此次衝擊奧運會資格,應該是近十來年最令人關注的一次,也是距離奧運會資格最近的一次。中國男排和中國女排在八十年代初曾經都是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偶像和驕傲,中國男排的頂峰時期擁有世界頂尖球員汪嘉偉,其整體實力在亞洲是頂尖水平,更為令人稱讚的也是“拼搏精神”。

當年中國男排戰勝日本男排,曾經在全國掀起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熱潮。

但是,中國男排的整體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一直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中國男排在世界大賽上一直是難有作為,一直是“B角”,世界盃能升到“A角”就很不容易,因此中國男排淡出國人視線已經相當長時間了。

就是在亞洲,中國男排也出於第二集團當中。很少有“激動人心”的成績。此次衝擊奧運資格,中國男排在沈指導的帶領下,其技術水平的發揮和賽場的精神面貌還是讓人們依稀看到了當年男排的風采。

這就有了希望。但客觀的講,中國男排的技戰術水平和世界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要想達到世界水平還需要長時間不斷的努力,但只要有努力的意願,就值得肯定,更會帶來希望。

但無論如何,男子三大球同時無緣東京奧運會都會令人沮喪,從落差角度來講,最讓人失望的應該是中國男籃,因為寄予的希望最大,最讓人看到希望的是中國男排,畢竟做到了發揮自身最大能力。而最無感的就是中國男足,因為從未寄予希望,所以也就無所謂失望。


步武堂


好像中國男籃就有參加東京奧運會的機會似的。都說了三大球未能有資格參加東京奧運。憑什麼把中國男籃排除在外?中國三大球除女排女足女籃尚可與世界列強有抗揍能力外,中國三大球男子項目汗顏的很。至於原因,首先是體制問題,人浮於事,辦實事辦好事的不多,參政議政的多如牛毛,政出多門,互相掣肘。朝令夕改。一人當朝,即重砌爐灶,折騰不息。二是運動員不盡心不盡力,為國出戰,為防自傷,出工不出力,全無國家榮譽感。三是俱樂部的賽制只為出成績,而不注重本土球員的任用,一味重用外籍,換取廣告效應。而本土球員,無論從上場機會,與列強交手時的血性培養不出。一旦應招為國出戰。往往是心比天高,命比低薄,一戰即潰。以上三條有些尖銳。不必反感。忠言逆耳,聽之任之。


寒友3


體育是為了讓全民強身健體,倡導努力拼搏,艱苦奮鬥的精神,並不是為了參加奧運,拿世界冠軍。參加不了奧運沒什麼,只要能正視自身,從實際做起就好.


落拓江湖的風


解散現存所有男足國家和地方專業隊,從少年抓起,奮鬥20年。男排和男藍,還有希望,爭取下屆奧運會吧!


水滕馬駿


中國男子三大球隊員打法軟,對抗性不足,訓練強度不夠,中國女排都能練出腹肌,只有勇兵沒有強將用什麼國際戰術也是白搭,如果姚明只有身高有技術沒有體能也不可能去征戰美國籃賽多年,心態好穩定的球員只能靠下一代了!


晉有75


沒進取心,好壞都一樣拿高薪,還不如保存實力回去給俱樂部效力呢,這是中國男籃的現狀,不知道男足和男排是不是也這樣


蒼狼43779


快解散了哇,浪費錢,有那些錢給貧困山區孩子也比給他們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