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栽种时出现倒伏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怎么预防?

雾都山客


油菜是一种油料作物,其果实会被制作成食用油,这是一些地方规模化种植油菜的原因。此外,它也是一种蔬菜,很好的食材,还能作为饲料喂食家畜,用途比较广泛,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当下,国内油菜的主产区在长江流域一带,为两年生作物,可春季4月底播种,还可以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植。种植油菜,当然希望在收获的时候能够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标。而油菜倒伏的问题是影响油菜高产、稳产、优质的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也是油菜生产过程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种植管理的过程之中采取对应措施,给予解决。 要解决油菜倒伏的问题,先要弄清楚油菜倒伏的原因。



◤6大因素可造成油菜倒伏的问题

造成油菜倒伏问题的因素很多,仔细归结起来总共有6个,如下:

◆品种问题。油菜种植过程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品种问题上来,因为品种差,对外界的各类影响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诱发问题。倒伏问题跟油菜品种弱是分不开的。种植户在选择油菜品种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或者根本就不去思考,挑选了茎杆细软、弹性不好、易感病菌、不耐肥的品种。这类油菜品种出现倒伏的概率很大。

◆育苗不当,培育出高脚苗。油菜在移栽种植之前都先进行育苗,而在育苗过程之中由于管理不到,培育出高脚苗。说到高脚苗,有人可能不太了解,它是一种瘦弱、下胚轴细长、不健壮,看起来晃晃悠悠,经受不住风吹日晒雨淋,容易出现倒伏的问题。

◆移栽操作不当,埋下倒伏隐患。

在油菜苗移栽的过程之中,主根留得太短,加上培土不够,侧根不发达,促使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土壤表层,下扎不深,遇到风吹雨淋容易造成折断倒伏。

◆种植密度过大。油菜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田间通风不良,透光性差。如此环境下,油菜茎杆节间变得细长而又脆弱,然而分枝部位升高,角果层集中在顶部,形成"头重脚轻"的形态,对风雨的抵抗能力很差,容易出现倒伏问题。

◆氮肥施用过多。氮肥使用过多,容易造成油菜陡长,特别是前期氮肥施用过多,油菜疯长,造成田间荫蔽,光照不足。油菜茎杆由此木质化程度不高,变得细软而容易倒伏。

◆菌核病造成油菜茎杆中空而变得易折断。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其中,茎部受害最为严重。受害的油菜茎部表皮开裂,露出麻丝状纤维,茎由此变得容易折断,出现倒伏问题。

综合以上油菜发生倒伏的原因分析可知,虽然归结起来有6点,但是进一步浓缩,就一个问题,即种植户的管理不到位,或者管理技术欠缺。那么,解决油菜倒伏的问题,可通过提高种植管理水平来达到目的。



◤科学管理,采取6个小措施解决油菜倒伏问题

针对诱发油菜倒伏的6个因素,可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这里分享6个小措施,解决倒伏问题,作为参考之用,欢迎提出更加有效果的方法或者指出不对的地方。

◆选对品种。首先要解决的是品种问题,选对了品种可减轻后面为解决倒伏问题而产生的压力。建议在选择油菜品种上应该仔细斟酌,精选根系发达、茎杆坚硬、抗倒伏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做好油菜的育苗工作。油菜育苗的时候,要做好肥水和光照的管理工作。因为油菜高脚苗是由于水分过于充足,而光线不强导致的,具体来说就是油菜苗生长到5CM的时候,苗床内的温度和湿度过高引起下胚轴陡长所致。建议在油菜苗进入三叶期或者6~7片真叶生长出来之后,可喷洒多效唑,控制高脚苗的缩茎延伸,增强抗倒伏能力。

◆做好油菜苗的移栽工作。

直播的油菜要比育苗移栽的油菜更容易倒伏,所以种植油菜要先育苗。育苗之后,到了移栽时间,建议保留一定长度的主根,确保适宜的移栽深度。然后,及时培土,并施入钾肥。如果有高脚苗,则需要通过深栽来避免倒伏问题。

◆合理控制油菜种植密度。油菜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包括土地肥力、苗的长势、温度、光照等来决定。肥地、早栽、壮苗,应该适当稀栽。瘦地、迟栽,早熟的品种,应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当下,移栽的密度建议每亩栽8000~10000株最佳。

◆科学施肥,坚持氮磷钾配方施肥。油菜的生育期比较长,需肥量比较大。故而,在满足油菜对肥料的总体需求的同时,注意搭配好氮磷钾的比例,以免氮肥施用过多。通常情况之下,油菜对氮肥的需求量比较多,钾肥次之,磷肥末位,氮磷钾的科学比例应是这样1:0.33:0.39。

◆防治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主要发生在3~4月份,所以要把防治的重点放在这个时间段。建议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选用的药剂主要有多菌灵、托布津等。当然,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进行预防。

①播种之前或者移栽之前,深耕土壤,以起到杀菌作用。

②播种之前进行种子处理,通过筛选和药剂拌种,消灭掉菌核,并杀灭种子表皮的细菌。

③选择抗病的油菜品种。

④进行水旱轮作。

最后,为了帮助油菜种植户夺得优质、稳产、高产,分享一些建议。



◤油菜种植要夺得高产、稳产和优质的3点建议

◆土壤肥力差,整地质量差的地块要夺得高产、稳产、优质的建议。建议及早中耕,破除板结,促使土壤疏松熟化,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同时,要做好追肥,薄地勤施,先稀后浓,恢复正常生长之后,在加大施肥量,每亩可施入1500斤的腐熟农家肥。总之,追肥要讲究循序渐进。

◆科学浇水。油菜喜水,遇到干旱的时候要及时浇水,以满足油菜对水分的需求。需要提醒的是,给油菜浇水要注意温度,温度在2~4℃以上才灌溉,可沟灌,切忌大水漫灌。

◆注意预防冻害。油菜耐寒冷,但是温度低于0℃的时候就要防冻了。否则,低温可导致抬根、伤叶,造成减产。低温之后又忽然高温可导致植株黄萎。所以,在封行之前进行中耕培土,在霜冻之前喷施保温剂御寒。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同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有点意识的事儿】,多多给予点赞,化成我继续分享三农知识的动力,谢谢。

有点意思的事儿


油菜栽培过程中出现倒伏,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根倒,二是茎倒。

一,油菜的根倒

油菜的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和不定根组成。在油菜的一生中,根系的生长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扎根期,扩展期和衰老期。根据油菜根系的不同发育时期,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维持根系的活力,使其更好地行使支撑,吸收和贮存功能,以防发生根倒,达到油菜高产的目的。

油菜根倒的原因是:

由于植株生长过旺,株形高大,而且培土壅蔸又较差,在雨后,雨中遇到大风,或者是在灌溉后土壤松软时产生。

二,油菜的茎倒

油菜的茎可分为主茎和分枝。主茎由10叶以上的幼苗不断生长延伸而形成。冬油菜的主茎在冬前不延伸,节间缩短,各节密集在一起。第二年春季,部分节间开始伸长,主茎高10厘米左右时抽薹。

抽薹时主茎柔嫩多汁,开花后木质化程度增加,逐渐坚韧,至终花时主茎的生长停止。根据节间的长短以及节上着生叶片的特征,可把主茎从下往上分为缩茎段,伸茎段和薹茎段。

油菜主茎着生30多张叶片,每片叶子的基部都有1个腋芽,腋芽萌发延伸就形成分枝。但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由于肥,水和光照等条件的限制,主茎下部的腋芽常常不能发育,只有上部的10个左右腋芽可成为结果的有效分枝。油菜分枝性强,分枝上又可再分枝。主茎上直接抽生的分枝称为一次分枝,一次分枝的腋芽长成的分枝叫二次分枝,依次类推。如果肥水条件良好,或者是芥菜型油菜品种,还可以有3次分枝,4次分枝等。油菜有2/3的角果是着生在分枝上的。因此,有效分枝数的多少,与结角果数和产量高低有密切关系。

茎的功能,一是支撑植株的叶,花,角果等器官。二是通过茎中的导管和筛管运送水分和各种养料。三是贮藏暂不使用的养分。四是其绿色表皮细胞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若肥水供应不足,则茎秆瘦小,其制造和贮藏的养分都较少,影响到植株的发育和产量,但如果肥水施用过度,造成茎秆软弱,后期倒伏,则将导致荫蔽,病害加重,最终会导致产量的下降。


油菜茎倒的原因是:

由于肥,水的管理不当,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茎秆柔嫩,抗倒力差,或者是因为种植密度过大,茎秆纤弱,或者是春后氮肥施用过多发生裂秆,抗倒力差,或后期菌核病严重,茎秆枯裂,以上情况都容易引起油菜茎秆折断倒伏。

油菜在终花至成熟期倒伏,落角,阴角多,秕粒多,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下降。

三,防止油菜倒伏的措施

1,合理密植,使油菜植株生长健壮,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

油菜育苗移栽的行距一般为30–40厘米,株距20厘米,宽窄行移栽的,一般宽行距为40–60厘米,窄行距为20–30厘米,株距为18–20厘米,每窝栽1–2株。一般亩栽6000—12000株为宜,早中熟品种偏高,晚熟品种偏低。

双低油菜一要考虑品种特性,一般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分枝性强,植株较松散,单株生产力高的品种稍稀,反之则稍密。二要根据播种和移栽的迟早,一般适期早播早栽的油菜,冬前营养期较长,植株高大,分枝较多的宜稀,迟播迟栽的油菜,冬前营养期较短,植株矮小,分枝较少的宜密。三要考虑秧苗的素质,壮苗移栽后容易成活,返青快,会形成较大的营养体,宜稀,弱苗矮小宜密。四要考虑肥水条件,一般施肥水平较高,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植株发育好,较高大,宜稀,反之则密。五要考虑土质和前茬,一般土壤肥沃,前茬作物收获后遗留的营养物质较丰富,宜稀植,反之则密。六要考虑种植方式,直播油菜稍密,移栽油菜稍稀。一般直播油菜以亩留苗1–1.2万株为宜。

免耕移栽油菜,以行距40厘米,株距23厘米,亩栽7000株左右为宜。

2,移栽时适当栽深一些

油菜移栽时,要将根系基本理顺,自然伸展,将菜苗摆正直立栽植。同时,栽植深度必须适当,矮脚壮苗,小苗在温度较高时宜较浅,以利于根系发育。但应使泥土盖至最下叶的叶柄基部,过浅不利于固根防倒。而对高脚苗则一定要适当深栽,以增强防冻和固根防倒的能力。

3,采用深沟窄厢种植,排水防涝促进根系下扎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尽快在田中和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于及时排除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深开沟,精做畦,畦的宽度因地制宜,在地势较高,排灌都较方便的地方,畦可以适当宽些,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地区,为了便于排灌,畦可窄些。开春以后及时清沟排渍。

4,合理施肥,促使油菜冬壮春发稳长不旺长

油菜施肥的总原则是,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氮磷钾肥混施于播种或移栽沟中,重施早施苗肥,重点放在年前,以促壮苗早发。稳施薹肥,达到春发稳长不早衰。补施花肥,提高粒重和含油量。



具体来说,油菜育苗移栽的,秧田基肥以亩施土杂肥400–500公斤,或猪粪200公斤左右,或人畜粪尿200公斤左右,同时混加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者是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左右,硼砂1公斤。苗期追肥在幼苗2–3片真叶时,如果叶色出现由绿转黄发红,生长缓慢,应亩施尿素3公斤提苗。在移栽前的5–6天,亩施2–3公斤,以促进移栽后早生快发。

油菜移栽的本田结合整翻土壤,施足有机肥料,一般亩施非油菜秆和角壳堆制而成的有机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尿素2.5–3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硼砂0.5–1公斤,在整地前均匀施入土中。

移栽的油菜幼苗期吸收氮磷钾较多,因此苗期要早追肥,促进叶片的生长,累积营养,是实现壮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腊肥起到土壤保暖,提高地温,有利于根系发育,提高抗寒能力的作用。一般多施迟效性的农家肥,经过冬季的腐熟分解,对改良土壤,提供春季油菜旺盛生长时所需要的一部分营养。薹肥应根据大气,苗情,土壤状况合理施用。春季温度高,雨水多,土壤肥沃,腊肥足,油菜长势强,应少施薹肥。气温低,土壤肥力差,油菜长势弱,薹茎呈紫红色,且有早衰趋势的油菜要早施重施薹肥。一般在薹高10厘米左右时施下。

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和常规品种的油菜薹肥一定要早施,即在农历年前施下,做到腊施春肥,一般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

双低油菜对肥料的需求量大,要适量施用氮肥和硫肥,增施磷钾硼肥。基肥要施足,以有机肥和迟效肥为主,一般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碳酸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硼砂0.5–1公斤较好。


双低直播油菜的苗肥要早施,要掌握先淡后浓,先少后多的施肥原则分次施肥。直播油菜可结合间苗,定苗和中耕除草,进行2–3次的追肥。移栽油菜在移栽成活后,应及时追施第一次苗肥,以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以提苗,15天后,视苗情再按每亩10公斤左右的尿素促苗。腊肥应在12月中旬至次年的1月下旬,重施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薹肥应早施稳施,一般是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薹高10厘米左右时施下,一般亩施尿素7–10公斤。对于长势差的应早施重施。

5,直播油菜要及时间苗,定苗,防止出现弯脚苗,高脚苗

直播油菜主要是采用撒播,条播和穴播,常因播种不均而造成幼苗拥挤,所以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和补苗。第一次间苗在第一片真叶期,第二次间苗在2–3叶期,4–5叶期开始定苗。

直播油菜的定苗要根据品种,播种时间的早晚,及土壤的质地和肥力而定,一般亩留苗1–1.2万株为宜。

6,及时中耕培土

幼菜及时中耕松土,可迅速改变土壤不良的环境条件,促进油菜根系发育。一般移栽油菜成活返青后,进行第一次中耕,这次要浅锄,主要是松动油菜根部周围的土壤,使根部通气性良好,加速新根生长。油菜第二次中耕可在冬前,结合追施腊肥进行,这次要深锄,使肥料渗入土中,并进行壅根培土,以防倒伏。

7,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油菜菌核病在温暖潮湿的油菜产区极易发生,为了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的滋生,有效地防治菌核病的发生,整地时一定要多开沟,开深沟。为有效预防菌核病的发生,还可以在油菜的初花期后一周,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菌核净粉剂1000–1500倍喷施植株中下部进行预防。每次每亩喷洒药液80–100公斤。

培育优质壮苗,防止出现高脚苗,弯脚苗,徒长苗等,主要通过苗床的浅耕细整,保持合理的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而不渍水,齐苗后要进行适当炼苗。在油菜幼苗三叶期喷施多效唑等生长延缓剂,能有效调控幼苗的生长发育。一般是用15%的多效唑50克或5%的烯效唑20克,兑水50公斤喷施,可有效培育出矮壮苗移栽。

再就是要防止高温灼伤油菜秧苗。油菜在出苗的过程中,如遇天气持续干旱,土壤中缺水,中午温度高,造成地温高而持续时间长,靠近土壤表面幼苗的根基部会发生灼伤,导致茎秆组织受伤害,移栽后会因风雨等而造成从病伤处折断而倒伏。

还有就是因肥害,或营养不良,虫害等导致油菜根部或茎秆受损,从而为后期的倒伏埋下隐患。所以一定要注意培育优质壮苗进行移栽。

8,最后就是要注意选种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

总之,造成油菜倒伏的主要就是根倒和茎倒,在生产中主要是通过合理密植,培养健壮的植株,移栽时要注意适当深栽一些,挖好排水沟,防止土壤渍水,以利根系深扎,合理施肥,促进油菜冬季苗壮而不旺长,及时中耕培土,注意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基本就可以防止油菜的倒伏。


努力就好


油菜栽种时出现倒伏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怎么预防?

油菜是农村常见的经济作物,其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榨取我们平时食用的植物油。油菜在栽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倒伏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油菜倒伏的原因及其预防的方法,供大家在栽种油菜时参考!

一、“油菜倒伏”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

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栽种油菜,到了成熟季节,到处都是绿油油、黄灿灿的一片,景色美极了,可是现在农村栽种油菜的不多了,除了没有劳动力以外,再有就是油菜的病虫害有点多,农民没有精力去管护,其中油菜倒伏症状就是常见病虫害的一种。

其实油菜倒伏有2种形式:一种就是从油菜的根部折断而倒伏;第二种就是从油菜的茎部折断而倒伏。

油菜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就是根系,栽种过油菜的农民朋友一定知道,油菜的根系是很发达的,根系在油菜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也会有自己的不同生长阶段,总的说来,油菜的根系发育也有一个幼年、壮大和衰老的过程。

因为油菜根系的营养情况、根系对油菜的支撑承载能力、根系细胞的衰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油菜根系可能会出现折断,从而造成油菜的倒伏。

油菜茎杆的作用是用来支撑油菜的植株,承载油菜的花、叶、果,输送油菜各部位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份,储藏多余的营养成分,和叶子一起共同完成光合作用,由此可见,油菜茎蔓的作用是十分的重要。

因为风吹、肥分、管理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油菜茎蔓折断,从而导致油菜出现倒伏的症状。

不管是从根部倒伏还是从茎部倒伏,对油菜来说都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会极大的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油菜的产量,所以对于油菜倒伏,农民朋友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二、引起油菜倒伏的原因分析

造成油菜倒伏的原因很多,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具体分析,以便各位农村的农民朋友们能够对照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防治油菜的倒伏现象,提高油菜的产量,增加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

1、油菜品种选用不当。对于植物而言,品种的优劣至关重要,一个品质优良的种子,不仅能提高单产,还能减少农村种植户的诸多麻烦。而油菜品种如果选用不当,那些抗病力弱、茎瘦杆细、不耐干耐涝的种子,必然会大大增加油菜倒伏现象的发生。

2、对油菜过度的追肥。庄稼种植虽然讲究勤施肥,但也要按照作物的需求给予恰当的添加,过量施肥浇水必然就会影响庄稼的正常生长。比如在油菜种植中,过量施加氮肥,就会引来一系列的问题。

氮肥过多,油菜前期就会过度生长,田间过于茂密,影响光照,不利于油菜的光合作用,造成茎蔓缺乏弹性、茎杆柔弱或破裂,抗倒性很差;后期又容易遭受病虫的危害,出现倒伏。

3、油菜的栽种密度过大。油菜密度过大既不利于田间管理,更不利于田间的通风透光,也极易给各种细菌病虫提供繁衍的土壤,而且如果育苗阶段密度过大,还容易产生很多“高脚苗”,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油菜倒伏的概率。

4、对油菜管理不当。我们在栽种油菜时由于管理上的不当,培土不及时、整地不精细、苗入土层浅等等原因,都会使油菜抓地不牢,稍有大风就会倒伏。

5、油菜病虫害所致。病虫害导致油菜倒伏,也是一个常见的因素。比如油菜遭受菌核病的侵害,使菌核细菌将油菜茎蔓感染,导致茎蔓中空缺乏韧性而容易折断,让油菜倒伏。


三、预防油菜倒伏的措施办法

要想有效防止油菜倒伏现象,就要从油菜的品种选择开始,做好油菜栽种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尽可能防治倒伏现象的发生。

1、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种子

油菜品种有本地和杂交品种两种,杂交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强的优点,但是由于制种难度高,所以价格相对较贵。

选种时要根据本地气候、土壤、耕作习惯和播种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要选择已经本地试种并有优良表现的品种,种子的耐肥、耐稀植、抗倒性好、产量高等参数,都是应该考虑的范畴。

另外在选择购买油菜种时,一定要在本地农业部门或正规种子销售网点进行购买,确保买到适宜本地气象情况的合格种子。

2、要把握好合理的密度。

油菜的密度也不论一概而论,要根据实际的移栽模式、土壤的肥瘦程度、植株的粗细、叶子的宽稀等来合理确定窝距的宽窄。

一般情况下,油菜等行移栽的行距一般可把握在30~40厘米之间、株距一般是20厘米左右;进行宽窄行移栽的宽行距把握在40–60厘米之间、窄行距在20–30厘米之间、株距把握在18–20厘米左右。每窝移栽1–2株,亩栽6000—12000株为最佳。

3、移栽深度要恰当

移栽时要将根系理顺,让其自然舒展,能使覆土盖住油菜苗最下边叶子的基部为适宜。油菜苗过浅容易因为外部因素导致其倒伏。

4、及时进行壅根培土,增强油菜的抗倒性

对油菜进行中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土质,促进油菜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油菜的抗倒性。一般在油菜移栽返青后进行第一次中耕;第二次中耕可在越冬期,结合追肥和防冻工作一并进行。

5、对油菜进行合理的追肥。

油菜施肥要合理,要保证油菜长势良好,但又不能“疯长”,总的方法就是要施足基肥、重施催苗肥、补追花肥。基肥要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为辅;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对于缺硼元素的地区要适当补充硼肥。 

6、加强油菜病虫害的防治

油菜的病虫害主要体现在油菜菌核病上,这是一种对油菜危害极大的病症,特别是在温暖潮湿的地区,这个病就更容易发生,所以油菜地要多开沟,及时排放多余的水份。

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尽量不种重茬油菜、施肥做到合理,及时去除那些病叶;另外在油菜的初花期,可用50%的多菌灵按500~800倍液对油菜植株中下部进行喷施。


综上所述,油菜倒伏在油菜栽种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会极大的危害油菜的健康成长,降低油菜的产量。所以要提早采取措施,从品种选择入手,一直到后期的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防治,才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避免遭受损失!


洒脱农人


问:油菜栽种时出现倒伏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预防?油菜是十字花科类油料作物,是目前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晋南地区一般是秋季播种,(农谚:入伏萝卜,末伏油菜)越冬栽培,必须经过低温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结实,所以北方比南方更适合栽植。下面我来谈谈,油菜对环境的要求:

1、光照

油菜是短日照植物,对于光线要求不严格,一般在冬季栽植的光照都能满足光照生长条件。

2、温度

油菜是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3-5℃,在20-25℃条件下3天就可以出苗,开花期14-18℃,角果发育期12-15℃,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开花和角果发育,增加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

3、肥水

在晋南地区传统的农业种植中,很多农民误以为油菜的根较肥大,可以给油菜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所以只在整地时施肥,其它生长季节不再施肥,这完全是错误的。

其实油菜是耐肥作物,吸肥能力强,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素。据测定,每生产100公斤油菜籽,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1︰0.35︰0.95,对三要素的需求量相当于禾谷类作物的3倍以上。其次,硼肥是油菜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硼后出现花而不实,即油菜天花后,幼角不膨大或不结实。一般减产二、三成,严重的颗粒无收。

4、土壤

油菜有主根,是直根系,根系下扎较发达,分布广,分支多,所以需要较深厚,疏松的透气土壤,不能板结,板结呼吸不好,根系缺氧,不利于生长。要求保肥保水,不积水的田种植。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油菜要高产,品种选择是关键,一般从云油系列和花油系列中选取合适的种植品种。注意种子的抗病,抗药性能。

2、土壤

种植油菜,最好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土壤,先对土壤进行彻底的深翻处理,再用旋耕机耙平。在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的同时,施入腐化好的农家肥,农家肥能改良土壤的透气性,利于出苗。

3、播种

在晋南地区,一般采用直播的方式。末伏就可以开始播种了。在整好的土地里,用播种机播种,行距为40―50厘米。注意深度合适,株距均匀。

4、苗期管理

播种后,3―5天可以出苗,最迟7天就可以出全,此时,田间的主要工作是查缺补漏。苗期不灌水,不施肥,怕植株旺长,不利于越冬。清楚杂草。

5、肥水管理

第二年春,油菜返青时,视底墒与天气情况,底墒好,雨水多,不灌水,(油菜是怕涝作物,一涝涝一片),可喷施5%的尿素溶液,以利油菜返青。开花前,适量浇水,花期喷硼。结荚后,适时浇水,并冲施水溶钾肥,以利菜籽饱满。

6、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油菜的害虫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

防治方法:药剂有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20%灭蚜松1000~14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粉3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剂1500倍液,2.5%敌杀死乳剂3000倍液等。蚜虫防治还可在油菜田设置黄板,诱杀蚜虫,或利用蚜茧蜂、草蛉、瓢虫、食蚜蝇等进行生物防

油菜倒伏原因及预防:

油菜倒伏的主要原因如下:(1)栽植密度过大,茎干纤细,造成倒伏。所以在栽种或是播种时,株距合理均匀是抗倒伏的一个重要原因。(2)油菜在第二年返青到初花前,喷洒多效唑化控,促使茎干加粗,加强抗倒伏能力。(3)加强肥水管理,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不误。

很快就要到油菜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了,预祝大家有一个好的收成!


心相依93


油菜倒伏的原因除遇大风吹倒外,还有肥水管理不当,特别是春后氮肥 过量,油菜苔茎抽生过快,上粗下细,茎杆柔嫩,抗倒能力减弱;密度过高,田间郁蔽,茎杆不粗壮,分枝部位高,结角层集中于植株上部,造成“头重脚轻”;沟系不到位,排水不畅,田间湿度高;移栽时栽种过浅,又没有做到培土壅根,根系集中在表土层等。遇到不利气候条件,极易发生倒伏。此外,后期菌核病的严重发生,茎杆早枯,也较易倒伏。

油菜倒伏后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因为倒伏后压在下面的角果得不到光照,或光照减弱,影响营养物质的积累;倒伏后茎杆折断,植株的输导组织受到破坏,根系吸收的养分、水分以及植株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无法输送到角果;倒伏后。一部分“休眠芽”重新生长,形成二次分枝,并开花,但无法正常结角,消耗大量的养分,不利于正常角果的生长发育;倒伏后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相对湿度增高,造成已倒伏的植株发生霉烂,而且有利于菌核病的蔓延;倒伏后植株角果成熟度很不一致,收割费工,脱粒时浪费增加。

油菜倒伏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和减轻倒伏的发生。一是合理密植,协调好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关系;二是栽深壅实,移栽时做到深栽,并做好培土壅根工作,促进油菜发根;三是配套沟系,建成强大的根系群;四是科学施肥,做到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控制氮肥投入量,防止营养生长过旺,提高茎杆韧性;五是防治病虫,采用农药防控技术,防止和减轻病虫尤其是菌核病的发生。

现在距油菜成熟收割还有半个月,正是子实充实的关键阶段,轻轻扶起倒伏的油菜,必要时添加支撑或用绳索拉住,以防再倒,对后期保产有重要作用。


上海12316三农热线


油菜倒伏严重影响了油菜产量,减产幅度可以达到40%~60%。是什么原因导致油菜大面积倒伏呢?

油菜倒伏的原因

一、根据调查,凡是倒伏油菜田地都是在种完棉花之后再移栽油菜,棉茬油菜由于棉花种植密度有1000株每667平方米左右,油菜的移植密度大概有3500株每667平方米左右。在遇到风雨时,油菜之间缺少相互支撑,这样倒伏面积比较大。

二、气候因素。油菜播栽期,土壤比较干,导致油菜移植期延长。油菜苗移植质量比较差,根系分布比较浅,呈现出固态,没有办法被根系吸收。油菜的盛花期普降暴雨,田间的积水不能有效及时的排除,导致油菜根部土壤过于松软,根部承受不了油菜上部重力的作用,也容易出现折倒伏。

三、施肥不当。油菜生产普遍存在有机肥、钾肥施用少,氮肥适用多。尤其在雨水季节,未及时给油菜上氮肥,导致抗导性变弱。

四、品种问题。不同的品种,它的抗病性和抗倒伏也都不一样。比如秦优十号、荣华油六号综合抗性较好,德油五号抗性较差。

预防油菜倒伏

一、选择优良品种,比如秦优十号、荣华油六号。

二、合理密植,双低主要靠群体多高产,同时适当的密植可以使油菜之间相互支撑,还能抑制潜伏芽的萌发。

三、科学施肥,底肥要给予施足,平衡施肥,严控氮肥后移,增加干旱时施磷肥、钾肥来提高油菜的抗性。

四、加强田间的管理,遇到秋天冬天的旱天时,要及时抗旱,促进营养释放。冬天过后,要做好培土除草的工作。春天过后,要做好清沟沥水,促进根系的成长,增加油菜的抗倒性、抗病性。花期油菜倒伏时,要在雨后清理沟系边将油莱扶正,并用土将根部夯实。


大辉拍拍拍


油菜在快要成熟期间出现倒伏现象,严重影响了油菜的产量。 油菜倒伏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选择油菜的种植品种要得当。油菜每年的十月份开始播种下地,要购买比较好的、耐抗倒、低苗品种的油菜籽。这样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肥料就比较快,根系就会发达,茎杆比较坚硬、粗壮,抗倒能力就比较强。

2、种植的密度要合适。根据品种的植株长势、土壤肥沃程度和栽培技术,要合去种植。建议种植初期,育幼苗进行人工栽植,蔬松土壤,合理控制栽植密度,可有效地改善通风效果,从而改良对有机肥料的吸收作用,提高它的抗逆能力,并有效地防止病虫的侵害。

3、管理方法要得当。在油菜长到一段时间,要及时进行壅根培土,围好根茎,以越冬期进行防冻,使根系发达。同时根据土壤情况,合理进行施肥,选用氮磷钾配方肥料为主,对缺硼土壤的应追加硼肥,对于油菜的一些弱苗可以在越冬前进行追施这些肥料。

通过以上方法基本上可有效防止油菜的倒伏情况,从而提高油菜籽的产量。





农三娃


许多种植油菜的农户最头疼的莫过于油菜大批倒伏,造成产量严重下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油菜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油菜倒伏的原因

1、肥水管理不当,特别是春后氮肥施用过多,造成油菜疯长,蕾薹生长太快,上部茎秆柔嫩,抗倒能力减弱引起倒伏。

2、种植密度过大,植株间过早隐蔽,通风透光不良,茎秆节间细长不充实,机械强度低,分枝部位升高,使角果层集中于顶部,造成“头重脚轻”导致倒伏。

3、移栽过浅或移栽苗的主根留得太短。加之培土不够,侧根不发达,使根系主要集中发布于表层,或因水沟太浅排水不畅,影响根系下扎,遇到大雨造成折断倒伏。

4、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茎薹开裂,消弱植株抗倒能力,稍遇风就会造成折断倒伏。

5、后期菌核病使茎秆受害,枯萎折断,加重倒伏。

二、防止或减轻油菜倒伏的措施

1、选用抗倒伏强的品种,栽培中注意合理密植。

2、移栽取苗时注意保留一定长度的主根,栽植深度适宜。

3、开好深沟,降低地下水位。

4、搞好各生育期的中耕松土,及时培根等,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美容养生家电清洗达人


对于栽种出现倒伏原因及预防倒伏方法的问题,我将从两种播种方式回答:

(一)育苗移栽

出现倒伏的原因:移栽时弱苗较多,高脚苗,弯脚苗;根茎细弱,株形细长分散;根系破坏较多,未带土球;移栽过浅。

预防措施:播种时选择优质抗倒性强品种,移栽油菜苗时应选用壮苗,株形矮健紧凑,叶柄粗短;无病虫害;保留一定长度的强壮主根,尽量少伤根,带土球移栽;栽植深度、密度适宜。

(二)直播种植

出现倒伏原因:终花期后角果大小基本定型时常发生倒伏折断现象。大雨大风天,由于播种密度过大,旺长,排水不畅或菌核病使茎秆受害等情况的油菜田容易发生倒伏。

预防措施:直播时选用抗倒性强的品种,注意合理密植,每亩用种量0.25kg 左右;3叶1心期间苗,5叶期定苗,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去弱留强。定苗数量根据地力合理确定。春雨多时易流行菌核病,在盛花期至终花期及时去除黄、老、病叶病株并带至田外销毁,减少病源。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朋友可参考,欢迎交流。


农民二磊


一、倒伏的原因

  1、选用品种不当 选用了茎杆细软、弹性不好、易感菌核病、不耐肥的品种。

  2、氮肥施用过多 油菜氮肥施用过量、前期易造成徒长、田间阴蔽、茎杆的木质化程度低、茎杆细软而易倒伏。后期贪青晚熟、易遭病虫危害,也易倒伏。

  3、油菜高脚苗的发生 在油菜育苗过程中,因苗床面积小,幼苗密度过大,易产生高脚苗倒伏。

  4、种植密度过大 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茎杆细弱,易引起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而引起倒伏。

  5、管理不当 壅根培土不及时,整地粗放,活土层浅根系入土不深,茎节外露,群根发育不良,易倒伏受冻害。

  6、菌核病的危害 由于菌核病主要危害油菜茎杆,易造成其髓部中空蝗折断而倒伏。

  二、综合防倒措施

  1、选用抗倒品种 应选用根系发达、茎杆坚硬、株形紧凑、需肥量大、抗倒能力强的品种。

  2、全面配方施肥 坚持氮磷钾配方施肥,重施磷钾肥。对缺硼地区需硼敏感的品种,应施硼肥,重施磷钾肥。对缺硼地区需硼敏感的品种,应施硼肥。油菜在越冬前弱苗可追肥以磷钾肥为主。

  3、控制高脚苗的发生 在苗床三叶期、直播田6~7片真叶喷洒150ml/kg多效唑,可控制高脚步苗的姓和缩茎延伸,增强抗倒伏和抗寒能力。

  4、控制种植密度 要根据各品种的植株长势、土壤肥力和栽培水平合理密植。苗数过多应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大田油菜种植密度过大的田块,要特别注意有机肥和磷钾肥的施用,增加后劲,提高抗逆能力,防止脱肥早衰,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5、及时做好壅根培土 当油菜长到8~9片真叶尚叶片,以免影响生长 。以越冬期结合防冻可第2次壅根培土,围好根颈,给根系以良好的发育空间,增强油菜的抗倒能力。

  6、防止菌核病的发生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大敌,要采取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不种重茬油菜,不偏施氮肥,及时去除老、黄病叶等,药剂防治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