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坐火车喜欢吃什么?

小甜猫喵喵喵


我们北方人坐火车最喜欢吃方便面。

我对于方便面不太感兴趣,平时也不太会专门吃。但是坐火车,周围人都在吃,车厢里飘着方便面的香味,肚里的馋虫就开始蠢蠢欲动。

光是方便面是满足不了我们的,我们得有泡面搭档,比如火腿肠,卤蛋,榨菜,再啃个小鸡爪。前段时间不是有新闻,台湾人说大陆经济下滑,吃泡面都不吃榨菜了,穷的榨菜都吃不起了。我想说,我们泡面不是非榨菜不可的,没见识。

我们男士没事喜欢喝个酒,在火车上朋友几个聚一起喝点啤酒或者白酒,再准备点下酒菜,比如卤牛肉,小炸鱼,花生豆,蘸酱菜(大酱,黄瓜,干豆腐,大葱等)。

当然,火车上还会卖沿途省份的土特产。举个例子,路过山东就会有德州扒鸡卖。路过内蒙古就会有牛肉干,马奶酒和奶酪卖。

虽然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带的吃食不同,但是主流还是以方便面为主。不知道你们坐火车都吃些什么呢?一起交流吧!





纷飞的木槿


五年前,从哈尔滨搬到山东威海生活,很多东西大多走了快递,但随身也带了不少。

决定人怎么走时,是八月底了,不能坐飞机,一是飞机票太贵,舍不得花钱,二是儿子才十二岁,也没有身份证,坐大客不安全,于是,只能坐火车。

准备买车票时,有点吃惊,哈尔滨到青岛的火车卧铺一张居然有六七百,而硬座只有二百多。卧铺跟硬座比俩个人差不多贵了近800元,说实话,对于条件不是很好,平时省吃俭用过日子惯了的我来说,真心舍不得多花那么多钱买卧铺的。

我就跟儿子商量,买硬座可不可以,用省下来的钱我多多给他买他喜欢吃的各种好吃的,路上二十六个多小时虽然坐着挺辛苦,但绝对能吃到许多美味。再说,晚上时,我可以把座位让给儿子,夏天也不冷,拿个薄毯子,十二岁的儿子完全可以躺在我们的座位上好好睡觉,至于我吗,怎么都能对付那一夜的,因为自己是在临床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护士,值夜班家常便饭,经常一夜一夜地忙碌照顾住院重病病人。所以,在火车上一夜不睡应该没问题的。

儿子也挺财迷,一听坐硬座能省很多钱,重点是会有很多好吃的,眼睛立刻亮了,连连点头同意。

最后,我定了俩张硬座火车票。然后,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买了俩个特大的鸡大腿,若干个鸭小腿,一斤肉皮,三斤多梅花肉,一股脑地送去熟食店加工出来,然后又买了几块月饼,一些嫩黄瓜、西红柿,几斤桃子,几斤葡萄……

这些好吃的装了好几个塑料袋,儿子的脸高兴得红扑扑地,路上尽心尽力地拎着……

在火车上,我们这些吃的摆了一桌子,各种美味,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多富裕,简直太奢侈了,对座的一家三口是农村打工出来的,好像很困难,只带了一大袋饼干和几根老黄瓜,这一路儿子吃了这样吃那样,幸福得一塌糊涂,真的是各种过瘾……

说来也奇怪,平时生活中不怎么样的东西,一到火车上,我天啊,别提多好吃了,那个美味,闻着都馋死人啊,吃着真是太享受了,居然有几分野餐的感觉。

对面的一家三口有时就直勾勾地看着我们吃,饿了他们就吃那个饼干和啃老黄瓜,真是挺可怜的,我给了那个孩子不少吃的。

想想都觉得奇怪,那么多的东西,居然在下火车时基本都吃光了,我们这娘俩的胃口简直太好了,现在回想还觉得真的是挺有意思挺难忘的……


竹雅怡楠


我是东北人,我跟同学一起去参加同学孩子的婚礼,4个男生3名女生,坐火车17个小时,绿皮普快火车,晚上9点半上的火车,要到第二天下午3点到站。上车就睡觉了,早上8点多我还在睡觉,同学们叫醒我去吃饭,我们大家一起去的餐车,要买餐车上的饭的,一个人买了一份,大家围坐一桌,同学带了好多吃的,他们是真的有坐火车带吃的经验,我看傻眼了,哈哈。带的啤酒铁罐20多罐,煎饼、鸡蛋、肉酱、花生米、炸的小鱼,葱、还有熟食,还有些我都忘了,开喝,从早上吃到下车,喝了一路,中午餐车又收的每人40一份餐费,中午餐车又一人一份餐,结果都吃不了了。

有次坐火车,一个人上车带的做好的红烧排骨,放到铁盒里,看着挺好吃,这把我馋的,

还有带烧鸡喝酒吃一路的。

听说上海人坐火车吃螃蟹,一只螃蟹能吃到北京下车,抠的干干净净的。哈哈。

其实坐火车大部分人吃方便面的多,满车箱飘着方便面的味道。

每个地方的人口味不一样,所以带的吃的也不一样。


漫舞655


好多年前了,绿皮车,图们至北京的卧铺上遇到一个朝鲜族老爷子,住下铺,我从敦化上车的时候大概中午12 点不到吧,老爷子正在喝白酒,挺精致的蓝色小酒杯,干鱿鱼撕成很细很细的丝,各色朝鲜族咸菜下酒,喝的那叫一个惬意。

我也带了吃的,大概烧鸡之类的东西和啤酒。菜一摆出来老爷子就高兴了,马上用纸杯给我倒了一杯。不一会我俩就报销了一瓶白酒,我正要拿啤酒的功夫,老爷子从铺位下边拽出一个纸箱,里面大概还有四平白酒,告诉我喝白酒吧,这是我准备喝到北京的,吓了我这一跳啊。又喝了点我就睡了,半夜起来去厕所,老爷子还在喝,睡了一觉,偷瞄一眼,老爷子还在喝,这的是一直喝到北京的,到目前为止再也没佩服过谁了,而且老爷子喝的特别优雅,干净,而且也不说话,不叨扰别人,默默的默默的,一直喝............


F1118绅士生活


本人男,家是内蒙通辽铁路的。一般以前大学开学时经常和三个同学找人卖个四人小座,然后几个人都会提前联系准备车上吃的东西。那会儿车慢,记得好像早上九点多开车,晚上十点多到,得准备两顿饭的。一上车就开始往桌子上码东西,基本上都是熟食有板鸭,烧鸡,猪蹄,猪耳朵,猪尾巴,,红肠,肘子,小咸菜,干豆腐,香菜,黄瓜,炸的肉酱啥的,五斤一桶的纯粮散白酒,两箱24听的罐啤,基本就这些。中午晚上两顿的,一到饭点,就开始拆食品袋拿吃的,在别人的含有惊诧或者羡慕的眼光中开始吃喝,挺过瘾的。经常也能认识很多在同一城市上学的老乡,当然是通过聊天邀请一块喝酒开始认识的😄。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挺怀念那四年的火车吃喝生涯。后来人大了,工作后再出门开始高铁或者飞机了,就再也没有这种节目了。不管咋说,在当时的绿皮车上,在周围热热闹闹的嘈杂氛围下和同学老乡喝酒吃肉,真好!





独立人47941003


就刚才坐哈尔滨的高铁回家,旁边两个大娘,自然的拿出了黄瓜,萝卜,小葱,榨菜,煎饼,卷饼。。。两个人吃的这个香,这段高铁也就一个多小时,怎么带这么多吃的呢?

但是还是给我馋的够呛啊,黄瓜咔嗤咔嗤这个脆,这家伙不饿都给我整饿了,前面一个大哥吃的肯定是对青烤鹅,我闻到了,虽然我没看到,但肯定是对青烤鹅,老香了。

这一路,给我馋的是口腔生津啊,饿得我是饥肠辘辘啊,挺到下车赶紧烧烤去,


凉薄凉否


这使我想起两次遇到的火车上吃饭情景。第一次80年代末,火车在辽宁境内。中午一个老爷子吃饭,看相貌应该是退休老干部。一瓶大约二两半到三两的五粮液,四小碟子小菜(只记得酱牛肉别的记不住了,因为老爷子给我叨了几片牛肉吃😄)。另外一次是大约97,8年的时候坐火车看到一个微胖的东北小叔叔(穿皮夹克,抽三五烟,腰里别zippo火机)反正当时属于挺有派的那种。中午吃饭两瓶啤酒,两个咸鸭蛋,四根黄瓜,一摞豆腐皮和香菜,一瓶炸酱。当时还不太理解感觉吃的穿的不太搭。等回家照人家的样弄了点,发现确实可口。


流血流泪又流汗


10几年前,工作不稳定,为了谋生总要东北、山东两头跑,一边是老家一边是新家,有苦有甜有快乐地回忆。

当时坐火车都是绿皮的,青岛到通化,忘记了车次了,经过的站点历历在目,青岛、潍坊、济南,出了山东往北过天津昌黎后就是山海关,这就算东北了,到了通化再转车,当时没个高铁,回去一次要30小时以上,有时候车晚点,一晚几小时,有一次晚了九小时,人都快爆炸了,一路风尘一路颠簸一路辛苦,坐一次火车就是一次历练啊,感觉脱了一层皮,只是到了家见到了亲人,这辛苦化做快乐,感觉值!

当时坐火车难,先是订票难,没12306,就是排除、或者找人,要提前几周下手操作,卧铺一票难救,坐票也没有就站票,没法子,自己买个马扎弄点报纸,上车找个靠门的地方坐下,晚上报纸一铺,睡觉喽,自己设的卧铺,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火车上人真多。

再辛苦吃的要准备好了,咱们有个概念穷家富路吗?怎么着也不能亏了肚子,上车前备好:烧肉、烧鸡、火腿、硬火烧、方便面、花生米,一瓶东北小烧,路途远,得准备四顿以上的饭,准备得还得全是硬货。

一般过了天津就能混上个坐,有了小饭桌,拿出吃的摆上,再来点白酒,这叫一个惬意、舒坦啊!

赶巧对桌也好喝俩口,这就把两人的美食合在一处,你吃我的我吃你的,从生分到熟悉,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然后开始吹牛、聊天,天南海北、五湖四海,说一路子。

下车了,留下电话,相约再聚,也真会再聚,东北人热情、实在!

爱东北、爱山东!


风味齐鲁


哈哈

记得那是2011年

我带着刚病愈不久的公公和年幼的女儿去大姑姐家在鲅鱼圈哈

因为公公想女儿了我正好没有什么事儿

就带着孩子护送公公过去

那个时候是七月份儿

火车票紧张

卧铺指定是买不到的

我们就想着买硬座也好

因为我不知道硬座也没有啊

我给自己买的鸭货带头大蒜还有啤酒

想着上火车我就坐着开始喝

感觉一定很美好

现实就是

一路没有座位

我们三个人就在火车门边挤着

进不去出不来的

因为公公之前得过脑出血

特别怕热

火车人又多

我怕公公热

跟年幼的女儿轮流给公公扇风

一夜没有停

早上四点多到鲅鱼圈

姐夫来接

终于松了一口气

下车到家把没有吃的鸭货和啤酒让姐夫放在冰箱里

睡到十点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吃鸭货喝啤酒

现在想想真的好搞笑啊

很值得怀念



XHONGJUAN


我年轻的时候,经常会与同事们一起去各地抓罪犯。所以,乘火车出差是家常便饭了。

每次接到任务后,立马去财务领旅差费,办理借枪手续,然后就是张罗一路上的伙食了。

我们那个时候出差补助费在当时还是不错的,比其它类型的出差还要好许多。基本上就按每天的补助和乘车补助(不坐卧铺还有提成)的钱去操办。

东北人喜欢大葱蘸酱,所以大酱是必须带的(一般的东北人家都是自己下的大酱),大葱、干豆腐(南方叫千张)、黄瓜、花生米、还有熟食,以及干豆腐卷等等。

白酒一般喝的比较少,因为任务的特殊性,啤酒火车上就有卖的。那个时候火车一到经停的火车站,站台上都有卖食品的流动车。随时随地就添加下酒小菜了!

一直到现在东北人出门坐火车,干豆腐或干豆腐卷基本都带一些,下酒当菜吃,而且还管饿堪当主食大任!把小葱放在干豆腐上,再抹点大酱,卷好之后,一口酒一口干豆腐卷小葱,那滋味别提多开心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潮澎湃呐。只是这些年痛风困扰着我,出门基本不带干豆腐卷大葱了,另外吃这口也气味不好,现在的火车都是封闭式的,一节车厢里有二个人吃这个,估计满车厢都是大葱味了!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