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總是大黑臉,是用光錯了嗎?

攝影微談


選擇合適的場景、時間

選好合適的場地和時間,就成功了大半,拍逆光人像,有兩個時間點很重要。

一是早上太陽剛出來的半個小時,另一個是下午太陽落山前的半個小時,斜射的光線正好能給人一個非常漂亮的輪廓光。

隨著光線的減弱,輪廓光也慢慢地消失。當然,如果有叢林遮擋,只要不是正午的直射,也是拍攝逆光人像的最佳時機。

運用點測光

在逆光下,要保證人臉不黑,最簡單的就是使用點測光。點測光只保證測光區域5%左右的範圍,當環境太亮或太暗時,以便正確曝光拍攝主體。

所以,對準人像的面部使用點測光,重點保證面部的準確曝光,但往往畫面會過曝,那麼怎麼辦呢?

曝光補償

遇到曝光過度,這時候需要用到曝光補償

整體環境過亮,要減少曝光補償

整體環境過暗,要增加曝光補償

人像位置

如果光比太大,背景太亮,逆光拍攝必然是剪影效果,可以選擇一個相對比較暗的背景,比如一棵大樹底下,這樣也比較容易拍出光斑。

逆光不行,那就試一下側逆光,改變一下臉的方向。

學會補光

逆光下,如果你不想拍剪影,上面的方法也滿足不了你,那你就需要補光了!

如果有個助手,使用反光板給人像拍攝補光是非常容易出效果的。

沒有助手,使用閃光燈也是很方便的。如果考慮後期,其實只要不讓暗部成死黑的,也是很容易挽救的。

如果不想帶那麼多東西出門,物盡其用,也是很有必要的!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用好逆光,如果背景再加一些光斑,相信人像會更唯美,不妨試一試吧!


煙火中的塵埃345


一、最常用最有效——補光

使用反光板或者閃光燈給我們人物臉部補光,是我們最為常用的一種方式。

內置的閃光燈補光太過直接,我們多用外置的閃光燈,通過引閃器控制,常見於我們影棚拍攝。

便攜易帶的反光板是我們室外拍攝的最佳選擇,通過對光線的反射,對我們需要補光的地方進行精準補光。

二、使用點測光

這個時候如果有點測聯動的功能(尼康相機一般都有這個功能),我們就可以對人物臉部進行準確測光,保證臉部光線的準確。如果沒有點測聯動功能,可以使用點測光對人物臉部進行測光,測光後使用自動曝光鎖鎖定曝光,再構圖和對焦,也能做到讓臉部光線正常。

三、拍攝剪影

當光比太大時,也可以進行剪影拍攝,保留人物輪廓,體現人物形體線條之美。對著亮處測光就很容易形成剪影效果了。

四、讓人物在畫面中的佔比大一點

逆光拍攝時,光線較強,如果亮部過多,十分容易過曝,人物欠曝黑臉。我們不妨讓亮部少一點,人物多一點,最好是人物微微遮住背後光源,如果是太陽光光源讓人物形體周邊形成輪廓光,髮絲形成的輪廓光更加增添人物美感。人物佔據畫面更多比例,我們也可以更容易控制人物臉部的曝光,就不容易拍成黑臉了。

五、調整位置,側逆光拍攝

正逆光時的拍攝比較難以掌握,特別是光源強度大的時候。使用側逆光可以減弱現場的環境光,加上人物臉部也能照射到一部分光源,光線更容易掌握;其次安排側逆光時可以讓人物將光源微微遮擋,更能表現逆光人像的氛圍渲染,產生唯美的感覺。

六、實在不行就只能後期處理了。





檹蠵


人像攝影總是大黑臉,是用光錯了嗎?


人像拍攝中遇上拍成的人像“大黑臉”的情況時有發生,主要是出現在逆光條件下。逆光條件又分為側逆光和全逆光之分,全逆光時大黑臉發生的概率又要大為增加。其實,就是非人像拍攝,遇上逆光條件或稱之為“大光比”條件,也是會出現死白和死黑的現象。

第一、儘量避免全逆光拍攝。側逆光拍攝時能夠部分減少大黑臉的結果,而且,人物的臉部富於明暗變化,增加“立體感”,能夠更好地刻畫人物神態。



第二、測光點放在人物的臉部。對準人物的臉部測光,使用中央重點測光或者點測光,避免使用平均測光(或稱矩陣測光),有的相機能讓對焦與測光同步就更好了,但是大部分相機不是這樣的。


第三、動用曝光補償手段拍攝。面對大光比條件,試拍幾張,如果發現大黑臉,就動用曝光補償手段,加大1/3到2檔左右不等的曝光,保證人物的臉部正常曝光,這時候必然帶來的是背景部分過曝,這個問題留給後期將“高光”降壓下來即可。

第四、適當補光。補光的手段很多,閃光燈、照明燈、反光板等等都可以運用。這些手段的運用,都是建築在試拍、比較的基礎上,不可能一次判斷就能準確和成功。

第五、後期適當調整。這個不必細說。

如果覺得說的有道理,請關注《拍客張光林》。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拍客張光林


這是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呀。

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因為逆光拍攝且背景太亮!並且人在畫面中的比例越小,臉越“黑”!

為什麼在逆光、亮背景下會“黑臉”呢?因為你用了平均測光,相機對整個畫面進行了光線評估,亮的背景曝光準確了,臉自然“黑”了,曝光不足呀!

怎麼解決呢?有人說增加曝光補償。這個辦法也行,但是增加多少檔的曝光補償呢?這個即需要經驗,且來回調整耽誤事呀。最好的辦法就是--點測光

人像攝影,一般情況下人的移動速度或幅度都不會太慢,不管是逆光還是順光,我都建議使用點測光,並且將測光點放在人物眼睛附近皮膚。上圖中的紅圈,即是測光點又是對焦點,如果相機有點測聯動就更好了,不但測光準確,還能保證人物在景深範圍內,即使是大光圈,人物也不會跑出景深範圍。

在逆光情況下,不只是亮背景,有時還會有暗背景。如果亮背景,不採取措施,會“黑”臉;如果暗背景,還可能大“白”臉,所以使用點測光是最保險的測光方式。

當然,也有人會使用閃光燈補光,但閃光燈近了光線太硬,遠了效果不好(指數小);也有人會建議使用反光板之類進行補光,但那都是團隊合作才行,一個人就不太好玩了。

其實,即使是順光拍攝,如果背景太亮或太暗,使用平均測光也會出現人物面部曝光不準的現象,只是順光的情況下比逆光情況稍好。

平均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只適用於主體與背景光比不大的情況下,如果前後反差過大,只能用點測光才會準確,只是採用點測光時,人物面部曝光準確,而背景會更暗或更亮。但攝影的目的是主體,必須讓主體曝光準確才是正確的。



南方之南


拍攝人像總是大黑臉,不僅是用錯了光,還有測光和對焦的問題。要想避免臉黑的人像,應該對相機進行如下操控。

一、順光拍攝,對焦點打在臉上或者眼瞼上。在室外拍照,臉上不要有遮擋物,選擇陽光照射位置。在室內臉朝窗戶或者其它光源。

二、點對焦於人臉或者深色衣服(黑、深藍色),保證臉部明亮。在樹蔭下、室內、陰雨天以及逆光條件下,須如此拍照。

三、增加+0.7-+1EV曝光補償,保證臉部細節。在大光比逆光拍攝,要提高臉部亮度。增加曝光值、反光板、閃光燈,都是不錯的手段。

四、用RAW格式,後期調整臉部亮度。如無特製要求,臉部亮度正常,背景過曝,可調成高調照片。整個畫面全暗可調低調照片。


用戶69185235738


最好利用自然光拍攝。

(手機拍於窗臺邊)



好漢


1、用反光板或者閃光燈給人物面部補光,這樣是最自然最簡單的辦法了。

2、不要在大太陽下拍攝,儘量選擇日出或日落前黃金一小時進行拍攝,這時的光線呈現暖黃色,會給照片帶來非常溫暖浪漫的氛圍。

3、儘量避免全逆光,可以選擇側逆光,這時光線會給人物的輪廓鍍上一層金邊,非常迷人。

4、避免光線直射入鏡頭,這會產生灰霧,使人物層次不分明,但是也可以利用這一點拍出朦朧浪漫的感覺。

5、拍攝時,對臉部進行測光,適當增加曝光補償,可以達到提高臉部亮度的效果。

6、或許直接拍逆光下人物的背影,是不是比直面鏡頭更有意境和想想空間呢?

7、如果背景很乾淨,天空顏色也很漂亮不如嘗試拍成剪影,只要人物姿態優美,同樣非常漂亮。



重慶小二妹


人像攝影“臉黑”的原因,在於現場光比把握不準確、導致人物臉部曝光不充分。特別是在逆光或側逆光拍攝人像時很容易出現。

解決之道可以從測光和補光兩方面考慮:

1.準確測光。逆光或側逆光條件下拍攝人像,儘量不要用評價測光或矩陣測光,而使用點測光,對拍攝對象的臉部準確測光,這樣拍攝的片子人物臉部曝光基本正常。

2.合理補光。如果現場環境比較有特點不希望過曝損失環境細節,這種情況下要保證人物臉部曝光正常,就需要對人物臉部進行補光。可以用反光板,也可以用閃光燈。用閃光燈對人物面部進行補光時注意把握燈與拍攝對象的距離、合理使用反射,確保補光柔和。





行攝驛人


說實話,造成大黑臉的主要原因是你用光太準確。很多老法師要求攝影人一定要精準曝光,於是很多攝影作品,在用光方面因循守舊,沒有突破。就像人像攝影,曝光是準確的,但是,處於環境中的人往往會造成曝光不足因為我們的膚色是黃色人種,也許倡導精準曝光的人都是白種人吧。如果用這種攝影理念到非洲拍攝人像,你想想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所以要想更好的拍好環境人像,我的經驗是增加曝光,周圍的環境略顯過曝,但作為主體的人像就不會出現大黑臉了。


沂蒙老杆之杆言杆攝


人像攝影總是大黑臉,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沒正確用光可能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作為一個非專業攝影的愛好者,我時不時也會有曝光不準的時候。我分析一下“大黑臉”出現的一些原因與解決對策。



一、出現“大黑臉”的原因

人像攝影臉總是拍的黑,欠曝,我認為可能存在下面的一些情況:

1.側光模式使用不合理

相機有多種側光模式,以佳能相機為例,有:評價測光、局部測光、點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

不同的測光模式對於測光區域的選擇與所佔的測光權重不同。最常用的是評價測光與點測光。

評價測光模式適合通常光線相對均勻的環境,平均測光權重給畫面中的整體各部分,而點測光模式常用於光和大光比環境,一般以人物的臉正常曝光為準,點測光以人臉測光為準可以拍出正常曝光。

如果大光比環境中或者逆光拍攝,使用評價側光可能造成曝光不準導致黑臉的出現。此環境可使用點測光以人臉為測光點或者增加曝光補償等方式拍攝。

2.拍照模式與參數設置不合理

測光模式與拍攝模式及參數設置是影響曝光正常的重要因素。



除了測光不準之外,非手動擋M的拍照模式,如自動模式、程序優先、光圈優先、快門優先等,相機會根據拍攝者的設置自動調整一些其他參數。這些模式下,拍出大黑臉的欠曝照片可能是曝光補償沒調好。

M檔手動控制,曝光參數設置全由拍攝者決定和設置,如果黑臉,說明你的曝光不足,相機不會調整參數,它會默認這是你想要的效果。

3.曝光補償與曝光控制存在問題

拍出大黑臉,可以檢查一下你在非M檔拍攝模式時的曝光補償設置。
曝光補償的指針是對準0,還是處於-的位置,是不是處在減少曝光補償的位置。

如果欠曝,那就將曝光補償標尺向右移動吧。

4.屏幕亮度設置

屏幕角度設置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拍攝者對照片曝光的判斷。

在室內拍攝一般將屏幕亮度設置在默認的4左右就好了,如果是光線比較強的室外估計要調整,增加畫面亮度到5-6左右,需根據個人習慣設置。

如果室內拍攝使用室外的高亮度屏幕亮度,那麼就可能拍照時看著照片正常亮度,而結果人臉還是欠了。

5.拍攝現場光比大,光線使用不合理

逆光拍攝,光比大,相機測光容易失準,最好使用點測光以人臉為基準測光。

順光,逆光,側逆光等不同的光線使用要注意曝光設置與變化。逆光(背光)是最容易導致人物面部曝光不足的。

二、解決大黑臉的一些對策

大黑臉出現的根本原因還是曝光不足和設置的問題,因此建議熟悉相機與參數設置。

首先,檢查相機的各項基本設置,上次拍攝完是否將設置復位。拍照模式、測光模式、屏幕亮度、曝光補償,這些設置有沒有復位,是否正確設置參數。

其次,根據拍攝現場光線選擇拍攝光線與設置。順光條件使用評價測光即可,逆光條件要麼使用點測光,要麼增加曝光補償。

再者,在沒法通過調整曝光參數的情況下,建議為人臉補光,可以使用反光板反光或者使用閃光燈補光。

假如都不起作用,那麼我懷疑不是器材有問題,就是拍攝對象的臉有問題了,臉黑那就讓他黑吧,後期調整或者前期抹粉。



說了這麼多,應該給個讚了吧,不然我也臉黑了!這個是相機拍不白吧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