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对”是什么意思?

春暧花开1852


在诗人如银汉繁星的唐朝,张继算不上出类拔萃。他之所以被后人铭记,乃是因为一首众口相传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百姓颠沛流离,当了个小官的张继也被迫流浪。在深秋的一个夜晚,张继宿在姑苏城外枫桥底下的小船上,感受着江南水乡之夜的静谧幽美,自己却无处可去,颇有一种“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体会,不禁有感而发。

01密集的意象勾勒出江南夜景图

首句,诗人便接连甩出三个意象:将要落下的月亮、啼叫的乌鸦、冷寒的空气。值得注意的是,“霜满天”不是一种具体意象,而是诗人的感受:天气很冷。

月落时候,乌鸦开始啼叫。黎明时分,日出之前,最是寒冷。空气中带着彻骨的寒意,诗人即使在船舱中,也觉得“罗衾不耐五更寒”。

首句三个意象,已勾勒出江南秋景图的黑白轮廓,给人一种清冷之感。紧接着,第二句又描绘出三个意象:江枫、渔火、不眠的诗人,为这幅图增添色彩与细节。

江边成片的枫树隐隐约约露出轮廓,借着岸边渔船上跳动的灯火,依稀能看见枫树已红。原来江枫和渔火同诗人一样,伴着满怀愁绪难以入眠。

“对愁眠”,是指伴着愁绪入眠,即把江枫和渔火拟人化,实际写夜深难寐的诗人自己。也有人认为“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此句理解为寒山寺所在的山上的红枫和山脚下的渔火,对着对面的愁眠山。

其实,“愁眠山”与“乌啼山”都是因为张继的这首诗而得名的,弄清先后顺序,自然不会误解。

前面两句,六个意象,包含诗人所见(月落、江枫、渔火)、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对愁难眠),画面丰富,动静结合。意象之密集,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二者在意象的选择组合与诗意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短短十四字,写出了江南秋夜的静谧肃寒,反映出诗人羁旅在外的惆怅。

02倒叙手法写出愁思无限

月亮落下去的时候,代表着夜晚快要结束了,也就是说前两句描绘的景象,是诗人失眠一整夜后,在将近黎明时所见。

笔锋一转,诗人又猛地把思绪扯回半夜,开始写半夜的所闻。

夜静悄悄的,诗人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明天还要继续漂泊,前路茫茫,不禁心中空落落的,愁肠百结。

突然,几声悠远古老的钟声传来,那声音古朴而大气,庄严而肃穆,似乎还带着历史的回音与袅袅禅意。诗人听了,思绪万千,更加难眠。

在静谧的夜晚,一点风吹草动的声音都能让人印象深刻,何况是钟声,而且诗人还难眠,对钟声的印象就愈发深刻。

后两句都只写了夜半钟声,意象变得疏朗,情感却更进一步。

“夜半钟声到客船”以动写静,用钟声写出夜的静,钟声的幽远也暗示了不眠夜的漫长,将诗人心中的愁思绵延到无尽的远方。浩浩乾坤,朗朗天地,诗人竟觉得无处可去,长久的漂泊,让人身心俱疲,又怎能不惆怅?

夜半钟声,可谓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将夜的静谧突出,夜的漫长延伸,极大地深化了诗人的离情羁思。钟声也让这幅秋景图变得有声有色,从静态图变成动态图。

三叶草以为,好的诗篇,不仅意象美,画面完整,更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而张继的这首诗,具备以上所有特点,难怪流传千年依然不朽。


三叶草青青


夜泊枫桥点滴

经安史之乱,帝都西安被占了,皇帝流亡四川去了,作为帝都朝庭中的官员我,与几个同伴,亡魂落魄地逃到了苏州。

几经反转,历程几千里,携家带口,来投奔这里的一个熟人朋友。

这不,紧赶慢走,还没到城里,就在这姑苏城边,天已经黑了好久。

船家说,在这里过夜吧,明天再进诚去寻找你们投奔的朋友。

我们停靠在姑苏城边的河流岸边,上边是有名的巨大的石板拱桥一一枫桥,岸边有小酒馆饭店类的几间平房,里面来来往往很多人,可见这里是一个座落在主干道旁的旅人聚集处。

苏州河宽,平静而繁忙,白天船只如穿梭一般,人货流快,各忙各的。

我们这帮外地落难人逃亡至此,眼中没有美景,心中只有忐忑不安,来此前途风险重重,朋友可找,只能暂时有个落脚点。

以往的荣华富贵只觉是一缕烟云,风一吹就走了,带得些家人朋友来此,以后靠什么生活?我们能适应下来并好好的生存吗?

还有皇帝,还有一帮亲近的官僚,还有其他的平时的亲朋好友,不知他们又各自生死如何?哪些人死了,活着的又都逃到了什么地方?

惊魂难定,前途未卜,得失令人撕心裂肺,这秋冬的夜呀,霜打下来,寒彻肌骨,时间难熬,除了江中零星飘忽不定的船上的灯火,夜好黑好深好沉呀,愁绪不得了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落魄身,寒夜中,飘忽江舟里,油将尽发着黄光的灯下,有感发如下:

夜泊枫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是不是只有寒山寺的深夜钟声伴着我的愁绪?是不是只有寒山寺的僧人还和我们一样没有睡去?是不是我应该像僧人样看穿看透这个世界,而摒弃世间名利,进入佛界达到忘我忘忧的境界?最坏无路可走时,是否要弃亲朋而去,出家为僧,去和他们为伴?

这夜呀,天空中的一点亮光一一弯月也落向西山,凌晨的霜下得厉害,寒水起寒风,伴着寒夜的黑暗,看不到尽头呀!!!

夜漫漫,何时有日起天亮温暖天???

盼盼盼,只望神灵保佑我们平安,来个华丽转身,再重开美好前程,过上一如既往的好日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终于逃出来了,我们还活着,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平安可靠的好地方,我们要经得起挫折和打击,我们要有一个好的信念,好的向往,去等待终将到达的明天。


彭彤彬


“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唐朝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中的一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撇开其他句段不论,单就"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先来了解一下"对"字的释意。

“对"字在动词,名词,形容词,量词里基本都在,朝向,面对,对抗,左右,相互,对待,正确,配合,适合,成双,敌对,反对,建议里解释为多。

而这句诗词里的“对"字,该如何理解诗人的用意。反复权衡,也没有找到最理想的词来和“对”字。感觉有点别扭和不协调。

上查网资料权威显示这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对"字都是指面对的意思。是面对江枫渔火而是面对愁眠,也有点不太好理解。

既然是将这一句诗词单独拎出来论,可不可以广开思路。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解读这句诗词中的"对"字呢?

我个人见解单单就这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对"字,应该有多种解释。是否可以解释为让多么美好的江枫渔火夜色风景来化解心中的愁绪呢?

"对"字,在这里句诗词里作对策,抑制或抵消来注释比较合适点。

以上见解纯属个人胡思乱想的歪理。不作学术讨论。


三剑兄


为什么用对愁眠呢?至少专家学者有过千奇百怪的解释。江枫是谁?渔火又是谁呢?愁眠是否就是莫愁?文坛史界,百家争鸣。

张继的名诗,历经千年一直被人们喜欢,近代学者终于揭开一个历史真相,以百家讲坛为首的所谓学者们,对天发誓,通过自己看过的一本古线装版本证明,张继就是梁山伯,诗中的江枫是祝英台,渔火是梁山伯,也就是张继本人。此诗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的自传诗。

史学专家看到百家讲坛学者口吐莲花,节外生枝后,不甘寂寞,于心不忍。他们立刻对张继进行了史学鉴定。张继原名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失散多年的同桌,天宝元年,同学会上,张继看到长发飘然的祝英台,才知道自己做了那么多年钢铁直男。酒入相思肠,化作秋水波,二人脉脉含情,张继看到祝英台白皙的玉颈上刺着一只蝴蝶,与自己胸前的刺青不约而同,才知道是缘分让他们重逢。

酒后的二人,已不管是月落乌啼,还是霜花满天。祝英台依偎在张继怀中,张继解开胸膛,祝英台看着张继胸前雄蝶,起伏的胸膛终于让两只蝴蝶缠绕在一起,飞向牡丹花下。史学家的解释是,对愁眠的对,是拥抱的意思,愁非愁,所指者牡丹花也,对愁眠的本意是【拥抱在牡丹花下而眠】。

文坛学者对史界专家的观点给于了否定,他们认为,对愁眠的对,是撩,是张继撩妹撩出愁怅,不知不觉睡着了。不过这种观点是极少数学者,大部分学者认为对愁眠的对,就是转过脸来抱紧莫愁,因为那是个霜满天的夜,天气已近寒冷。由此可知,张继与莫愁私约江边,根本没有被子没有床,就睡在地上,所以面对面,拥抱取暖。

对愁眠中的愁眠到底是谁呢?史界认为是祝英台母亲,文坛坚信是莫愁。不过【明史】中记载,愁眠是小龙女的师姐李莫愁,小龙女走火入魔被尹志平上手,其实小龙女故意走火入魔撩小哥哥的功夫是李莫愁亲传,根据明史,张继是张三丰祖上。

对愁眠的解释应有尽有,不过最有说服力,大部分学者都认可的说法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私奔了,后来梁山伯化名张继参加科考得中进士,祝英台改名江枫,梁山伯新科进士,乘舟回乡祭祖与祝英台睡在船板上。有37名学者说殷温娇就是祝英台江枫,唐僧是祝英台所生,梁山伯与祝英台根本没化成蝴蝶。

一个简单问题,也许专家学者能解释出几个意思,学问不简单啊!!对不对愁眠,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白这个颜色


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是一首千古传颂的七言绝句,在创作方法上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

就题目所述的问题而言,个人则有两个意见:此诗起承句的意象是统一的,也是连贯的,不宜将承句单独割出来讨论。再就是一句老话,诗歌是形象语言,尽量不要用逻辑思维去纠结一字一词,否则有很多句子都可能会解释不通,就正如此诗起句中的“霜满天”。李白说:“疑是地上霜”,霜从来都是在地上的,怎会满天呢?

所以,我们还是整首诗一起阅读:



月是一个思乡怀人的意象。作者将触月思乡之情景作了省略。直接从月落着笔,一开始便营造出空茫的意绪。

而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便可发现,起承句的前十一个字,便非常高密度地聚合了五个夜半的意象。先是月落,上弦月起得早,在半夜时已经沉落了。光线的突然变暗,惊动起

乌啼几声。而此时四周寒气弥漫,让人感觉繁霜满天。岸上的江枫树影,衬托出渔火几点……

作者对意象的选取非常细腻。我们透过几个意象便可感受到作者意绪的律动:

月落(所见)乌啼(所听)霜满天(所感),江枫(所想),渔火(所见)。这些意象,由所见起经历了一系列情绪律动后,又回归所见,是连贯的,反映了作者对夜半景色的一种感受,所以我在起文时说,不宜将承句单独抽出。



同样,我们也不应用逻辑思维为“对”字释义,承句中“江枫”本来就是虚笔,月落后,漆黑一片,靠远方几点渔火烛光,最多只能看到树的轮廓,不可能辩认出是“江枫”。所以我说是作者所想。

“对”字带有伴的意思,但古代诗人用字讲究“不露”。作者的用意,多是以起承句的意象组合作铺垫,映衬出其秋日旅途中的“客愁”。而这些意象与作者的情绪是交融的。所以如果一定要对“对”字作解,可解作契合、匹配。



最后顺便说说转结两句。刚说了此诗起承句的意象非常密集。但转结却用了两句写一个意象:“钟声”。可见作者对“钟声”的重视,其妙处有很多释本和答友有述,就不重复了。仅补充句,张继是以“钟声”作为诗眼的第一人。


诗词书院


对!一定要把这个“对”字理解对了!虽然,阁下错了也不要紧,我除了深表同情,并不打算追究任何责任,但这样难免有些对不起此诗的作者,我的朋友张继先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这首《枫桥夜泊》,写的是什么呢?大家都很清楚,是说他的那一叶破船,夜泊枫桥,然后他“对愁眠”。这个“对”字,很好理解,就是“对着”、“向着”。曹孟德“对酒当歌”,李太白“对影成三人”,韦应物“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这些“对”,也是此义。这样看来,“江枫渔火对愁眠”,即是诗人对着江枫渔火、愁绪满怀而难以成眠的意思。但是,实在说,这样就把张继的诗看的太扁了。

张继此诗,“对愁眠”是主旨,他“愁眠”所“对”的,岂止是“江枫渔火”而已!“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所有的意象,都是他所“对”才对呀!

从月落、乌啼、霜满天到江枫、渔火,是由远及近,是实景眼见。再从江枫、渔火到城外钟声,是由近及远,是虚声耳闻。可以看出,“对愁眠”三字是全诗承上启下的关键,这三字是统领全诗的。这样,此诗便把远近、虚实、耳目相互交触,气象浑成。古人论诗,最重浑成。如果死在句下,仅把“对愁眠”板执的只放在那一句中来理解,未免割裂诗意,一地鸡毛,对不起张继。

张继此诗,意象的使用相当高明。诗人落拓江湖,本也生愁,对着那些意象,则更加愁而难眠。月落,天地陷入黑暗之中。乌啼,传来一阵凄厉的哀号。霜满天,寒意袭来,不仅冷身,而且寒心。(霜满天的景象,我曾经领略过:千缕寒气飞作雨,一天冷霜下如潮。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江边的枫叶开始凋零,江上的几点渔火若暗若明,夜已深,寒山寺的钟声隐隐传来,诗人辗转反侧,四顾茫然,怎一个愁字了得!

意象是我国诗歌美学的灵魂,是核心价值所在。唐诗宋词,诗经楚辞,意象美学无所不在。现代意象派诗歌的倡导者、美国诗人庞德,直言他自己的意象派诗的开山之作《在地铁车站》,就是受到中国唐诗的影响,也许就包括这首《枫桥夜泊》。

张继这首《枫桥夜泊》写“对愁眠”,成功营造出了孤寂落寞的忧愁氛围,但诗中却有两种声音出现:乌啼、钟声。寒鸦噪,不灭寂而反增寂。寒钟鸣,不破愁而反添愁。现代心理学所谓“同时反衬”,诗人早有会心矣!

再啰嗦两句。此诗“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如果放在诗的前头,就可惜了,显不出多高明,而以这句作结,顿时熠熠生辉。那种悠然情深、低徊留连的格调,让人以为后面还有好多诗句,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哦。


莫安排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大多人都耳熟能详,极具艺术特色,仔细揣摩,妙不可言。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全诗总体采用倒叙手法,头两句写一夜未眠直至天亮,而后两句以“夜半钟声”来衬托并非只是天亮时分醒来后的难以入睡,强化了“一夜未眠”时间上的连续性。

而“对愁眠”三字历来被认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一句虚实交错,言尽而意无穷,极大地扩充了全句的表达内涵,几乎一笔写尽“见山见水”的三重境界的魅力,这种举重若轻的功底将全诗的艺术性提升到“

丰富的单纯”这样的高度。

关于这个“对”字。历来说法不一,但我以为作“面对”而非“相伴”之解更恰当也更精妙。此句大意应是对着“江枫渔火”而愁的一夜未眠,也有发愁而睡不着的意思,一个“愁”字用的妙绝;而“对”字用的更是极为险绝,出其不意,险中取胜,采用倒置(对“江枫渔火”)或者说将我这个主体隐去不显(“江枫渔火”对【

】“愁眠”)的笔法,将诗人之“愁”反衬的无所遁形。正是这种各美其美、各得其妙的寓多重意味于一体的极具张力的表达,才赋予了这首诗极高的艺术魅力,这三个字改动一字,则韵味全失,全诗境界直落下乘。

就全诗来讲,首句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密切关联的景象点明天将破晓的时分,而“江枫渔火”这种并不关联的物象由于“霜”字而形成了某种隐秘的关联,此时的“江枫”应是红色的,而“

渔火”也是星星点点闪烁不定的“红”,通过这种隐藏的“红”不仅将这两种物象联结在一起,而且烘托出凄清的“愁”之情绪。后两句通过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仅打破了静谧的氛围,以动制静,凸显了“愁”的分量。

前两句直写当下,后两句回味夜半,时空交错,而且一近一远,各种纷繁的近乎凌乱的物象都围绕着“愁”字展开,有声有色,形散神聚,看得见听得着感悟得到,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千古名作,具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艺术价值。


吃素的穿山甲


《枫桥夜泊》绝句,是写旅人夜泊之愁。古今人释义繁多,多重考据。我认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句,是写环境的寒凉寂寥的自然景色。‘’月落‘’,对尾句‘’夜半‘’,说夜深。‘’霜满天‘’是旅人由近及远视觉中天际之间霜意寒气袭人。下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拟人,江边枫树和江中鱼火朦胧中寂寥无声,仿佛在深眠。实际是诗人感觉的寂寥。一个‘’对‘’静中有动意,环境的静托衬不眠诗人愁的心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惆怅寂寥不眠的诗人远眺空旷寒夜中的寒山寺,耳畔在倾听传来的钟声。首句‘’乌啼‘’和尾句‘’钟声‘’呼应,突出静,无动则无静。‘’乌啼‘’在前两句衬托寂静(乌啼和钟声相比,声音是小大之比,只有寂寥空旷中才清晰听见乌啼),托起愁。‘’钟声‘’呼唤诗人,更让诗人愁意满怀。‘’寒山寺‘’和‘’客船‘’拟人呼应。前者动衬托后者静,更突出诗人旅途愁绪。这首诗反映了动荡社会中离人的愁绪。静动映衬,有声似无声。神来之意。


知行轩主人


“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诗出自于唐代张继的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泊船苏州,看到江上渔火,听到寒山寺里传来的夜半钟声,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愁思,一夜无眠。

“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即是写此景此情。“江枫”一般解释为“江边的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渔火”指渔船上的灯火。“对”是诗人的神来之笔,意思是“面对面”,诗人将“江枫”和“渔火”拟人化,赋之以人的思想和情感,既是“江枫”与“渔火”两两“相对”,也是“江枫”“渔火”与诗人“相对”,就像是两位心意相通的知己一样,内心那种淡淡的愁绪,使得“江枫”、“渔火”和诗人都相对无言、难以入眠。

类似的用法,还可见李白的诗《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影成三人。

……

“对影成三人”中的“对”也有此种情感和意蕴。


至善如水


我是行香子,文史知识的搬运工,书评爱好者,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一条龙。

“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全诗如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要学懂一首诗,首先要弄清楚作者的平生经历和诗的创作背景。

一、诗人的创作背景

天宝十二年,张继考中进士,但在吏部组织的铨试中不幸落败,没有获得官职,就回到家乡湖北襄阳。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一个秋天的夜晚,张继怀着忧愁途径苏州,在异乡,当船停在城外宁静的江枫桥时,他看到眼前的霜天、残月、栖鸦、枫树、渔火后,被江南水乡秋夜美丽的景色吸引,自身又饱含寂寥苦涩,充满了对仕途坎坷的忧愁。伴随着寒山寺幽远的钟声,张继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诗。

二、江枫渔火的意象

“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渔火,实际指的不是江边的枫叶和渔船的火焰,江枫指江春桥与枫桥。“渔火”并非什么诗情画意,而是渔夫在利用鱼儿的趋光性捕鱼,已经是“月落”时分,时间已经很晚了,渔夫仍然在为第二天的生计辛苦劳作着。突出捕鱼人的生活不易,隐喻人生坎坷。“渔火”就点出了第一个“愁”,即渔夫为第二天的生计发愁。

三、“对”字的寓意

渔夫驾着渔船在江春桥与枫桥下捕鱼,我认为“对”字有两种含义。一是两座桥和渔夫相对,是地点上的相对,一个在江边,一个在江上,一暗一明,一静一动,景物的绝妙搭配形成一个幽美的场景,也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桥人的特征。

二是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张继面对江枫渔火幽美夜景时萦绕在内心的忧愁,为自己的前程发愁,也有对国家山河破碎的担忧

四、结语

“对愁”,诗人为将来的前程发愁,渔夫为第二天的生计发愁,两个人都忧愁的睡不着觉,所以是“江枫渔火对愁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