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首例病例是如何確診的?疾控專家披露全過程

據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通報,截至2月1日零時,廣西已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00例。這些病例是怎麼確診的?南國早報記者採訪自治區疾控中心的專家,覆盤廣西首例病例確診全過程。


據介紹——

一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從疑似到確診,需要經過以下流程:在醫院根據指標診斷病人為疑似病例後,即上報當地疾控中心,當地的疾控部門將指導醫院採集病人的咽拭子標本,第一時間送到疾控中心進行檢測化驗,如果結果為陽性,基本確認為確診病例。


目前,各市的首例病例都必須在自治區疾控中心再次複核,確認陽性後方可向公眾公佈,而廣西首例又必須經過國家的基因測序確認,才可公佈。


廣西首例病例確診全過程


陳敏是自治區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所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博士,廣西首例病例就是由她和同事進行檢測的,她講述了確診的全過程。


廣西首例病例是如何確診的?疾控專家披露全過程

▲疾控人員進行病毒檢測。自治區疾控中心供圖。


1月17日,在北海自駕遊的一名武漢遊客自覺不適,前往醫院就診。病人住院後,醫院經診療檢查,懷疑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馬上報告到北海市疾控中心。


北海市疾控中心立即組織相應的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及時採樣,結果呈陽性,於是專車將樣本送到自治區疾控中心複核。


19日晚10:30,陳敏接到回崗複核自治區第一例上報病例的通知。


19日晚11:30,實驗室小組全員抵達,做實驗室環境準備。


20日0:40,樣品送到實驗室,從加強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傳遞進去。


因為這個病毒傳染性強,陳敏和同事們按照生物安全三級防護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一般要穿十多分鐘。


取到樣本,在生物安全櫃中,他們取出疑似病人樣本進行核酸檢測。大家做得比平時更仔細,更謹慎,也做得更快。


20日凌晨4時,得出確診結果。


之後,工作人員還需要消毒實驗區域,所有核心操作區廢棄物高壓滅菌處理。脫下三級防護裝備,進行紫外線消毒實驗室環境等,做完這些工作,天已亮了。


“結果呈陽性,這意味著廣西的疫情阻擊戰正式揭開序幕,惡戰還在後面。”陳敏說。

向領導彙報結果後,大家又安排把樣品送到國家實驗室進行基因測序,最終確認這是廣西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廣西首例病例是如何確診的?疾控專家披露全過程

▲疾控人員進行病毒檢測。自治區疾控中心供圖。


確保最快速得到準確結果


隨著第一例病例的確診,廣西各市相繼報來當地的第一例。一些市疾控的個別病例檢測做完不太有把握,也送到自治區疾控中心再複核,工作量大增。

“大年三十下午才做了一例,初一凌晨3點30分,我就接到電話,說早上有一例樣品要檢測,讓我8點到位。下半夜就沒法睡踏實了。”陳敏說,“有時做完一例,剛做完消毒等收尾工作,又接到一例。”


據瞭解,目前該實驗室實驗人員分成三組,隨到隨做,確保最快速得到準確結果。

來源 | 南國早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