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理“防疫”了嗎?羅湖開通24小時疫情專項諮詢熱線

這些天來,“宅”在家裡防疫的你是否感到壓抑、煩悶、焦慮甚至恐慌?

你的心理“防疫”了嗎?

為此,羅湖醫院集團連線了該院特聘專家、全國著名心理學專家桂冰主任,看看這些心理“防疫”的“藥方”能不能舒緩你的情緒?

此外,羅湖居民還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撥打0755-21882333,獲得疫情專項諮詢和心理干預諮詢。

公眾心理壓力如何產生?

桂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展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春節前逐漸進入嚴控的高峰,旅行停止、聚會解除,生活狀態完全發生改變,很多人宅在家裡除了吃飯、睡覺、玩手機、看電視,無聊中更多關注的是負面的信息和刺激性消息。

隨著防控時間越長,公眾內心的壓力越大,負面的情緒積聚,甚至會感到恐慌,而最大的恐慌是對疫情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和對自己及家人健康的擔憂。

長期宅在家會導致哪些心理問題?

桂冰:由於生活規律突然被打破,活動空間、社交活動被限制,很多人會感到百無聊賴,最常見的是適應問題。

首先是身體不適應,過去散步、健身、跳舞等都不去做了,把更多與手機電視相伴,如網上經典段子所說:“如果你感到乏力、咳嗦,不要去醫院,先換一個姿勢!”

這種長時間與屏幕相伴,會帶來眼睛及身體的不適,而身體的不適就會讓人更多的關注負面的消息,對號入座,放大自己身體不適的症狀,形成不良的循環;對於以往就有焦慮、抑鬱、強迫等問題的人,這樣一個應激狀態下,如果不及時調整,可能會使症狀加重。

化解情緒問題的六個小妙招

桂冰:

1)在疫情面前要有信念

焦慮、恐懼都來自於對事物的不可知和不確定,與我們所熟知的非典SARS來比,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不低於SARS,但重症和死亡率明顯低於SARS。目前死亡的病例很多都是老年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有些人沒有明顯症狀。

我們國家在2003年非典之後,公共衛生制度建立的更加完善,政府也會舉全國之力來嚴控疫情,正像一位德國學者在汶川地震時所說:“沒有一個國家的體制能這樣快的調動全國的力量來抗震救災!只有中國!”所以,我們一定要堅信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下,疫情高峰很快會控制下來,這種信念對緩解我們的焦慮情緒是非常有幫助的。

2)在疫情面前要修煉正念

多看官網、央視頻道,掌上華醫等,從正規渠道學習關於新冠肺炎的科學防控知識、正確的科普知識會幫助我們感到疾病的可知性,就像瞭解癌症的相關知識,才知道很多癌症不是和死亡劃等號的,可知性會幫助我們在恐懼中找到確定感,緩解焦慮和恐懼,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3)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作息時間要規律,正常飲食和睡眠,不熬夜、不日夜顛倒。

4)多運動

使身、心肌肉強健,提高自身免疫力,依靠自己內在的力量來抵禦疾病

5)每天生活內容要豐富

吃飯睡覺、看電視、看手機、還要有更多的時間運動,比如找人少的地方散步、在家做仰臥起坐、俯臥撐,和網上學跳舞,唱全民K歌、書法、繪畫、聽音樂等,總之,內容越豐富,才會有越多的樂趣。

6)轉機遇

危機就是危險與機遇相伴,在生命攸關的疾病面前,我們要努力做過去不曾有勇氣去做的事,把不敢說的愛表達出來;沒有機會說的感謝,找機會說出來;憋在心裡道歉的話說出來;與過去的遺憾道別,開始一個新的生活。

怎麼科學看待患病人員,用科學積極態度對待疾病,不走極端?

桂冰:

很多患病人員都承受著對疾病未來發展結局不可知的恐懼壓力中,更需要親人、朋友的關心和支持。

● 醫院在可能的條件下,將病房和留觀區安放電視,定時播放疫情的新聞,及播放相關的防控知識;

● 醫護人員要掌握一些溝通和交流的技巧,要學會傾聽,不急於給患者講道理,而要先了解他內心的感受,他是對相關流程不滿?還是對家人擔憂?充分共情才能建立信任,配合診治;

● 多鼓勵患者用手機與親人、朋友微信語音或視頻交流,讓他們的情緒得到及時的傾訴,親人朋友的關心和鼓勵也會給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幫助,減輕他們內心的痛苦和孤獨;

● 如果病人的情緒反應比較強烈,無論醫護人員還是朋友家屬,一定要及時推薦病人找專業的心理人員給予幫助。必要時,要及時給予相關的藥物的治療。(相關的諮詢電話和二維碼)目前很多醫院及相關的學會,學校都開展了線上諮詢。

對一線的醫務人員有何心理上的建議?

桂冰:

在重大的應激面前,醫護人員總會放下內心的委屈與困難,用職業的操守、勇敢與智慧, 衝在危機的第一線,首先要感恩所有的醫護人員,並祝福他們平安!

在重大應激面前,醫護的身心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無形的病毒也會讓醫護感到恐慌,因為不知它何時來?到哪裡?患者的情緒、甚至衝動的行為都需要醫護去溝通交流,如果自身的壓力不能得到及時的緩解,堆積下來會引發身心的問題。

有的醫護人員感到乏力,擔心自己被感染,有的醫護情緒易激動或者容易傷感,有的是持續的擔憂影響生活這都是需要調整的重要訊息。

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怎麼進行調整?

1、要告訴自己,患者的情緒來自於對疾病的擔憂和恐懼,我們只是承接這些情緒。增加對病人的額理解,減少內心的憤怒;

2、當自己的情緒不能控制的時候要及時離開溝通的現場,尋求同道的幫助,防止惡性衝突的發生。並接納自己的情緒,減少過多的自責;

3、當自己有情緒時,要及時的和同事、朋友傾訴,不要堆積在心理,像火山一樣到不能承受時爆發出來,傷害自己和他人;

4、要經常的做自我放鬆,也許是三五分鐘,深呼吸,也可以找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做一個冥想的放鬆,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想著另你感到愉悅的場景,帶著這份美好的感覺再回到當下。這會讓我們的壓力及時得到釋放,不堆積在心理;

5、由於倒班等工作的壓力出現失眠等身心的不適,一定要及時的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必要時給予藥物的干預。

羅湖開通疫情專項諮詢電話

筆者瞭解到,為積極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進一步保障公眾健康安全,減少交叉感染,正確引導患者就醫,羅湖醫院集團在原來家庭醫生服務熱線基礎上,專門抽調6名全科醫生骨幹、心理醫生到熱線電話開通“疫情專項諮詢和心理干預諮詢”。

羅湖居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撥打0755-21882333,都可以隨時瞭解諮詢如何自我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居家、上班要如何做好消毒等問題,並提供其他健康諮詢、社康中心服務和聯繫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等。該服務熱線內設6條中繼線、能同時接6個電話諮詢,由高年資全科醫生和專家、心理諮詢組成的團隊,全天24小時為市民提供家庭醫生疫情專項諮詢服務。

居民在上班時間(9:00—18:00),也可致電深圳市家庭醫生服務熱線諮詢(4001191160轉2)

【記者】夏凡

【作者】 夏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