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如何理解其中的奥妙?

黑白文章泽渊诗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红楼梦》第一回就通过疯跛道人揭示出怎样解脱无常——以《好了歌》开始,以出家为终结。

甄士隐又将《好了歌》加以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一首注解是说明万事无常。因缘相待,祸福相依。没有完全好的时候。若要完全“好”,必须绝对“了”,若能了却一切,便是圆圆满满,常而不变,故曰《好了歌》。最后的解脱便是佛教思想。

宝玉生于富贵温柔之乡,极度的繁华也受用过,后来渐渐家败人亡:死的死,嫁的嫁,黄金时代的大观园变成荒草满地了!

善感的宝玉如何不动今昔之情?最使他伤心的是玩笑式的婚姻与林妹妹的死。宝钗告诉他黛玉亡故的消息,他便一痛决绝,倒在床上。及至醒来,“自己仍旧躺在床上。见案上红灯,窗前皓月,依然锦绣丛中,繁华世界……仔细一想,真正无可奈何,不觉长叹数声。”(第九十八回)

这无可奈何的长叹含有多少痛苦;从这里边能悟出多少道理?一悟再悟,根据其固有的思想见地,把以前的痴情旧病渐渐冷淡起来,色即是空,情即是魔,于是由纨裤子弟转变到皈依佛门的路上去,不再在这世上惹愁寻恨了!

在中国思想中,“解脱”这个人生大问题基本都走三条路:

  • 一走儒家的路,立功立言以求永生;
  • 二走道家的路,锻炼生理以求不死;
  • 三走佛家的路,离苦得乐超脱轮回。

三家都在寻求永恒,避免现世的无常。

贾宝玉最后遁入空门,作书者为敷衍世人起见,说这是假的,不是正道。甄宝玉之由纨裤转为儒家那才是真的;然而在宝玉看来却是个禄蠹!

当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的时候,警幻仙子最后忠告他:“从今后,万万解析,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但是宝玉却始终讨厌这个经济之道,所以他终于走上了佛教解脱之路!


尹铭的前院


我给你意译吧。就不直译了。 而且这也不是好了歌。 好了歌全文我没背过。但记得其中几句好像是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荒冢一堆草没了什么的。反正都是“好”或“了”结尾的。 简陋的房间想当年到处都是上朝的官吏,草木衰败,曾经到处是歌舞升平。 精美的横梁挂满蜘蛛网。窗框上又新糊了绿纱。 说什么脂粉正香浓。为什么两鬓都白了呢。 昨天才在坟头前送葬。今天就在红色的纱帐下乱搞。 就是有成箱的金银。连乞丐都要骂你。 正在叹息别人命短。怎么知道自己回来就家里有丧事了。教训后代要有方法。说不定后来就能靠他们。 为女儿选择大富大贵的人家出嫁。不承望后来流落在妓院。因为嫌弃官小,导致自己犯罪被捕。 昨天还庆幸自己有破袄可以御寒。今天就嫌弃这华丽的衣服太长。下面这句不依了了。 反而认别的地方时故乡。太荒唐了到头来都是给别人作嫁衣裳。 差不多就这样。我自己翻译的学理的请见谅。


读点快讯


《红楼梦》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写尽了人间的世态炎凉,社会的贫富变迁。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好了歌》是《红楼梦》首回的一首七言古诗。此歌看似直白明了,却深藏奥妙。

《好了歌》寓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曹雪芹在小说中借跛足道人写《好了歌》是为小说情节服务,传递其对现实的无奈和生活的失望。作者的一生和小说中四大家族均是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普天之下对这一败落谁人能解,这一把辛酸之泪谁知个中滋味呢?《好了歌》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消极"的大彻大悟,是小说中人物命运的一种注解和预示。读懂了《好了歌》也就明了小说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好了歌》是一首看破红尘的哲理诗

全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层意思,以"好""了"押韵。整首诗把封建社会的人性刻画的入木三分。世人都晓得神仙好,但芸芸众生"忘不了"的是功名利禄和娇妻子孙,这一弃虚求实,逍遥与烦恼形成强烈比对,这所有追求的一切到头来又是一场空。对"好"和"了"又有几人能参透呢?这也告诉我们对身外之物不要过于强求,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好了歌》蕴含着浓重的道教色彩

作者所处封建社会末期,从家道中落到官场黑暗,从人性的扭曲到争权夺利等,反映了当时国家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性矛盾,如何改变这一衰败的历史趋势?对作者个体来说无法也无力改变命运和现状,唯有远离这个尘世,逃离这个乱世,像道士那样无为。《好了歌》虽然有教人看淡看开人世间的物质和物欲,不为物所困,不为情所累,但传递更多的是一种悲观和厌世情绪。

总之,《好了歌》是人生的真实写照,是人性的真实反映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世人大多选择了后者,但作者却似乎是鼓励引导世人追求前者。这应该说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如果人人都去当神仙,人人都去当道士,这个社会就无法发展进步。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唯有用更先进的制度代替旧制度,唯有用更先进的思想代替旧观念,也唯有用斗争精神和奋斗的姿态创造美好生活,才能用中国梦取代红楼梦,把虚无变成现实,让阳光照进每个人心中!

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石润居


一曲红楼梦断肠,

多少玉蝶难成双。

混沌总归混沌去,

原是世道太肮脏。

这是我对《红楼梦》的总体看法。《好了歌》是作者曹雪芹借用那位道人之口,吟出了茫茫人海的自然法则,含沙射影的点出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宿命。

反过来重复一下《好了歌》,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警示和教育意义: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人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金银忘不了,

终日只恨积无多,

等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娇妻忘不了,

君在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儿孙忘不了,

慈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

人是上帝赐给地球最宝贵的生物。一撇一捺方成人,互相依靠立稳身。若把私心藏心上,众叛亲离必招损。厚德载物,万古长青。斤斤计较,不如毛虫。看看从古至今那些争名夺利之人,哪一个又有好的下场?一个个贪污腐化者、涉黑作恶者不是风光一时,到头来必遭人民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他们一边做着恶事一边又烧香磕头敬奉神灵,神灵能保护他们继续贪污腐化欺辱百姓吗?神仙是人们对公道无私、悯世济困、解难赐福者的意化能量,是报打不平、无所不能的万物之主,若是有神,神能保护他们这些作恶者吗?显然是不会的。即就是把你的万贯家产奉献给神仙,神仙也是嗤之以鼻,当砍头的必遭砍头,当进牢房的照进牢房。总之,人活在世上,应坦坦荡荡,不得苟且钻营,若私欲膨胀,必有后患。人的聪明有十分,留与三分给儿孙。若是十分全使尽,近报自身远子孙。做人还是潇洒糊涂些好,处处精明算法准,天下唯独自己亲,到头必得锁加杠,落难不曾见一人。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敬请留言评论。


万水千山979


《好了歌》是一首寓含人生哲理,看破红尘凡事,极具宗教色彩的七言古诗。曹雪芹在开篇坦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首《好了歌》,就是对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好的阐释,也是《好了歌》的实质所在。普天之下,谁人能解,这一把辛酸之泪的滋味!

《好了歌》

世人都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寓含着曹雪芹浓厚的思想感情,也是他看破红尘,亲历家道中落的缩影。它警示世人不要为了功名利禄,烟花富贵而欺世盗名,不计后果地尔虞我诈;虽然,人生难得几回搏,但得放手时须放手的道理。

所以说《好了歌》是一首明白如话,寓意深刻的哲理性古诗,人活着,淡泊随缘,不可计较太多;人死了,一了百了,复复何求!


黄土情愫


《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如何理解其中的奥妙?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好了歌》。

《好了歌》原文如下: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是《红楼梦》中的经典诗词,为跛足道人所做,表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宗教思想。表达了对现实的不解和失望,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我们今天重读《好了歌》,就要研究它的奥妙所在,为我们的现实而服务。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听听,多现实,震耳发聩!一个“神仙好”,一个“忘不了”,好明智的对比,提出来人性的弱点;一个“在何方”,一个“草没了”,熙熙攘攘争权夺利,荒冢一堆连草都长没了,此句辛辣讽刺了封建社会侯王将相那种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到最后还不是尘归尘,土归土,空留一堆黄土在那里!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此句写出了人性的贪婪本质,忙忙碌碌一生,等到理解了生活的真谛,却已是日落西山没时间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此句着重写了人性的虚伪,活着时卿卿我我,不在时再嫁他人。当然了,此句我们应批判的学,应该摒弃封建思想所禁锢人们的“从一而终”的谬论!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句话写的好现实,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话也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不能溺爱孩子,全天下父母都在“痴心”爱护孩子,而孝顺父母的儿孙又有几人?

总之,《好了歌》对如今现实社会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它告诉我们,人生在世不能患得患失,不能利欲熏心;要人心向善,多做好事,积德行善,才能增福增寿,才能拥有美好光明的明天!

朋友们,你们又是如何理解的?欢迎留言互动,谢谢了!





默然诗歌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中跛脚道人所唱《好了歌》的确大有深意、内涵丰富。

第一层:表面上是坡脚道人借《好了歌》点化甄士隐。

在跛足道人唱完这歌后,借甄士隐的问话(“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 ‘好’‘了’),道人就明确向他解释《好了歌》的意思:


“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这里“好了”的“了”,应读“ liǎo,不读“

le ”,有“完结”“结束”“终结”之意。

所以,《好了歌》的主旨就是以超脱的道士身份告诉甄士隐,也是告诫世人要放下富贵、功名、痴情,终结人间的贪嗔痴等一干执念,如此方能求得人生的逍遥圆满,这就叫“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甄士隐因刚经历人生巨变,可谓几经劫难,再加上悟性自高,一听便了悟开化,还用歌谣的形式对《好了歌》进行了一番注解。


第二层:甄士隐的注解歌是对《好了歌》的进一步诠释引申,每一句都高度概括但又隐隐约约有所实指,这个注解歌就成为理解整部《红楼梦》主要人物及主旨的关键因素。——要想读懂《好了歌》,进而读懂《红楼梦》,就要与甄士隐的注解歌结合起来阅读揣摩。

注解歌每一句的深意,请参看上图脂砚斋的批语,的的确确说得上是言浅意丰、回味无穷。

比如“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句后脂批,就透露出黛玉之死的相关线索——她与晴雯一样,都被埋葬黄土垅头,这样就与小说第七十八回情节照应上了:宝玉为晴雯撰写《芙蓉女儿诔》,而当时黛玉也在场,脂砚斋指出《芙蓉女儿诔》其实也是为黛玉而写——(请重点关注蓝框内关键语句

第三层:甄士隐所作注解歌等于是为全书所有人的命运做了一个“盖棺论定”,所以相当于是整部书的最大的引子:我们知道,《红楼梦十二曲》是全书的引子。而这个注解歌可以视为是“引子的引子”,地位极其重要。

最后,跛脚道人听完甄士隐注解,连连称赞说解得好。于是,甄士隐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 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而按照开头石头与空空道人的对话,最后甄宝玉、贾宝玉也在多遭“劫难”后大彻大悟,应该与跛道人、甄士隐会有个交接的过程。


注:根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电子版)而原创。一家之言,欢迎批评!


根芥斋主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形家勾画出了封建大家族成员之间,为权势利欲之紛争,兴衰荣辱之转换。封建伦理道德之虚伪,败坏;政治风云的动荡,变幻。充分揭示了人们对現实的客观存在深刻的怀疑,失望和不满,表現的淋漓尽致。这充分证明封建阶级已摇摇欲坠,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已日渐腐朽,它的上層建筑也必将完成历史史命,这些征兆都具有时代的典型,。因此在某种意义说《红楼梦》是封建社会一部百科全书。《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足見一斑。


老兵4200


还是先看《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吧。

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上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在封建社会中,每个男人都渴望获得功名利禄,然后封妻荫子。但是到头来都怎么样呢?“功名”,“荒冢一堆草没了。”被埋在长满荒草的坟墓之中。“利禄”,“及到多时眼闭了”,金银再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封妻”,“君死随人又去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荫子”,“孝顺儿孙谁见了?”

世人都羡慕神仙好,却摆脱不了世俗的桎梏和羁绊,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即佛教所宣扬的“四大皆空”,有人说这首《好了歌》宣扬的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但是我个人理解,作者还是有他的深意的。

警示世人。

先看这首歌的出处,在《红楼梦》的第一回,甄士隐家业破败,贫病交加,走投无路,拄着拐杖,走在街上,跛足道人迎面而来唱的就是这首歌。这首歌是对甄士隐的警示和劝慰,甄士隐听后也是大彻大悟,并为《好了歌做了注解:“……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我想起来著名词作家阎肃老师写的一首歌《雾里看花》,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首《好了歌》就是曹雪芹送给我们的“一双慧眼”,是对世人的警示!

全书内容的概括和预示。

《红楼梦》被誉为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全书借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揭露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本质。《好了歌》是全书内容的概括和预示,是《红楼梦》的“书眼”。“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封建社会中的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尔虞我诈,争名夺利。“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结局都是“荒冢一堆草没了”!

这首《好了歌》如果没有饱经沧桑的人生经历,洞察世事的慧眼是写不出来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首《好了歌》就是曹雪芹“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后所写的有学问的文章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


人从生到死本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是人们却穷其一生的追求那些功名利禄,娇妻美妾,。事实上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太虚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了一些虚名争来争去不惜丢了性命,为了聚再多的金银,谁还能带走,有人渴望妻妾成群哪里有真情实意,那也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尊老爱幼的是人们向往美德,又有多少痴心父母能遇到孝顺儿孙。让我们再次重温《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读了这首诗我们应该悟道,人要活在当下,踏踏实实,平平淡淡过日子,才不会太空虚,人要活出平和的心态,活出真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