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


清朝“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

張廷玉畫像

圖中的這人名叫張廷玉,其與乃父張英皆是清朝歷史上的名臣,被稱之為“父子宰相”。“六尺巷”的故事世人皆知,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張廷玉的父親張英,當他得知家人與鄰里為宅基地起爭執時回信附詩一首,即“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成就了“六尺巷”的美談。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張英與張廷玉二人先後位居宰輔,為清朝的固國安邦、促進滿漢團結和文化融合,以及康乾盛世的形成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歷史上對二人的評價頗高,如“父子雙宰相”、“三世得諡”、“六代翰林”等讚譽。張廷玉還是有清一朝中唯一一位配享太廟的漢臣,連范文程、曾國藩等人都未曾享有這份殊榮。

父子何以雙雙成為宰相

張英、張廷玉父子出生於“縉紳發跡,文物蔚興”的安徽桐城張氏家族。一方面,由於張氏家族受到儒學以及桐城豐富的地域文化的影響,張氏家族的子孫勤奮刻苦,並通過科舉步入仕途;另一方面,由於張氏家族有著良好的家風和家訓。

清朝“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 居官清廉,行事節儉

張英認為做官要以勤政廉潔為第一要務。由於他才華過人、處事廉儉,仕途大體較為坦蕩。他不僅自身居官清廉,還要求入流子弟做到“使我為州縣官,決不用官銀媚上官”,要求子孫做到“衣食宜儉”、“節儉行善”,告誡子孫“人能知富之為累,則取之當廉,而不必厚積以招怨”。不僅如此,他還給自己退隱後的生活做出規劃,立下規矩:“予于歸田之後,誓不著緞,不食人參”。

正如其在《聰訓齋語》中所言:“庸人多求多欲,不循理,不安命。多求而不得則苦,多欲而不遂則苦,不循理則行多窒礙而苦,不安命則意多怨望而苦”。其子張廷玉繼承併發揚乃父張英居官當清廉的思想,認為為官之道第一點就是清廉,如其在《澄懷園語》中所言,“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能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則於為官之道,思過半矣”,“居官清廉乃分內之事”。

他認為,做官乃吃苦之事,富貴在天且富貴所帶來的多是憂患,因而要秉持清廉為本的態度。榮華富貴乃過眼雲煙,終免不了“所以衣冠輩,零落同埃塵”的結局,告誡子孫“憂患皆從富貴中來”“行事儉即做官清”,讓子孫“勿貪取妄求”,“生於富貴之家”,切不可“染紈絝之習”。再者,他認為賭博乃陋習,指出“賭博之為害,不可悉數,故前人恨之切骨”。

清朝“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

張英畫像


因而張廷玉為官期間戒貪戒奢戒賭,並將明人俞行之的詩句“夜門無客敢懷金,秋屋有情甘飲水”銘記於心。因此,張氏父子二人皆居官清廉,行事節儉,克己奉公,是古代清官之典範。

· 一心為民,扶危濟困

張廷玉在《澄懷園語》中轉述明儒呂坤的一段話——“做官都是苦事,為官原是苦人。官職高一步,責任便大一步,憂勤便增一步。聖賢胼手胝足,勞心焦思,惟天下之安而後樂”,並以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在其仕途中努力踐行。在《雜興二十首》中,張廷玉用詩句表達自己為民父母的理想,“乃以父母稱,而為眾所苦”,“君子慎所擇,休與毒獸伍”。

詩句中所表達的為官之道就是一心為民、勤政愛民。張廷玉一生為官清廉,住在康熙皇帝所賜的舊園數十年,連日常器具都不全,其對生活的奢華與否毫不在意,但是面對百姓疾苦,他卻時常感到憂心,“惟天下之安而後樂”。在《澄懷園語》中,張廷玉引用其父張英關於扶危濟困的論述,即“徒有應酬之勞,而無酣適之趣,不若以其費濟困賑急”,“胡不將此費制綿衣褲,以施道路飢寒之人乎”,表達其一心為民、以民為本的態度。

清朝“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

《雜興二十首》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桐城東鄉陳家洲遭遇水災,當地人因無法生活只好去往縣城乞討,張廷玉通過家信得知後馬上叮囑自家兄弟子侄以及在京城為官的同鄉籌款,以此來賑災。乾隆年間,在回鄉的路上,張廷玉發現龍眠河上的“紫來橋”被洪水沖毀,他便立即捐出皇上所賜用作祭祀其父張英的六千三百兩白銀,並動員家人進行募捐,用來重建石橋,此橋重建之後當地百姓為了頌揚他,將此橋改名為“良弼橋”。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回鄉舉行祭父大典,途經直隸之時,發現當地水災嚴重,饑民遍野,當即奏請雍正皇帝開倉賑災,解決百姓困苦,還一再強調“恐明歲二三月間,青黃不接,民食倍艱。仰請敕令督臣確查,於明春加賑一月或四十日,再敕督臣河臣,查該地方應修工程,酌議舉行”。乾隆四年(1739年)二月,張廷玉得知鄉里歉收,米價昂貴,貧民乏食,號召富戶賑災事宜,同時“寄信南迴將,莊租減價平糶以濟里人”。

清朝“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

張廷玉奏請雍正皇帝開倉賑災


張氏父子二人身處高位,卻不忘百姓,在為官過程中扶危濟困,為百姓做實事,最終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稱頌。

· 寬容謙讓,與人為善

張英和張廷玉宦海浮沉多年,在與其他同僚接觸時免不了會出現摩擦和爭執,處理好同僚關係並非易事。據《清史稿》所載,“英性和易,不務表”,張英一直秉持對自己嚴謹、對他人寬容的態度,指出切勿“飯不嚼便咽,路不看便走,話不想便說,事不思便做”。據《聰訓齋語》記載:“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爭也,我一人據之,則怨萃於我矣;我失便宜,則眾怨消矣。故終身失便宜,乃終身得便宜也”。

這一段充分說明張英是一個做事極為寬容、謙讓且有原則之人,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更是表明張英的謙讓,“讓他三尺又何妨”這句詩充分展現出張英寬容謙讓的非凡氣度。在張英的言傳身教下,張廷玉為官之時更是待人寬厚,豁達而大度,為官多年,張廷玉均能虛心接受同僚的意見,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能態度誠懇,心胸開闊。他指出,“凡人度量廣大,不妒忌,不猜疑,乃己身享福之相,於人無所損益也”。秉持“一言一動,常思有益於人,惟恐有損於人”。

清朝“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

六尺巷


他認為人生的樂事不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服飾之鮮華,飲饌之豐潔,聲技之靡麗”,而在“心之樂”,正因如此,張廷玉一直求心安,他認為心安才是真正的樂,並且指出“天下之道,寬則能容,能容則物安,而己亦適”。因此,張氏父子在為官中能始終秉持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的態度,最終在複雜的官場中得以明哲保身。

· 謹言慎行,以求樂境

作為朝廷的大臣,一言一行都受到同僚及百姓的關注,若是信口雌黃、胡作非為,必定帶來災禍。張英所說的“謹言語”,是其為官多年的經驗。再者,作為朝廷重臣,可想而知,張英手裡掌握著無數機密。在與康熙帝論朝政之時,張英做到盡志竭誠,虔恭匪懈,只知有社稷,不知有己身。即使在其告老還鄉之後,朝廷之事也是永久的機密,從不向外人提及。

清朝“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

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


據說張英向康熙帝推薦了眾多有才能的大臣,然而“有所舉薦,終不使其人知”,使得很多被舉薦的大臣終其一生也不知是誰舉薦了自己。正因如此,康熙帝稱讚:“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與張英相比,張廷玉為官時間更為長久,是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元老。身為漢臣的他在滿族同僚中謹小慎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深知禍從口出的道理。

所以其一直以“聖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為鏡鑑,謹守“萬言萬當,不如一默”和“一言一動,常思有益於人,惟恐有損於人”的原則,堅守“凡事貴慎密,而國家之事尤不當輕向人言”和“與其於放言高論中求樂境,何如於謹言慎行中求樂境耶”的原則,強調“凡人於極得意、極失意時,能檢點言語,無過當之辭,其人之學問器量,必有大過人處”。

張廷玉的謹言慎行讓其為官多年都安然無恙,且得到皇帝的重用與信賴,成為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清朝“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

三朝元老張廷玉


結語

張英和張廷玉被奉為古代為官行事的典範,他們在為官之道上留下了諸多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鑑的內容,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張氏父子馳騁官場數十年,張廷玉更是歷經三朝、久歷機樞。在張氏享堂中懸掛的楹聯“無聲色玩好之嗜,退食泊然無謀營”,精闢地概括了張廷玉身居廟堂之高,卻甘於寧靜淡泊的一生。張氏父子二人在為官中“公正無私”“公而忘私”“淡靜寡慾”“不肯徇人之私”,堪稱人臣之典範。

參考文獻

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1977年

江小角,《張英、張廷玉父子宰相家訓》,安徽大學出版社,2017年

蔡東藩,《清史演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