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什么时候才能涨价?

田俊超白


你说的是普通的水稻吧,目前看这个形式,国家今年的保护价格和去年持平,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从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那就得出,国家是想让你种好粮,卖高价,因为国家是可能再提高水稻价格了,因为,第一,国家目前不缺粮,第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不来,再一个国家保护价也不能每年都执行,国家今年保护价和去年持平,是因为给农民一个过渡期,虽然还有保护价,但收购数量大幅减少,不新建设仓库,个人的租仓库点这都基本要取消,所以不要还想着国家水稻还能涨价了,还是多研究下如何提高自己的种植优质水稻水平,卖个好价钱。祝你成功。

我是米都楠哥


米都楠哥


水稻什么时候才能涨价?

这个问题,既说明了水稻价格的长期行情,也反映了种粮农民的无奈。水稻价格什么时候才能涨价?硬性来说,新稻谷上市之后,价格会逐渐上涨;在市场供应的青黄不接时期,新产稻谷因为品质优势、市场余粮减少等原因,价格一般也表现偏强。但要从后期大的趋势来看,纵向对比,水稻价格上涨的难度较大,总体仍将表现出平稳偏弱的态势。



为什么会有这个判断?原因很简单。我国水稻价格多年来受托市政策主导,可以说就是个“政策市”,其市场价格水平,既受到托市收购价格的影响,随着2013年以来稻谷托市收购预案每年都启动,托市稻谷库存水平持续提升,也受到了托市陈稻谷拍卖价格的较大影响。

2019年,受到普遍关注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不再继续下调,而是保持了2018年的水平,即国标三等早籼稻1.20元/斤、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在国家将稻谷和小麦作为必保品种的形势下,除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对部分地区的水稻面积和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之外,对水稻生产的扶持力度预计会增强。但考虑到美国在WTO诉讼中国水稻和小麦价格补贴(中方败诉),后期稻谷托市收购价格估计还是稳中下调的大方向,而且在预案中也将进一步突出市场化收购的比重。



从这个层面来看,2019年产稻谷收获上市之后,部分主产区启动托市预案的可能性仍较大,但是在执行中,可能会较为严格,稻谷托市的作用也将更多的转向托底,那么这对稻谷市场价格来说,支撑的力度也将会低于往年同期。

与此同时,截止目前国家还有庞大的陈稻谷库存,虽然相比着中国对大米的消费量,这部分库存算是“甜蜜的负担”,但是由于稻谷的相对不耐储藏的特点,像2014-2016年产的托市稻谷,相当一部分已经面临不宜存的风险,那么低价销售也在所难免。随着这部分稻谷的销售出库,由于价格偏低,那么也将对稻谷市场价格带来打压。


粮小咖


水稻什么时侯才能涨船价?

在有3天,就要进入2020年了,春节也即将来临,很多家庭都开始办置年货了,但也不少农户因为水稻价格低一直没卖,没钱办置年货,那么目前水稻能不能涨价呢?现在看涨价趋势非常难,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

今年秋季水稻收割时,水稻价格一直在一元二左右徘徊,大部分农民不情愿接受低迷的粮食价格,纷纷拉回家里囤积起来,等待元旦前后粮食涨价,毕竟辛苦种了一年的地。期盼有个合理的价格也是情理之中。

目前看,春节前后水稻涨价空间几乎为零,水稻价格比前期有所降低,质量一般的水稻价格在一元二左右,质量好的水稻最多能达到一元三左右。无耐之下,很多农民开始惜售水稻了。

水稻价格低迷,是几年来少有的现象,种地大户每亩高达五六百元的地租,现在看只能赔钱了。不少种地大户都想打退堂鼓了。

粮食价格低,直接挫伤的是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农民收入降低,生活质量下降,有可能出现种地大户退租,农民弃耕撂荒等现象。

据水稻加工企业分析,春节前后水稻没有上涨空间,农户手里水稻积压严重。农民确实存在卖粮难的问题。


沙尘暴5478


这是太平洋西岸一只蝴蝶准备破茧而出

水稻涨价是动一发而系全身的事情,水稻价格受国家调控的影响大于市场影响。现在说水稻什么时候涨价还真的是未知数。

从这几年水稻种植的环境来看国家应该是在下一盘大棋。最开始开始出现承包大户开始到合作社再到农场,一路过来不断涌现出这个行业的参与者再到慢慢的不断有参与者退出这个行业。从最开始的大量政策支持和大额财政补贴到现在的政策紧缩和财政补贴下降。尤其是在今年传出消息将取消财政补贴更是搞的人心惶惶,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水稻价格还是不上涨,那又有不少人准备退出这个行业。

种植成本的必然上升和可能出现的水稻价格利润下滑都在压缩每亩利润。这就会继续淘汰一批小规模的经营者。最后的局面将会是少数几家实力强劲的经营者坐拥现在的土地。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这个局面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还是会非常大的。

那这跟水稻的价格有什么联系呢?如果水稻的价格还是像往年一样高的话,在土地没有增加的条件下更多的人将挤进这个行业。生产成本反而会被急剧拉高。这就是市场和价格的联系。然而只有把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才能更好的进行农业市场的改革,也更有利于国家的管控(毕竟这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对于国家来说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压低水稻收购价。现在的农场主出售水稻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国家粮食收购站。而收购站的价格必然会影响市场的价格,这是必然的。

当然了,现在的水稻价格已经触底了。这几年的盛世行情也出现反弹。种种迹象表明不久以后水稻价格上涨势在必然。大家怎么看,可以评论一下!!!


吴子戏法


水稻涨价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些水稻买得太贵的几十元一斤的有机大米。大多数农民不会种,种出来没有产量,笔者曾经也种过有机大米,千斤亩有机稻是没问题,如果大家都学会种植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的话,就算政府不涨价也可以走向食品加工业出口,自然让农民做食品产业工人!😀😀😀


用户6652079152


这个问题,有点大,水稻涨价,在现阶段希望不大,毕竟食大于天,关乎社会根本,如果真为农民考虑,也就涨一角左右,没有大的希望,靠种地致富,基本扯淡


甜密里的事业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为了什么?推动土地流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压粮价。 马上就要割谷了,谷价低,干谷才块把钱,湿谷好的八毛多,这让种地的人怎么生存,稻谷价格不是应该有国家控制的吗?怎么会如此之低? 套路,为什么粮食不值钱,这和鼓励农民进城是一盘棋,种地没奔头了,都进城吧,然后把土地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然后就有农场主了,然后就可以达到控制一部分人就可以控制一个产业的目的,产生的效应可想而知! 目前我市中晚稻市场收购行情。3月上中旬以来,我市沙洋等地区的早熟中晚籼稻谷已经上市,各类粮食经营企业按市场价格进行收购。据了解,农村经纪人走村串户根据稻谷品种、质量不同收购价格为每市斤0.90-1.05元;粮食加工企业厂内收购价格每市斤1.10元;3月20日,沙洋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储粮荆门直属库沙洋分库已按每市斤1.20元挂牌收购今年生产的中晚籼稻谷。





乡村的小波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要口粮,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人的粮,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先第一位的就是: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水稻作为基本口粮,2019年国家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保持2018年水平不变。


水稻的价格要综合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

一、生产成本。全球农业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成本优势明显,国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二、市场供求。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440公斤以上,但粮食消费中,口粮消费仅占约占30%,饲料用粮约占40%,工业用粮约占20%,种子和新增储备用粮约占5%,损耗浪费等约占5%。

三、国内外市场价格。中国稻米产量世界第一、库存量世界第一,进口量也位居第一。一方面大量进口,一方面库存量大,国内粮食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与收购保护价,成本上扬,品质,世界经济低迷、需求不足,石油价格暴跌等因素有关。但不会是永久的。


因此建议:一是积极引导集约化规模化水稻种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区域使土地向种田能手、懂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户集中,发挥有限土地的更大效益,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户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生产服务,缓解农业生产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提高水稻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提高产量,降本增效。二是延伸水稻产业链。要实现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要有计划地实施拉长稻米产业链,拓宽消费空间。除加工成大米,还要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糙米、蒸谷米、免淘洗米、专用米、营养强化米、富硒米及高端米糠油等产品。同时,提高水稻加工副产品稻壳、米糠、碎米的综合利用率,延伸水稻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产业经济效益。三是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提高种粮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规模种粮补贴,调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发放对象为实际种粮农民,不搞普惠化补贴,防止耕地抛荒和“非粮化”,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IamNewFarmer


水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自古到今水稻就是我们的主食。水稻价格的涨落一般由国家控制。所以水稻的价格一般情况下是不是上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