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职场臭皮匠


因为原来的用工成本低,后面的用工成本低,原来的多干一天,省一天的钱,不用白不用,资本就是这样出来的


窝窝22


说实话,这种现象在一些中小企业挺常见的。

朋友的公司之前就因为员工薪资待遇低,纷纷离职,年初的时候吧,几乎每天都有3-4名员工办理离职。在那个时间点,很多单位都招聘,员工想去试试看外面的机会。


我朋友给我举了2个例子,让我印象挺深:

1.一个员工原来在 公司工作了3年,从入职的时候3500,到离职的时候5500。


该员工觉得自己工资低,和市场上的工资水平比较,确实有点低。市场同岗位的工资是6500-8000.所以在找好工作后,据说薪资是7500,该员工迅速的办理了离职手续。


在去对方公司工作1周后,该员工私信朋友,能不能回来?因为新公司经常要出差,加班到深夜,而且工作强度也很大,单休。相比之前双休,全年无加班,工作轻松的工作,这么大的强度,他接受不了。所以还是想回来。


朋友念在这位员工之前工作能力确实不错,因为经济压力(刚买了房子),确实为了高薪离职,也可以理解。朋友说,那你回来吧,薪资给你加1000,只要你好好干!

2.第2个员工,是朋友高薪从外面招来的,说是高薪,是相对于同岗位的员工而言。


市场的工资水平确实是很高,这个是市场供需决定的,所以“高薪”招聘也是无奈之举。


这个"高薪"员工刚入职的时候,不知道哪位同事无意间知道这个薪资,都纷纷抱怨不公平,有些还拉小团伙来故意排挤他。


但这位员工,就很踏实地工作,有些同事解决不了的难题,他能够解决。有些新的知识,以及最新的技术,他能带领大家一起学,并应用到工作中。


之前那些倚老卖老的同事,最后都闭嘴,也开始加紧学习。


这个新员工就像是一条鲶鱼,放到公司后,打破了之前那种“安逸,不思进取”的状态。

通过以上2个故事,我是想告诉大家,从外面高薪招聘,是无奈之举,但凡公司员工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团结一心,根本就不需要招人。


而高薪招聘新人,就像是公司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或者是买了一件“奢侈品”,让很多员工远远观望,而没有实力购买。唯一的方式,即使以自己的能力去匹配高薪。


我是@燕妮在职场,专注职场分享。如果认可我的回答,多谢点个关注、点个赞!


燕妮在职场


这种情况很常见,我就职过的一公司曾出现过工资泄密的事故,人事专员和总监起了冲突,一气之下将员工工资表发给了所有员工,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很多老员工发现,近一年新招聘的同岗位的员工平均工资要比老员工高30%以上甚至更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想想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01

没离职的人在现有的薪资下也继续在公司呆着,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增加额外的成本呢?

控制运营成本是提高公司利润率有效的手段,不是每个公司都有用让人无法拒绝的工资留住员工的姿态。

那些认为当前工资不合理,在市场上能拿到更高的OFFER的员工,早就走人了;走的人也未必是靠加点工资就愿意留下的,而没离职的人在现有工资条件下还愿意呆着,说明他给自己的心理定价也就这样。如果不增加成本这些人也会乖乖呆着,那公司又为什么要增加额外的工资呢?

02

给老员工加了薪,就能保证他一定不离职吗?大部分时候不一定。

有的员工可能会认为,公司如果能够主动给老员工加薪,大家肯定会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会更加卖力地为公司付出努力,而不会选择离职。离职真的是一个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不一定是工资。

再说了,通过给老员工加薪来挽留,那给谁加呢?那些干活踏实的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单位,不是加点钱就能挽留的;而给那些抱着给多少钱出多少力的员工加,他们也绝不会因为工资涨了点就更加努力,反而会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该偷懒还是偷懒。

而成本控制是一个公司生存的最重要的工作,没准真为了挽留大家而全员加薪,最后老板自己却破产了。


03

新人新气象,新人不一定好,但他们一定会给老员工带来竞争的压力,实现正常的新旧更替。

一个公司全是老人,应该让整个团队陷入懈怠,所以公司总会引入新人制造危机,这也是常说的鲶鱼效应。在新人前追后堵的情况下,老人也会有压力,会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也是很多公司愿意每年招新人的原因。

公司以高点的工资招一两个新人,就是给还在职的人施加压力,老板用可控的成本实现管理的目的。

说回上面工资泄密的事,你一定关心后来结果怎么样了。起初呢老员工都义愤填膺,嚷嚷着要辞职,但一个月过去,除了少数几个真跳槽以外,其他人都不说话了,好象这事从来就没发生过一样。


明白了公司的心思,那我们身为员工应该怎么办呢?要加薪就两条路:

一是利用职位提升的途径来加薪。

不论什么公司,升职都是一条稳稳的加薪通道,你得评估自己升职的机会和可能,如果有晋升的空间,就加把劲,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二是通过跳槽来获得应有的回报。

如果对现有的工资不满又没有升职的空间,那就踏踏实实苦练内功,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你有能力、有成功案例,又善于在人力资源市场给自己开价时,总会遇到和你的实力相匹配的机遇。真正有本事的人,始终会有被别的公司赏识的机会。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大家如果工作两三年后工资没有变化,一定要想办法跳槽改变这一情况,因为你当下的工资是你下一份工作工资的基础,用人单位会以此为锚定标准给你开价;人的收入也要和年龄相匹配,如果你工作五六年,收入还是和刚毕业的差不多,不论你实际能力如何,在招聘单位看来,你就是一个loser,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找有潜力的新人。

最怕的是一方面抱怨公司不涨工资,另一方面又自暴自弃,偷懒耍滑,最后仅有的一点价值也挥霍殆尽,那时后悔莫及。


红尘笑笑生


谢谢您的提问,小编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和点赞,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小编从毕业到现在,经历过几份工作,您提到的这种情况,我见识过不少,下面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吧:

首先说明下,这种情况,不单单出现在私企,就连外企和国企都常出现。

一般来说,企业的员工出现离职潮,可能是因为工资低了,可能是因为找到薪水更高的好工作,等等等等,而站在企业老板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一般来说,企业老板都会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思维,就是外面的饭菜比较香。

当一名员工,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基本上您的能力和潜力,老板心中有数,如果您没能完全展现出您的能力与潜力,基本上在老板心中就已经被贴上标签了,而这个时候,如果在您专业的领域,老板有新的需求,可能首先会考虑外面的人才,因为在老板心中,会觉得公司内部的人做不了,也不会做。

因此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老板会宁愿以双倍工资从外面挖一个人才回来,也不会给您加薪让您去做,接下来,老板要做的就是等待您的自然离开。

这种操作,首先是企业老板们用人的艺术,好与坏无法评价,而作为员工而言,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值钱,这是在整个职场生涯中的核心。

以上就是小编的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在广州奋斗的普通人


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或激励机制不健全的企业非常普遍,几乎天天发生在我们周围,问询一位HR朋友,他对此种现象解释为:

1、新员工更有激情。很多老员工,上班按部就班,甚至混日子。这样瞒不过老板的眼睛,但多年打拼下来的老员工,又不好意思开除,只能在待遇上停止不动了。 新员工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想法,进而带动公司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自然会给高薪。

2、新员工听话。老员工时间久了,一旦监督不到位,就可能偷懒,没有什么进取心。新员工则是公司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做。丝毫没有老员工身上的那些懒惰的毛病。

3、工资低没人来。企业整体薪资水平就低,要想吸纳新人进来,给的薪资必须具有市场竞争力,否则没人来,自然造就了新人比老人工资高。

4、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老员工按照公司工资体系来走,企业每年调薪的比例和人数有限,自然涨的慢。新聘用的员工是按照现在市场价来定的,自然超过了老员工。

5、变相裁减员工。

公司有意通过招聘新员工这样的举措来刺激老员工,要么走人,要么干到什么程度才能加薪。 部分不服气的老员工跳槽离职,同样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自己满意的薪资;还有种种原因走不了的员工表面看不出不满,但私底下的抱怨多,并影响到实际的工作效率,最后沦为拿多少钱干多少事。

6、应付公司棘手项目,项目结束后,这些高工资的新人,可能就需要离职走人了,因为他们就是为了应对困难才招聘的人,现在任务结束了,自然岗位也就没有了。

大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你们公司有这样的情况吗?

愿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我是@坚持健身的财务姐,专注财务与职场分享。如果认可我的回答,多谢点个关注、点个赞!


不坚持健身不是好财务


1、“潮”字有夸大之嫌,如果真出现了“初潮”,大多企业一定会自我审视,有所改变;为留人,老员工加薪是极有可能的。如是“大潮”,基本为强弩之末,无力回天了。

2、如出现部分人员流失,企业不挽留,也是正常现象。

3、外流导致空岗,企业高薪外聘,不考虑给老员工加薪,我觉得是一种鲇鱼效应为手段、羊群效应为目标的逻辑思维。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下同。)

正常企业很少出现“离职潮”,如果出现那么这个企业基本也穷途末路了。“潮”大多系员工造势,给企业施压以达到某些个人或群体性目的。

看到了这个“潮”,我就联想到前些年有个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辞职潮”,可是大家看看现在的国考,省考大军依然火爆,各个公用单位编制依然滿满,实际上这个辞职也终究沒有形成“潮”。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还是不喜欢“折腾”的,尽管有些不如人意,一句“岂能尽如人意”该干嘛干嘛了。行业中有几个或一部分人的出走,真的掀不起“潮”来。

如果真的形成了“潮”,那么企业基本也是穷途末路了,无力回天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活中更多的是企业在“初潮”之时就会有所警觉的,会采取各种措施,如创业难宣教,奉献鸡汤,以及加薪等手段,开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人们更愿意夸大成“潮”,实际是推波助澜者多,用“潮”的群体性,毁灭性来恫吓,达到个人与群体诉求的手段而已。我觉得纵观历史,除了人吃不上饭容易成“潮”外,其它成“潮”大多造势而已。

部分人员流失,企业不挽留,实属正常。“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个人选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企业追求。

企业人员外流以高、精、尖人才居多,企业想留也留不住,池塘太小,容不下大鳄,沒办法走就走吧。至于零星的普通的员工,走就走吧,可替代性很强,招个人似乎不成问题。

“高手”走了,普通的员工走了,来了新人,很有可能带来新理念,新气象,甚至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更在乎做大做强,既使引进新人成本加大也在所不惜,沒准这条“鲇鱼”会带来羊群!给老员工加薪很容易打破当前平衡,牵一发动全身得不偿失!

职场工作久了,固定的场所,固定的人群,甚至是相对固化了的思维是很可怕的。时间久了,人的懈怠,熟人难管理,思维火花也碰撞不出什么来了。

招新人就是个最便捷途径。只是挖过来的“高人”必高薪,企业也沒办法,挖人就得有代价,而且企业也愿意树立这么个典型,让这个鲇鱼来搅动已经固化的职场,老员工大多当初斜视,到遂遂渐蠢蠢欲动,以至形成追赶的局面。“鲇鱼效应”、“羊群效应”有机结合就成了推动力。

结老员工加薪,很容易打破固有平衡。有时侯分配不均比分配多少还重要!容易牵一发动全身,企业易陷入被动,倒不如招或挖新人达到目的更便捷。


总结:企业高薪招聘,旨在鲇鱼+羊群;老员工的生态平衡不能轻易打破,用新鲇鱼带来羊群才是最终目的。


职向青云


先不要考虑啥逻辑,你认为的不合理都能得到解释,有这功夫瞎琢磨,你还不如多想办法把钱给挣了。

我送给你两句话。

一句话叫加薪靠跳槽,不必在一家单位从一而终。

何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又不是老板的拜把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那种,你真的这样想,老板也害怕。很简单啊,你把老板当兄弟,老板不把你当兄弟。如果你实在没有好的选择,那就老老实实在这干着,啥话别说,否则满腹的委屈和不平,会让你干的一点不开心。

另一句话就是人比人,能把死人气得活过来。

公平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你觉得你技术流弊,比人家资格也老,就是拿的比别人少,你说气人不气人?

确实气人!但那你又能怎么样呢?要想打脸老板打脸,就要拿出实际行动,想办法跳槽,拿比原来高两倍的工资,这不会有人拦着你。有一天老板拿同样两倍的工资请你回去,你还不愿意,这就是你真的报复了、解气了。

这个世界上,说到底,还是拿实力和行动说话的。

你要跟新人比,真的没有必要,那就是自降身价,自找不快。企业都出现离职潮了,说明很多人对企业并不认可,既然都出现这种情况了,自己为何不早做打算呢?

你要明白一点,一把椅子不会永远空在那里,总会有人坐上去。一个企业的人员进进出出,都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把自己想得过于重要,不要想着自己辞职指望老板去挽留你,那就真的是太幼稚了。

至于这个问题中所说的逻辑,我可以告诉你,老板的逻辑和你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在你的视角,你认为这不公平,一个新人啥都不懂,居然拿的薪资,比那些经验丰富技术高的人还要高。

你的逻辑是基于公平!这我没说错吧。

但是在老板的视角,他往往不会这样去看待。他会觉得你作为老员工,我给你一个人涨了工资,其他人要不要涨?要涨多少,才能让大家都满意?他关注的根本就不是某一个人的公平性,而是要算这些人的整体薪酬成本。

所以老板的逻辑就是基于成本和经济!跟你所认为的公平性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怎么比呢?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企业的老板有长远的眼光,愿意给员工高薪,给作出贡献的老员工发奖金,但这毕竟是少数,像任正非那样的,也是凤毛麟角。毕竟,人家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家。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胸怀和高瞻远瞩,才会把企业做得这么大、这么强,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果你能去这样的企业,与公司共同发展,得到相应的高回报,那是你的福气!

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
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样的企业应该并不多见。现在企业招工还是比较难的,对员工还是比较珍惜的。

你说的企业宁愿高薪聘请外面的人,也不愿给自己的员工加工资~

老板,领导,都不是脑子被门夹过的人,谁也不会不把钱不当钱用。都会考虑成本,合理计划开销,所以你应该从那位,或者那部分没被加工资的员工出发,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公司有个经理,来公司六年了,除了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是作为一个部门经理,他真的是叫做占着茅坑不拉屎。担任三年经理以来,优秀员工带不出,有能力的员工留不住。中层管理就是因为这样止步不前,

然而他会觉得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老板应该会看好他,奖励他,加工资。在老板眼里,除了你的工作态度还有留着你的价值,其实你已经在起到副作用了,恨不得开除,只是下不去手,怎么可能还会➕工作呢!

现在,多少员工倚老卖老,站着茅坑不拉屎。对于老板来说,你就是茅坑板上的一颗枣,吃不想吃,扔了也不好的那种感觉


平凡power


公司工资低,导致了出现离职潮,其实,工资低的根本应该还是效益不好,公司盈利能力一般,所以员工待遇一般,只有解决了盈利能力,企业的效益上去了,员工才会继续留下,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多方共赢。从这个角度来讲,老板的做法也无可厚非。只是他高薪聘请外面的人才,能多大程度的扭转公司的颓势,还有待观察。

但不得不说,外来和尚会念经,这个想法真的是深入人心。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存在于企业里面,在整个社会上各行各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本土博士不如留洋博士,本土专家不如外国专家,本土设备不如外国设备等等,说白了就是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企业的花不如外面的花香!

很多企业老总,确实,总是迷信外面的专家和人才才能解决自己企业的问题。宁愿花大价钱去请外面的专家,也不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员工身上。即使是引进人才失败,也是觉得是自己没有挑好人才,是失误,而不是自己的观念有问题。其实放眼公司内部,如果从机制上,人才培养上多下功夫,也许不借助外脑,公司一样可以扭转状况。

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高薪职位,猎头服务就上无忧精英网(www.51jingying.com)


无忧精英网


首先,从直接逻辑上来看,从外面高薪招人,和给内部人加薪,本来就是两条线的事情,并没有充分必要条件的关联。

再者,假如你是一个管理者,我们需要线尝试从上帝视角,即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

1、当前的基础业务(即为公司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的业务)是不是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了,要么是规模化的瓶颈,要么是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的瓶颈,是不是有可能用更少的人来完成原来的业务,而把多下来的人力资源放到新的增长业务或者未来业务中去。但是如果本身公司的老的人力不太愿意接受这种改变,势必会有离职潮,老板不得不从外面引进人才,高不高薪是根据市场行情和内部综合薪资水平平衡的。从老板的角度,其实更希望内部有得力的干将帮他一起开拓新的业务!

2、离职潮爷可能是因为当前公司的中层管理薄弱,老板的精力和管理边界已经严重超支,如果多次尝试了引进培训来帮助老的管理者提高水平,但是收效甚微的话,一般会考虑找空降兵,高薪底薪也是随行就市,根据能力来的。

3、企业的价值观基础、文化基础出现了动摇,老板可能收到了来自多方的压力,下定决心要重塑企业文化,包括提升创新能力,需要更有激情的年轻人等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企业处于壮年期往贵族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官僚气氛比较浓厚,往往上面下达的战略和目标很难被有效的传递和执行。

以上三种情况,其实和老的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属性、工作强度基本没有关系,因此,不给老的员工加薪,是很正常的逻辑。

当然,我们也要分析一下,大量离职潮是否引发了在职老员工的工作量陡增,比如有些岗位的编制可能缩减了一倍,部分核心岗位的工作量很可能出现倍增,那些具备一岗多技,又对公司有较好忠诚度的员工,应当适度给予加薪或者加奖金的调整,这样跟进才会稳定。

最后,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一下,好好分析一下自己:我是属于那种老黄牛,一个萝卜一个坑型的员工,还是属于有创新能力敢于挑战新岗位新管理职能的员工,又或者属于那种随遇而安每天8小时就回家的人,还是不安分希望在变革浪潮中有所作为的人。如果自我分析下来,是有更多可能性愿意接受挑战的人,不要去管别人如何,找你的老板聊聊吧,你的机会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