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医生讨论病情和用药,医生会不会觉得很不爽?

云养猫就是我


作为一名医生,我是非常愿意同患者讨论病情和用药的。这样的讨论至少可以带来以下的好处:

1 增加患者对医生的理解和信任感。

3 减少医患之间的误解,减少医患纠纷。

但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讨论在现实中却往往不如人意,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如下这些方面:

1 病人太多,没有时间。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大医院的门诊,一上午就诊人次就可以达到30-50人,平均一个病人不到5分钟,根本没有时间去沟通。 即使在病房的住院病人,也好不到哪去,每天只有查房的短短几分钟交流时间,医生的大量精力被耗费在写病历上去了。

2 医患相互不信任。

有些患者从进医院起,就带着天然的对医生的不信任。对医生的每一个检查和用药都要提出质疑。这样的患者,其实医生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也会自然地产生防备心理,在治疗上更为保守。缺乏了相互信任的基础,沟通就是无法进行的。

3 患者医疗常识的欠缺。

医疗知识的专业性太强,要讲清楚一些问题,基础的文化知识和生物学常识还是应该有一些的。如果患者文化素质不高,有时沟通起来会非常困难。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鸡同鸭讲”。

4 医生缺乏人文素质的训练。

医生是跟人打交道的专业,医生的人文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但是我们目前的医学教育只重视生物学知识的讲授,在人文教育方面几乎还是空白,跟人打交道的能力都是靠自己在工作中慢慢领悟的。这导致了有一些医生本身的沟通能力不足,或者很容易忽视患者的想法和感受。

想跟医生好好地讨论病情,有一些小窍门提供给诸位:

1 充分表现出对医生的尊重。

不要以为只有送红包医生才会对你好,医生最喜欢的其实是被理解和尊重。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从内心深处讲,小事中处处表现出对医生尊重的患者,医生是最会尽心去帮助你的。

2 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

想对医生提出哪些问题,事先最好想好。能通过网络查询获取的基本知识,最好提前自己学习一下。尽量减少对医生时间的占用,提高沟通效率。尽量避免一会儿一个问题,反复来找医生,也要避免每个家属都跑来问一下重复的问题。

3 尽量不要打断医生当前的工作。

如果医生当前正在与其它患者交流,或者正在做某些比较重要的工作,请稍稍耐心等待。打断别人很令人反感,而如果你安静等待又能巧妙地提醒医生注意,医生反而会对你产生更多好感。

请记住,医生也是普通人。我不排除有少数脾气比较差的医生,大多数医生肯定是很愿意跟病人交流的,但不一定每个医生都很擅长交流,所以也可能会使部分病人产生误解。如果你能掌握一些跟医生打交道的技巧,你会发现跟医生沟通其实并不难。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每天学习更多实用医学知识。


郑医生百嗑


你这是想当然,医生每收一个病人速度最快也要花半小时问病史,半小时写入院记录和首次病程,半小时开医嘱,还要花半小时打印各种文书以及给患者解释与签字,你算算这是多少时间,如果他这一天收了六个病人,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工作状态,这是最理想的,出来入院,每天还有几个出院病人,出院病人也要给患者谈话,交代,然后办理医保,出院签字,开医嘱出院带药,这都是常规的工作,除了这样,每天都有查房,除了自己查房,还有主治查房与主任查房,如果是主任查房,可能就要查两三个小时了,如果自己管的那七八个病人中有病重,病危,及各种并发症,那就要写一大堆处理记录,会诊申请,会诊记录,时时关注患者重要指标,如果碰上了病危,那就不用多说什么了,一个字,就是忙。这种这是目前三甲医院几乎所有的住院医师的工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想那些一堆百度上查到的东西跟医生讨论治疗吗?


小蚂蚁61492959


医生在看病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流程就是

采集病史,这里面就包括病人的发病过程和以往用药治疗情况,也就是说,即使你不说,医生也会问,这影响到医生的诊疗思路。

不过,有些时候,病人想要表达的问题可能和医生想要知道的不相符合,比如,有些病人来门诊看病,描述病情时,往往说不到重点,医生问你什么时候不舒服的?他回答说我和谁谁聊天时,接着把聊天的内容详细描述,这不是诊疗的重点,医生想知道的是什么时间,当时在做什么即可,当然这需要医生的合理引导。

作为医生,我的个人感觉是欢迎病人或家属来讨论病情,此时是医患间一次很好的沟通机会,有些病,特别是慢性病,需要医患共同努力,讨论的过程中,医生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可能的预后都告知给了患方,患方便会心中有数,对后续的治疗和随诊意义很大。并且,很多时候医患间的不愉快,并不是医生或患方的个人问题,而是沟通不畅。


神经内科宋璞医生


患者及其家属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是有权参与的。只要彼此抱着平等平和的心态,有事说事,有商有量,患者及其家属完全可以和医生商讨病情。别揣着微型摄像头小型录音器材出阴招就成。当然,医生队伍里也有坏人。看着不对,患者及其家属都不有投诉的地儿,医生护士上哪投诉患者及其家属?所以,愿你们遇上的都是像我一样尚存善良与本分的医生。我不是说我有多伟大,我也怕人家说什么“医者父母心”“天使”“救死扶伤”什么的,我只想安安静静做好这份工作,我只是尽我的能力帮你,别跟我说什么“花了那么多钱你跟我说治不好?!”——街边摆摊的小巷子里挂牌的所谓神医才会包治百病好不好;“你让我做那么多检查检验然后告诉我要转院?!”——如果不是难以确诊,干嘛做那些检查检验,再说,全世界的检验比如肝功能检验这一项就包含10几20几个小项目血常规也是凝血功能项目等等,单子一打出来,长长一串,你不能说我开多检查检查啊“治不好你早说啊!”——治疗总有个过程,在你厌烦之前,我未必已经确定在我这个医院的水平层面上没法治愈你啊,“你妈逼的我孩子痛成这样,你什么卵毛医生,不帮我看?!”——我已经向你解释了,我是住院部当班医生,正在处理住院病人,还是抢救的,你一门诊患者,不是应该去急诊科看病吗?巴巴蹿上5楼就为着和我置气?合着你孩子才是孩子?!


持之以恒jiang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反过来讲我倒是希望和我的每一个病人都有着充分的沟通。


现在的易患关系比较紧张,病人不好做,医生不好当,充分的沟通能缓解彼此之间的信任危及,多一分理解包容。

比如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在说看不起病,看病贵,一到医院都是从头看到脚检查。增加病人负担。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医患关系也是一方面,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因为检查不全引起的易患矛盾,医生本是为病人节约的角度少开检查,哪知道最终恰恰造成某一方面的漏诊,形成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加重形成医疗纠纷。另一方面这也确实造成一些医院的过度检查。

造成这一原因还有一方面也是病人对病情,医生的不了解。如果病人在和医生充分沟通后我相信相互之间更能包容一些。


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临床工作者最希望看到的。如果每个病人家属都能主动参与到医疗过程中,相信医疗环境也会更好。


余千兰


不能用"讨论"吧,你不是医学专业人士。应该是"请教"。大部分医生很愿意和你沟通,前提是不忙的时候


摯到世界尽头


Of course not, and it is very cool, because this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medical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is to treat the disease together with the patients, and come together.

当然不是,而且是非常爽的,因为这是最高水平的医疗治疗,是与患者一起治疗疾病,共同参与。

可以咨询个人生理和心理的问题。

微博同名 微信 hellomystar 抖音 Dr.Lhd


李红冬医生


首先,我是一名工作10多年的主治医师,一线临床医生,我应该能代表大部分一线医生的感受。

如果病人家属能够主动与我沟通,我当然欢迎,但是也分情况:一方面,沟通就是大家都要有所准备,我觉得家属应该有相关准备,不能来了对病情完全没有认识,我曾经见过病人家属要求胃肿瘤必须治好的,也见过消化道出血,只出了一点,血红蛋白90多的病人要求输血。如果这样那还不如直接听从医生安排。另一面,有很多家属对病情有所理解,条理清晰,目的明确的沟通,这样的患者和家属,我个人非常欢迎,节约了科普时间,也能更深入的解释病情。所以看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吧!


负二代31137809


思想不在一个层次,另外大夫多接诊病号,什么挂号费,检查费,和开药,都是和自身利益挂钩的,时间就是金钱


坚强的蛋子


首先你是内行不,如果是,可以讨论,如果不是,不要讨论,你如果不相信可以直接出院,找个你信的地方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