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的退休金是如何結算的?

涵哲126


本人是一名從教三十多年的教師,實行退休金改革時還在上班,當時不覺得敏感,對政策細則沒太關注,心裡仍按原來標準測算自己退休後的收入。過去教師退休基本按上班時工資標準發放。退休後第一個月收到社保到帳金額後免不了大吃一驚。大家也都知道,教師收入單一純粹,沒有過多的其它福利,收入來源依賴於基礎工資。但僅與在職時純工資相比就差一大截。

當時也不明白怎麼回事,通過諮詢討論和認真學習國家、社保政策才逐漸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目前退休金領取是暫按照2014年9月30日本人工資標準結算,在這之前,有十年左右時間沒有增加過工資,近年才重新啟動正常調整,也就是說近年來增加的部分沒有計算在內,所以,才出現明顯的差異。

看到一些人一知半解地回答,有的說對了一些,有的對文件理解不透徹純粹是生搬硬套,甚至是誤解現行政策。這裡要強調的是隻有在機關行政和事業單位領取薪酬的人,通俗講就是吃“皇糧”的人才歸屬於這個討論範疇。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第一,要明白什麼是老人,中人和新人概念。為了逐步取消歷史上形成的“雙軌制”,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國家從2014年9月啟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用十年過渡期(即2014年9月至2024年10月)來實現“多繳多得,長繳長得”長效機制。

1.老人:以這個時間點為劃分,凡屬2014年9月底前已經辦理退休的歸屬於在“老人”行列。實行老人老政策,就是說仍執行原來退休標準,按照在職時工資標準比例發放退休金。

2.中人:凡在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10月,在這十年內辦理退休手續的歸屬中人。

3.新人:2024年10月以後辦理退休手續的都歸屬在其中。

理解了上面三個重要時間節點後,還要了解對應三種人的退休金政策: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

就是說不同的人群執行不同的標準。從實際情況來看,老人退休金領取標準已執行幾十年了,社會已經認可沒有疑義。退休後和全社會領取社保的人一樣遇國家增加時同步調整。

第二、為什麼會造成中人退休金差異:複雜的就是中人這一塊,政策是透明的,已經公佈於眾。就是暫按2014年9月在職時工資冊上金額扣除一些項目後發放。又恰逢近年為了理順工資關係增加金額較大,全社會也每年都在遞增養老金。就出現了較大落差,與在職時工資收入懸殊過大;這只是暫時性的。

第三、中人差額部分怎樣計算:國家明文公告是:以2014年9月底為對照基數,按照老辦法和新辦法測算扣減後差額部份,超出的金額在未來十年內每年補發10%,在2024年10月前補發完畢,實現接軌。如遇有特殊個別情況退休金還低於2014年標準的就高不就低,保證退休金水平不低於改革前標準。

最後說下新人退休金,具體的條款有待今後明朗。但大致的方向是全社會統一計算標準,即: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徹底消除雙軌制。

第四、中人補發的問題。這個測算真的太複雜了,政策性強,涉及面廣。距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已經過去了五年還在仍在沉默中,時間拖下去,會積累越來越多的問題,每個省都積壓了二、三十萬相關人員。目前,只有四川省在去年底今年初在全省範圍內補發了二個月,因為參數設計和計算方法沒未經科學認證和測算,社會反響較大逼迫中止執行。還有一些省市在部分縣市地區局部試驗中。所以還沒有大面積鋪開。

中人退休金結算不僅涉及到教師也牽扯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其他人員。只是教師比例較高。所以,大家都在關心和盼望政策早點落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到底該領取多少退休金?利益相關也是後半生養老的最大保障,身邊也有不少人等不及這一天的到來,陸續告別人世讓人惋惜。所以,盼望國家加大力度,早日讓政策落地,給中人一顆定心丸。


遠方在呼喚666


退休教師的退休金計算非常麻煩,很多人是看不懂的。下面我將有關的計算方式大體說一下,希望大家能看懂多少算多少吧。

退休教師屬於機關事業單位職工,2014年10月推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為了保證養老保險制度的平穩過渡,國家規定了十年的過渡期。

過渡期內,退休教師的養老金計算實行新辦法和老辦法待遇比較綜合計算,然後在老辦法退休待遇的基礎上,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一定比例部分。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退休發放10%,以後每年增加10%。不過要注意的是,退休之後並不是每年增加10%的差額,而是養老金定型後按照國家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方式進行調整。

比如2016年退休增發20%,但是2017年要按照國家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式進行調整,而不是增發30%。

退休待遇老辦法: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老辦法是以基本工資為依據,中人退休計算老辦法待遇的時候要按照2014年9月的基本工資。

主要原因還是我們進行了基本工資變動。以前的時候,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是不用交納養老保險的,因此工資水平也比較低。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之後,由於要扣繳保險和職業年金,為了保證他們的待遇不降低,因此國家改革了基本工資的計發標準。很多人的基本工資增發了上千元,而且2016和2018基本工資標準又進行了額外提升。如果這樣計算的,同樣的崗位級別和薪級級別,如果按照相同的90%比例計發,退休待遇甚至能差一兩千元。

尤其是2014年9月和2014年10月退休的人員,9月退休的老人使用老辦法基本工資標準計算退休待遇,會比10月份退休的人員低上千元,前後兩個月退休,養老金差距這麼大是不合理的。

因此,大家統一用2014年9月的工資標準就有了一個統一的起點。

然後,退休中人老辦法待遇每年都會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增長。2016年增長率是6%,2017年是4.5%,2018年是3%。這種增長速度,跟退休老人每年調整的待遇比例差不多。

不過由於退休工人使用2014年9月的薪級工資計算的時候,會偏低一些。10%的差額算是作為薪級工資的彌補。

如果後期進行了崗位晉升,那麼會額外加發退休生活補貼,不過從崗位晉升的當年計算,也保障了時間的差異。

新辦法退休待遇

新辦法退休待遇是包含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四部分的一個待遇。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跟當地企業退休待遇計算方法完全一致,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跟繳費指數和視同繳費指數掛鉤。

職業年金,是作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補充養老保險機制,為了保證相關人員待遇不降低,所制定的。

因此,四部分待遇相加後一般都比老辦法待遇要高出許多。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還會額外發放相應的住房補貼等待遇,一些地方的退休教師還可以享受到年終一次性獎勵等待遇。

這就是退休教師退休金的計算方式,一般來講退休的越晚越合算,一般晚退休一年養老金會增加300~400元。


暖心人社


教師屬於事業單位人員,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2014年10月養老保險改革後,就被分為了“老人”、“中人”和“新人”。其中“老人”是指改革以前退休的人員,“新人”是指改革以後退休的人員,“中人”是指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而目前退休的教師肯定算是“中人”了,“中人”的養老金結算涉及到新老兩種計發辦法。


其中老辦法是以2014年9月本人基本工資為標準,按照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再加上職務等級對應的退休補貼標準等綜合考慮後進行計算。

而新辦法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在2014年10月以後,國家還強制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必須為職員建立年金賬戶,從此以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退休後還可以領取職業年金,正常也是將年金賬戶的儲存額除以退休計發月數計發的,並且領取完後就不能領取了。


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退休的“中人”,養老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而從2024年10月開始,退休人員就完全按照新辦法計發養老金了。


不過目前還有不少地方因為新辦法的相關參數還未編制驗證好,目前都是在按老辦法計算後預發養老金,正常會比應該到手的養老金低不少,而缺少的這部分後續核算清楚後會進行補發。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
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退休教師的退休金是如何計算的?這個問題其實非常複雜的,教師屬於事業單位人員,其退休待遇只能按照《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即國發(2015)2號文件的規定精神來辦理。

第一,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教師,按照原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

教師屬於我國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按照老人來辦法,中人採用過渡性的辦法,新人新辦的原則,在養老金制度改革之前,即2014年10月1日之前退休的教師,仍然按照原工資的百分比來計發基本養老金,按照原來的標準,工齡越長的人員,享受本人工資比例的養老金就會越高。一般工齡達到35年以上的,可以享受90%的養老金比例。對於2014年10月1日之前退休的教師,我們稱為“退休老人”。

第二,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之後退休的教師,按照退休中人的規定的來計算基本養老金。

對於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之後退休的教師,我們稱為“退休中人”。這部分教師既有繳費年限,也有視同繳費年限,按照國發(2015)2號文件精神,他們的養老金計算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根據退休前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含視同繳費年限),發給1%;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越長,所領取的基礎養老金就會越高;第二部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儲存額(含本金金和記賬利率)除以相對應的計發月數,一般60歲的退休的為139個月,55歲退休退休為170個月,計發月數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第三部分是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作為新老制度銜接的一種過渡性的方式,目前確定的過渡期限為10年,對於過渡性的養老金的計算方法目前全國不統一,省與省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第三,2014年10月1日之後參加工作的教師,其養老金計算方式和企業退休職工完全一樣。

2014年10月1日之後才加工作的教師,其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完全和企業是一樣的,其執行法律仍然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具體操作程序按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的規定執行。按照這個規定,個人繳費年限滿15年,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方可辦理退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為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即是本人每月應當領取的基本養老金。這就是所謂的“退休新人”。

總之,退休教師的退休金,現在都叫基本養老金,其計算方法採用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的計算方式,老人按照原有的規定執行,中人增加過渡性養老金,新人和企業退休人員的計算方法一樣,為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


幫兄愛唱歌


樓主你好,退休教師,實際上它是屬於事業編制單位的。所以說享受事業編制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待遇,當然我們都知道,從2014年10月份以後,事業單位人員也是開始正式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了,所以說他的這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跟我們企業在職職工的計算方式,實際上是相同的。

但是從2014年10月份以後到2024年9月份之間有10年的過渡期,所以說在這個過渡期之內退休的人員,我們也被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工人,當然事業單位的工人可以享受到過渡性養老金補償的待遇,所以相對來說自己養老金的待遇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和損失。

我們的教師也是一樣的,因為我們教師也是屬於事業編制的人員之一,所以說只要是自己從事業單位編制崗位上退下來的人員,那麼都可以享受到一個比較高的退休金的待遇,至少他的這個退休金尤其是替代率,相對來說比起企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還是比較高的,基本上是可以達到70%~90%的。


懂社保


可笑的職稱,可憐的人群,可悲的制度:教師A與教師B幾乎同時參加民辦教師,但教師A知識豐富,基礎紮實,早早考入師範學校畢業轉正,教師B只能靠政策落實僥倖轉正,可是教師A反而沒有教師B的工資高,原因是 教師A轉正太早,評職稱受名額等條件限制,教師B是在民辦教師時評的職稱,相對條件寬鬆些,轉正後派上了用場,致使教師A比教師B遲評了幾年,再教師A還要扣去兩年的教齡工齡,太不公平了,真是知識越多越吃虧,難道教師A花錢進修學習有罪了,教師B戶口在農村,有土地有補貼,現在馬上就要退休了,退休金還不知如何呢,山西可是早早就試點交養老金了,不會吃虧一輩子吧


YA哥


工齡,基本工資,學歷,初中生,中專生,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結業,研究生畢業,博士生,工資要有差別,要體現出知識的價值,職業年薪按交費比例發放,前兩年退休後普漲工資時,工齡工資這部份沒有給中人的,應補發給中人


手機用戶14850334060


已經退休了。就應該早點把檔次定位。什麼級別拿多少錢。不要把事情複雜化,省得大家瞎操心,天天盼日日盼,盼到今天,還是那麼點錢。省省吧!


樹老葉不老


請請教當地的社保中心。


用戶3725774811


他媽的就知道坑中人,老的和低的一起來坑,你們厲害,當初怎麼考不上大學,拿不了高級職稱,還好意思說別人高了,有本事去和現職的人比較多少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