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為什麼要由舅舅主持,其他人為什麼不行

分家為什麼要由舅舅主持,其他人為什麼不行

俗話說:樹大分杈,子大分家。從古至今,“分家”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這裡提到的分家是指一個孃胎的親兄弟姐妹分家,是同輩人的分家,也就是舅舅的外甥們分家,而非夫妻分家。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分家一直是由舅舅來主持公道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舅舅而不是其他的長輩呢?

在我國,尤其是北方地區,舅舅的權威絕對是不可小覷的,特別是在一些道德問題上,舅舅在地位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指導外甥盡孝、分家等重大問題上,都能找到舅舅的身影。這個主要是由於“孃親舅大”這個習俗而來,在很早以前的時候,如果女方婚後在丈夫家受了委屈或者被婆家人欺負了,那麼,她肯定要找自己的孃家人主持公道。孃家人,如果找女方父母輩的,那麼問題可能會升級的。所以,要找女方的同輩人而且是親人。在女方家,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是最看不得自己家的姐姐或者妹妹受欺負的,所以肯定會來男方家討要個說法,問題小的就談合,問題大的可能會大動干戈。假如孃家的舅哥兒不站出來說話,那麼,一定會被別人笑話的。

分家為什麼要由舅舅主持,其他人為什麼不行

在有些地區,如果舅舅發現外甥不孝順或者不聽話,舅舅完全可以用直接拿起棍子去教訓調皮搗蛋的外甥。也可以說舅舅處理外甥家的事務起到主導作用。

外甥們分家時,舅舅必須到場主持分家的相關事情和進行相關協調工作,直到外甥們的意見達成一致為止。在古時候,舅舅要負責選擇分家的日子,寫好“分家書”,並置辦“分家酒”。為了保證要分家的兄弟姐妹們的父母有足夠的生活費,分家時還要留一份“公堂產”。這些都是由舅舅來主持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分家時的公開、公平、公正,避免兄弟之間不必要的糾紛和衝突。

分家為什麼要由舅舅主持,其他人為什麼不行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種民間的習俗是從何開始的,但是存在就是有其存在的道理。

婚禮人禮婚俗世論世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