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猛於虎,古人是如何應對的?

瘟疫,是人類文明中始終無法避免的勁敵,隨著科技的進步,醫學的昌明,從這次的武漢疫情來看,從發現到控制和預防,短短50多天以來全國總動員,八方支援武漢,相信很快就能研製出藥物用來對抗病毒,然而華夏文明上下5000年,古人又是怎麼去應對的呢?


疫情猛於虎,古人是如何應對的?

以中世紀為例,當時的中華大地被蒙古鐵蹄所統治,而彼時由於蒙古對於歐亞的入侵以及毀滅性的屠戮,很多屍體由於戰亂無法得到處理,致使瘟疫橫行,其中最著名的就數肆虐整個歐洲3個世紀,讓2500萬條生命從整個星球上消失的“黑死病”了,史學界普遍認為黑死病是由於蒙古鐵騎拋扔腐爛產生瘟疫的屍體所導致的,國外如此,那國內呢?
據史料統計,早在14世紀的這次黑死病風暴中,山西北部的大同就是疫區的一部分,這個是由於地理位置造成的,因為大同當時地處臨近烏克蘭察布鄂爾多斯,其靠近自然疫源地。而之後的大明萬曆年間
山西也爆發過一次大規模鼠疫,源頭也正是大同,“萬曆八年(既公元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同年,大同府的疫情開始向山西南部傳播。在太原府(治今太原)的太谷縣、忻州、苛嵐州及保德州都有大疫的記載。次年,疫情傳至遼州(治今左權),再傳至潞安府(治今長治),疫情進一步擴大,並最終傳入北京,繼續向南方傳播。萬曆初年的北京城中人口密集,常住人口(包括軍人)達百萬以上,鼠疫造成的危害應甚於農村地區,只是具體的流行情況還不清楚。由此可見,瘟疫對於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都造成如此大的影響,更別說對於醫療措施還相當原始落後的古代了。

疫情猛於虎,古人是如何應對的?

而古代對於瘟疫發生時所展現出來的應對能力,就相當魔性了......在一般情況下,大臣們首先跳出來找人背鍋,如果實在找不到誰來背,那隻好說是上天警示云云,要求皇帝以己度人,多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平時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或者哪裡還需要再改改之類的,若當朝是位賢德的皇帝,那也許是真的會好好自我反省檢討,並象徵性的去祭壇祭天祈求上蒼庇佑,若是昏君...... 此刻腦補提意見讓皇帝反省的大臣慘叫的下場......

疫情猛於虎,古人是如何應對的?

然而,自明洪武年間開始,中(chao)央(ting)為了響應人民群眾號召,同時防範疫情在多地設立免費的施藥區,便在多地設有免費施藥,而在上京,朝廷則會精心挑選太醫,分別駐紮在京城內外,診治病人,發放藥材。據史載,明世宗還會親自制訂治療瘟疫的“小飲子方”,命令禮部去執行。
對於重症患者,聰明的古人也會使用隔離的方法來控制疫病的範圍。考慮到當時匱乏的醫療水品,人們或許還不瞭解疫病究竟為何物,但至少遠離患者這樣的常識還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也會自發禁足來與外界進行隔離,預防及保護自己。
最後就是勤洗手沐浴,沒錯,古代人就已經意識到要勤洗手洗澡可以有效的遠離病菌,宋代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載:南宋都城臨安府,人們早有用馬桶的習慣,居然還有以此謀生的專業人員回收,另外,家家戶戶只要有條件的人家都會有獨立的浴室,來保持整潔衛生,我國最早的休假體制,也是從“沐”這個字開始衍生的,被稱為“沐休”

疫情猛於虎,古人是如何應對的?

疫情是人類社會發展繞不開的話題,由古至今,我們有時還是可以從古人的智慧中得到啟發,希望這次的疫情能很快過去,也祝福武漢,為武漢加油!向戰鬥在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第一線的人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