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70%以上的老闆是銷售出身,但做了銷售,卻發現銷售是一條不歸路,你們說對嗎?

銷冠帶你飛


在我心裡,優秀的銷售應具有以下特質:

  1. 良好的演講能力;
  2. 豐富的知識沉澱;
  3. 強大的抗壓能力;
  4. .積極的心態;
  5. 較強的執行力;
  6. 靈活的頭腦;
  7. 強健的體魄。

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銷售並不容易。而憑藉優秀的銷售能力晉升為管理層更是難上加難!

在此,不得不提憑藉卓越的銷售能力做到格力負責人的董明珠。


在36歲的年紀,董女士加入格力作為一名普通的銷售人員。然而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創造銷售奇蹟,做到了如今的位置。

如今她依然沒有放棄銷售,憑藉自己的社交圈開微店銷售格力的產品。

只有做到了卓越的銷售人員,才能成為優秀的管理人員。因為這時,他們更懂產品,更懂銷售,更懂人性。

初入職場時,入職一家銷售性質的企業,公司銷售團隊佔據企業總人數的80%以上。

在這家企業我發現:

  1. 老闆對產品非常精通,在員工遇到問題時能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並給員工提出解決方案;
  2. 公司的Top1銷售在入職前半年沒開單,每月拿底薪,花費大量的時間瞭解產品,溝通客戶。隨著對產品的瞭解深入,接下來的幾年一路開花,銷售業績扶搖直上;
  3. 新入職的員工很多離職率高,因為短期內無法達到銷售目標,有種“急於求成”的心態。



70%以上的老闆都是銷售裡的精英,如果沒有前期的辛勤付出、優秀業績,也不會有如今的江湖地位。

決定了走銷售這條路,就意味著比其他崗位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當然,在收穫的季節也必將碩果累累。

【我是漂漂HR,左手職場,右手生活,歡迎關注】


白漂漂


銷售是一條不歸路,我完全同意。我畢業第一份工作就是幹銷售,後面一直就幹銷售,幹了7年的銷售,家裡人覺得大學畢業出來還幹銷售,覺得是比較差的職業,我並不這樣認為,我自己做銷售的過程中真的收貨很多,除了個人能力的增長,我的心態也很陽光,積極向上,也變得更加開朗,幽默,我覺得這就是銷售帶給我的。所以我挺感謝做銷售的經歷。銷售做久了再換其他崗位會感覺有點不適應,因為銷售比較有挑戰性,而且會給你帶來成就感,收入也是一般崗位達不到的,所以很多銷售做久了,會選擇自己創業當老闆。


職場芳芳


我來洗個腦

銷售是行業中的皇冠

直銷是皇冠上的鑽石

我家裡還算殷實,父母都不需要我來負擔。有車有房。在這樣的基礎下,我大學畢業一年後還是選擇了銷售。至今已經8個年頭了。

我是從基層銷售做起的,4年銷售崗,3年管理崗,現在自己創業了。也算有個交代。

那麼大部分人都對這個問題產生困惑,是因為有80%的人在銷售這條路上堅持不下去。首先這是一個門檻兒很低的職業,做銷售的從小學沒畢業到博士學位以及海歸高學位的人都有。當然了,現在很多正規點的企業都對銷售的學歷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並不能阻礙一些學歷低的人往這個方向去發展。

其次,做銷售的人剛開始的時候是沒的選擇的,一些剛畢業的二三本的大學生,不管你是學什麼專業的,80%的人想要快速找到一份有收入的工作,都會選擇銷售,還是因為門檻兒低。

第三,銷售的工作年齡是有限的,最佳年齡段應該是20~30歲,如果已經是30歲的人了,還去找一份銷售型的工作,很多公司是不要的,因為培養成本太高,成長上限太低。

第四,做銷售,如果你想好了,就要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堅持做。原因很簡單,銷冠的誕生並不是因為這個人的智商情商特別高,而是這個人足夠勤奮。我說的勤奮不是指每天加班加點去幹一些死活兒,而是有每天學習成長的意識與毅力。有這樣的前提條件,才會有成為銷冠的基礎。所以那些80%的普通銷售,有時候會看起來很辛苦,但其實是假辛苦,因為並沒有把一些時間花在學習成長以及積累上。畢竟大部分人的智商相差無幾,就看誰能花功夫去學習積累擁抱變化了。

第五,做銷售剩者為王,如果你一開始不是最出眾的那個,那你就堅定不做最差的那個,保持好心態與狀態。當然,前提是不混日子。幹個一兩年,新人多了,你自然就是老江湖了,這個時候不要完全專注業務,也要想辦法修己度人。有了帶人的經驗,你才有機會往管理崗衝擊。而這個時候,之前的銷冠要麼升職了,要麼離職了,你的機會就來了。當然,如果在職的公司沒有管理崗HC的話,你也可以選擇同行業跳槽。

最後,在管理崗沉澱一段時間,有沒有實力去創業或者往上再走一步,就要看你的選擇了,大公司選派系站隊,選對了往上走還是有機會的。小公司注重積累客戶資源,為創業做準備。


紅灬蓮


我是2009年畢業的,到現在已經做了十年銷售,既不是管理層,也沒能賺到大錢,和你說的情況一模一樣。

一、只有少部分銷售可以賺到大錢。

我非常認同你的觀點,就是說除了那些做得非常好的10%的銷售可以賺到大錢,大部分銷售只能拿到普通的收入,甚至遠低於同等工作經驗的其他員工的收入。

很多人選擇做銷售可能主要是因為這些原因:

1.銷售的門檻低。

2.銷售能鍛鍊一個人的口才和交際能力。

3.銷售雖然底薪低,但是銷售主要靠業績說話,做得好的話一年掙個幾十萬沒有問題。

從畢業到現在,在幾個行業做了差不多十年的銷售,一直都沒有做起來,也沒有掙到什麼錢,到現在我也覺得是非常的迷茫。

在很多公司待過,也和很多其他公司的銷售聊過,我發現幾點:

1.每一家公司真正能賺到大錢的銷售曲手可數,如果說一個銷售團隊10名銷售人員,只有1名或者2名銷售的收入比較可觀,可能年入幾十萬有點誇張,但是,月入三四萬還是可以的。另外大概有3名銷售的收入比其他部門同等職位員工的收入略高,其他5名銷售僅能拿到微薄的提成然後再加上微薄的底薪,遠低於公司其他員工。所以,做銷售賺錢真不容易。

2.那些真正能掙錢的銷售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行業同一家公司深耕多年,有了資源積累,要麼就是那種特別勤奮,並且具備一定天分的人。

二、銷售的出路

年過三十,做了幾年甚至十年銷售都沒能掙到大錢的情況下,又無法往管理層去發展,那麼該怎麼辦呢?我現在是這麼想的:

1.長時間做銷售依然無法突破,如果你還想繼續做銷售,或者你目前只能做銷售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行業從今天開始深耕。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兩權相害取其輕,在你沒有更好的想法的情況下,只能想辦法把當下的事情做好。

2.打造自己抵禦風險的收入系統。

長時間做銷售依然無法突破,可能真的是自己不適合做銷售。年過三十,自己一定要開始打造自己抵禦風險的收入系統,意思就是當你有一天突然失業了,突然無法再繼續從事目前的工作了,你需要擁有給你帶來收入的其他渠道。

所以,我今年開始打造自己這一個抵禦風險的收入系統,現在自媒體非常流行,很多人在做,而自己平時也喜歡寫點東西,所以就註冊了一個頭條號,嘗試著去做一下自媒體。

如果你有其他的特長,或者是其他的資源,不妨將其利用起來,試圖將你的愛好,特長進行變現。

人,當你成家立業之後一定要做到未雨綢繆,不要天上下雨了才想著去買雨傘,儘早打造屬於自己的其他收入來源。


雨沫聊職場


我有兩個朋友,都算是銷售。

先說說她們的情況,第一個女孩,以前體育學院畢業的。畢業後在一家游泳館當游泳教練。不過他們健身房的游泳教練都有教學指標,也就是必須自己找夠客戶才行。她這一干就是八年,每年都是業績最好的。

後來和人一起創業,她依然做銷售,公司的業務還是她一個人拿下的。

第二個朋友一開始是4S店的銷售,後來辭職去了一家保險公司,結果年年都是銷冠,現在已經是全省業績前幾的人。

我和他們也對銷售這個是做過深入交流,發現了銷售做得好的人有一些共同點。



1、業務水平紮實

做銷售不簡簡單單是吃幾頓飯,喝幾次酒就能決定的。

它也需要專業的業務水平,敏銳的洞察力和一流的溝通水平。能夠準確判斷出客戶的痛點,針對痛點指出自己產品的優勢。

像我這個保險的朋友,他對於保險條款幾乎全部能背出來。而且他還因為專業能力強,成為了全集團的培訓講師。



2、善於不斷學習

銷售這行業吃老本是吃不了幾年,很多理念,想法,政策都在不斷變化,這就需要銷售人員不斷學習,提升知識儲備。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都善於學習。李笑來說過一句話“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學習”的方法,然後再去學習。

他們就是這樣的人,總能以最快地速度提升自我。



3、勤奮、自律

很多人都知道,某種程度上銷售就是一個概率事件,但許多人知道卻做不到。

同樣都是24小時,優秀的銷售人員總能把儘可能多時間花在工作上。有段時間《人民的名義》火遍全國,而我朋友一直沒時間看。對於他們來說,週六日和周內沒什麼區別,上班個下班沒有什麼區別。



4、心態平和

做銷售不可能一直都很順利,總會有段時間業績不好,也總會有段時間處處失利。

通過觀察他們發現,他們很少會因為業績不好而影響他們做事的心情。做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即時不成功,他們也能坦然接受。

有好幾次,已經是月底最後一天,他們的月業績就差那麼一點。結果總是能在幾個小時之內完成新的交易。



這裡是 ,十年世界500強,喜歡瞭解職場更多價值內容的可以關注我。


老無雜談


看了好多評論,我講講我的經歷,我33歲轉行做銷售的,快消品飲料。。當時我有二個選擇,第一大公司,因為上一份工作關係,認識幾個大公司老總,都看的起我,叫我去上班,我拒絕了,因為大公司很難自己單幹,靠的是品牌,第二,我的前老闆,非常小,公司就二個員工,我選擇我的前老闆,小老闆都是雜牌,靠的是能力,做了四個月,我就自己單幹了,今年自己單幹2年了,我自己單幹第一年2018年賺了20萬,2019年賺了31萬。。。2020年,準備註冊自己的公司,申請自己品牌,建設自己團隊。。。其實我剛做銷售也就是養家餬口,後來慢慢發展的,我現在個人五年目標,公司自有產品年銷售額過千萬。。十年公司盡利潤400到500萬。。。銷售做好了,最後要比強大學習能力,組織能力,強大心理抗壓能力,越挫越勇的能力,想要發展。就要不停的提升自己。。。我熱愛銷售,銷售改變了我的命運,


梅其補


我個人畢業之後也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業務,無論是同行還是企業老闆,都接觸過很多人。

通過接觸的這些人來看,我們確實發現很多老闆都是從業務開始做起的,然後把業務做熟悉之後就開始自己出來單幹,然後慢慢的把企業做大。

比如我認識一個朋友,是一個女孩子,89年出生的,之前是在一家太陽能企業裡面上班,主要是做業務,而且主要針對國外的業務,後來業務慢慢熟悉了,也有一些客戶資源之後,她直接出來單幹,然後把很多客戶資源也帶走了,雖然這麼做不太厚道,但這對她來說幫助確實很大。最後她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也專門是做太陽能的,只不過她主要是做太陽能貿易,也就是說給客戶選國內的太陽能面板,然後給他們發過去,就這樣,他兩年時間就在深圳買了一套400多萬的房,目前一年的收入至少達到一兩百萬。

還有我之前的一個老闆,他也是做業務出身的,剛開始的時候他在建行裡面,從客戶經理開始做,然後慢慢做到風險經理,再做到副行長,最後做到某一個城市分行的行長。大概是40歲的時候,他把這個行長的職位給辭掉,然後出來自己成立一家擔保公司,這家擔保公司就是利用銀行的一些客戶資源以及銀行本身的資源來拓展業務,然後慢慢把企業做大,截止我離開的時候,這家企業的員工數量已經超過1000人,在上海,南京,杭州,鄭州,北京等地方都開有分公司,企業的業務也從最初的擔保業務開始向綜合性金融方向發展。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的。而現實當中,之所以有很多企業的老闆是業務出身的,這裡面我覺得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們有資源。

很多人做銷售就是跟客戶打交道的,他們在某一個行業裡面長期做銷售,認識很多人,有這方面的人脈和渠道資源,所以他們就可以利用這些資源自己去創業,這樣更容易獲得成功。

第二、他們有資金的積累。

並非所有做銷售的都能做老闆,想要自己創業要有一定的資金積累,而做銷售的人做得好的一般收入都比較高,這些人有一定的資金積累之後,他們不用為生活各方面擔心,所以會有更大的信心去創業。

第三、他們更懂得市場。

做銷售的人基本上都是跟客戶打交道的,長期在某一個行業裡面跟客戶打交道,他對這個市場會更加了解,瞭解客戶需求什麼,瞭解行業的發展方向,所以在去創業的時候,所推出的產品和服務往往更能適應市場的需求。

第四、他們的膽子更大,更有雄心。

做銷售的人一般都是激情滿滿的,每天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熱情。而且做銷售的人一般膽子都比較大,臉皮比較厚,更加有目標和雄心。所以很多做銷售人一般都是不安分的,一旦看到別人賺大錢,他們也想自己去賺,因此很多人在銷售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開始出來自己創業了。

相對來說那些行政人員一般整天坐在辦公室裡面,看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沒有那麼多的企圖心,因此他們對於創業的衝動可能就沒有那麼高。

但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雖然有很多老闆是從銷售開始做起的,但並非所有人去做銷售都能夠獲得成功而且能夠當上老闆,真正能夠把銷售做好,而且最終做到老闆的實際上是很少的,甚至有些人選擇了銷售這條路的時候,會走上一條不歸路。

比如我之前就有一個同事,他也是做銷售的,但是這個人沒有什麼企圖心,整天就是得過且過,很少自己去主動開發客戶,一般都是通過網絡簡單的去發佈一些廣告等客戶上門。所以這哥們一直業績都做得不怎麼好,而業績做得不好,又被公司勸退,來來回回折騰幾年時間,換了十幾家公司,到頭來錢沒有賺到,反而欠了一屁股債。

現在他已經是三十歲左右的人,他感覺銷售做的沒有什麼成就所以想找一個安分的工作,直到這時候他才發現除了銷售之外,沒有其他工作可以做的,因為其他工作都需要有特定的技能才可以,比如財務崗位需要懂財務,技術崗位要懂得技術,而對於他來說,除了會銷售之外,其他真的不會什麼,但是他銷售業績也做得不好,想要做到領導崗位也很難,所以現在他已經處於一種非常被動的局面。

類似這哥們從事銷售多年之後發現自己沒賺到錢,而且沒學到什麼技術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很多人選擇了銷售這條路之後,往往都沒有後退路可走。

因此大家到底要不要選擇銷售這條路,一定要認真的去考慮,一定要從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等各方面去綜合評估。特別是如果大家沒有強大的企圖心和抗壓能力,我建議大家不要去做銷售,雖然做銷售的門檻很低,大多數人都可以做銷售,但是真正能把銷售做好的其實是很少。

因為銷售它不只是賣東西這麼簡單,實際上真正的銷售高手需要掌握很多知識,包括對市場的分析能力、對客戶心理的揣摩能力,跟客戶的談判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對行業趨勢的判斷能力等等,如果大家沒有很強的綜合能力,想要把銷售做好,我認為是很難的。


貸款教授


大學剛畢業,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電話銷售,說實話做得一般一般,即使後來業績也不錯,但是確實是心累,就辭職了。但是因為做過銷售,感覺自己成長了很多,至少不再那麼年輕氣盛。

銷售到底值不值得去做,這個是因人而異的,銷售是一條“不歸路”,但也是一條最接近成功“出路”。

一,但凡成功者,都是有本事的人。

幾乎所有銷售出身的老闆,業績可能不是那麼突出,但是為什麼人家能走出來,你就不行?就因為你“掙扎”得還不夠。

不只是銷售,所有的職業都一樣,在沒有到達那個“臨界點”之前,一切的付出與努力,都是掙扎。即便到了30歲,可能感覺自己年紀大了,需要一份穩定點的工作,但是你想沒想過,這麼做你以前的經驗就毫無用武之地?

我當然並不是說一定要堅持下去,總會有希望這種廢話,我希望你能考慮清楚自己到底擅長什麼,能力平平的人是賺不到大錢的,就算你現在正在掙扎,也不求大富大貴,但是最起碼也有個努力方向吧。

二,為什麼要做銷售?

就像題主說的,絕大部分人選擇做銷售不就是因為能賺大錢嗎。但是做銷售,你是靠自己的本事賣產品,還是靠公司的品牌?

公司只是一個平臺,產品也不過是你展示能力的媒介,做銷售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實打實的,業績為王,沒有一絲水分,不像別的工作,偶爾偷個懶不耽誤事。這也是銷售為什麼鍛鍊人的原因。

鳥兒之所以敢在樹梢上睡著,不是因為它相信樹枝不會斷,而是相信的翅膀。這句話聽起來挺勵志的,但是很有道理,做不做銷售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你自己啊。

三,銷售賺得從來不是錢。

真正的銷售,賺的人脈和渠道。這句話是舅舅告訴我的,至今都非常受用。

我的舅舅當過兵,在九幾年時候吧,退伍回來之後開始做銷售,主要推銷雞飼料。那是還小,在我的印象裡,舅舅一直開個破破爛爛的東風三輪子,一家一家的去推銷。差不多是在零三年吧,就換成了桑塔納,那時候他的工資是月薪兩萬多,這可是非常高的了,我的母親累死累活在工廠上班工資勉強也就一千。

後來舅舅打算單幹,利用自己的人脈和渠道創業,一開始確實不錯,可是零六年禽流感來了,新成立的公司破產了,那段時間舅舅混得確實挺慘的,一邊還債,一邊打零工,想繼續推銷雞飼料根本行不通,整個行業都快廢了。

等禽流感過去得差不多了,舅舅繼續南下創業,做得還是雞飼料,走的時候我才上高中,回來時我都工作三年多了。算一算舅舅在南方待了九年,欠的錢都還完了,事業也蒸蒸日上,現在都記得,停在姥姥家門口的奔馳大G有多拉風,這才叫衣錦還鄉。

我並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但是舅舅在銷售行業打拼了二十多年,才有今天,而且只專注雞飼料,即便在禽流感那段時間,他都在維持曾經的人脈和關係。

銷售這門手藝,值錢的是人脈和渠道,但是這需要時間來慢慢積累的,有了這兩樣東西,想做什麼都不難。


朋也


說說我的看法吧,大學學的計算機,畢業後去了一家軟件公司做了一年覺得對技術不太感興趣,後面轉做銷售。當時也是聽人說銷售很鍛鍊人,大部分老闆都是銷售出身。其實說這句話的一搬也就是公司為了招聘銷售人員所用的說辭吧。後面進入到互聯網公司發現大部分科技公司的老闆都是技術出身。銷售出身然後能做科技公司老闆的目前還沒發現,可能更多的是出現在傳統企業吧。所以當不當老闆和做不做銷售沒有必然聯繫。而且我聯繫大家大學畢業後儘量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本專業的事情,不要一畢業就輕易選擇銷售。因為做銷售沒什麼門檻,你以後想做隨時都可以。但是如果你先去做銷售然後再去做本專業的工作會比較難,畢竟需要專業的積累和工作經驗。所以說銷售這個行業你想回頭是比較難的,而且銷售工作和技術崗位有個很大不同就是換了個公司都要從0開始,客戶和積累都要歸零,而技術崗位不一樣,根據你的工作年限薪資都會相應增長,積累都是有價值的。所以年輕人剛畢業選擇去做銷售要慎重考慮。如果你選擇去做銷售也要儘量往高處爬,做基層銷售你的價值不會太高,可替代性太強。


lalasir


我09年畢業,在加工店學模具,因為大專學歷就是模具,剛剛09金融危機後,都不要沒經驗的。然後老闆看到人老實才收留300一個月,一干就是三年。工資沒超過3500。後來覺得路不對。2012年直接空降一個人都不認識的市區。就為了找業務,然後除了只會做業務啥也不會。說了那麼多廢話,主要想表達一點,以前在廠裡啥都不敢想,做銷售給了我想要的。在這裡安家立業,有一幫這麼多年走過來朋友。對於那些年輕又猶豫的小夥伴的忠告,猶豫的時候不如放手一搏,不拼如何知道自己是最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