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果咋就那么贵,不但超市、水果店贵,网店也同样贵红富士苹果每斤8元多,为何?

JXDX


2019年上半年的水果很贵,前一段时间集市上的品相不太好烟台红富士5元一斤,到了现在则上涨到7元一斤。具体到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货币增加带来的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很多时候我们傻傻分不清。但是从物价上涨角度看,物价涨了,买同样的东西花钱多了,那就算是升级吧。

广义货币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不过由于基数已经相当庞大,增量较之往年并没有减少,房地产这个蓄水的池子已经满了,大水自然向各个领域溢出,物价开始普遍上涨。

猪肉价格快速上涨还可以说是非洲猪瘟影响,那么现在鸡蛋价格也涨上来了,蔬菜价格也比往年更高,显然货币因素是更主要的原因。

工业品往往会随着生产力提升使得成本持续降低,过剩产能的情况下出现比以往更低的价格很正常。水果蔬菜是生活必需品,不仅仅受供需关系变化影响价格,通货膨胀也会很直观的得到体现。

房价上涨影响到各行各业,水果贩子租房要花更多的钱,租的商铺也要花更多的钱,冷库的租金也出现上涨,终端销售也是同样的道理,层层加价后水涨船高。即使水果收购价格没有增长多少,终端价格一定也会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水果大丰收,产能过剩,销售环节为了保持利润,也不会大肆采购倾销,还是会出现终端零售价格高,产地很多蔬菜水果烂在地里的情况。

进口水果品质好,但是运输成本高,很多人想升级,但是实力不允许,只有高收入人群和炒房成功的群体才能轻松愉快的消费。当国内水果减产,高收入人群消费力度不减时,水果价格自然就会上涨。


二、气候因素

2018年的气候异常,苹果开花期是遭遇大面积霜冻降低了坐果率,使得苹果减产严重。仅霜冻影响,全国苹果总产量就下降了至少四分之一。

荔枝则是受暖冬影响,同样出现了坐果率低的情况,加上部分产区遭遇冰雹,同样出现减产的情况。


相比之下,住在城乡结合部还是更幸福一些,有更多选择。周边种植果树的地方多,水果新鲜,价格也更低。最近能买到六七元一斤的草莓,10元一斤的樱桃,过一段时间应该能更便宜了。话说现在西红柿已经大量上市,口感不错,10元四斤,也可以作为水果的重要替代品。



财智成功


今年确实感觉一些水果比较贵。比如苹果。在实体店,前几天卖相较好的苹果已经达到了10元一斤。在网上购物平台,半斤左右的红富士苹果也超过了10元一斤,毕竟冷鲜运送的成本也很大。

除了苹果之外,还有大枣、丑橘、西瓜、猕猴桃、梨等农产品也出现了不同水平的价格上涨。

苹果等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第一,跟金融市场有关

有人会说,苹果等水果都属于农产品跟金融市场有什么关系?其实真的有关系,这就是期货。

期货实际上代表的是市场预期。人们通过提前锁定价格的方式确保盈利或者未来的价格。

苹果主力合约1910节节攀升,截至5月16日收盘,该合约5月份以来累计涨幅高达14%。苹果期货的合约保证金率是8%,相当于12.5倍杠杆。如果购买方向对了,5月这10来天,盈利就超过了170%。

因此,今年以来不少水果生鲜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了60~70%,这也是市场预期的一种表现。

第二,跟全国物价水平有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19年4月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2.5%。乍一看不高,但实际上食品烟酒消费价格上涨4.7%,影响CPI上涨约1.4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7.4%,鲜果价格上涨11.9%,畜肉类价格上涨10.1%(猪肉价格上涨14.4%)。其他价格都涨得还不高,禽肉类价格上涨5%,鸡蛋价格上涨2.6%。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5月国内红富士苹果批发价格是9.47元/公斤,去年同期批发价6.32元/公斤,涨幅为49.83%。尤其是集中在单一品种的农产品中,价格上涨非常明显。



第三,跟水果供求有关

苹果2018年的产量就低。陕西等一些地区2018年由于倒春寒影响,苹果、梨、桃子等品类的产量均减少了50%左右。全国苹果2018年产量平均减少25%左右。

目前苹果的库存比往年低了40%,自然带动了价格上涨。苹果的价格上涨也会带动其他水果的价格上涨。

苹果属于秋季才进入熟果期,除非是南半球的苹果进口,否则现在没有新鲜苹果,但是进口的苹果价格更是高昂。


目前,我们的水果的价格水平,比春节后要上涨了50%以上。

一切农产品种植大户反映今年西瓜种植面积减少,西瓜价格也会偏高。待西瓜完全上市后,上海地区大概会比往年贵6到7毛钱一斤。

可是当一旦产量丰收,又会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像今年不少地区的应季草莓产量就很高,可是价格一样上不去,终端销售价格只有7~8元一斤。一些种植户回收不了成本。

今年气候不错,没有天灾影响。预计下半年各种水果价格将会显著下降。

第四,跟成本有关

我们都很清楚,水果要想进入消费者手中,从农户到批发商、运输商、销售商都会层层加价,保证自己的利润。最终会出现虽然每一个环节都挣不了多少钱,但是价格翻几倍的情况。

今年以来,人工成本提升、运输成本提升、店铺成本提升,所有成本都是需要转嫁给消费者。到消费者手中的水果价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第五,跟消费需求有关

从个人经验来讲,我去买苹果至少要选卖相差不多的,看起来新鲜、清脆的。虽然有的苹果只有5元钱一斤,但是表面伤痕累累一点,提不起购买欲望。这就是人们的消费升级观念了。

近年来我们的人均收入年年增长,尤其是工资水平增长得更快。2018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了11%。收入水平不断增长,人们自然会选择更高质量的食品享受。

以前北方地区除了香蕉、菠萝,其他热带水果几乎闻所未闻。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果就有荔枝、菠萝蜜、山竹、释迦等等,每一样都不便宜。




综上所述,今年水果的价格上涨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预计下半年新鲜水果上市后,水果价格高昂的现象将会大大缓解。


暖心人社


综合市场各方情况,水果价格上涨原因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气候影响,产量降低。由于在水果的成长发育阶段经历恶劣天气,导致坐果率下降。低温、大风等不利条件使得大量水果减产严重。市场供不应求,相应的价格上涨。

二是隐形成本,市场竞争等因素。其实大多数水果的成本价格并不高,但是在收购、运输以及储存等中间环节的费用转嫁到消费者手中,增加在水果售价上。随着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经济化,大部分水果商一再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出售价格也随之上涨。但其实果农的收入并未增加太多,主要是在市场化过程中被“中间商”赚取了差价。

三是进口水果价格的冲击。随着国内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对于一些进口水果(例如新西兰猕猴桃、澳洲车厘子等)的需求量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水果商看中这一点,推出各种国内“精品水果”,试图打造品牌效应,因此助推了水果价格上涨,营造了水果全体价格上涨的大环境。

综上所述,吃不起水果了,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与市场环境两大因素造成的。不过也不用太担心,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只会对果价造成暂时性的波动影响。同时,随着市场化的逐渐完善、供应商的逐步现代化,相信水果市场的定价机制会越来越合理,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洞明闲谈


记得几年前一只又大又甜的苹果顶多也就 2-3 元,但是时过境迁,现在水果店的苹果动辄就要5-6元一个,甚至两个苹果的价格都足以吃一顿午饭。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水果价格的不断攀升也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一只苹果引发的讨论”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不断发酵,引起了广大居民的共鸣,为什么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水果会遭遇这样大幅度的涨价呢?明明很多原产地收购的价格依然低廉,甚至新闻还时有爆出大面积水果滞销,果农收成惨淡,但是回到消费者这边确是“冰火两重天”,价格不仅没有得到降低,甚至还在不断上涨。。。




1、“蒜你狠”、“豆你玩”再次来袭

还记得在 2010 年前后遭遇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吗?当初以大蒜、大豆、老姜价格的暴涨为首,掀起了大宗商品涨价的序幕。


最夸张的时候市场一蒜难求,甚至终端的餐馆食客加蒜都需要额外增加费用,以此来降低餐厅经营的成本。在批发市场大蒜的批发价都达到了 10 -15 元一斤,想想经过层层中间商的加码,最后到我们消费者手里价格得有多高?




现在以苹果为首的水果价格上涨其实也是 2010 年前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延续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货币的超发太过于严重,印出来的“热钱”无处可去,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又太低,甚至还会亏本,房地产的“蓄水池”几近饱和,三线城市房价都 2 万一平米了,还能指望他能涨多少?那么势利的热钱还能往哪里走?当然是大众离不开的大宗商品市场。


资金是逐利的,哪里有利可图就会往哪里钻。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一窝蜂投入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领域,大幅度推高我们的生活成本。


虽然现在货币发行的速度已经有所减缓,但是巨大的总量基础摆在那里,一个亿的 1% 就是 100 万,增速的降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货币超发的现状问题。




2、流通环节成本的层层加码

为什么东西卖的贵了?还不是因为成本高了,为了获得盈利不得不提高单价吗?


其实除了水果之外,我们经常接触的路边早餐、蔬菜价格、肉制品价格都在不经意间攀升。从一个最直观的例子中就能看出:大学生1000 元的生活费已经不够用了,大部分都已经上涨至 1500 元甚至更多。


对于大学生而言,花销大部分都是吃用、娱乐,其中吃饭费用更是大头。昨天刚刚返回大学学校,时隔数年之后在食堂再次吃了一次午饭,不过吃饭的单价普遍从以往 7-8 元攀升至 10-11 元。




为什么会涨价?成本攀升是最重要的因素。

(1)店铺租金贵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店铺的商家需要为不断上涨的租金付出更多的成本,为了保持盈利,不得不提升单价。


(2)汽油贵了。时隔数月之后国内油价再次抬头,所有的生鲜、商品都需要经过运输流通的环节,汽油价格的攀升会直接导致成本的攀升。


(3)人力成本贵了。以前招募一个服务员2000多块钱就够了,但是现在一个隔断间一个月的租金都需要 1000 了,还以 2000 多元的标准去招募员工是肯定没有人愿意去应聘的了。在现实压力下,企业、商家都不得不提供更高的薪水去招募员工,成本攀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总结

综上所述,水果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到货币超发和成本上升的影响。


想要根治这个问题,需要从源头入手,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地产业的现状,把资金引流至实体经济,增加实体对于热钱的吸引力,通过实业的发展、工人薪水的提高来降低经济增长对于货币超发、大基建的依赖。


浮云财经观


为什么那么贵,你买的可能当季刚上市的水果嘛,肯定贵了呢?现在买的苹果基本都是储藏起来,或者冷库里的,价格稍微贵了几倍价格呢?现在苹果大部分还在结子期间,稍微等一俩月就可以吃上新鲜的小青苹果了呢?可以买其他水果尝尝鲜,春夏季节很多品种水果都出来了,网上稍微会比实体店便宜很多,适当买些尝一下,实体店贵肯定,是房租水电费什么的,加起来会贵点哦,可以理解的,现在做生意都不容易,经过果农手中在到我们顾客手中,经历过几个经销商,贵可以理解的,祝各位辛劳的果农兄弟们生意兴隆!各位辛苦了……











沈万三


苹果贵是因为去年陕西的苹果遭遇冰冻灾害,产量降低所致,这一点我们看一下苹果期货的走势就知道了。苹果合约去年刚上市,接着这一波东风,走出了六亲不认的大牛市,自然苹果就贵了。

至于说其他水果普遍变贵,比方说香蕉明显比以前贵一些,还有其他的也是,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1 通货膨胀

2 人力等中间成本增长

3 部分水果的极端行情

实际上,水果贵不贵不能光看价格,还得看占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如何。


以股易金


“炒农”囤果,欲发横财

囤水果跟炒股、囤茅台是一个道理,苹果、粑粑柑,还有今年春节期间的车厘子,都有涨价潜力,在涨价预期下产生了囤水果逐利的投机行为。

2017年12月,证监会批准郑商所开展苹果期货交易,这是全球第一个水果期货。发言人称苹果期货上市有助于形成公开透明的苹果市场价格,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实现苹果主产区精准扶贫的目标,不过据联商网分析,苹果期货并没有达到预期。

有些人进入苹果产区直采,结果碰上一堆炒期货的家伙,由于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像样点的苹果都被拿去注册仓单套利,留给市场品相好的少之又少,所以苹果价格又走出优品果涨幅高于低级果的走势。

在消费端,水果炒作的套路也屡试不爽。中产水果,营养价值并不重要,只要营销到位,比如牛油果,就能带来“中产幻觉”。

万亿生鲜市场是块大肥肉,巨头入场,资本扎堆,掌控线上线下销售和营销话语权的巨头,如果以逐利的心态炒作,是否足以“创造需求”?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猜测。

跟领先的水果种植国家相比,在水果种植、流通和零售三个环节中,我们的零售端已成熟,流通越来越高效,最不成熟的是种植,而种植从根本上决定水果的价格。

水果涨价应该带来反思:零售端有没有真正拉动种植端?水果普惠,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


红袖添香216009176


苹果贵是有资本在操控,有人说因为陕西遭灾了,苹果就贵了,问题是往年我们吃的就不是陕西的苹果,那里天气不好,跟我们风马牛不相及。我们吃的是山东的果子,那总不能全国天气一盘棋吧。正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这里下雨,那头还有艳阳天。之所以苹果贵了是苹果的期货是全国统一价,对各地的行情起了指导作用。我就不相信东京的苹果和台北的苹果还能是一个价钱。


用户6881995692


全国各地最低和平均工资和养老金都在上调水果价涨一点也算正常。台湾一斤水蜜桃售价80至100元一斤。


手机用户59303439238


这一涨可能价格就不会再落下来喽。都是这个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