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該不該放鞭炮?

雷雷173595430


應該。上千年的習俗,哪能輕易禁止。汙染是由很多方面引起的,禁止燃放鞭炮是杜絕不了汙染的,而且燃放鞭炮一年也就幾次,對環境汙染的影響極其有限。


景松


過年到底該不該放鞭炮?這不是你我他說了就能算的事情,政府規定讓放就放,不讓放就不放。多簡單的事情。

從我個人的角度看,我覺得應該少放鞭炮,就是大年三十那晚上可以放一次,然後初一那早上再放一次。其餘時間都禁放。

可能是因為自己性別的原因吧,從小就不喜歡鞭炮,更不用說是放鞭炮了。記得小時候過年,就害怕走在街上,冷不防就會被某人的鞭炮嚇一跳,還有種小孩子晚上放的炮點然後亂竄,我們稱他為帶哨聲的炮,說不準就竄到衣服上,很嚇人的。

什麼事都有它的兩面性,鞭炮亦如此,在它帶給我們娛樂的同時也有它的危險的存在,每年因為點燃鞭炮受傷害的人應該也不少吧,所以,從它的危險性考慮我也不建議燃放煙花爆竹。

政府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是從保護環境出發的,這種舉措完全正確,愛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話,每年各家各戶用在鞭炮上的開支也不小的,有些人男人特別喜歡放炮,買起鞭炮來可是一點都不吝嗇。多少錢的鞭炮一點也就一會兒的功夫,瞬間就化為廢墟,難道就買個一時的開心嗎?

聽說今年我老家也要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恐怕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了吧。

希望每個人放不放鞭炮都能過一個開心祥和的春節!提前祝大家鼠年一切順利、心隨所願!



未羊小暖


應該放!過年放鞭炮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小時候快過年的時候,聽著遠處的鞭炮聲,聞著空氣中煙火味,過年的氣氛就漸漸的濃起來。年味,鞭炮的味道就是年味。

這幾年很多地方禁止放鞭炮,聽不到鞭炮聲,聞不到鞭炮味,年味越來越淡,過年的氛圍也越來越淡。

有人認為放鞭炮不安全,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個就不放吧?不能因為駕車有危險就不開車。

過年放鞭炮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應該繼承,在重要的日子裡還是要放的!


千古一腐儒


1)不安全,有很多的朋友在過年的時候,燃放鞭炮時不小心被炸傷;

(2)火災隱患,經常有報道在春節燃放鞭炮時不注意引發了火災的;

(3)汙染空氣,春節燃放鞭炮時對空氣的汙染確實比較嚴重。

春節放鞭炮的解決辦法

(1)在點燃引線後,要及時離開鞭炮,以免被炸傷,點燃鞭炮引線後及時離手扔出離人起碼5米以外的地方即可;

(2)春節燃放鞭炮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的可燃物品,離可燃、易燃物品距離起碼在10米以上即可;

(3)對空氣的影響,一般選在人不是很多的地方燃放鞭炮即可。




三農兄弟飛哥


一轉眼,又快過年了,大家都高高興興的準備過年。一出門,都是濃濃的霧,連紅綠燈都看不清。空氣中那麼多PM2.5,每天都呼吸著這樣的“毒氣”,心裡真不是滋味兒。

過大年,除了買年貨、收紅包,還要放鞭炮。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來迎接新年。但放鞭炮會汙染空氣,放出更多的PM2.5。

這一下,該不該放鞭炮成了大家過年最熱的討論話題。有些人認為應該放,因為放鞭炮這一習俗由來已久。

這個習俗有一個故事來源。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蹋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裡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逃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於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放鞭炮、掛紅燈,院子裡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聲音。所以,每年人們都要放鞭炮來嚇走“年”。

這一習俗一直流傳下來,每年除夕夜晚十二點,家家戶戶辭舊迎新的鞭炮聲都會響起,“噼裡啪啦”的響聲趕走過去一年所有的不如意,迎來新年新氣象,表達新的希冀。

有些人認為不該放,因為現在環境汙染很嚴重,還是保護環境要緊。如果不放鞭炮,就不像過中國年了,如果放很多,就會放出很多PM2.5,會使環境更加惡劣,空氣質量下降,霧霾更嚴重,讓城市變成“霧都”。

我認為,我們可以想出其他的環保的產品代替鞭炮,比如製造出一種類似鞭炮響聲的,但是不用明火點燃的電子產品,這樣一來,既可以保持年味不變樣,也可以不汙染環境,一舉兩得。


為九九上榮耀


過年燃放煙花爆竹不但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和環境汙染,還會對燃放者的人身造成損傷,同時還是對消防,醫院這些公共資源造成浪費!所以,過年應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過年集中燃放煙花爆竹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

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對城市空氣質量影響較大,導致PM2.5濃度快速上升,空氣質量在短時間內迅速惡化,特別是在大氣擴散條件不好的情況下,燃放煙花爆竹會造成更加嚴重的空氣汙染。

請看下面的數據:

2013年至2017年除夕至初六: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除夕夜間PM2.5小時峰值濃度較18時分別增高8.7倍、6.3倍和4.4倍。

2017年除夕夜18時: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僅19個城市空氣質量為重度及以上汙染。隨後隨著煙花爆竹燃放量大幅增加,多個城市空氣質量快速轉差兩到三個級別,到初一凌晨2時,183個城市達到重度及以上汙染,其中嚴重汙染城市105個。全國338個城市PM2.5平均小時濃度也由18時的62微克/立方米上升到213微克/立方米。

實施禁放限放措施的城市在除夕夜間PM2.5濃度均未出現明顯上升現象,和本地未禁限放的年度相比大幅下降。

2017年除夕18時至初一6時,上海、南京、杭州和太原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7、44、39和115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至2015年同期分別下降90%、78%、77%和42%。

過年集中燃放煙花爆竹還容易引起火災及人身傷亡事故。


2019年2月4日0時至10日18時,全國共發生火災9660起,死亡47人,直接經濟損失4944萬餘元,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共出動消防車4.28萬餘輛次,出動消防指戰員23.9萬餘人次。

每年的春節各地都有燃放煙花爆竹被炸傷的病例。炸傷的部位多是患者的眼睛和手,其中眼睛又尤為脆弱,輕則角膜燒傷、感染、潰瘍,重者異物進入、燒傷嚴重,導致眼球摘除。

所以,過年不建議燃放煙花爆竹,提倡過一個安全,健康,綠色,祥和的春節!


半世糖先生


燃放鞭炮,一是汙染環境,二是危險性太大,所以,政府三令五申嚴禁燃放鞭炮。

如果重大節日,不放鞭炮,就覺得死氣沉沉的,所以,作為春節這個重大的傳統節日,還是放鞭炮喜慶、紅火。

現在許多城市已禁止燃放鞭炮,有的城市規定具體時間、具體地點燃放鞭炮,作為市民,應該遵守地方政府的具體規定為好。


海藍藍HLL


不安全,有很多的朋友在過年的時候,燃放鞭炮時不小心被炸傷;

(2)火災隱患,經常有報道在春節燃放鞭炮時不注意引發了火災的;

(3)汙染空氣,春節燃放鞭炮時對空氣的汙染確實比較嚴重。

春節放鞭炮的解決辦法

(1)在點燃引線後,要及時離開鞭炮,以免被炸傷,點燃鞭炮引線後及時離手扔出離人起碼5米以外的地方即可;

(2)春節燃放鞭炮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的可燃物品,離可燃、易燃物品距離起碼在10米以上即可;

(3)對空氣的影響,一般選在人不是很多的地方燃放鞭炮即可。

注意:中國春節放鞭炮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不放鞭炮就沒有喜慶的氣氛,只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及不需要過度、過多地放鞭炮即可,燃放鞭炮也是我們男同胞童年記憶中的快樂源。


創業農人小馬


要看你生活在哪裡,如果是城市的話那是不可以放鞭炮的,城市人口密集,放鞭炮會產生大量濃煙,對空氣是有汙染的,在農村還是可以放在,在農村過年或過節我們那裡都會放鞭炮,這是一種習俗,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過年還會放煙花,當然,大家在玩得開心的同時也要注意安全。





Mr吳福堂


勞動人民忙活了一年了,尤其是農村,幾千年的喜慶日子春節,不讓放點鞭炮,顯的死氣沉沉沒有活力。(一)小型化。有響聲,相對違害小。(二)改進火藥減少汙染。限制大型鞭炮。(三)限時、限量、限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