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評價自己的藝術品味?

影影圈圈


對於藝術欣賞,有“藝術品味”和“藝術品位”兩種說法,雖然藝術品味和藝術品位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是不大一樣的。

我理解,“藝術品味”是指人們對藝術的喜好,情趣。比如說有的人喜歡繪畫,有的人喜歡書法,有的人喜歡攝影,有的人喜歡音樂,有的人喜歡文學,有的人喜歡舞蹈,等等。同樣的喜歡戲劇,有的人喜歡京劇,有的人喜歡豫劇,有的人喜歡黃梅戲,有的人喜歡越劇,等等。這就是藝術品味,也可以說是藝術情趣,審美情趣。

“藝術品位”雖然也包含藝術品味,但更多的是指人們欣賞藝術的層次,對藝術感悟理解的多少深淺。比如說很多人都喜歡古典寫實油畫,喜歡人體油畫,可以說藝術品味情趣基本相同,但是同樣是欣賞喬爾喬內的《入睡的維納斯》,有人從畫中看到的只是一個倚床而睡的美女,覺得很美。有人看到的不僅是美女的表象,而且看到了美女嚮往美好愛情和自由幸福的內心世界,看到了畫面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看到了畫中寓意的人性解放的人文主義思想等,這就是藝術品位層次方面的問題。

“藝術品味”跟人們的成長環境成長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說廣東人喜歡甜點,湖南人喜歡辣椒,四川人喜歡麻辣,東北人喜歡大蔥。北京人愛聽京劇,河南人愛聽豫劇,江浙人愛聽越劇,山西人愛聽落子。生長環境跟一個人的藝術品味有著很大的關係。藝術品位跟人們的文化(包括審美)修養有著很大的關係。藝術品味和藝術品位是一種內在聯繫相互滲透相互遞進的關係。當一個人喜歡某一項藝術,品味的多了,同時知識文化修養也在不斷提升,藝術品位也會逐步提高。





燈影書畫


地平線的盡頭是座山,山頂掩在縹緲雲煙之中,山前有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道臺階,童子站在階前。

“赤日炎炎,童子惶惶,山路長長,清水涼涼。”山前的老人叫賣著。

“涼涼清水,長長山路,赳赳童子,暄暄赤日。”童子昂首而答,語罷拾階而上。

一路不聽不聞,不言不語,只觀前路,不見四方。日出日墜,天雨天晴,步履不住。

時過三萬階。

景色幻變,青色琉璃,花如瑪瑙,蜂鳥銜蜜,香若龍涎,蟲獸獻食,山珍海味。

“破衣爛帽,落魄少年,幹體飢腹,行屍走肉。”鳥獸齊鳴,其聲震雷。

“破衣爛帽遮我行屍走肉,幹體飢腹養我落魄少年。”

鳥獸散,聲雷遠。

少年耕山,步步實踏。

至六萬階。

父母兒女,親戚好友,遠近邂逅,一面之緣,化作層層壁壘,一步一隔,一階一喚。

“養汝而立,育汝不惑,相助拳拳,相伴日日,往昔種種,絕情忘義。”

“立以報養,不惑謝育,天命助伴天命還之。過往今來,煙消雲散。”

山風拂動男人的長髮,舒展眉間的重壓。

九萬階。

一女子赤身懸於階上,膚若潔玉清冰,素云為裳,流水作發,青天凝眸,山色施黛,血陽點砂,紅塵拂面。

男人虔誠一拜。

“世人以紅塵見我,以欲行我,汝何故拜之?”

“聖潔紅塵,本不兩分。欲則紅塵,拜則聖潔。”

雲開水去,前途光明。

老者踏上最後一階,一面遮天蔽日的鏡子現於眼前,登山種種,如在目前。老人望著鏡中鬚髮全白的自己,一步踏出。

“你來此十萬步,步步坎坷,重重障礙,所圖無非觀得鏡花水月。緣何又入此鏡中受生死之苦,所圖何事?”

“鏡花水月,我已明瞭。生死之苦,受也不受。所圖只求無事。”

“誠之所至,金石為開。”

鏡破,花謝,月升。

山頂清涼風,人間蕭瑟夢。


小道DDXDJKK


藝術品味是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中,對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形象進行感受、體驗、揣摩而達到身臨其境的藝術理想的“忘我”境界。藝術品味具有藝術素養的人,才能品味出藝術形象的感染力,使欣賞者體驗到心靈感動,獲得審美情趣的滿足。



藝術品味不是每個人都能體驗出藝術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表現出藝術家的審美情感和藝術風格。人們喜歡地欣賞藝術作品,只能是有情趣的喜好而已,屬於藝術欣賞,這不是藝術品味。達到藝術品味的人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藝術素養、藝術欣賞能力,才能品味出藝術家創作出藝術作品的藝術魅力。



欣賞一幅好的寫實油畫,要品味出人物、自然景觀的形象性的審美內涵,具有打動人們心靈感應的激情四射。以人物油畫女性形象為例,表現女性的美感形象,不但要欣賞女性身姿凹凸曲線的造型美,而且還要品味出女性蘊含著柔美、細膩、嫵媚的藝術魅力,使人們在欣賞女性形象中品味出審美藝術的享受。



在欣賞一首經典的音樂作品,要反覆地試聽、體驗、感受,才能品味出準確、生動、完美的音樂旋律,鼓舞著人們審美情感的激盪,給自己以審美聽覺的美妙享受。上個世紀末一首經典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唱響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深受人民大眾的喜愛,重現在快節奏的新時代, 人民大眾以飽滿的熱情再高歌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唱出了人民大眾對祖國的情誼深長的眷戀,品味出音樂藝術的震撼力。


黃智637


藝術品位與文化離不開,所有的藝術表現形式都是在承載文化,作品只是載體!

就像我是做玉雕的,一件玉雕作品從材質到題材,再到表現形式和雕刻技法,內含都很有文化!國人對玉的崇拜由來已久,孔子歸納玉有五德,用“君子比德於玉”來把玉昇華到一個崇高的地位~玉雕從誕生到現在幾千年的發展,每個時代的圖案題材都具備相應的歷史文化,明清以後玉器題材多以祈福為主,雕刻技法也有很大改善~所以玩玉的人,尤其是對玉有深入研究的人,多文化底蘊深厚,對歷史和國學比較喜愛!


拙工治玉


藝術品味對於每個人來說是不一樣的。

1.最為主要的是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成長經歷和藝術薰陶。這便是完成藝術品味的基礎原因。

2.藝術品味取決於個人素養。好的藝術品味會取決於整個人的自身的綜合素養,一個沒有基本的美學見解的人,是談不上藝術品味的。

3.藝術品味的提高是盒子修煉的,長期的環境養成和素養的提高會提高藝術品味。

美的東西是大家所共同認可的,但是藝術品味的提高一定需要有自身綜合素養的提高。





Mo戒齋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真不好評價自己,往好裡說別人有意見,說差了內心不平衡。評價一個人的藝術品味,要旁人說,要大眾說,才中肯!

藝術的品味要以人為鏡。比如生活中最平常的穿衣打扮,有的人高雅,有的人低俗,同樣的一件衣裳,不同的人穿出不同的味,這就是品味,說高了,顯現高雅得體氣息的人有藝術品味,敗露低俗豔媚風氣的人毫無藝術品味!

藝術品味跟修養有關。多讀書,讀好書,還要讀與藝術相關的書,對提高藝術品味至關重要。有文化可以有修養,有修養不一定有藝術,要有文化還要有藝術,才會提升全面的修養,修養決定人的氣質,儒雅的氣質體現藝術品味。

藝術品味是眼高手高。藝術知識儲備厚實,眼界自然高,藝術技藝高超精湛,手法當然高。

藝術品味的形成是長時間的過程,我期望自己藝術品味高,才能創作出更高更好的藝術作品,帶給觀眾美的感受。


陳莊水墨畫家


自己的藝術品味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選擇。因為藝術無國界,當然也無貴賤之分!只要自己覺得好看,舒服有意境就可以了!沒必要過分的追求!相比較而言,我就比較喜歡一些文玩類的藝術品!比如金剛菩提,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磨練意志,還可以穿戴搭配顯山漏水!低調奢華而不失內涵!是個不錯的選擇!











老趙文玩小金剛


每個人的審美標準出發點都不同,彼此之間因人而異,帶有一點主觀的認定。

社會審美的共性是一種趨嚮而不是標準。


老坑頑石


我認為這個問題留給讀者來評說,自我評論沒什麼意思











景觀工程設計施工


喜歡欣賞,自己因文化水平有限,非常想提高個人的藝術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