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孕妇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呢?有何依据?

小郭同学gg


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没有糖尿病而怀孕后才出现高血糖现象,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大概在4%左右。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准妈妈的饮食有了多样选择,而饮食中的糖分过多再加上准妈妈活动量少等,患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呈上升趋势。


妊娠糖尿病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巨大儿、胎儿发育迟缓、早产等;宝宝出生后容易红细胞增多、胆红素增多,还容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糖宝宝等。所以,准妈妈已经诊断出是妊娠糖尿病的话,就应该在饮食上严格控制,必要时采用胰岛素治疗。

那么,什么样的孕妇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呢?

1.身体肥胖

身体肥胖的准妈妈身体各项指标都比普通准妈妈高,而且人胖就不爱运动。一般来说身体肥胖主要是摄入脂肪、高糖的食物太多造成的,而这些就是触发妊娠糖尿病的“好东西”。

2.高龄

高龄准妈妈抵抗力下降,身体机能也在下降,35岁后怀孕就是高龄妈妈了,患妊娠糖尿病的几率也增大。

3.有糖尿病家族史

这个可以说是遗传,就连准妈妈患有妊娠糖尿病胎儿出生后也容易是个“糖宝宝”。

4.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

顾名思义,不明原因,这类准妈妈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概率很大,极有可能是妊娠并发症造成流产的。

5.反复患有霉菌性阴道炎

患有妇科炎症的准妈妈抵抗力比较低,而血糖高就好比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器皿,所以容易导致准妈妈炎症反复,不容易除根。

所以,在孕24-28周期间一定要进行糖耐量的测试,空腹血糖是5.1㎜ol/L,餐后1小时血糖10㎜olL、餐后2小血糖是8.5㎜ol/L为正常。准妈妈饭后记得多散步或者走动,可以帮助血糖下降,平时高糖分的水果也要少吃。

你好,我是希妈,国家高级育婴师,多平台自媒体人,致力于孕期、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希妈育儿


我就是妊娠期糖尿病,但是我完全没有之前答案说的任何特征,身高173,孕前体重60公斤。我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只有一个:

烙饼吃多了!!!

我家西北人,去医院做糖耐前的一周每天顿顿吃烙饼。

自那以后,我在也没有被检查出糖高了。


小西牛麻麻


什么样的孕妇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一,太胖的人

孕妈妈将自己的孕前体重和身高记录下来。

如果:体重(公斤)/身高(厘米)的平方>24,那么孕妈妈要注意,这是肥胖的体现,需要警惕妊娠糖尿病。

二,高龄孕妇

高龄产妇,是年龄在35岁以上的孕妇。年龄越大,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就越大。

三,遗传

如果家族中,有妊娠糖尿病的病史,那么,几率会增大。

四,尿常规异常

如果,妊娠体检时,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那么,就表明有可能会有妊娠糖尿病。

五,孕妇反复出现霉菌性阴道炎。

六,高血压家族史的孕产妇。

七,习惯性流产的孕产妇。

八,以前生孩子得过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高发疾病,但也能调理好,孕妈妈们要控制吃甜食,注意日常生活饮食,还是可以顺利生下宝宝的。


笋亦竹


哪些是妊娠糖尿病(GDM)的高危人群?

 

1、年龄35岁以上

2、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

3、多囊卵巢综合症

4、糖耐量异常史

5、一级亲属糖尿病家族史

6、有巨大儿(胎儿大于8斤)分娩史

7、有GDM史

8、无明显原因的多次自然流产史

9、其他(不明原因死胎、死产、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分娩史,或者胎儿大于孕周应有大小、羊水过多等。)

 

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1、控制高糖分甜食、添加糖的食物尽量避免。

2、提高主食粗粮占比,如粗粮占30%,少米糊、粥类.

3、水果适量,每天250-400g

4、优先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

5、规律饮食,少食多餐,每天5-6餐。

如早餐6-8点;午餐11-14点;晚餐17-20点;

加餐时间最好和正餐间隔2-3小时。

6、如无运动禁忌症,饭后可步行20-40分钟

7、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每周监测称量体重。

8、做好筛查


金月中国注册营养师


什么样的孕妇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呢?一般在孕6~7个月需要去医院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如果被诊断出患有妊娠糖尿病,那么医生就会对孕妈咪的饮食进行指导。


什么样的孕妇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呢

一般有以下情况的孕妈咪会比正常孕妇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高龄产妇

孕前体型肥胖

有家族糖尿病史

缺乏运动且爱吃甜食

曾有过异常妊娠或者分娩史等

其实妊娠糖尿病是由于孕妈咪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糖分代谢紊乱,使血糖升高造成的。

建议患有妊娠糖尿病(或者血糖偏高)的孕妈咪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少吃多餐。

另外,孕中期的妊娠糖尿病筛查,孕妈咪一定不要错过哦。


学而时习之育儿


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与诊断方法

1.高危人群

(1)≥25岁孕妇

(2)妊娠24~28周。

(3)曾有过妊娠糖尿病史,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者。

(4)曾有巨大胎儿(≥4公斤)分娩史。

(5)是糖尿病病人的一级亲属。

(6)肥胖(体质指数≥27)。

(7)尿糖阳性者或糖耐量异常者。

2.诊断方法

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应对所有孕妇在妊娠24~28周时进行,但尿糖阳性者或糖耐量异常者可随时进行。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同非糖尿病病人,目前内科医师一律用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妇产科医师仍采用先50克后100克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旧方法进行筛查与诊断。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口服葡萄糖50克,如服糖后1小时血糖>7.8毫摩升(140毫克/分升),再做100克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有两点血糖超过下表中的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2)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5.3毫摩/升,口服75克葡萄糖后1小时血糖>10.0毫摩/升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8.6毫摩/升,三点中有两点具备即可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也可按非妊娠成人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诊断标准。凡空腹血糖≥7.0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者,均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与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不是根据是否存在尿糖,而是根据血糖,因为妊娠时多数妇女肾糖阈降低,可出现糖尿,故应当及时检查75克糖耐量试验,以便了解尿糖阳性时是否伴有血糖的升高。


玻璃樽190601


若孕妇有以下情况,并不说明这次怀孕一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只是提醒其有高危因素,应及时接受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1 .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4.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5.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  

6.以前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7.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8.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者。  

9.这次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禹哲妈妈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是在妊娠晚期(孕24-28周)发生血糖升高,随着分娩的结束,大多数患者的血糖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而后者在怀孕前即患有糖尿病,怀孕后血糖出现明显波动,如果不加控制,产后高血糖将持续发展。

妊娠糖尿病(GDM)非常常见,大约每4-5个孕妇中就有一个属于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病因:

在妊娠早、中期,随孕周的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

孕妇血浆葡萄糖水平随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原因: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孕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因此,空腹时孕妇清除葡萄糖能力较非孕期增强。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妇低,这也是孕妇长时间空腹易发生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病理基础。

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

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GDM。

一般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自己体重超重或者肥胖(胰岛素抵抗),如生二胎的糖友,曾经有过妊娠糖病史或生活一个巨大儿(孩子出生体重大于4千克)的人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及控糖技能,可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weitangr


微笑面对糖尿病


“多喝点稀饭,补充营养,对孩子有好处”

“怀孕了,老实待着,小心动了胎气”

对于每一个怀孕的准妈妈来说,可能最享受的事情莫过于,不健身,不跑步,不停地吃着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养着身体

就这样,准妈妈们顺理成章的过上了狂吃不动的日子,很多年轻的妈妈,竟然悄悄患上了糖尿病,也叫妊娠糖尿病,这种年轻妈妈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10年,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从2.7%上升到了5.6%,我国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8.9%。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表明,全球20—49岁妊娠妇女中,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比例为14.2%,且东南亚地区妊娠糖尿病发生率最高,为20.9%,超过90%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

一怀孕就得糖尿病,几乎每5个孕妇,就会有1个妊娠期糖尿病,这个数据太恐怖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母婴利益冲突,诱发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简称GDM,简单来说,就是糖尿病和妊娠的一次『尴尬相遇』。

妊娠糖尿病患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怀孕早期被诊断出来,极有可能在怀孕前就已存在的糖尿病,分娩后,糖尿病不会消失。

还有一种是,在怀孕中后期出现糖尿病,怀孕前没有,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这种比较特殊,也是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

那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一怀孕,就容易得糖尿病呢?这就要从胎儿说起。

受精卵在妈妈体内形成分裂,到子宫内着床安家,一般1周左右,发育成胚胎,逐渐建立胎儿-胎盘循环,通过脐带向外界索取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

宝宝为了从妈妈那儿最大限度的获取能量,让自己有充足的营养来源,发展了一套“聪明”的做法:

让胎盘分泌大量的孕激素、雌激素、胎盘生乳素使妈妈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阻碍糖进入细胞,大量的糖就会滞留在妈妈的血液中。

然后,血液中的糖,就会通过脐带源源不断的输送给胎儿,而不是流入妈妈自己的细胞中。

说白了,这就是胎儿和妈妈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是,很明显,胎儿占了上风:

妈妈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胰岛素,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很有可能使葡萄糖大量滞留在血液中,导致妊娠期糖尿病。

那么,是不是分娩后,妊娠期糖尿病就好了呢?

没有那么快,因为孩子出生后,妈妈身体的另一项功能就开启了——分泌乳汁,泌乳素的增加,也会扰乱胰岛素。

当妈妈断奶后,体内激素趋于平衡,胰岛素重新正常工作,血糖也恢复如初,这时,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自然消失。

当然,不是所有孕妇都会得糖尿病,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些习惯,也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

→ 吃太多主食和糖

在过去,大多数孕妇吃得没现在好,上顿下顿经常青黄不接,甚至要做体力活。

婴儿为了获取营养最大化,与妈妈之间闹了个甜蜜的“误会”,这无可厚非。

但是现在营养过剩的时代,妈妈的一些习惯,会雪上加霜,比如,一天五六顿主食,水果、点心无限量供应

,血糖很容易就会飘了。

前几天给大家分享的西澳州政府的一个报告中,就明确支持妊娠糖尿病患者也应该考虑低碳水饮食。

→运动不足

运动不足跟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也很大,有些人会告诫你,怀孕了,就不要再运动了。

但是,并没有证据发现,适量安全的运动会导致流产或其他相关疾病,反而久坐不运动,有很多害处,比如导致产妇抑郁,肥胖,还有就是引发高血糖

建议度过稳定期后,建议增加一些安全的运动。

久坐不动,会大幅度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无法进去细胞,结果就是血糖高了。

2006年,一项对1428名妊娠期糖尿病女性的研究,发现,久坐不动与妊娠期糖尿病显著相关,一天花20小时看电视的女性患GDM的风险显著高于活跃的女性。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怀孕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它导致了妈妈的激素异常、肥胖、贪吃和不便于运动,这些正中糖尿病的下怀。

可能你觉得血糖高点没事,宝宝能量多点长得大,高血糖真的没事吗?还真不是,它对胎儿和妈妈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威胁。

对胎儿的影响▼

→可能形成巨婴

当妈妈吃太多碳水化合物时,血液中的糖会源源不断的输送给胎儿,胎儿自身就会把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越存越多,越吃越胖,最后,婴儿就从正常体型变成了巨婴。

体重在9磅(8斤)的超级巨大儿,在分娩时由于体型过大,肩膀过宽很容易卡在骨盆里,如果勉强牵拉,已引发骨骼损伤,有时因为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发生窒息,甚至死亡

巨婴很容易导致难产,提高母子生育风险。

→早产和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血糖还会导致妈妈羊水过多,导致胎儿活动范围增大,引起胎位不正;再加上宝宝体型过大,这两点原因都会引发早产,早产儿的婴儿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即使没有早产,胎儿由于长期处于高胰岛素血症环境,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和分泌减少,导致胎儿肺发育迟缓,也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胎儿,需要辅助呼吸直至肺部发育成熟,这种病症也是第一个月新生儿最常见的直接死因。

→低血糖症

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

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引起婴儿癫痫发作,妈妈在妊娠期控制血糖,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胎儿低血糖的风险。

→提高黄疸风险

如果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那么新生儿发生红细胞增多症的风险会增加,相应的,发生严重黄疸的风险也会增加。

→肥胖和2型糖尿病

血糖高对宝宝也是一种压力,宝宝要分泌大量胰岛素,胰腺也会受损,这可能是宝宝日后容易得糖尿病的根源!

宝宝自胎儿起就获取大量糖分,出生后会更加依赖碳水化合物和糖,研究发现,患有GDM的女性,后代更有可能在成年后变得肥胖,或发展为糖尿病。

对孕妇的影响▼

→真正的糖尿病

40周的孕程,分娩后,孕妇自身也会增重10斤左右,有些甚至更多。

长胖最大的元凶就是糖了,不管是米面,还是甜点零食,最后都会被分解为葡萄糖,由胰腺分泌出胰岛素,把糖运往细胞。

所以,你吃吃喝喝的时候,胰腺正在玩命的分泌胰岛素。

长此以往,胰腺就很容易受损,这也是为什么大约4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在日后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一项针对51名患妊娠期糖尿病女性的研究发现,十年后,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试者患上了糖尿病,其他三分之二的女性,大多数也都出现了糖代谢受损,总的来说,不到四分之一的女性能保持正常的葡萄糖代谢

事实上,就在去年,PLOS On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女性的10.6倍!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妊娠期高血压还可能导致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先兆子痫,会伤害妈妈的肾脏、肝脏,严重情况下导致孕妇肾衰竭、肝衰竭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这么可怕,怎么预防呢?实际上,没有任何方法能保证预防妊娠期糖尿病,但怀孕前、怀孕中保持的健康习惯越多,患病风险就越低

如果你已经是糖妈妈,恢复健康的习惯,也会降低很多不健康的风险。

→吃健康的食物

在饮食方面,唯一的标准就是健康,比如:

尽可能多的选择健康油脂,如橄榄油、椰子油、猪油

富含优质蛋白的牛羊肉、鸡蛋

富含Omega-3的鱼

以及新鲜富含纤维的绿叶蔬菜

取代甜食、膨化食品和一部分主食

那么,准妈妈是否可以低碳生酮呢?糖妈妈是否可以通过低碳、生酮逆转妊娠期糖尿病呢?

正常情况下,你可以选择普通的低碳饮食,不生酮,能有效控制血糖,国外有很多孕期低碳生酮的案例,宝宝和妈妈都很健康。

→吃水果需谨慎

水果单拎出来,因为大部分人认为水果很健康,以前没吃够,孕期要多吃,维C,抗氧化剂,能让宝宝和妈妈的皮肤变得又白又嫩。

但其实,果糖的存在,足以掩盖水果、果汁所有的光芒。

果糖的代谢很葡萄糖走的不是一条线,它是直接在肝脏代谢,果糖太多,容易转化为脂肪在肝脏中堆积,甚至产生脂肪肝

要知道,肝脏脂肪过多最容易造成胰岛素抵抗,导致2型糖尿病。

→规律的锻炼

绝大多数健康女性在孕期都可以进行体育活动,除非是有特殊情况的孕妇,运动可以降低妈妈抑郁、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走路、散步、跑步、瑜伽和力量训练都可以,但前提是注意安全,以及保持休息和锻炼的平衡。

科学家对此的建议是,孕妇可以每天都运动,至少每周运动三天,研究发现,在怀孕的最后六个月,每周三次快走,生出巨婴的风险会减半。⑤

并且,运动能减少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降低剖腹产概率,剖腹产的婴儿可能会错失有益菌,导致免疫力低下,易引发感染和哮喘。

→定期检测

如果你超重或肥胖,年龄大于25岁,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以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过巨大儿,那么你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可能会更高,怀孕前,最好做个血糖检测

如果血糖正常,妊娠期撞上糖尿病,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5孕妇就可能有1个妊娠期糖尿病,所以,怀孕24-28周要进行的糖筛,可不要嫌麻烦哦。

如果怀孕检测出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可以用低碳饮食逆转呢?

由于低碳饮食可以治疗甚至逆转糖尿病,如果你的血糖已经很高,我认为你可以在医生的监护和许可下进行,但你的表述不要是「我不管,我就要低碳生酮」,建议和医生好好沟通。

比如说,试着换一种说法,「为了健康,我想放弃那些冰淇淋、老婆饼、绿豆饼、薯条、稀饭、白米饭、面包,吃一些升糖指数更低,营养更加丰富,更加健康的食物」,我相信你的家人和医生不会反对的。

其实,现在很多医生都慢慢意识到,妊娠糖尿病的危害,很多医生也开始建议准妈妈少吃主食和水果,这慢慢变成了一个常识。

不过,在决定要低碳之前,建议和医生达成共识,自己学会监控自己的血糖和血酮。

妊娠期是女性生命中特殊历史时期,这个阶段的生活方式,对母子的健康有很大影响,健康的饮食非常重要。

合理饮食和运动有益于胎儿和母亲的健康,中国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的增加,这其中的一半会在产后10年,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这个数据其实挺可怕的

现在,还是有很多陈旧的观念,比如说疯狂喂食稀饭的营养模式,美名其曰补充营养,实际上,稀饭真的没有什么营养。

如果你有糖尿病家族史,怀孕后,建议远离甜点、太甜的水果和饮料,一定要控制精制米面糖摄入,从沙发上爬起来,适当的运动,这样,不仅会降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还可以让产后身材的恢复,变得更容易。

对了,别忘了和家人和医生好好沟通,了解正确的孕期知识,别让家里的老人好心做了坏事。


瘦龙健康


这个一个好问题

我们先来看下为什么会得糖尿病,简单的说就是吃进入的糖份身体消耗不了那么多,就一直在血液里面导致血液中的糖份过高。而拉出来的尿糖份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就是糖尿病。

之所以会有糖尿病主要还是因为吃多了,消化不了那么多。

而刚好孕期又需要吃多些营养,加上孕期身体的消耗比较大,代谢糖的主要工具--胰岛素供不应求,导致孕期更容易出现糖尿病,也就是妊娠期糖尿病。

以下六类孕期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1、体重过重,肥胖的孕妇

肥胖者身体的代谢能力会更差,血糖的代谢能力也比较弱。

2、家里有人是糖尿病的孕妇

糖尿病也会有家庭史,所以家里有人有糖尿病的孕期更要注意饮食和监测自己的血糖情况。

3、没怀孕前就有月经不调的孕妇

月经和激素有关属于内分泌方面的问题,而糖尿病也属于内分泌的疾病。

4、年龄超过30岁产妇

年龄越大,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越关,而降血糖的能力也越差,所以越高龄越容易得糖尿病。

5、没怀孕时就有过血糖一过性升高的孕妇

说明自身血糖调节的能力比较差。

6、饮食上不注意的孕妇

比较爱喝饮料,爱吃甜食,爱吃精米精面等的。

而我们预防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和饮食和运动两方面进行。

1、把白米饭换成3分之1 的粗食加大米的饭。或者吃黑米饭,红米饭也是可以的。

2、不喝饮料,不喝果汁。

3、少吃过甜的水果,一天的水果不超过200克

4、多吃蔬菜,一天的蔬菜超过500克。

5、注意均衡的运动,每天散步一小时。

6、良好的睡眠,睡好身体自然代谢好。

菁妈,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四栖生物,家有菁妞,各平台原创作者,希望给焦虑的妈妈们一点支持和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