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種植紅薯。如果要收穫紅薯了。上面的紅薯秧怎麼辦?

石盛博


紅薯收穫時,上面的紅薯秧怎麼辦?看到這個問題,晏子就想起小時候割地瓜蔓的事情來。紅薯在我們這裡稱作地瓜,傳統的種植模式,地瓜收穫前先要割去地上的藤蔓,然後才能刨地瓜。這時候,割地瓜蔓這種所謂的輕活,便安排在老婆孩子頭上了。

割地瓜蔓,就是用一把鐮刀,沿著地瓜溝,將地瓜上面的藤蔓用鐮刀人工割除,一鋪鋪的捲起來,拖到地頭上,使地瓜革子上只漏著地瓜的莖,然後交給主勞力們用大钁將地瓜一棵一棵地泡出地面,老婆孩子在後面將泡出地面的地瓜一塊一塊地收集起來。

割地瓜蔓這種活,看起來不累人,但是要一直彎著腰工作,時間一長腰就會痠疼的要命。記得我小時候割地瓜蔓的時候,一會兒就要休息,老是喊著腰疼。父親一邊刨地瓜,一邊說,小孩子哪裡有腰啊!在農村,小孩子無腰是口頭語,其實並沒有什麼道理,父親也只是和我開玩笑。記得父親講過一個故事,一家孩子割地瓜蔓時腰疼,當爹的說小孩子沒腰,不讓他休息。結果這孩子割一段時間,就找塊地瓜蔓將鐮刀拴到腳脖子上,一步一拖的去收地瓜蔓,當爹的看到後訓他,哪有你這樣幹活的,你死心眼啊,不能把鐮別到腰裡啊!小孩子說,你可說小孩子沒腰呢,我只能拴到脖子子上!父親用這些可笑的故事哄著我們,讓我們在勞累中也能感受到歡迎,感受到父親的仁慈。

話歸正傳,如果按照傳統的種植模式,紅薯要收穫時,是先要人工割去上面的藤蔓的。但是,現在規模種植紅薯,往往大部分採用的是紅薯秧還田的技術,聰明的人們發明了一種紅薯殺秧機,可以直接將紅薯藤蔓打碎到田裡,再利用機械對紅薯收穫,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

紅薯殺秧機,一般與四輪拖拉機或者手扶拖拉機配套使用,在拖拉機牽引下行進,採用特殊刀片高速運轉,產生負壓將壟底的秧苗吸起,讓高速運轉的刀片將其粉碎。殺秧機結構緊湊,機動性好,工作平穩,適用性較強,維修也簡單,可以一次性地完成紅薯秧苗清理工作。

總之,現在農業生產,基本上已經告別了傳統的小農經濟種植模式,多數採用機械化生產,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只不過是,農民種地的成本肯定也是增加了。過去的紅薯藤蔓收穫後多用來餵豬,現在一般都直接還田了。當然,如果不想還田,也有專門的紅薯藤蔓收割機,也有專門的紅薯收穫機。對於規模種植來說,很少使用過去的人工收穫了。


齊東晏子


這個問題其實對於我們大規模種植紅薯的人來說,是很容易就能夠把紅薯秧子處理掉的!就拿我這樣的小的種植戶來說吧!說說我是怎麼處理紅薯秧子的。

在第一年種植紅薯由於不是太懂,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自己用鐮刀割紅薯秧子!就割了一會我們村裡的幾個養羊得大伯就開始來詢問我了:“大侄子,你的紅薯秧子還要不?”我說不要啊,我又沒有養豬養羊!要這紅薯秧子也沒用!所以他們就回家開電動三輪車來幫我割紅薯秧子,並且都拉走了!在刨紅薯的時候非得幫我刨!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其次也可以把紅薯秧子曬乾了賣,我們這裡的花生種植面積比較大!每年都有很多大的花生摘果機免費給摘果,就要你的花生秧子!對於紅薯秧子他們也是收購的每斤0.2--0.4元!我只是賣過花生秧子方式3畝地賣了170多塊錢!我想每畝地的紅薯秧子應該比花生秧子壓秤!所以我覺得紅薯秧子每畝地最少也得賣100塊錢!但是考慮到都是一個村裡的鄰居所以紅薯秧子還是讓養羊養豬的給拉走了!並且還能給俺刨紅薯!


豫東小農


紅薯在我們膠東地區叫地瓜,而紅薯秧則稱之為地瓜攔子。記得小時候,可沒少吃地瓜攔子,因為這地瓜從葉子、秧子到地瓜,都是可以吃的。要不農村有句話說的非常形象,“紅薯沒有娘,隨意插截秧,土裡到土外,根葉都是糧”,只要截一段地瓜秧,插到土裡就能成活。可見其生命力之頑強。那麼地瓜收穫時,這地瓜秧應該怎麼辦呢?

那時候準備刨地瓜的時候,這扯地瓜攔子的活兒基本上都是我和姐姐的,從地瓜壟的一頭,掀起地瓜攔子後,往回倒著走,邊走邊扯。這時候,等扯不動時,這地瓜攔子就成了一個相互纏繞的球形,拽斷地瓜攔子與地瓜間鏈接部分,將它滾到一邊,下面接著往下扯。

扯完地瓜攔子以後,這個地瓜梗上就變得光禿禿的了,這時候大人們用三叉钁開始刨地瓜。其實,刨地瓜也是個技術活,一般不會讓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幹,怕將地瓜刨碎,這地瓜一旦刨碎或者將外皮蹭破,就不好保存。

這扯到一旁的地瓜攔子就會被丟在地裡,直接在地裡曬乾以後,再推回家用粉碎機粉成幹飼料,用它來餵豬、餵雞。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著幾隻雞,喂著一頭豬,而這地瓜攔子曬乾後粉碎,是它們最好的飼料呢。

如今,有的農戶大規模種植地瓜,那扯出來的地瓜攔子可以賣給那些養殖戶,用來作為飼料使用,因為現如今農村基本上很少有養豬的農戶了。也有的不願麻煩,用現代機械採取秸稈還田技術,將地瓜攔子直接打碎後,等耕地的時候,翻到地裡腐熟以後作為肥料使用。


建行漸遠


紅薯秧在我們這裡叫紅薯藤,等到紅薯成熟了就要割掉的,割了後好刨紅薯,小時候可沒少幹這活。

記得每年到收紅薯的時候,先去把地裡的紅薯藤割掉,那時候我們的工具就是一把鐮刀,地裡紅薯藤長得不好的割起來是很快的,但要是藤條長得茂盛的,割起來可就累了,半天也割不了多少,還要把割好的紅薯藤一擔一擔的挑回去,因為家裡養了豬,牛和羊,這些藤苗都是當飼料投餵的。

你們是有規模種植的,紅薯藤苗肯定會有很多。

一:是可以聯繫你們當地的牲畜養殖戶,他們會有收購的,這對於養殖戶來不說可是個好飼料,他們自己會找人來收割,既讓你省了很多人工成本又可以增加一點收益。

二:是可以用機器把紅薯藤苗打爛掉,撒在地裡當做肥料,這樣更省事,只是這樣會增加一些成本。





鄉村V老表


秋天每到收穫紅薯的季節都有大量的紅薯藤堆積如山,如不及時處理就會腐爛。如果及時處理合理利用,能給你創造很大的經濟效益。

其實紅薯藤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動物必須的微量元素。用它來餵豬,牛,羊。是所有青飼料無法比擬的。我們可以用新鮮紅薯藤直接餵食家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給它粉碎拌上適量食鹽用水泥池、大缸等器具攪拌壓實醃製青儲起來可以作為家畜的冬補飼料。

其實紅薯藤除了餵豬牛羊外,我們還可以把它粉碎為玉米麵大小,和玉米麵攪拌均勻餵雞餵鴨,這樣可以增加雞鴨的產蛋率,也可以作為魚飼料撒在魚池裡。

我們還可以把收穫的紅薯曬乾,水份低於百分之八時給它打包堆碼進行存儲作為動物的越冬飼料。打包堆碼後一定要用塑料布蓋嚴實,定期檢查是否黴爛變質,注意:紅薯藤黴爛變質後是不能餵養動物的,那樣會引起動物的食物中毒。紅薯藤的營養成分大於所有青草類牧草,總之我們在收穫紅薯後紅薯藤不要白白浪費掉!那樣實在是太可惜了!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同建議的可下方評論!





鄂硒農技


在儒生的記憶中,小時候的農村家家戶戶都種植紅薯。每到秋天紅薯快收穫的時間,都會將紅薯藤割回家裡來,或曬或晾或直接切細煮熟餵豬。

紅薯藤割回來一般都比較多,採取直接切細煮熟餵豬容易導致紅薯藤發熱腐爛。所以割回來的有的選擇將紅薯藤切短進行曬乾,有些選擇直接晾在房屋的橫樑上晾乾。選擇的方式不同與家裡喂的家畜不同有關。

用切短曬乾的方式家裡一般養的是豬或者羊。切短是為了方便煮豬食時方便,只需要將乾紅薯藤放入鍋裡,放水煮開。現在也有很多養殖羊的農戶會去收集曬乾的短紅薯藤在冬天餵羊。有些種植紅薯的人讓養殖的人去收割,並能得到一部分收益。對於大規模種植紅薯來說,讓養殖戶收割並收一定的錢是可以獲得更多利益的新方式。

架起來晾乾的方式我見得最多的是家裡養牛的農戶,這種方式既能保持紅薯藤不會腐爛,也能省去切割成短節紅薯藤的時間,還不需要去曬。

紅薯藤做為一種家畜食用價值高的植物,不管是自己來處理還是讓養殖戶來處理都可以。養殖戶也可以適當用紅薯藤替代部分飼料,降低養殖成本。


農村業儒


做為規模種植紅薯,應該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在我們這邊,紅薯藤蔓曬乾粉碎餵豬,青紅薯藤蔓賣給奶牛場青貯。紅薯藤蔓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纖維,是家禽家畜、反芻動物最佳飼料,規模種植紅薯,可以將紅薯藤蔓賣到養殖場去。

紅薯藤蔓上的杆,我們當地叫紅薯爪,可以當蔬菜銷售,今年紅薯杆超市標價9元/公斤。在種植紅薯中,可以將多餘藤蔓上紅薯杆賣到超市或農貿市場。紅薯規模種植,還是自辦養殖場,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搞深加工,把紅薯渣、紅薯藤蔓利用起來餵豬、養牛、養羊。

如果一年出欄幾百頭豬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動物糞便還可以發酵腐熟用來種植紅薯,進行循環種植、養殖,降低成本,降低風險,增加利潤。我們當地一家豆腐作坊一年也出欄20頭生豬,一分錢飼料成本也不用花。紅薯藤蔓最好處理方式就是利用起來,當飼料利用,曬乾粉碎儲存常年可以餵豬,幹儲、青貯、黃貯可常年飼養反芻動物。

紅薯藤蔓如果沒有產業消化,可以賣給養殖場青貯、黃貯、幹貯。做飼料使用要求無黴爛、無病菌、無塵土、無變質。一般割下來後,馬上送到養殖場銷售,然後才挖紅薯。我還看到用紅薯藤蔓窖藏越冬,春季當栽植苗使用的報道,不過我們當地沒人做過,運用過。

實在沒辦法處理掉,還可以粉碎還田,當漚肥使用,也可以當柴火做飯使用。我小時候雨雪天氣缺柴火,母親就用乾紅薯藤蔓臨時當柴火做飯燒菜。


規模種植紅薯,還是把紅薯藤蔓利用起來,追求效益最大化,向深加工、產業化發展。搞循環農業、種植業、養殖業。紅薯藤蔓是一種資源,扔了就是浪費,而目前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當飼料利用,飼料粉碎機械市場賣到,可以將乾紅薯藤蔓粉碎成粉未狀。

青貯、黃貯需要技術,可以按養牛、養羊規模建幾個青貯池、黃貯池,也可以打包密封青貯、黃貯,青貯、黃貯都是發酵過程,青貯、黃貯是氨化發酵,需要專業技術,如果做青貯、黃貯飼料,首先必須熟練掌握髮酵技術才行!

【以上建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長江老農


規模種植紅薯,每年到了收穫紅薯時紅薯藤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化處理,真的一個頭痛的時事,所以在還沒有收穫時就要作好打算,怎樣消化這些堆積的紅薯藤,要不然會影響收穫紅薯,那就得不嘗食了。

1、種植前做好苕點兒蔬菜的銷售,聯繫好蔬菜經銷商,為他們長期供貨,因為你是規模化種植貨源能夠滿足,算下來可是一筆不少的收入。種植的紅薯到了一定的時間要經常摘藤和翻藤,紅薯才長得好,產量才高,而摘苕點兒正解決了藤豐長,影響紅薯的質品,又增加了收入,還為以後收穫為藤無法處理解決了難題。

2、製成幹成品,轉賣給養殖塊作為冬天的飼料,為啥要做成幹成品呢?紅薯藤易腐爛,短時間沒有誰會一下子消化?在要收紅薯前先全部把藤割下來陰乾後再切細,有太陽就曬,沒有太陽就用薄膜蓋上,上面用泥巴封實,來年都不會爛。如沒有養殖場需要,自己用來餵豬、牛、羊、雞等。這個就要搞一個生態循環種養場了,紅薯藤用來養殖,牲畜的糞便用於種植,綠色生態又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品質。

3、讓利給養殖戶或農戶,免費讓他們自己誰割誰要的方法,但要給他們提一個條件,要把地上所有的藤收拾乾淨,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收穫紅薯,他們是很願意的。表面上你吃了虧,細算下來你卻省了割藤的人工費用。還提升自己在農戶心中的地位,何樂而不為呢?

4、如果自己不想進行利用,其它人又不願要。那只有讓其腐爛還田地了,不要堆放腐爛了才回田地,太多了腐爛後是什麼情況,臭味熏天,汙水橫流,影響了環境,周圍的農戶還會怨聲載道,直接影響到你下一步的生產。收紅薯前把藤堆放好,等紅薯收完後把藤用機器切細,均勻撒入田地中,自由腐爛成為來年的有機肥。

這是我的個人看法,我們這裡採用的都是製成幹成品,作為來年餵豬的飼料用。我相信肯定各個地方的處理方法都不一樣,希望我的方法對你有所啟示。歡迎留言,轉發,點贊。@歸耘鄉愁


歸耘鄉愁


近年來,農業種植方面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就是農民從過去單一的糧食作物種植,向經濟農作物種植方面快速發展。這釋放出很明顯的進步信號,說明了農民種植的思想意識在有效的對接市場,從而提高農作物種植的經濟收益。其中,在一些適宜種植紅薯的地區,農民朋友發展規模化種植,改變了過去粗放式管理,進行集約化耕作,提高了產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

鄉村關中一帶的農民種植紅薯,一般在春季栽苗,秋季收穫。那麼,農民朋友收穫紅薯後,怎麼處理紅薯秧呢?其實,紅薯秧對農民朋友來說具有良好的用途,大約用於以下方面:

第一,收割後留作喂牲畜的飼料。

紅薯成熟季,秧兒發黃,快要枯萎了,這時農民朋友挖紅薯前,先把秧割下來,放在太陽下暴曬,注意不宜曬太長時間,防止所含維生素

過多流失,處於皮條時拉回家喂牲畜,這是很好的飼料。注意,不要將收割後的紅薯秧直接拉回家喂牲畜,因為紅薯秧含水份過多,以防牲畜拉稀。

第二,收割後拉回家剁碎喂家禽。

紅薯秧收割後,農民朋友直接拉回家,如果養殖了雞、鴨、鵝等家禽,可以用刀將其剁碎,拌上飼料,直接用於餵養家禽。這樣

常有營養,餵養的家禽產蛋個大,蛋質營養豐富。

第三,直接還田或漚成農家肥。

如果紅薯秧對農民朋友都沒有用處,這也不用發愁。農民收穫紅薯前將秧割下來散亂放在田地,或堆起來,待平整紅薯田地時,用旋耕機將其直接還田,或根據紅薯秧量的大小,在果園挖溝槽,將其填埋進去,因紅薯秧含水份量大,在秋季容易漚熟成,當作果園秋季基肥使用。

第四,作為牲畜的青貯飼料。

我們看到,在一些規模化紅薯種植基地,有許多養殖戶直接將割下來的紅薯秧裝置在塑膠袋內,這樣在密閉中產生大量乳酸,待紅薯秧變成黃綠色時,可拿出來餵養牲畜等,這樣不易變質,還有利於保鮮,其營養成分保持較好。

其次,還有農民將其在田地裡自然風乾,到冬季將其拉回當作柴禾燒用,或者一些年齡較大的農民還用於煨炕,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總之,在農村農民大多都把紅薯秧變廢為寶,用於餵養家禽和牲畜,以期實現良好的利用價值,也解決了農民朋友無法處置的難題。不管是用於餵養牲畜,還是用於漚肥,都是實現了紅薯秧的最後價值。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鄉村關中


首先明確一點,紅薯秧的作用很多,只是還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

紅薯是農村很常見的一種農作物,只要是在農村生活過的應該都知道它。小時候我們小夥伴經常拿紅薯葉來玩,給女孩子做項鍊、耳墜等小東西,大人們則把紅薯秧子弄回家去餵豬、餵雞,也有的做成菜吃。這樣的話,自己家種的這一點也基本上是能消化完的,但是要是規模大了紅薯秧太多可咋辦呢?

小焦覺得規模種植紅薯,紅薯秧可走以下幾條路子:

第一,運給養殖場。農村人都知道,紅薯秧可是用來餵豬的好東西,小時候我們經常和大人一起去地裡把紅薯秧割回來餵豬,豬也特別喜歡吃。所以,個人認為可以和養殖場合作,把多餘的紅薯秧給他們,這樣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第二,拿到市場上去賣。除了豬吃紅薯秧,我們人也能把紅薯秧拿來當菜吃的。不管是炒著吃還是煮湯,紅薯秧都是很美味的,有的地方也做成紅薯莖焗蛋塊、蒸紅薯葉、饅頭、紅薯餅等食物。而且,紅薯秧子做的食物也深受很多城裡人的喜歡。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陝西漢中有一種叫做“漿水菜”的食物,它的製作原料之一就可以是紅薯葉子,這種菜用來下麵條、涼拌或者用辣椒炒,都特別好吃。

第三,製茶。

很多人看到這兩個字可能覺得很不可思議,紅薯葉還能製茶?這個是真的。之前據新聞媒體報道,河北行唐縣全縣一年的紅薯種植面積能達五六萬畝,產生的紅薯葉子自然就非常多了,為了解決掉紅薯葉子,他們真的想了很多的辦法。最後,縣裡一個村將紅薯葉製成了紅薯葉茶出口海外,一斤能賣300多塊,紅薯葉茶給村裡獲得了10多萬元的收益。

綜上所述,規模種植紅薯,紅薯秧子的處理辦法還是很多的,農民一定要勤動腦,這樣才能把效益最大化(第三條例子僅供參考)!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