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烙馍馓子响当当

爱上徐州的100个理由003:

烙馍馓子响当当

小爱叔小时候,乡下的父母靠种几亩薄田为生,在那个经济相对落后的闭塞年代,也没有其他副业收入,家里生活特别困难。

对于烙馍卷馓子这样的美食,小爱叔听也没听见过,更甭说见过吃过了。直至来到徐州漂居打工之前,烙馍卷馓子在小爱叔的梦中还是一种暖心的念想。

小爱叔第一次吃到徐州最地道的烙馍卷馓子,是帮小区里一位空巢老人刘阿姨往五楼的家里搬煤球时。

搬完200多块煤球,已到午饭时刻,刘阿姨过意不去非要留下小爱叔品尝一下她老人亲自烙的烙馍和炸的馓子。刘阿姨人老几辈都是以卖烙馍馓子为生,也算是徐州本地正宗的家传手艺人了。

刘阿姨家的烙馍是用木柴火烧着特制的三脚腿铁鏊子烙成的,圆圆地像个锅盖,薄均而无糊斑,轻韧而不易碎,摸着比一张纸要厚点,看着对面能透个影物来。而馓子也是用纯正的食用油烹炸的,根根如古人纳鞋底用的麻绳,焦黄而不腻口,香脆而不易散,烙馍卷馓子再放上少许特制的盐豆,吃起来味道特别美,很容易吊起人的胃口,更让人看了大增食欲,吃了一次还想着下次。

小爱叔第二次,吃徐州烙馍卷馓子时,是在大酒店里。朋友的媳妇生个大胖儿子,摆桌吃喜面,小爱叔随了份子钱。烙馍卷馓子是作最后一道副食放在竹编馍筐里送上来的,一小扎一扎的,排列整整齐齐,样子特别美观好看。

虽然酒足饱了,小爱叔还是有点馋,索性用筷子夹一扎烙馍卷馓子,放入嘴里过把瘾。香香脆脆的,又略带几粒盐豆的咸味,跟上次在刘阿姨吃的一样的感觉,也是地道的徐州烙馍卷馓子的老味。换句话说,徐州的烙馍馓子响当当,特别地好吃。

还有一次过中秋节,单位每人发了一盒精美包装的厂家机器批量生产的小馓子,也是一扎一扎的。小爱叔买了来烙馍和盐豆,自己动手卷起来,里除了盐豆外,还放了少许炒熟的花生米。小爱婶和孩子吃得比小爱叔还带劲,巴巴嘴直说:真脆真香真好吃,比大饼卷菜要强上十倍。赶明个儿,你别上班了,摆摊卖烙卷馍馓子算了。”孩子还诙谐地给我制的烙馍卷馓子起个字名叫“好吃牌”烙馍卷馓子。

说起徐州烙馍卷馓子,在本地还有这么几段的传说呢:

馍 (luǒ mō)是徐州方言的发音,其他地区称之为单饼或薄饼。烙馍作为一种徐州特有的面食,相传起源于楚汉相争时期。北宋时徐州抗金英雄赵立聚集群众抗金时,地方百姓特制烙馍并卷上酥香而松脆的馓子,送与抗金英雄吃。故烙馍品种流传至今,历代不衰。在徐州地方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清代顺治年间,方文“客居彭门”时,在其《北道行》中这样写到徐州的烙馍:“白面调水烙为饼,黄黍杂豆炊作粥。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得随风俗。”从这可以看出,烙馍这种民间的面点食品不但历史悠久,并且久有盛名。

而馓子的起源,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了。那时候,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便是馓子的别称。

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寒具》的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说的就是馓子的别称。

新中国成立后,寒食节逐步与清明节融合在一天,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也早已遗失,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喜爱,时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时令食品。

徐州的蝴蝶馓子尤其盛名,外型美观,形如蝴蝶,以其香脆、咸谈适中、馓条纤细、入口即碎的特点,深受世人的喜爱。

不到长城非好汉,来徐州不吃烙馍卷馓子真遗憾。

徐州人有三爱:啥汤煎包、烙馍馓子、地锅鸡。啥汤煎包多为早餐主食,烙馍馓子是副餐配角,地锅鸡是友人相聚的招牌菜。但是因烙馍卷馓子的风味更独特,在徐州人心中的位置,也越来越受推崇了。

现在,淘宝网上有很多家专卖徐州烙馍馓子的店铺,徐州大街小巷随处也可以买到烙馍馓子,可见人们对徐州烙馍馓子的喜欢,那是响当当的爱啊!

徐州:烙馍馓子响当当
徐州:烙馍馓子响当当
徐州:烙馍馓子响当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