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宋江到底有多少军队,兵强马壮,为何能对抗大宋朝廷?

刘红


看过《水浒传》的人大都觉得宋江接受招安很不应该,为梁山英雄而感到惋惜,甚至觉得他们应该去推翻当时的统治,而且最后会取得胜利,那么不禁会让人好奇了,梁山好汉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去和当时的朝廷统治抵抗?



其实,很多读者认为梁山的好汉可以跟朝廷对抗,可能是看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大聚义的场面和“两败童贯,三败高太尉”的战绩所鼓舞。但是,想要和朝廷对抗,除了梁山好汉们过人的本领,有足够的人马也是必须的,那么梁山鼎盛时期的兵马到底有多少,是否可以和朝廷抗衡呢?


通过原著我们知道,在白衣秀士王伦在位的时候,梁山其实没有多少人,物资也很少。在林冲上山前,柴进这样介绍梁山,有几个好汉领着几个小喽啰打天下的组织。但是,当晁盖真正接替后,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宋江在和别人说起梁山的时候就变成了,晁盖带领着几千兵马在梁山上活动,但这还只是发展阶段。 最后,到宋江真正上山后,梁山人马才到了巅峰阶段。

宋江上山后第一场大仗是攻打祝家庄,这时候梁山就已经派出了七千多人,在后面的高唐庄战役的时候就已经一万多人了,也是这一场战役让朝廷发现了这股强大的势力。这时的梁山还在不断扩大,到后来的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梁山上派出的人马就达到了惊人的两万多人,这已经不亚于当时大城市的标准军队的规模。 再到大聚义的时候,梁山总人马,已不少于三万人。



后面,燕青曾和太尉说了这样一句话,意思是他代表梁山十万人民感谢,即使这存在些许夸大成分,但是其实当时梁山的人马也不少于七八万,最后无奈被朝廷招安后,差不多五千左右的梁山好汉们被打发回家,所以说这样算来在真正招安时,梁山的人马大约在七万五千人左右。


根据原文,梁山在最鼎盛也只有七八万人,但是当时的北宋的禁军就有八十多万人,这还不算远在边防的一些部队,所有军队加起来人数不会少于百万人,如果去尝试推翻朝廷,怕是以卵击石,所以说,如果朝廷铁了心要剿灭梁山,梁山好汉们最好的选择也就是接受招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小马谈古今


题主这种说法,是受了文学作品《水浒传》过渡渲染的影响,说梁山兵强马壮,能够对抗大宋朝廷是与史实不符的。

实际上,真实的宋江起义只是北宋众多农民起义中的一次,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很快就失败了,但宋江起义的影响力较大,其事迹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素材。

那么梁山宋江起义到底有多少军队呢?

根据麓风轩现在所掌握的有关材料来看,宋江最开始起事只有36人,然后发展到108名头领,总人数大约只有几千人,满打满算没有超过一万人!

我们通过以下史料的来分析:

一、宋江起义大致过程

宋江起义发生在1119年,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元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梁山泺)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今山东青州),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十二月,徽宗纳亳州知州侯蒙建议,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阳军(今江苏睢宁),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投降了张叔夜,起义失败。

后来,在张叔夜的劝说之下,有归顺之意,张叔夜上奏朝廷,保举宋江等人参与大宋军队征讨方腊,将功赎罪(当然,史学家对宋江等人是否参与征讨方腊还有争议)。

二、宋江最初起事的36人

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从而激起民愤,宋江等36人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

山东郓城、梁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去时三十六,来时十八双。若是少一人,誓死不还乡”的儿歌。

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三十六人名单:

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赤发鬼刘唐,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病尉迟孙立,浪里白条张顺,船火儿张横,立地太岁阮小二,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双鞭呼延灼,混江龙李俊,九纹龙史进,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插翅虎雷横,神行太保戴宗,急先锋索超,短命二郎阮小五,青面兽杨志,病关索杨雄,双枪将董平,两头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没遮拦穆弘,拚命三郎石秀,双尾蝎解宝,晁天王晁盖,金枪手徐宁,扑天雕李应。

三、宋江起义军队鼎盛时期的人数

后来随着宋江势力的壮大,发展到头领108人,他将这些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号称上应天星,其中36个高级头领称作天罡星,其余72人称为地煞星,这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

除了头领以外,士兵有多少人呢?

以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进军吴会,攻占淮、扬时来算,因为此时是鼎盛时期,也是人数最多的时候。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宋江调集人马,自己亲自带几千兵马(没有详细数目)南下,同时留副头领卢俊义守寨。从这个史料来看,将宋江带领南下的几千人马,加上卢俊义带领守山寨的人马(肯定比南下人少),整个军队人数估计也只有几千人,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一万人。

这就是真实的宋江军队规模。

也就是这次宋江南下,五月抵达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潘州镇)时,却中了张叔夜的埋伏,起义宣告失败。

所以,按真实的史料来看,说梁上兵强马壮,能够对抗大宋朝廷是与史实不符的,宋江起义的规模太小了。

欢迎读者朋友留言交流。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麓风轩】


麓风轩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很多读者都感到兵强马壮的水泊梁山在多次大败朝廷,大有取而代之的实力前提下,却由宋江为首投降派力主下向朝廷招安,感动悲愤窝火!那梁山到底有多少人马,真可以与宋廷抗衡?我看未必!


梁山在晁盖带领了一众江湖英雄聚义后,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后来宋江上山,梁山人马到了巅峰阶段。攻打祝家庄的第一次战役,梁山派出七千多兵马,大获全胜!此战获得大批装备粮草,壮大了梁山声威。高唐庄战役时候,梁山就可以派出一万多人马,此战役让朝廷受到震动。水泊梁山名声大震,各地绿林好汉,江湖豪杰,失意官军纷纷前来投奔。攻打曾头市的时,梁山派出的兵马达到了两万多人。远超过当时大型城市的军事守备力量。 再到大聚义英雄排坐次的时,梁山总人马,可能达到五万左右。


燕青代表宋江向招安太尉表忠心说道:他代表梁山十万兄弟愿意向朝廷效忠。虽有夸大成份,也有为众兄弟向朝廷要利益的因素!最后众好汉在各怀心思下认可了被朝廷招安,被编入军籍。据此水泊梁山在招安的鼎峰时期,大约七八万左右人马。

水泊梁山势力得以长期存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北宋末年,群雄环伺,内忧外困。辽金西夏轮番向大宋用兵。内部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朝廷实在无力大规模剿灭梁山!二;梁山地处荒僻既无力威胁宋廷政权,也因地利优势,难以根除梁山势力。因此得以长期存在。三;梁山势力从首领政治格局到规模格局都没发展到推翻朝廷的层次。因此想用招安途经加以引导利用!故未对其全力下死手,让梁山得以长期存在!



赵宋王朝以军事哗变起家,对拥兵自重十分敏感。因此终宋一朝,天下兵马都由皇帝一人掌握,军队数量严重超员,为历代军队数量之最!北宋末期,大宋朝廷军队不会少于一百万人,如果以区区数万军队想与朝廷对决,必定是自寻死路。所以说,如果不是朝廷内忧外患,四面受敌,要剿灭梁山不是太困难的事,选择接受招安是梁山好汉们最好的归宿,毕意做贼不是长久之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