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腳趾甲分瓣?那咱們六百多年前是一家人吶

小腳趾甲分瓣?那咱們六百多年前是一家人吶

我的小腳趾指甲是分瓣的,幾乎每週都需要修磨一下。時間久了,覺得太麻煩所以去醫院想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徹底解決,根除一下。

醫生檢查後認為非病變原因,沒有必要做拔除處理,即使是拔除再生長出來可能依然是現在的狀態。

恰好另外一位病人帶著檢查結果又返回找醫生,聽到我的情況,他說“咱們是老鄉哇”。

見我一臉疑惑,熱情的”老鄉“便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叫洪洞大槐樹傳說。

據說,在幾百年前,朱元璋當了皇帝,山西人口比較多(現在人口也很多),因而皇帝決定要從中選擇一些人移民去其他人口少或者沒有人的荒地。移民們集合到了洪洞縣大槐樹底下,士兵們在每個人的小腳趾甲上砍了一刀,方便日後認祖歸宗,但凡是趾甲上有裂痕、或趾甲分瓣的,都是親人。

這個傳說確實很動人,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大概能找到很多老鄉——我家確實是山西移民,但是從來沒有人提過這個傳說。我家的“移民史”漫長,老人去世較早,文化程度不高,所謂“百年家譜”大概只是一張煙盒大小的紙上寫了幾個名字。

我放棄了拔指甲的念頭,匆忙趕回家問我父母,才發現幾代人裡,我是唯一一個小腳趾指甲分瓣的!所以,家裡也沒有人提這個傳說。

太神奇了!

我更好奇,“老鄉”講的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

小腳趾甲分瓣?那咱們六百多年前是一家人吶

移民政策幾乎每個朝代都會進行,把狹小地區的百姓轉移到廣闊土地上。這樣,即能保證更多土地開墾,讓百姓安定下來。又可以增加賦稅,能夠擴大和穩定財政收入。

“老鄉”的故事中提到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才有“大槐樹移民”,那我們看看明建立之後的移民情況吧。

朱元璋是公元1368年1月23日,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封他的妻子馬氏為皇后,封長子朱標為皇太子。

雖然是稱帝了,不過當時國家尚未統一。元順帝妥懽帖睦爾依然作為可汗穩坐在大都的天子之位,佔據四川國號夏的小明王明昇(也可以寫作明升)還沒有被打敗。同時,其他地區一些有武裝能力稱雄的人物也依然活躍著。

於是,這個時期,可謂是軍事經濟兩手抓。一邊打仗統一國家,一邊忙著恢復生產保經濟。

1370年夏,為了恢復受嚴重戰禍之害的地區經濟,推行了中開法。山西地區當時蕭條又貧困,這很容易理解,多年的戰爭大多數地區陷入了困境中。不過,山西地區易守難攻,比起北方一些地方來說,情況並不算最差。

於是,朝廷把糧食分配給這些地區,這是一種頒發憑證的制度,給商人提供了利潤誘使商人掏錢出人將糧食運到西北去。為了酬報商人水運糧食,政府授予商人們鹽引,從而能買回食鹽,然後在零售市場中通過銷售獲利。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積極又聰明的商人很快發現了新”商機“——既然有穀物就給鹽引,幹嘛不在當地或者其他就近的地方自己種呢?自己種又省錢,而且還不需要跑那麼遠又危險的路,來來回回又那麼累......於是,商人便僱傭當地農民在邊境地區開始種糧食。

這樣一來,邊境和山西等地的農業生產恢復相對就比較快了,除了解決了當地問題,也使洪武時期的糧價相對進入平穩期。

在這個時期,山西的移民也存在的。不過,並沒有特別的組織,屬於自發的人口遷移與流動。

當然,這個時期,政府也命令和組織了移民。不過,並不是針對山西地區,而是移了長江下游地區的農民。

大明政府忙著盤活山西等地區經濟,同時也沒忘記皇帝的老家——鳳陽。

安徽鳳陽氣候條件不錯,資源豐富。不過,因為先是遭受了一系列很嚴重的時疫打擊,本身已經是人口凋零。隨後的二十多年間,又因為紅巾軍的戰爭,原本不多的人口更是持續下降了。

為了重新讓鳳陽經濟復甦,政府在山西搞“商人送糧上門”活動的同一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7月,皇帝命令長江下游地區的蘇州、松江、杭州、湖州和嘉興等縣的約4000戶遷移到了鳳陽。這些戶在本籍都沒有田地,到鳳陽之後他們都分到了土地和必要的生產工具。

小腳趾甲分瓣?那咱們六百多年前是一家人吶

那麼,山西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組織的移民呢?

應該是在公元1388年之後,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

那些年山西可謂風調雨順,糧食收成很好,經濟也漸漸盤活。於是,周圍的一些地區的人也開始遷入進來,尤其是黃河下游地區不少受到水災至糧食欠收的農民,更是自發“組團”前來。這樣的結果就是山西人口爆增......

時任戶部郎中的劉九皋建議皇帝,將山西和山東的人口遷移到地廣人稀的地方開發地土地,比如河北各種經歷了戰火後勞動力下降的地方。

朱元璋接受了建議,於是他擴大了移民的規模,並且使之有組織性。

洪桐縣是山西重要的交通要塞,位於汾河流域。於是,政府在這裡設立了一個負責轉送移民政策落地執行的中心,辦公地點在廣濟寺院旁邊。

廣濟寺是在唐朝建立的,在它的旁邊有一棵巨大的槐樹......沒有足夠土地的農民聚集在這棵樹下,被編號分組,每戶發一些錢(20錠鈔)讓農民備齊所需的基本農具,然後被送到河北,到了那裡,開荒頭三年是被免於賦稅的。

這樣的移民政策一直持續到公元1417年,也就是永樂十五年。

據《明實錄》記載,從洪武年間一直到永樂年間,有規模的組織移民18次,大部分都是在洪洞組成的移民團。

其實對於當時的農民來說,移民並不是他們最想選擇的道路。因為儘管山西當時人多,但是依然是富足的,能養活得了家。因而,農民並不是很情願去別的地方,尤其是開荒這事,成功率不確定啊!

那麼,他們為什麼不逃或者找個理由不去呢?

逃不掉的!

從1370年開始,政府不僅採取了抑制糧價,刺激有錢商人入市,盤活經濟等等政策。同時,也採取了另外一個措施來整頓全國資源,以實現地區的可控化管理——那就是戶籍制度的深化改革。

戶部要求全國所有戶口在當地政府注籍,並且領取官方的戶帖。戶帖上寫得清楚,該成年男子的名字、年齡以及財產。比如從考古中發現1371年一份戶帖,上面就寫明,戶主有耕地0.845畝,一間草屋和一頭黃牛。

因此,當政府組織移民之時,已經很清楚摸了底,想矇混過去的家庭是辦不到的。

當然,實在不想走的情況也有,但是政府是有軍事力量可以動用的,拿繩子反手綁了,趕出山西送到指定地點——嚇上幾次,農民也只能接受了。

在那個交通、通信、醫療都得不到保障的年頭,在那個父兄親友都居鄰而住的環境,好出門尚不如歹在家,更何況是去未知的地方開荒!

不管是如何的心情,洪桐移民團還是出發了。最後回望一眼大槐樹,他們分到了不同地區——遍及了華北平原的河北、河南、山西、安徽各省。

永樂年間,為了抵禦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移民團”及他們的後代又被組織起來編成了屯田兵,駐紮在今天山西的大同附近。

在故土的眷戀和對未知的恐懼,每一個農民在回望家鄉的時候,都是悲涼的。穿過密密的人群,遠遠看到那棵巨大的槐樹,那是家鄉的記憶。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老鄉”會念著大槐樹,因為那是我們的先輩記憶中都能想起來的一幕,他們把這一幕告訴了我們。

小腳趾甲分瓣?那咱們六百多年前是一家人吶

其實,在古代移民的過程中,不只有山西大槐樹的傳說,雲南也有類似的一些傳說。

比如,去雲南旅遊的時候,問當地漢民提到祖籍,會聽到“南京柳樹灣的高石坎”的答案。

事實上,“柳樹灣的高石坎”也是明初的兩個地方,說這話的漢民八成是軍戶之後——也是一個類似於“洪洞大槐樹”的傳說。不過,區別是主人公不是農戶而是軍戶。

柳樹灣位於南京皇帝居住的皇城外,位於東南角。朱元璋為了保衛皇城派駐最信任的軍隊駐紮在那裡。從該處往南幾百米遠的地方,就是高石坎。這兩個地方在後來被城牆隔開,以前一直是連在一起的。

明朝的軍制是按衛所制編成,據說是在唐代府兵制上優化產生的——因而,明朝百姓中,大多數是民戶,其次軍戶所佔的數量也比較大。

明朝在全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指定了軍戶,由國家提供土地,並且軍戶是世襲。軍戶是不需要交賦稅,也免徭役。他們平時從事農業生產,在衛所官員的負責下定期進行軍事訓練。戰時,他們需要集結出戰。

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為了攻陷雲南而調動軍隊,據說,共計調動三十萬大軍。當時雲南是處於蒙古皇族血統的統治者所把持,依然保存著一定的軍事實力。再加上當地複雜的地形與民族問題等原因,明軍打得比較辛苦,一直到1384年,都在斷續打著拉鋸戰。

許多漢族在明軍攻陷雲南之後,也跟進來雲南定居了。不過,更多的還是軍戶的遷入——有專家認為,當時明朝精銳軍隊中12個衛中有將近6個衛是被派往了雲南。此外,還有其他地區各衛所組織軍隊參加了戰爭,直到洪武二十三年,十年之間加入到戰爭中的衛所基本遍及了全國。

參加攻陷雲南的戰爭、此後又數次組編的雲南派遣軍,很有可能就是在柳樹灣和高石坎集合編成軍團的。這些士兵中,有不少人受命屯田雲南。他們的子孫就把組編軍隊的地方南京記成了出身地。

小腳趾甲分瓣?那咱們六百多年前是一家人吶

分佈在廣闊大地,相互之間沒有任何交流過的人們,當說起自己的祖上之時,依然能異口同聲講出這些故事。

歷經了幾十代人之後,不管是大槐樹的傳說,還是來自高石坎的故事,這樣的傳說依然能拉進我們的關係——“我們同屬一個祖先,終於相見”的驚喜還是讓我們覺得很是親切與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